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隧道的進水治理辦法調研論文
1工程基本情況
A公路隧道工程全長2.3km,洞口高差56.6m。所處區域的海拔高,年降雨量在1600~2000mm之間;就地質條件而言,多數巖層為泥巖和鈣質砂巖,且破碎帶、逆斷層、節理發育和構造斷層多且雜亂分布;在地下水質而言,工程所在山體滲漏水的礦化度高,堿性明顯,這對于工程混凝土會造成明顯的腐蝕。從以上基本情況可知,該隧道工程面臨著地質、水質等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2常見施工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洞身滲漏水,簡單地說,洞身滲漏水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巖體裂縫的存在為雨水的滲漏創造了條件。具體地說,在隧道施工之前,山體內部的水流系統經過長時間的自然演化,已經成為了平衡系統,而施工會將山體內水流通和具體的通道進行改變或者根本性的破壞,這樣一來,隧道自身(尤其是其襯砌層部分)會由于圍巖自重壓力的作用而成為新的水流通道及聚集地。A隧道工程設計有排水系統,這個構造首先會利用聚乙炔防水板、無紡布以及縱橫向盲管(φ110mm),以防止水滲漏并便于排水;然后,再進行襯砌施工。但是,在施工中洞身滲漏水現象較為多發,究其原因,是縱橫排水盲管和防水板的鋪設安裝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存在防水空白區,這是由于一些防水板搭接錯位,而另外一些防水板則由于擠壓或者搭接不牢固的原因而脫落、破裂。第二,組織排水效果不佳,這是因為縱向排水盲管直接鋪設而沒有設置濾水層導致排水管被堵塞,從而導致了排水不暢。第三,二次襯砌時沒有在施工縫上進行止水帶設置,這增加了山體水通過施工縫滲漏到隧道的可能性。另外,針對圍巖段的斷層和塌方隱患,會在肋型斷面鉆孔注漿,而這可能導致縱向排水管被水泥漿淤塞,從而在淤塞區域形成了排水阻值區,大大影響了排水效果。明洞沉降縫滲漏水,為了增加隧道的防震能力,會在隧道內設明洞,沉降縫會按照10m的間距分布于隧道內。不過,A隧道工程的明洞沉降縫漏水卻讓施工方很頭疼,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二襯施工破壞了之前鋪設的防水板(也有可能是防水板自身沒有焊接牢固)、二襯時忽略了橡膠止水帶。這樣一來,山體內水體就會沿著沉降縫聚集并滲漏。這種情況雖然對施工影響較小,但由于其經常會出現,因而也應該予以注意。隧道路面滲漏水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中央排水溝的布置,特別是其縱向穿過仰拱會破壞后者的連續性,這就會引導水在仰拱與排水溝的接縫處蓄積并進而滲透到隧道路面。第二,在進行橫向、縱向排水管以及兩側排水管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穿越仰拱,而由于施工時沒有搗實混凝土造成漏漿,形成一些蜂窩狀的空洞,這就會使得水體得以進入仰拱上方并進而滲透到隧道路面。
3治理對策
針對多種滲漏水情形,在施工實踐中形成了多種治理方法,總結起來,就是堵、排、防、截結合,因地制宜,設置一個完整的防水和治水系統。接下來,將重點分析防(截)水和排水措施。防水,這就要求在進行方案設計時預料到可能的滲漏水情形并試驗性驗證防水結構及其有效性;在施工時,施工方要嚴格執行防水和截水方案,并與監理方密切聯系,將施工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監理方,以便可以及時解決突發或者事先沒有預料到的施工難題。具體說來,我們可以采取結構自防水這種措施來作為公路隧道的防水措施。結構自防水這種措施主要針對的是公路隧道工程中存在的結構變形導致的滲漏水現象。結構變形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出現縫隙,這些縫隙會引導山體地下水的聚集和滲流,并可能因而危害工程安全。結構自防水措施有設橡膠止水帶、設復合式橡膠止水帶這兩種,但由于前一種措施在實踐中容易出現材料走形,從而導致接縫不嚴密,止水效果低。所以,隧道工程施工實踐中,我們可采用復合式橡膠止水帶為工程設三道防水線:將橋式橡膠止水帶設于變形縫處的混凝土中,然后將雙組份聚硫橡膠止水帶設于混凝土端部,最后將焦油聚氨酯防水膠涂抹于預留槽以再次鞏固防水效果。這樣一來,經過埋入、嵌縫和粘貼三種形式的止水帶就綜合利用起來了,這三道防線可以將防水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②排水,隧道排水系統對于工程的治水效果至關重要,然而A隧道工程由于排水系統的設計、施工方法、設備和材料選擇等環節出現存在不當,隧道排水系統對于滲漏水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對此,作為事后的治理,能夠采取的病害處置措施并不多,對于公路養護單位來講,能夠采取的措施有以下二點:第一,打孔埋管用引流。也就是說,可以在洞身漏水處用風鉆在積水點打孔(直徑控制在6cm以內),然后再隧道壁鑿槽以聯通鉆孔,并將塑料泄水管埋設其中。這樣一來,就可將這些滲漏水排出。
4水體腐蝕
成因,水體腐蝕是幾乎所有隧道工程都會面臨的施工病害,而A隧道工程地處我國西北地區,低溫凍害往往與水體腐蝕同時存在,這對于工程的破壞作用相當顯著。總結地說,水體腐蝕主要包括非結晶蝕(即溶出性腐蝕)、結晶性腐蝕以及復合腐蝕三大類。對于A隧道工程來講,它所面臨的水體腐蝕主要是復合腐蝕,也就是說,結晶性腐蝕與費結晶性腐蝕會同時作用或者交替存在。而之所以會存在結晶性腐蝕,是因為A隧道工程所在山體的地下水礦化度高,其中含有濃度較高的硫酸根離子及鹽類物質,這些礦物成分與混凝土發生化學反應會析出晶體,從而使得混凝土內部膨脹,對工程造成破壞。治理對策,針對A隧道工程所面臨的水體腐蝕問題,該文認為,應該首先弄清楚水體起破壞作用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經過分析,以下三個要素的存在使得水體得以發揮破壞作用:水體可以自由活動(比如多處滲漏)、混凝土內含有破壞其穩固性的化學物質、水體含有礦物質。所以,要治理水體腐蝕這種施工病害,我們可以采取的對策有以下幾種:搗實混凝土,增強工程的密實性及整體性,減少水體滲漏和聚集的空間;使用特殊的水泥,對混凝土進行優化,減少或者去掉其中可能與水體中礦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更加重視襯砌外的排水工作,防止洞體外的水滲漏進隧道內。
5結語
隧道會經常性地面臨滲漏水、低溫凍害等病害要治理這些問題,不能僅從某方面著手,而是需要因地制宜,采取系統而長期的預防、治理和維護工作。
【隧道的進水治理辦法調研論文】相關文章:
探討隧道砼的輸送辦法論文05-06
略說隧道洞內檢查的辦法論文05-06
略論隧道的冒頂病害整治辦法論文05-06
小議隧道導洞的施工辦法論文05-06
小議隧道導洞施工辦法論文05-06
隧道養護管理辦法12-30
地鐵區間暗挖隧道滲漏原因及其治理論文05-03
隧道工程論文10-06
隧道工程論文[精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