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
縱觀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不難發現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現象少了,而教師通過簡單提問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的現象卻仍較為普遍,教師的啟發引導,多是將學生的思維引入預設的軌道,學生的動手實踐,多是在機械地執行教師的一個個指令。這種封閉的、僵化的數學課堂教學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不到發揮。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從教學內容、教學問題及教學活動三方面予以開放,才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一、教學內容的開放
數學遠離生活是目前教材的一大弊端,然而不少教師卻非常尊重教材,恨不得將教材“復制”“粘貼”到學生的頭腦中。教學內容的封閉,學生學得寡然無味,所以,教學內容應該從封閉走向開放,師生都應是教材的創作者,教學過程也應成為教學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喜聞樂見;才能使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好地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切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出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才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近感。
如一位教師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后,設計了這樣的教學內容:鴻發制箱公司最近要設計一種新規格的硬紙箱,你能設計出最好的方案嗎?由學生自行為公司設計方案滿足了學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學生積極投入這一富有意義的實踐探索活動,由于“條件的開放,策略的多樣,結論的多變”,給學生以很大的思維空間,在整個設計活動中,教師沒有要求學生回答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能拼成多少個不同的長方體,而學生為了能設計出多種不同的長方體紙箱,自發地思考著這個問題;教師沒有要求學生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而學生為設計出材料最省的方案而自覺地進行著表面積的計算;教師沒有要求學生尋找當長方體體積不變時,長寬高怎樣變化使長方體表面積最小的變化規律,而學生尋找長方體紙箱最小的表面積的觀察比較中自己發現了新的知識規律,……學生在整個方案設計活動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充滿數學,數學實在有用,而這,源于教學內容的開放。
二、教學問題的開放
問題是數學心臟,問題能給學生的思維以方向,問題能給學生的思維以動力。然而,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簡單的封閉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牽入教師預設的“圈內”,表面上課堂上氣氛熱烈,實際上思維含金量極低,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教學問題空間的開放就成了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后,不少教師都會出這樣的題目:一個長方體紙箱,長、寬、高分別是4分米、3分米、2分米,這個紙箱的表面積和體積各是多少?相對來說,這類習題就比較封閉,它只需要學生套用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就能很快算出答案,而且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的,應該說這類題目對鞏固有關的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是有一定幫助的。然而,數學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于“雙基”,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這種精神的培養決不是套用公式機械解題所能實現的。為此,可這樣設計:設計一種新紙箱,要求正好能裝24個棱長為1分米的小正方體盒,并選擇一種最佳方案。這道題所涉及的問題是開放的,它要求學生必須沖破常規思路的束縛,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定勢,充分展開聯想,發揮想象,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從形狀、美觀、攜帶方便、節省材料等多角度思考,即便是從節省材料的角度考慮,為了設計出材料最省的方案又必須考慮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設計,再通過計算其表面積后做出選擇,應該說,這樣的問題給學生的思維空間是非常大的,如此開放問題空間,能使學生進行自由地、發散性地、富有創造
[1] [2]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04-2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4-0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5-01
淺析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魅力04-2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05-21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04-2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05-01
對中學數學教學的開放04-29
開放科學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05-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初探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