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留守兒童教育與家校合作突破路徑論文
【摘要】留守兒童缺乏家庭的溫暖,沒有條件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家里面大多都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順應現在時代的發展,再加上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低,管理能力不足等等弊端導致了不能達到學校和家庭有效合作的目標。本文就是針對留守兒童教育中家校合作中的不足進行研究還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突破路徑
引言
“家校合作”就是指學生同家長之間進行的一種雙方雙向交流的學習教育方式。在一些發達國家,家長參與教育一般分為兩種:家長參與學校、家長參與家庭。但是在我們國家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家長參與教育的方式。我國留守兒童大肆存在,現在變成了我國學校教育最特殊的群體,特別是在農村,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的能力有限。隨著我國農村統籌城鄉義務教育改革發展,要抓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一、家校合作整合留守兒童家庭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
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守護,目前經濟都在進步,許多農村人民都不愿意呆在農村,現在城市尋找一片自己的天空,導致了許許多多的農民工到大城市打工,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被留在農村。留守兒童長期和自己的父母分開,導致自己和父母的親情缺失,心理比較脆弱、人格方面容易出現問題。某教育專家在一次訪談中說到留守兒童上期處于這種留守的狀態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內心脆弱,害怕受到打擊,逃避問題;自卑自閉、自己放棄自己、對生活充滿負能量;孤獨無助;逆反心理嚴重;對父母不理解從而產生了埋怨。經過許多數據顯示,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大多出現在農村,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所以目前重點的任務就是要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學校和家庭是兒童生活的主要兩個場所,學生家長和學生老師在學生教育中處于一個重要的角色承擔起學生的教育責任,將家庭和學校合作起來是整合學校教育和兒童教育的有效方式。但是因為學生家長要外出打工,不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滿足子女的需求,所以家庭教育的功能就不能被發揮出來。與此同時,目前農村中小學的學校布局政策的調整,再加上農村寄宿學校的數量不斷增加,導致了留守兒童在校的時間逐漸變長,這就意味著學校要擔負起這樣的責任就會越來越重要。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相對于學校來講建立家校合作體系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也是關注留守兒童教育的必要措施。
二、留守兒童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不一致的觀念及解決措施。在留守兒童家長和教師學校在教育的觀念上存在不相同。家長普遍認為“養”孩子才是家庭最主要的任務,認為只要能供養孩子的吃穿住行就是最好的了,“教”的責任都歸結于學校,認為自己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是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了學校,一切教育責任都有是學校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家長對學校的管理不聞不問,很少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就算在學校教育上出了問題,家長就會把責任推向學校和老師。家長對家校合作的內容不清晰,學生家長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身心發展的情況。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家長不注重發展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精神情感方面,這樣會導致留守兒童不健康的心理素質。學生的發展應該向著多方面的方向不能單單只是學習成績的好壞,這樣的意識差距忽略了孩子以后長遠發展。解決措施:積極發揮學校的作用。首先要主動承擔學生的教育責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經常給家長講一些道理,讓家長意識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是錯誤的,還要從多方面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經常保持與學校和老師交流的習慣。2.不健全的合作組織及解決措施。農村發展比較落后沒有健全家校合作組織。目前許多城市的學校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這是學校與家庭溝通的橋梁,能夠促進學校和家庭之間展開比較順利的交流和溝通。但是在農村缺少甚至沒有這樣的合作組織,就造成學校和家庭之間存在許多溝通問題。在農村成立家長委員會有點不切實際,因為大多家長都在外務工沒有時間參加學校活動,并且學校沒有太多的資金建立家長委員會。除此之外,大多家長的文化素質都比較低,不能對學校教育的課程實時掌握了解,所以我們要在這一問題上找到解決的方法。解決措施:農村學校應該堅持以家庭為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可以建立以村落為單位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可以選擇一些文化素質比較高的家長委員擔任負責人,還要加強對家長委員會的家長定期培訓他們的知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系到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所以我們要重視他們的教育問題,做好留守兒童家校合作的工作促進學生的發展。
【留守兒童教育與家校合作突破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05-21
家校合作的幾點做法與思考論文05-02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思考論文05-02
家校合作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橋梁論文05-03
留守兒童保護路徑分析論文05-03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研究論文05-03
提升實力是突破校企合作瓶頸的關鍵04-30
家校合作講座心得11-16
家校合作培訓心得05-03
家校合作的培訓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