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探索論文
第1篇:關于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探索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育應當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成人相比,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強,沒有過多的思想束縛,他們敢說、感想、敢做,因此,幼兒期正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黃金時期,幼兒園創新教育是決定幼兒知識灌輸質量的關鍵。
一、教育觀念要更新、創新意識要樹立
歷年來,幼兒園教育呈現小學化現象,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輕主體意識、學習興趣,幼兒整日圍著教師轉,對教師的話唯聽是從,機械地記誦不感興趣的東西,是被動的沮喪的學習者。教師也好象是知識的傳聲筒,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上課是基本活動,“教師講,幼兒聽”、“教師做,幼兒看”、“教師指示,幼兒做”,完全忽視幼兒自我學習的愿望,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嚴重束縛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創造思維,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難以體現。因此,深化教育改革,重塑幼兒園質量觀,是當今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要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堅信每一個正常的幼兒都有創新潛能;堅信人的創新能力及其發展有類型和層次上的差異,注重個性因材施教;堅信幼兒創新能力發展過程中,教育起著主導作用;堅信幼兒是創新教育的主體。因此,創新型的教師應該獨立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在課堂中盡量減少對幼兒同一的約束和要求,應發散幼兒的思維,體現課堂的靈活性;允許幼兒提出意見,并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真正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成長。
二、創設民主平等的氛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我國的幼兒教育實踐中,由于幼兒年齡和性格方面的特點,教師一直處于中心位置,安排一日活動與生活、制定各項規則,幼兒消極的服從,這種活動組織模式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兒童最寶貴的主動性、創造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有利于解放思想,煥發自尊、自強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使他們敢于創新。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和‘安全’感。”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是每一個幼兒教師的職責,也是新《綱要》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教師要努力爭做幼兒的朋友,當幼兒想做新鮮事而毫無把握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幼兒鼓勵。
三、傳統教育模式要改革
開展創新性教育教學活動傳統的教學體制以教師教、學生學,單一的知識灌輸為主,教師簡單的“用教材”、“教教材”,花大量時間“找教材”,或習慣性的沿用“好教材”,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育的效果,阻礙了教師靈活、創造性的組織教育能力的生成與提高,而幼兒也是機械地接受知識,創新在活動中根本得不到體現。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創新教育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創新性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使學生從創新的教育走向創新的人生。”因此,為對幼兒實施更有效的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大膽地改革教育模式,創造性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1.確定立足于幼兒素質整體發展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全面分析本班兒童認知、行為、情感等各方面發展狀況、特點、問題與需求,以幼兒的生活實踐為基礎,確立合理的、有利于促進兒童發展的教學目標。
2.根據目標,選擇適宜的內容與方法,變“灌輸式”的教為“啟發式”的教,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說:“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因此,教師不能把灌輸知識作為最終目標,要善于設置新奇的情景,提出疑問,給幼兒提供一定的時間、必要場所及活動用具,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的活動。
3.開展創造性藝術活動。文學、音樂、美術都屬于創造性藝術活動,在其中,創造想象尤為突出。教師要善于開展這方面的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引導幼兒續編故事、仿編兒歌,聆聽故事想象故事所展示的圖景等;通過音樂欣賞、舞蹈活動,讓幼兒想象樂曲表達的意境,根據樂曲創編舞蹈動作,并鼓勵幼兒自編歌曲;讓幼兒作意愿畫、添畫、泥塑、聽音樂作畫等美術活動。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切忌“填鴨式”教學方式和偏重死記硬背的機械訓練,要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
四、以游戲為主線,開展幼兒實踐動手操作活動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事物的機會,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由于處于特定的問題情景中,從而會激發他們創新的動機和意識。游戲是幼兒實踐的最佳途徑,兒童教育心理學家早就指出,游戲是學前兒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動,它貫穿于整個學前兒童的生長和發展之中。《綱要》也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求“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而我國的傳統幼兒教育體制以教師教、幼兒學、單一的知識灌輸為主,教師背負著沉重的教學任務。這樣,即使在幼兒園里,孩子們也沒有“玩與不玩”的自由選擇,游戲也成了課堂作業,成了枯燥的功課。創新教育作為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維誤區,將游戲真正還給幼兒,讓他們充分游戲,快樂學習。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類游戲等對培養幼兒想象力以及激發幼兒創新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充分發揮家長的資源作用,家園同步,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創新意識萌芽的天壤。創新是一種推陳出新、追求創意的鮮明意識,創新是一種勇于思索,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創新是一種善于把握機會的機敏和靈性;創新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及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創新教育的提出不僅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更是為了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使人的主體精神得到充分的宏揚,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個性等的培養決非輕而易舉、一蹴而就,創新教育必須從幼兒時期開始實施。幼兒園領導、老師要真正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第2篇:淺議幼兒園創新教育環境的特征
幼兒創新教育最重要的是優化教育環境。其中包括要有一個創新型的園長;要有創新型的管理模式;要創設創新型的環境氛圍;要有創新型的環境布置;要有一個突出創新的教學體系。
創新教育是目前整個教育體系的一個核心內容。而幼兒創新教育是以幼兒的創造欲為前提的,啟迪和開發幼兒的創新潛能就是幼兒的創新教育。具體操作就是在創新的管理體系和幼兒園環境中,教師通過創新性的教育方法來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園的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環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一般包括園長、幼兒園管理、環境布置、班級氣氛等等。優化幼兒園的創新教育環境是進行創新教育的必要前提。
那么,幼兒園的創新教育環境有哪些特征呢?
一、要有一個創新型的園長
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同樣,有一個好園長就有一個好的幼兒園。一所幼兒園是否具有良好的創新教育的環境,園長是關鍵因素。有一個創新型的園長,才能為幼兒園的創新教育提供有力的指導和支撐。一般來說,創新型的園長應具備以下特質:
一是創造性開展工作,園長對幼兒園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巨大的熱情,將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目標,不斷的開創性的展開工作,善于發現幼兒園管理和教師在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二是具有創造性的品質,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不滿足感,能夠較快的接受新鮮事物;
三是創新式的領導方式,園長喜歡聽取新的見解,喜歡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善于營造創新的愉悅的環境和氛圍,能夠感染和帶動教師投入到創新教育當中。
二、要有創新型的管理模式
創新教育必須在創新管理模式下才能夠得到發展,幼兒教師的創新教育才有展示的舞臺。幼兒創新教育管理模式一般有以下幾種特征:
一是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創新管理體系,從幼兒園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在管理目標、教師考核、幼兒活動、環境布置、課程安排等各個環節都要圍繞創新教育這個目標來展開,要指定出系統化的、可操作性的管理體系;
二是開放性辦園,也就是要積極的引進先進的辦園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辦法,使幼兒園的管理更具科學性,更具創新性;
三是管理層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要善于聽取教師和各界的建議和意見,吸取其中有用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幼兒園的管理工作。
三、要創設創新型的環境氛圍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的創造性是在集體中表現出來的。只有創設一個濃厚的、自由的、安全的、愉悅的創造型環境,才能夠激發出幼兒的創造力,才能讓幼兒逐漸養成創造性的品質。創造性的環境氛圍包括以下特征:
第一,給予幼兒自信心,擁有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礎,也是具有創造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要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意識到“我能行,我可以”,對于幼兒哪怕是的創新意識和成果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第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規定,給幼兒一個自由發揮想象,自由創新的空間,讓幼兒的各種奇思妙想淋漓盡致的被激發出來;
第三,肯定性評判,對于幼兒的創新成果,不管是大是小,都要充分肯定,讓幼兒感覺到“我能行,我可以”,絕不要打擊幼兒的創新想法和行為。
四、要有創新型的`環境布置
現在,環境育人越來越受到各個學段的學校的重視。對于幼兒教育來說,環境育人尤其重要,因為幼兒的感性思維要遠遠大于他們的理性思維,他們對環境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3—6歲的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周圍的環境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的作用。幼兒園的環境布置一般包括幼兒教室以及音樂、美術、制作、活動室等各種功能室的布置,游戲設施、墻面等室外的布置。不論是室內布置還是室外布置,除了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之外,盡量不要整齊劃一,突出自由、活潑、輕松的特點,這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行為。
五、要有一個突出創新的教學體系
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教育不是知識教育,而是一種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思維教育。能夠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和小伙伴和睦相處,能夠激發出幼兒的創造欲望,這比多教給幼兒幾個漢字,幾道加減法的算術題要強得多。幼兒教學體系不是小學語文、數學教育的向下延伸。幼兒教育要靈活多樣,要將游戲滲透到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要開設動手課,讓幼兒在制作課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要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愛好,開設啟蒙階段的舞蹈課、美術、音樂課等豐富多彩的課型。而所有課型都要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少限制、少規定,引導幼兒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以上是我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關于幼兒創新教育的幾點體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認為要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就要從幼兒抓起,讓創新的種子植根到孩子們的心里,將來他們才能在創新的道路上生長、開花、結果。
【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實踐探索論文03-04
強化企業管制創新探索論文04-29
中學數學創新教育探索04-30
對歷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探索04-29
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方法探索論文04-30
化學實驗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探索04-29
網絡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4-30
高自考助學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探索04-30
感恩教學創新教育論文04-29
推動創新教育進程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