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大經濟圈房地產的比較論文
中國10余年的城市發展史也是一部地產孕育史。彈指一揮間,房地產市場化的大潮發軔于改革開放的前哨站———珠江三角洲,又接力于大上海的浦江兩岸,如今,終于又開始真正撼動、提升于中國的門戶———北京。外省地產企業揮師北上最早期有萬科,近幾年有合生、珠江、富麗、世茂、萬達等,這些企業紛紛殺入北京,有的因而確立為全國性企業,有的已經獲得京城地產相當大的份額。北京盡管有入世,有奧運等概念,但外省企業文化終究與北京有較大差異,他們能否在北京照搬本地的成功經驗,能否適應北京這塊土地,續寫奇跡呢?十家在京已具規模的外省開發企業家,結合各自談談在京發展的經歷、在京本土化的嘗試……
曾偉 看好渤海長江經濟圈
從經濟的發展來說,三地還是有根本的問題,珠江三角洲的房地產是起源最早的,受香港的售房形態影響比較深。
在長江三角洲,一些海外人士、臺灣人和一些海歸派購房比例占到40%左右,而本地人占的比例不多。隨著京滬高速鐵路的修成,上海、南京、杭州稱之為一小時的經濟圈,是世界制造業的中心。由于長江經濟圈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發展非常快的地區。
渤海在京津塘這個經濟圈,北京有北京的優勢,從長期來看,一個是渤海經濟圈,一個是長江經濟圈,都會迅速崛起。北京的資源有不可取代之處,這種前提下,北京的房地產還應該有十年到十五年的成長期,因為在一個城市里,只有達到了人均成套面積30平方米以上,可能才處于平穩發展時期,而北京離這個數字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陳長春 持續向渤海、長江經濟圈挺進
我始終相信,不管怎么競爭,在一個市場里面,只要你做得好,有競爭力,就永遠有市場,最關鍵的是如何取得競爭力。對于一個跨區域發展的規范化的企業,要想在新的市場里獲得競爭力,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這里面孕育著兩個基本問題,第一,進入新的區域,企業本身如何生長的問題;第二,如何持有原來企業核心的基因,把它移植到這里發展的問題。
這是四個環境,第一個環境是政府的政策環境,大家如何在這個環境里面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流程,并且慢慢適應政府環境的運作。這是第一個要琢磨的事。
第二個就是客戶,客戶的差別非常之大,從南到北有一個市場的梯度,深圳在先,緊跟著是上海,后面是北京,這個市場梯度的過程也就是市場成熟度的過程,致使這個市場發展的過程也在不斷地成熟。
第三是概念,北京人創造概念非常好,我們很認同,確實北京的發展商創造概念和提煉概念非常精通,有的是產品上的概念,有的是文化上的概念。
第四,北京的發展商看長板,深圳的發展商看短板,我們在產品的要求上,確實要適應市場的要求,本身北京這個市場,是一種多元文化的市場,可以接納不同文化,長板符合他們的一些想法。
宋垚 堅持走國際化路線,力爭在全國遍地開花
我們從1994年開始投資北京,當時北京的地產還是在低谷期,世茂品牌的形成也是從1994年到北京之后,我們經歷了將近十年慢慢的成熟和發展過程。北京確實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當地的特征也十分明顯,我們從營銷手段等各個方面適應這個大都市,也比較注重創業。
任何產業的發展,在一個城市都有萌芽到成熟的過程,大家都看好北京、上海,那么它的利潤空間還有其他各個方面就都會受到限制,所以集團也會在其他的城市進行摸索,借鑒當地企業的一些成功經驗,我們的眼睛沒有固定在哪個圈,只是按照城市本身發展的規律,尋求我們的投資點。
張亞夫 三地奧運園中最看好北京
異地置業,是個人消費習慣,上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北京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北京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吸引著北京周邊區域,它還吸引著全中國,所以從房地產的發展來說,除了比較經濟實力、比較基礎設施的建設,比較政策
[1] [2] [3]
【三大經濟圈房地產的比較論文】相關文章:
租賃分類觀的比較分析論文04-27
房地產論文09-12
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的比較與關系的論文04-27
凝汽器冷卻管選材比較論文04-29
增值稅的國際比較與思考論文04-27
房地產營銷的論文02-02
關于房地產的論文02-20
中國戲曲與歐洲歌劇之比較論文12-07
時間與節俗中西民俗審美比較論文04-30
定額法與標準成本法之比較論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