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化學]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培養的嘗試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形成化學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教學實踐表明,多數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能力還較差,包括一些成績較好學生(考分較高),他們只能在紙上或者在試卷上做實驗,但當進入實驗室自己動手做實驗時,情況就很不理想了。為改變這種情況,在教學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首先做好教學講授的配套工作
課堂演示實驗是配合講授、課堂討論的重要環節,好的實驗能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注意力集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特別重視常規演示實驗,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證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實驗要規范,保證讓全班同學看清、看懂;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列寫在小黑板或紙上,演示完后讓學生解答,然后共同分析討論得出實驗結論,并將討論結果寫在課本演示實驗旁,同時提出1--2道課后實驗習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同學們注意觀察演示實驗,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演示實驗不流于形式,改變按課本背實驗的不良做法。
二、為學生多創造動手參與的條件
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一個動手參與、動腦思考的課堂氣氛,盡可能地將一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的小組實驗。還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化學課的興趣。
例如,給初三學生講鐵的性質,做鐵釘生銹這個演示實驗時,可先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實驗前10天準備三支干凈的醫用針劑小藥瓶。按裝滿水、少量水、干燥三個不同條件各放入鐵釘一枚。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等到講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帶來“成果”。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結合;直到得出正確結論,效果就比較好。又如堿金屬鈉的性質演示實驗,若教師用刀切去鈉外皮給同學們展示銀白色時,只有前排同學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也沒有可能拿大塊的金屬鈉去切割演示。所以我將這個演示實驗同鈉受熱、鈉與水反應等三個演示實驗相合并,讓前后桌4人一組進行學生實驗。實驗中老師講學生操作,做一個實驗,填寫一個實驗的筆記和結論。三個實驗做完了,三個結論也整理好了。這種措施,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促進了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學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避免了教師一人講解或演示,學生被動聽看的局面。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
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來自己設計實驗,完成實驗。例如,將高中化學(必修)第三冊復習題6、7習題改為由學生自己設計動手的實驗。原來學生只在作業本上完成乙醇和苯、甲醛和乙酸等物質的鑒別、分離,現在改為由他們先設計合理方案,自己選擇儀器,然后獨立在實驗室完成自己設計自己動手的實驗。這樣安排,老師雖然費時費力,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增強了。他們千方百計翻書查資料,設計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來,甚至有的同學還能找到連老師都沒想到的簡單易行的好方案來。
這種放手讓學生參與的做法激勵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增強了化學實驗思維能力,拓寬了學生知識面,變被動、機械的學習為主動靈活的學習,學生動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們普遍反映這種實驗解題比過去只按書本背幾種混和、分離、鑒別、加什么試劑、有什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