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技術與社會和基礎科學教育
一、何為STS
近幾年,面對現行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國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界一直在吶喊要提倡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同時也在不懈地探索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方法。
近年來,國際上許多國家對其基礎科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內容與標準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改革。這些改革的特色之一,是將“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的思想內容融入到基礎科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之中,即在科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中增加人文思想、人文色彩。我國目前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改革也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其中將STS與基礎科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相結合,是最為值得關注和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由于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重視專門化的東西,使得大多數科學家也越來越重視研究更專門和更帶技術性的問題,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圍卻日益縮小。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深了越來越專業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帶來的弊端。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學者斯諾也談到越來越專業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帶來的不好的影響。他認為,這使得社會上出現了兩種相互對立的文化。一種是“人文文化”,一種是“科學文化”。在“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比如科學家很可能只了解專業很窄的范圍,而不了解社會學、人類學、文學等基本知識,甚至代表兩種文化的雙方互相認為對方的工作意義不如自己從事的重要,從而互相排斥。這種文化的分裂會帶給社會損害、損失。斯諾提出要改變現有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制度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方法,以改變這種現狀。
科技發展引起了許多新的問題,如是否應該發展核能,是否應該謹慎地加以限制基因工程的研究,應怎樣控制世界人口,怎樣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樣避免戰爭、環境污染,又怎樣防止或消除等等。科學技術革命,不斷引起對人和大自然的關系的討論,而人和大自然的相互關系本質上是社會過程。凡其結果會對廣大群眾產生影響的,群眾都應參與決策和實施。科學技術對政治和道德的影響是公眾的事情,外行也應介入。然而西方國家中社會和科學技術明顯分離,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互脫節,而自然科學又占統治地位,這樣就需要培養了解科學技術及其后果、能夠參與涉及科學技術決策的公民,需要能給決策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科學的分析等等。基于這些客觀需要,逐漸興起了一個跨學科的新的研究領域:STS。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
對STS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代。一般認為,STS是約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誕生于美國的一個新興的學科。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STS研究。現階段,我國專門研究STS的學者這樣定義STS:STS是一門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關系的新興學科。它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和社會其他子系統(比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等等)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科學、技術也應該研究作為社會子系統的科學和技術的性質、結構、功能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其他子系統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等之間的互動關系;還要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在整體上的
[1] [2] [3]
【科學、技術與社會和基礎科學教育】相關文章:
《教育和科學技術》教案04-28
基礎科學部教學事認定和管理辦法04-30
可再生能源的基礎科學問題及其相關技術04-26
科學技術的邊界-讀科學、技術與社會叢書04-29
試論自然技術和社會技術的關系05-02
人體生物摩擦學的基礎科學問題04-26
人體生物摩擦學的基礎科學問題05-02
基礎科學部教學助理崗位職責04-30
科學技術哲學的科學教育解讀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