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唐宋筆記疑難語詞考釋

時間:2023-04-28 08:25:26 社會文化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宋筆記疑難語詞考釋

唐宋筆記疑難語詞考釋

唐宋筆記疑難語詞考釋

郭作飛;周紅苓(重慶三峽學院文學院,重慶萬州404000;浙江大學古籍所,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王锳先生《唐宋筆記語辭匯釋?語辭備考錄》所錄唐宋疑難語辭為研究唐宋筆記語言提供了有價值的線索。本文求索古籍,證以方言,對其中“疾路”、“拒地”、“溫羝”三詞得名之由進行了考釋,有利于對唐宋筆記文獻的進一步研讀.

[關鍵詞]詞語考釋;疾路;拒地;溫羝

[中圖分類號]H1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5442(2009)04-0051-03

《唐宋筆記語辭匯釋》是王锳師研究唐宋筆記語匯多年的心血之作,1990年出版之后,即獲好評。先生不滿足于此,精益求精,于2001年再出修訂本,增條目、補例證、改正排版錯誤,使是書更加完美。其中,書后所附“語辭備考錄”由原來的五十馀條增至近百,為研究唐宋筆記語言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線索,尤為珍貴。今不揣淺陋,就“備考錄”中的詞語試釋于下,以示不枉先生教誨,并祈教于學界方家.

一、疾路

《太平廣記》卷一九○《嚴振》:“上心方駭,謂(朱)泚兵有諳疾路者,透秦嶺而要焉。”“疾”似借作“捷”。《敦煌變文集》114頁《張義潮變文》:“即乃點兵鏨兇門而出,取西南上把疾路進軍。”又:“星夜奔疾道,此時用命總須擒。”[1][p259]今按:“疾”有快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疒部》:“疾,經傳多訓為急也,速也。此引申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跡也。”《爾雅?釋言》:“疾,壯也。”郭璞注:“壯,壯事,謂速也。”邢昺疏:“急疾、齊整,皆于事敏速強壯也。”《玉篇?疒部》:“疾,速也。”《廣韻?質韻》:“疾,急也。”《禮記?月令》:“征鳥厲疾。”韋昭注:“疾,捷速也。”《莊子?天道》:“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疾”、“徐”對文,“疾”即快速、急速的意思。《六韜?武騎士》: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長七尺五寸已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下:“(張融詩)紆緩誕放,縱有乖文體,然亦捷疾豐饒,差不局促。”此“捷疾”連言例,或作“疾捷”。康有為《大同書》癸部第二章:“大小舟船皆電運,不假水火,一人司之,破浪千里,其疾捷亦有千百倍于今者。”《呂氏春秋?論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緩徐遲后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決義兵之勝也。”此“急”、“疾”、“捷”、“先”四字同義連言.

故“疾路”即捷路,捷徑。指能快速通達之路。不必另借作“捷”。除上引《太平廣記》及敦煌文獻外,馀例如:唐劉駕《賈客詞》:“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髙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太平寰宇記》卷一三八:“中書舍人齊映從駕至此(《太平御覽》作“北”)川,見旌旗蔽野。上心駭,謂泚之追兵疾路至此。”唐李德裕《會昌一品集》卷一四“條疏邊上事宜狀”:“臣等未知此路舊館,今已廢毀,為復猶有存者?望賜忠順詔,于此路量事再修舊館,以通天徳奏事疾路。”“疾路”可指捷路,是因為“疾路”最早多用指山路、小道。宋任廣撰《書敘指南》卷一四(出《釋名》)云:“斜疾路曰蹊。”蹊,小路。《文選?謝靈運〈登石門高頂〉》:“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李翰周注:“術、蹊,皆山路。”山路、小道險峻,人多不行,上引“疾路”各例均可證是。“徑”亦小道。《說文?彳部》:“徑,步道也。”段玉裁注:“此云步道,謂人及牛馬可步行而不容車也。”但快捷,今人猶言:走小路快些。此言良是。

故有“疾徑”。《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是日大霧,賊將王弘立引兵數萬疾徑奄至,縱擊官軍,官軍不及成列,遂大敗。”胡三省注:“疾徑猶言快捷方式也。不由正路,直徑而行,取其便疾。”又有“捷徑”。謂近便的小路。漢?班昭《東征賦》:“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隋書?楊尚希傳》:“(楊尚希)遂夜中從捷徑而遁.

遲明,迥方覺,分數十騎自驛路追之,不及。”又有“捷路”。今四川方言猶言“打捷路”,即抄近道.

沙汀《祖父的故事?為了兩升口糧的原故》:“唏,走這里上去像要捷一些!”“捷一些”即近一些,快一些.

《大詞典》收“疾路”條,釋作“疾徑”。但未及例,當補.

二、拒地、立地

《猗覺寮雜記》卷上:“退之《憶昨行》‘驛馬拒地驅頻頹’,蜀人謂立地為拒地。立地者,不容少休之意。”[1][p261]今按:“頹”當作“隤”,《語辭匯釋》錄誤。“立地”有“不容少

休之意”,即立刻、馬上,近代漢語用例甚多。比如:唐呂巖《五言》詩之十:“耄年服一粒,立地變沖童。”言立刻變成幼童.

唐?王建《舞曲歌辭?霓裳辭》:“一時跪拜霓裳徹,立地階前賜紫衣。“”一時”、“立地”對舉。《降魔變文》:“當處對面平章,立地便書文契。”謂就在那個地方商量好了,馬上就寫文書。《冊府元龜》卷七六六《總錄部?攀附第二》:“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杰,一朝嘯集,立地可數萬人。”宋楊萬里《江山道中蠶麥大熟》詩:“新晴戶戶有歡顏,曬繭攤絲立地干。”謂太陽大,繭絲立刻變干。《朱子語類》卷一二○:“要做好人,則上面煞有等級;做不好人,則立地便至。”意思是做好人難,做壞人容易。成語“立地成佛”中的“立地”正用此意。《五燈會元?昭覺勤禪師法嗣?東山覺禪師》:“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今四川方言猶云。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把歌辭和譜交給她,她說好得很,她們立地就練習。”除此而外,“立地”還有“站立”的意思。宋無名氏《步蟾宮》詞:“夜深著緉小鞋兒,斜靠著屏風立地。”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仙呂調?尾]白:“手捻粉香春睡起,倚門立地怨東風。”元白樸《墻頭馬上》四[醉春風]白:“這個漢子不達時務,你這里立地,我家去也。”《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忽一日,潘松在門前立地。”《宋史?吳時傳》:“(時)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書廚’。”均是其例.

據《猗覺寮雜記》上文意,當是取“立地”之“立刻,馬上”這個義項來解釋“拒地”一詞,此說甚是可疑。遍考文獻,“拒地”多指(以手腳)著地。如《隋書?沈光列傳》:“系繩畢,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數十步。”《備急千金方?養性》:“兩手拒地回顧。此是虎視法。”而釋作“立刻、馬上”義,同“立地”,僅有朱翌《猗覺寮雜記》一說。而于此說,清陳景云《韓集點勘》卷一駁云:“蜀人方言,如土銼、岸溉之類,屢見杜詩,蓋少陵久寓蜀地,故旅中所詠,即用土人語耳.

韓子陽山之行,路不由蜀,何故忽采方言入詩乎?《漢書?甘延壽傳》‘跋距’注云:‘有人連坐,相把據地而相拔取之。’拒地之拒,殆與距同。夫人以手據地可曰距,則馬以足踞地亦可言拒矣.

中國大學網免費論文頻道 http://salifelink.com/lunwen/

【唐宋筆記疑難語詞考釋】相關文章:

《天上的街市》的疑難解析11-25

《滿井游記》疑難解析03-17

發憷漢語詞典10-17

空子漢語詞典11-11

接風漢語詞典11-25

與光驅相關的英語詞05-04

縲紲漢語詞典05-01

Hotel英語詞匯精選05-04

考研英語詞匯05-04

紡織英語詞匯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