- 相關推薦
工科院校大學體育的論文
1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1改善情緒
通過人們的情緒狀態,能夠判定體育活動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情緒狀態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一種體驗。健康、穩定的情緒,有助于促使人們對現實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通過體育活動,人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并且能夠減輕人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調節人的心理情緒,消除人們的情緒障礙,減緩或是治療某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癥。根據有關的研究表明,有規律從事中等強度的活動的鍛煉者,每次活動20~60min,有助于改善情緒。
1.2提高智力
智力水平是掌握體育知識和動作技能的重要保證,體育的學習與認知活動一樣,需要學生依靠自己的知覺、記憶、思維以及觀察等綜合認知能力,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有助于促使大腦獲取充分的氧氣,快速恢復大腦意識。開展良好的體育教育以及運動訓練,能夠有效地提高人的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為學生的認知活動提高可靠的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一般人而言,其智力因素的差異較小,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差異比較大,并且潛力無限,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將知識技能、情感以及意志融合在一起,通過進行體育教學,促使學生的情緒穩定、性格活潑、降低疲勞等。
1.3協調人際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際關系比較好的人總是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興趣,這些人活得比較開心;而對于人際關系不好的人而言,經常無精打采、抑郁寡歡,失去了生活樂趣。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有助于改變這一狀況,因為體育活動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開展的,并且需要與人群發生聯系和交流,人們參與體育活動,能夠有效地克服孤僻的性格,忘記煩惱和痛苦,合理處理人際關系,不斷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有關的調查研究發現,與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向的人的社會需要更加強烈,這種社會需要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得到滿足。由此可見,開展體育活動,有助于加強人們的交流和協作,克服寂寞和孤獨感,從而培養人的心理適應能力。
2實施體育健康教育的措施
2.1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確立體育健康教育目標
大學的體育管理人員和體育教師需要全面認識和了解體育活動,加強在學生中的體育教育的宣傳,促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體育鍛煉是每個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遵循“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教學模式,高校體育需要設置專門管理人員,面對全體學生開展體育教育,組織教學以及各項體育工作。將大學期間的體育效益與學生的終身受益有機結合,樹立終身體育觀,著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健康理念。將學生的終身受益作為體育教育的出發點,構建大學體育健康教育目標。
2.2教學內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調整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學雖然確立了“強身育人”的教育指導思想,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并沒有將培養目標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因此,目前還沒有形成以強身育人為中心的教育體系。所以,在創建體育健康教學體系時,應該著重突“以強身、健康、育人”的教學目標。進行體育訓練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積極探索增強體質與改善健康水平的新途徑和新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提高體育能力。
2.3課后延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進行課后小結,師生互動,交流情感,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方式,比如,提問法、暗示法、議論法以及設疑法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的平時的表現進行評價,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疲勞。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補充,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課外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學習的課外體育活動具有趣味性以及實踐性等顯著特征。課外體育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個人興趣,也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進行課外體育教學內容設計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喜歡的健身運動項目,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由于課外體育活動不受課堂教學中的時間、空間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總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在體育中出現消極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中觀察學生的情緒,調整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課后延伸,將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到體育教學中。
【工科院校大學體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工科院校計算機基礎論文05-05
高職院校體育論文05-06
試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審美教育05-02
改革高職院校體育論文05-06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論文11-03
工科院校學生自我鑒定08-03
工科院校學生自我鑒定04-28
工科院校環境保護課程教學改革對策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