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復習課的教改嘗試
復習課是以鞏固所學知識并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然而,教師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節約時間,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剝奪了學生參與的時間,也把學生置于被動學習的境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我嘗試變換課的結構,力爭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復習課真正形成鞏固、提高、拓展、創新的嶄新局面。1學主課前演講進行復習導入
復習課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甚至認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對知識的進一步渴求。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求知欲,每堂課開始5min,我留給學生上講臺講解和復述基本知識點,上臺學生講解不當之處,其余學生可隨時提出疑問和修改補充;然后我利用投影儀將上節課所需復習的基本知識點放出,讓學生明確疏漏和不足之處,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又可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隨著這一活動的舉行,學生上臺講解的系統性越來越強,不僅能夠較系統地復述基本知識,而且還能做些歸納,深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短短5min,能使學生于課外刻苦鉆研,網羅信息,勇于實踐,積極為開課上講臺演說準備素材;能激活學生思維,為一節課的開端造就一個“學生為主體”的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設立問題情景,讓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通過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問題解決,從而較好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1提出問題與創設情景
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問題的出現自然會激發思維,而思維只是指向解決某個問題的。教師根據“大綱”要求,根據自己對教材的掌握和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就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且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地進入問題情景并產生強烈求知欲,同時也對學生復習起了定向作用。如:復習“生長素發現”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①長時間放在窗臺上的植物為什么向室外傾斜生長?
②將植物用不透光的紙盒罩住會怎樣?
③去掉尖端后植物還生長嗎?
④用什么方法證實尖端能產生某種物質并與現象①有關?
⑤你還能舉幾個與現象①相同原理的例子?
這一系列問題的創設及提出頓時激發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表現出少有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
2.2組織討論與解決問題
問題通過爭辯就會迅速明晰,并越來越接近問題的徹底解決。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相互交流,爭論反駁以形成信息的多面傳遞,充分發揮思維的共振效應,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通過思維活躍的討論和爭鳴,問題明晰了,條理清晰了,結論明確了,學生較快地進入到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上。
2.3啟發點撥與歸納問題
在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請部分學生代表就有關問題作答,其不足與錯誤之處可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與訂正,教師結合巡視時所掌握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啟發、點撥、補充與修正,將討論所得向廣度和深度進行引導,并根據實際需要歸納總結,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在學生參與基本知識點的講解趨向成熟時,我又嘗試了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參與提出相關問題。這不僅能夠根據
[1] [2]
【復習課的教改嘗試】相關文章:
初步嘗試“指導――自學”教改的體會03-08
教改與說課的論文04-27
教改課改經驗心得04-30
對初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改嘗試04-26
嘗試學生“評課”04-30
復習課的反思08-23
數學教改04-30
苯酚復習課教案04-28
復習課教學反思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