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現代漢語理解古音通假現象的論文
在古代漢語中,我們經常遇到古音通假的現象。王力先生說:“所謂假借或古音通假,說穿了就是古人寫別字” 。[1]但是很多人在學習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很不理解,也有很多學生朋友們會問:“為什么古人寫錯字就是古音通假,我們寫錯了就是錯別字呢?”
先來看假借和通假的關系。二者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假借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而古音通假,則是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另一個字代替本字來寫而已。很多人搞不清它們之間的差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來已有 “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其意義是“智慧”的意思,這種情況是通假。再如:“難”原是鳥名,借為“艱難”之難;“長”是長發,借為長久之長。假借和通假的根本區別就是有沒有本字,如果有就是通假,沒有就是假借。
那么古音通假這種現象是怎么產生的呢?我們該怎么理解呢?聯系古音通假產生的原因和社會背景,總結起來大致有這么幾個原因:
1、古音通假現象與造字時代文字系統不成熟有關。古人在記錄語言時“倉促無用字”,或者一時想不起來,只好用一個同音字來代替。就像在我們生活中,盡管已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統,也會有提筆忘字,或者不會寫某個字的時候,這時就會用另外一個同音字來代替。這些在我們聽來是不影響意義的表達的,這就是說別字也達到了我們記錄語言的目的。后來人或者不知,或者效仿,以至于積非成是,流傳下來,成了合法的用字,F代漢語中也有一些字會流傳下去,那我們的后來人也會說我們使用了通假字。
2、古音通假的現象與古人寫別字、不規范字的用字習慣有關 。[2]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時候,規范觀念不強,為了書寫簡便,使用通假字已成為一種社會習慣。因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體簡單、易寫,書寫效率高很多,所以人們愛寫通假字,不覺得寫通假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沒有相應的規范字典也是造成古音通假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才針對“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文字進行統一規范。許慎的《說文解字》作為我國第一部規范漢字的正字學著作,不僅對當時的文字規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深深地影響了后來的文字政策。人們對文字的規范性越來越看重,不斷地進行正字工作,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規范字典,使得我們的漢字規范有章可循。而在古代,由于沒有實用的規范字典,人們在書寫過程中沒有一個標準可供參照,自然容易出現同聲異形的現象。
4、從個體差異上來說,每個人的思維角度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字形的理解也是這樣。對于同一個意義比如說感嘆的“嘆”,有的人用了口字旁,有的人用了欠字旁,于是就造出來兩個字:“歎”和“嘆”。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作為正字,也就是標準字體,那另一個就可以被看做是通假字。所以二者的地位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對于古代哪個是本字,哪個是通假,也需要進行細致的分析。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情況都與古音通假很相似,比如說我們的網絡聊天。在網絡交際中,文字輸入的速度會對網友之間的交流產生重大影響,為了追求速度,我們就可能會不顧文字的精確,而容忍和助長錯別字的使用。但是因為有語境,可能我們無意中把一句話說錯了,但是聽話人沒有意識到,雙方都會按照說話人本來的意思來理解,所以說這些錯字和別字基本不會影響交際效果,這也就是語言的粗略性。所以“斑竹”“大蝦”之類的網絡語言便有了廣泛的使用土壤。仔細想想,古人在記錄語言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速度與質量總是矛盾,我們總是想在保證能看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速度,所以一時情急想不出具體是哪個字了,就會使用別字。這個別字使用得久了,就可能會使人一看就懂,甚至以為它就是本字,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有規律的通假現象。
古音通假和現代漢語中的別字現象也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在于:像現代這樣,我們用文字交流,要求很快的速度,而在古代,他們的文字工作大多數是知識分子來做的,而這些人又都是位置顯赫,不從事勞動的上層階級,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好好研究文字,研究語言,所以通假現象出現的頻率不是很高,而且規律性比較強。而隨著人們的知識水平的提高,文字廣泛地被普通人所使用,人民群眾對文字的改造作用也愈加明顯,所以國家對于文字的規范也就更加地重要,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法規,整理異形詞,以及各種考試來進行規范。當一個別字的使用已經成為主流,國家也會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對正字和別字進行取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古音通假有更貼切的理解,古音通假就是古人在寫別字,當我們使用的別字流傳到后人那里,也就變成了古音通假。古人和今人在使用文字方面是相通的,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現代漢語的很多現象來對古漢語的使用狀況進行推測,有了這樣的方法,就會使我們豁然開朗。
【參考文獻】
[1]《訓話學上的一些問題》,王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假借”與“通假”辨異》,李嘉翼,《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3]《古代漢語》王力.中華書局.1999年05月。
[4]《古代漢語教程(第三版)——復旦博學·語言學系列》張世祿.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08月。
[5]《談〈現代漢語詞典〉對通假異形詞語的處理》薛克謬《河北大學學報》2000年2月第25卷第1期。
[6]異形詞的演變趨勢及部分通假字異形詞的流行》鄒玉華《語言文字應用》2003年8月第3期。
[7]字與古音通假》何艷輝、薛克謬《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3月第25卷第3期。
[8]假在民俗中的運用》尹戴忠《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2月第10卷第1期。
[9]今字與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異體字的關系》盧烈紅《語文知識——語言學研究》2007年第1期。
[10]假之我見——兼論通假與假借的區別》郭曉君《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年4月第15卷第2期。
【用現代漢語理解古音通假現象的論文】相關文章:
風俗通義通假現象研究04-28
現代漢語類語碼轉換現象初探04-30
淺談現代漢語修飾語的封閉現象05-01
通假04-29
從語用研究角度探委婉現象的理解04-30
說通假04-27
論清代筆記中的現代漢語前期詞匯新現象05-02
理解議論文05-01
理解議論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