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當代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論文
從穆勒到薩繆爾森,西方對方法論的探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為服務于主流經濟學發展與變化的現實需要而建立。本文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進行了研究,主要對波普爾證偽主義、經濟學修辭論、批判的實在論、真實波普爾主義、現代穆勒方法論以及其它一些方法論理論進行了比較研究。
引言
在研究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的比較之前首先我們應該給經濟學哲學以一個明確的定位。經濟學哲學,作為科學哲學的一個分支領域,如同物理學哲學、生物學哲學、數學哲學一樣,是對經濟學的基礎性問題、元理論問題的邏輯的、哲學的分析和追問。而對西方經濟學歷史上發生的有影響力的方法論及其方法論之爭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各種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波普爾證偽主義
(一)波普爾證偽主義流派
在經濟哲學界,引入波普爾的科學哲學思想形成波普爾證偽主義流派的重要學者是哈奇森、布羅格。布羅格與哈奇森在解讀與應用波普爾思想過程中著重吸收了其證偽主義的觀點。他們認為,波普爾的理論是在批判邏輯實證主義的基礎上產生的。邏輯實證主義強調經驗證實是評價選擇理論的唯一尺度。因此,評價選擇理論“不應當根據邏輯客觀主義所主張的‘證實’而應當根據它能否可被“證偽”。在實踐上,布羅格常對主流經濟學持抱怨態度,因為他認為雖然主流經濟學者贊同證偽主義,但并沒有付諸行動。
(二)拉卡托斯的科學思想
拉卡托斯是波普爾學說的追隨者,但他對迪品—蒯因論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主張理論檢驗是比較性的而非絕對性的。當理論遇到經驗窘境時,理論家總是試圖對其進行修正。也就是說,評價選擇理論應當以“經驗前進”而不是經驗檢驗的成敗為標準。立足于波普爾傳統,同時發展了庫恩的“范式”學說,拉卡托斯提出“科學研究程序”及“硬核”等系列概念來解釋理論的普遍結構與發展過程。
波普爾證偽主義在70與80年代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經濟哲學家開始對它展開研究、反思或批判,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其他方法論學說。
二、經濟學修辭論
修辭論目前在經濟哲學界具有很大的影響,其創始人為麥克羅斯基。麥克羅斯基認為,經濟學家建立經濟理論并試圖說服別人接受他們理論的行為并不像波普爾證偽主義所宣稱的那樣是按照“證偽”原則來進行的,證偽主義方法論因而是對經濟理論實際方法的一種錯誤闡釋。通過借助修辭概念,麥克羅斯基強烈反對證偽主義為經濟理論抽象立法的傳統,反對它試圖用不合乎現實的方法論來裁剪經濟理論。對麥克羅斯基來講,哲學家只是“局外者”,他們不能為經濟學作出任何實質性貢獻;也正是如此,他們的主張應當被實踐的經濟理論家所漠視。“方法論學家應當把自己限制在‘修辭”上——即描述經濟學者是如何進行相互說服的”。
經濟學修辭論是一種激進的反方法論的方法論學說。它勇于挑戰主流方法論的研究傳統并力圖把哲學家對方法論的思考引導到相反的軌道中來。雖然麥克羅斯基的修辭概念激起很大的爭議,但反對為理論進行方法論立法的精神卻在不同的流派中得到回應。
三、批判的實在論
如何通過哲學思辨達到對社會經濟現實本質的抽象理解?又如何使它與經濟學方法論相結合?勞森以“人們選擇”為主題通過邏輯分析來回答這些問題。他認為,人們在給定的現實條件下可以選擇行動A也可以選擇行動B的現實,使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實的社會經濟世界是“開放”的系統,也就是說,它不是一種 “給定條件X則結果Y”的完全規則性系統。開放的性質為我們利用“信仰與愿望”來描述與解釋人們的行為提供了可能性。因為現實的社會經濟世界是“開放” 的,具有存在延續性的被認知對象必然不會存在于經驗領域——是“非經驗的”。這些非經驗的被認知對象采用了社會結構(社會規則與關系)的形式。勞森強調,社會經濟現實是“非傳導性的”,即構成社會經濟世界的社會結構與實踐活動不是科學研究通過思維建立起來的印象,而是先于研究的、既定的。事實上正是“非傳導性”思想使得勞森的學說被稱為實在論。勞森指出,“實在論本質上屬于存在論范疇,是社會經濟現實本質的核心”。
對社會經濟現實本質的抽象理解建立之后,勞森認為,“主流經濟學遵循的是演繹論模式,即從系列定理與假設出發演繹出理論結果。這些定理與假設雖然表述了社會經濟行為主體的特征及他們所面對的環境,但卻采用了因果解釋的模式———‘給定條件X則結果Y’。這就隱含了研究對象是‘封閉’的,因此人們的選擇就不會是自由的。但主流經濟學的基本假定恰恰與此相反,這就產生了邏輯矛盾”。批判的實在論對主流經濟學的方法提出批判,為非主流經濟學派作了辯護。
四、真實波普爾主義
該流派同樣是在批判波普爾證偽主義基礎上建立的。博蘭德撰寫了大量文獻來批判拉卡托斯、布羅格等人的波普爾證偽主義,認為證偽主義嚴重扭曲了波普爾本人的思想,對波普爾的學說重新進行闡釋。博蘭德認為,哈奇森與布羅格對波普爾思想的引進沒有以原始材料為依據,而是從拉卡托斯的敘述中發展而來。然而拉卡托斯卻錯誤地把波普爾理論概括為證偽主義。博蘭德重點從三個方面論證了“批判的理性主義”才是真實的波普爾思想。
博蘭德從休謨歸納問題的角度分析了主流哲學家傾向于把波普爾思想歸結為證偽主義的思維邏輯,指出辯護主義思維是造成他們扭曲波普爾學說的根本原因。根據博蘭德的解讀,波普爾認為休謨歸納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但主流哲學家回避稱它是“歸納問題”而寧肯把它當作“關于歸納的問題”,這是因為歸納法一直被前休謨哲學家當作是對科學及其方法進行判斷與辯護的手段,即辯護主義。波普爾如此推理的目的不是為證偽主義辯護,而是為發展出“批判的理性主義”。因此,證偽主義只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五、現代穆勒方法論
部分哲學家如巴斯克、卡特愛特及豪斯曼對穆勒的方法論進行了新的解讀,宣稱穆勒的方法論更適合于描述當前經濟理論的實踐。在該意義上,我們把他們稱為現代穆勒流派,其代表人物為豪斯曼。豪斯曼對穆勒方法論的看法持與多數哲學家相左的觀點:穆勒的方法論并不排斥對歸納法及經驗方法的重視。按照豪斯曼的分析,穆勒是一個經驗論者。他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歸納方法:先驗方法與后驗方法。后驗方法是一種直接經歷方法,適用于那些只有個別影響因素在起作用的現象或者能夠進行控制性實驗的現象。不管它的名稱聽起來如何,穆勒堅持認為先驗方法也是一種歸納法,其不同之處僅僅在于是一種間接的歸納方法。由于現實經濟世界的復雜性,經濟學家在用后驗法歸納出基本假定時必然忽略一些影響因素,這是造成經濟理論常常與現實不符的根本原因。正因為如此,經濟學只是一門“趨勢”科學。
六、結語
由于當代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發展與科學哲學的發展緊密相聯,經濟學方法論似已發展為一門獨立的交叉性的學科,并已成為經濟學家與科學哲學家共同建設的園地。本文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的比較研究只是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哲學方法論粗淺研究,由于學識有限,難免有很對不足,還需要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進一步進行完善。
【當代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論當代西方比較法學的發展05-01
西方公司治理結構模式的比較研究論文05-01
當代西方孤獨感研究進展04-26
當代西方道德發展理論研究綜述04-30
儒家與西方經濟倫理比較研究04-28
東西方休閑文化的比較研究04-26
道家文化與西方自由主義比較研究04-27
東西方道德教育比較研究04-30
中國龍和西方dragon的比較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