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敦煌壁畫圖式色彩肌理在創作中的運用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敦煌壁畫的繪畫圖式、色彩及肌理研究為出發點,探究敦煌壁畫對個人繪畫語言的影響,確立其在本人繪畫創作中的價值和地位,為我所用。
【關鍵詞】敦煌壁畫:圖式:色彩:肌理
引言
敦煌壁畫從早期完全受西域佛教壁畫風格的制約,到后來逐漸形成了它獨特的面貌,其圖式、色彩極其華麗、豐富。同時,由于時間蹉跎、自然風化,敦煌藝術已成為一門殘缺的肌理藝術。這些在我們現代繪畫創作中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敦煌壁畫圖式、色彩、肌理對個人的啟發
(一)圖式布局自由觀的啟發
繪畫本身是依靠圖式來組織畫面、傳達審美意趣和價值觀念。圖式本身有很強的導向作用,能準確在畫面上呈現出縱向空間和橫向時間感。敦煌壁畫截取佛教經典故事,通過提煉、取舍,在二維空間上幻化而成視覺圖式。散點的、流動的、意念的視覺效果是敦煌壁畫的圖式特征,在一幅畫中,俯視、仰視、平視等角度交替出現。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也不按現實描繪,而是按心理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拉開與真實生活的界限。這種豐富的圖式,表現出壯觀恢宏、氣勢磅礴的境象,猶如太極世界,循環往復,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心感受。
壁畫的這種空間布局形式使我受益頗多。在我的繪畫探索和研究過程中利用敦煌壁畫圖式布局造型觀,使焦點透視和散點透視交錯應運,多維空間與二維空間相滲透,具象和抽象相融,以充分展現藝術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色彩主觀性的啟發
色彩,是人類對視覺對象的物理本體及其感光知覺現象的叫法。敦煌壁畫的色彩給人的第一印象即是“流光溢彩”“絢爛至極”,敦煌色彩并非拘泥于客觀現實,而是畫師依據手頭現有顏料進行主觀搭配,所以畫面呈現出極大的幻想性。置身色彩的洪流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傳統民族色彩的鮮明性和獨特性。
敦煌壁畫色彩給我啟迪,其厚重效果是簡單設色法無法達到的,需要借助綜合技法來滿足現代藝術家的創作需求。從藝術創作本質來說,藝術就是藝術家通過各種媒介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化,因此畫家要把色彩作為有效的工具,通過主觀色彩把個人情感表現出來,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和媒材技法,做到入畫合一。
(三)肌理美的啟發
繪畫肌理是依附于自然的,它是藝術家在觀察自然的前提下,表達不同的環境、物象質感,是個人情感的表達方式。
敦煌壁畫經歷一千多年歷練,其受自然條件影響,風蝕、氧化和剝落現象嚴重,人為的破壞又增加了難以彌補的傷痕,我們已無法看到壁畫原貌。但這些壁畫留下了特殊肌理,這些獨特效果吸引著我,極具震撼。畫工的先前努力描畫與自然后天侵蝕本是矛盾的,但在敦煌壁畫中成為天作之合。這種深沉的肌理美吸引著我,這也是我在藝術語言的應用中追求的,這些肌理給了我極大的啟發。
二、《敦煌印象》的構思與探索
在繪畫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探求符合個人審美風格的藝術語言非常重要。我的'家鄉就在河西,走廊文化深深扎根在我內心深處。走廊文化是一種包容性、綜合性極強的文化,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佼佼者。所以在進行創作時,我便選擇以敦煌壁畫為突破口。我多次去敦煌進行藝術考察,從洞窟整體布局,到細微肌理效果,都進行了細致解析。壁畫中那磅礴的圖式布局、絢爛斑駁的色彩、自然滄桑的肌理效果,都深深震撼了我。在創作中,借鑒敦煌壁畫的獨到之處,我更注重造型的靈活性、畫面布局的自由性,用主觀的色彩和豐富的材料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我確定了一個創作主題——敦煌印象,這并不是對敦煌壁畫的復制,而是敦煌藝術與個人藝術實踐形成的焦點,注重表現自己對敦煌內質的理解,試圖表現對敦煌文化的一種虔誠敬仰,一種深沉的熱愛之情。
首先是草稿的構思與繪制,在廣西生活讓我對少數民族女性形象產生興趣,所以我試圖將家鄉的敦煌壁畫與廣西少數民族人物結合進行創作,從而打破敦煌壁畫特有的地域性和繪制意圖,形成沖破時間和空間的現代風格人物畫。在圖式上,減弱焦點透視,形成連續、自由視覺效果,并以多幅小畫組合成整體的形式來呈現畫面整體布局。每一小畫既可以單獨欣賞又作為組合中的部分來呈現整體氣勢。這種組合的形式可以隨展廳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自由組合、變換外形,這一點也正和敦煌壁畫空間造型手段形成呼應。在繪畫材料選擇上,由于壁畫繪制于墻面,它流露出一種滄桑與厚重感,普通宣紙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這袖感覺,所以我選擇較厚的托裱紙和毛邊紙,經過實驗,它們的韌性以及厚度能夠呈現宣紙所沒有的獨特肌理效果。在顏料的選擇上,我選擇了國畫礦物顏料和廣西特有的泥土(顏色多樣,如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實驗證明,國畫顏料與有色土結合能很好地表現出類似壁畫的效果,以石青、石綠、赭石、黑色為主調,擺脫客觀色的約束,大膽、自由地變幻色彩以發揮主觀情感表現力。在用筆方面,我追求一種自由灑脫并趨向粗獷的感覺,因為瀟灑自如的筆觸和剛勁有力的線條會使畫面產生力度與速度感,這與敦煌壁畫的表現內質十分相契,也更有助于傳達個人豐富的情感。豐富的肌理效果是敦煌壁畫的重要特點,所以我下了大的力氣來實現此種畫面效果。我最傾心于剝落和劃痕,壁畫中的脫落和劃痕是其經過時間歷練的見證,
張冀山/敦煌印象
是其所遭遇磨難的記載。而在我的畫面中,“劃痕”更多是作為我畫面一種獨特的繪畫語言存在,是個人繪畫語言的一種筆觸形式的表現,抒寫我的心境和情感。在繪制的過程中我先用骨膠摻入廣西各色泥土調制均勻作底子,再在上面用其他顏料進行繪制,繪制完成后待畫面完全干透,用刀片等尖銳的東西在畫面上進行刻劃。劃痕的長短、寬窄、曲直都要有表現力,不能繁冗、拖沓。“剝落”的效果,我則利用骨膠、清漆等材料,在畫面上多做幾層底,在制作過程中隨時發現和保留一些偶然的肌理效果。之后用水沖、揉紙、拓印等方式來實現。敦煌壁畫的肌理是在時間和外力反復作用下形成的,我的畫面雖然是人為的制作,但它體現了我對敦煌藝術語言的追求,因為它蘊含了我對敦煌生命滄桑感的體驗。
結語
在我的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審美感悟,確立起適合自己精神氣質的主基調。敦煌壁畫在圖式布局上繁復令人目不暇接,彼此相連、時空交錯。這使我體悟到要從二維的視角中擺脫出來,用多維的視角和思維去審視畫面。敦煌壁畫的色彩是觀念色彩,是經過歲月洗磨后的沉積色。它是時間和物質的結合體,把“客觀色”融八個人的“主觀色”。這些都要求我通過更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關照生命的形式和獨特的審美風格。
參考文獻:
[1]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許俊.敦煌壁畫:分類作品選【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0.
[3]樊錦詩,劉永增.敦煌鑒賞[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
【4】申少君.當代中國畫技法賞析:唐勇力工筆人物畫創作[M].南寧:接力出版社,1993.
[5]張元,趙楊.藝術材料的遐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略談敦煌壁畫圖式色彩肌理在創作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敦煌壁畫03-06
敦煌壁畫01-21
《敦煌壁畫》教案10-26
VI設計中的色彩運用研究論文05-07
淺談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論文04-17
淺談園林景觀中的色彩運用論文10-27
關于審美實踐及在美術創作中運用的分析論文12-21
圖式的激活補缺在閱讀前教學中的運用10-18
美術平面設計教育中色彩的運用論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