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認識數學教學
如何認識數學教學
傳統的數學課程體系大體上是嚴格按照科學的體系展開的,不大重視屬于學生自己的經驗,內容一般是一系列經過精心組織的、條理清晰的數學結構。這樣的內容雖然便于教師教給學生成套的數學內容和邏輯的思考方法,但學生的參與只能是被動的,學生只要注重教科書提供的數學題目的計算和解答就行了,完全不用考慮它們的實際意義,學習難免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樣的內容一般都離學生生活較遠,并且多半要超出學生應有的理解程度。結果往往是一朝升學完畢,學生便棄數學于不顧,有的恨不得終生與之絕交。一方面,這樣的內容和教學有利于學生按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并有助于形成某些一板一眼的扎實功底,而另一方面,這樣的內容和教學難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貫通學生的思想,容易抑制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一、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標準》的這一理念,著眼于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數學課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選材,題材要廣泛,呈現形式要豐富多彩,充滿著學生樂于接觸的、有價值的數學題材。
活潑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也應該是孩子用的教科書的主旋律。但我們的教科書傳統上卻多是板著面孔,看上去離孩子的生活較遠。其實數學的嚴謹性未必一定要通過板著的面孔體現。孩子用的教科書一定要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感到親切。這樣才能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具體說來,要包括現實生活中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有時代氣息的問題等等。教科書使孩子感到親切,這樣的教科書就會對孩子產生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助于他們形成活潑、真誠、有愛心的品格。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門課程使學生飽受挫折的打擊而與成功的喜悅無緣,學生也就不會喜歡,更談不上“終生學習的愿望”了。所以,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而這樣的數學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體驗開始,從直觀的和容易引起想像的問題出發,讓數學背景包含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景之中,并與學生已經了解或學習過的數學知識相關聯,特別是與學生生活中積累的常識性知識和那些學生已經具有的、但未經訓練或不那么嚴格的數學知識體驗相關聯。《標準》的這一理念將使學生那些常識性、經驗性的知識派上用場,在數學世界里開拓出可供他們思索、探討和發展的用武之地。這一理念會推動數學教學活動的結構與呈現方式發生變化,使數學課程更具現實性,與屬于學生的世界聯系得更緊密。
二、教師的角色要作出相應改變
數學教學活動應當賦予學生以最多的思考、動手和交流的機會。與此相伴的是,教師的角色要作出改變。
《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展開,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再次明確這一點,意在進一步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拓寬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空間。
拓寬學生的空間和改變教師角色密切相關。教師要從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威地位,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簡單說來:
“組織者”的含義包括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
[1] [2]
【如何認識數學教學】相關文章:
如何認識數學教學04-28
如何認識自我意識如何認識自我03-15
數學倒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22
數學《認識時鐘》教學反思04-27
《0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4-27
數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12-29
《認識時間》數學教學反思04-28
如何認識自我03-15
《時間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4-28
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認識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