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輿情與高校輔導員工作論文
摘要:
網絡輿情興起對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通過對高校網絡輿情形成機制和特點的把握,以及對輔導員在參與高校網絡輿情工作中的現狀分析,進一步提出在當前形勢下輔導員做好網絡輿情工作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
網絡輿情;高校;輔導員工作;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各類網絡新技術的應用,高校的網絡化建設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發展和變革。在這變革中,網絡逐漸成為高校學生參與公眾輿論、表達個性意見、進而影響其思想、學習、生活的重要平臺,網絡輿情也隨之成為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輔導員作為承擔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指導服務的主要工作者,如何把握網絡輿情主陣地,全面了解網絡輿情、及時把握輿情動向、引領輿情方向、處理輿情危機,已成為新形勢下輔導員一項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戰。
一、高校網絡輿情的形成機制與特點
網絡輿情是指公眾在互聯網上表達對某一社會“熱點”或“焦點”問題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傾向性的意見或言論的情況。在高校,校園網絡更是一個能夠形成公共意見、可以自由交流和辯論的公共空間。網絡輿情的形成是學生意見表達到一定量度和強度,即一方面要看學生借助網絡空間對某一問題發表的議論和意見達到一定的學生比例,另一方面要看期訴諸意志的堅定程度,應表現為一定數量的大學生對堅持某一意見態度明朗的指向。在互聯網上不同學生的意見經過廣泛的交流、碰撞、退讓、融合來進行彼此較量、修正、融合,進而形成一個個網絡輿情。校園網絡輿論也經歷了議題的來源階段、輿論領導及其意見產生階段、網絡意見擴散和放大階段、網絡輿論的形成等幾個階段。從高校網絡輿論形成的過程來看,突發事件的激化、社會熱點問題的觸發以及與師生利益密切相關事件的引發這幾方面原因及易引發形成網絡輿情。高校網絡輿論形成中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輿論形成迅速,具有時實性與交互性,傳播較難控制。
(2)內容多元與分散,追隨主流話題,貼近校園生活。
(3)凸現網絡語言特點,表達多為非理性。
二、輔導員參與網絡輿情工作的現狀分析
筆者于2011年3月在寧波大學開展輔導員參與網絡輿情工作的調研,其中向輔導員發放并收回有效調研問卷65份,被調查人數占全校輔導員人數的73%,同時,對學校有關職能部門也作了相關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反饋出輔導員在網絡輿情工作中的以下幾個方面情況:
(一)對網絡輿情工作重要性的有較大的共識,但在網絡輿情工作中的技能略顯不足
隨著網絡輿情對高校現實工作的影響,輔導員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有較為深入的認識。在對某高校輔導員調研中發現,有50%輔導員認為掌握學生網絡輿情“非常重要”,50%輔導員認為“比較重要”;57%輔導員認為掌握學生網絡輿情對本職工作“緊密相關”,39%輔導員認為“有一定關聯”。在調研中還發現,輔導員在網絡上基本擁有qq、博客、社交網站等眾多網絡工作平臺,但仍有38%輔導員認為自身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掌握與運用“不太擅長”,有62%的輔導員在網上瀏覽學生輿情的基本情形是“經常瀏覽只是偶爾發表意見”。由于輔導員自身網絡技能、輿情研判能力、輿論引導能力的相對欠缺,導致輔導員在網絡輿情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二)關心關注網絡輿情,但有效的工作應對機制尚未完善
輔導員對網絡的關注度較高,有40%輔導員每日會關注網絡輿情,對校內突發事件、校內熱點問題、社會事件和熱點問題的反應等方面較為關注,同時,輔導員也具備了相對較高的網絡輿情的工作意識,對網上出現的反動非法言論、易引發個體或群體安全事件、詆毀學校聲譽等情況會即時上報職能部門。網絡輿情工作對當前高校工作來講,是一個全局性的工作,一般是由一個或多個部門牽頭、基層單位全面覆蓋的體系,因此,在具體工作中還要進一步明確輔導員的網絡輿情工作要求與具體職責,針對不同的輿情有不同的應對方式,特別是要在網絡輿情危機應急處理機制中進一步發揮輔導員作用。在學生網絡輿情信息員隊伍的建立上,有53%輔導員認為“非常必要”,有40%輔導員認為輿論領袖的培養對網絡輿論引導來說“非常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只有44%的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有這樣一支隊伍,32%輔導員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輿論領袖,有22%的輔導員認為需要學校加強輿情引導隊伍建設。
(三)對網絡輿情工作研究分析不足,學生網絡素養及網絡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相對缺乏
調研發現,有25%輔導員認為自身在學生網絡輿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網下事務過多,對學生網絡輿情關注不夠,有19%輔導員認為對網絡上有學生輿情不能有效掌握全貌,有11%輔導員認為缺乏對學生網絡輿情的分析研究。輔導員又承擔著較多的教育管理指導服務的職能,因此工作具有基層性、繁瑣性、復雜性等特點,大部分(尤其是新任輔導員)大部分時間忙于網下具體事務,對于新的網絡工作缺乏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研究。網絡輿情工作中有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學生網絡素質和道德的培養,而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對目前學生在網絡輿論中的道德行為也有客觀的評價,有31%輔導員認為當前學生在網絡輿論中的道德狀況比較好,62%認為一般,4%認為比較差;有38%輔導員認為學生網絡不道德行為主要表現在“無克制地宣泄個人情緒”,其次37%認為是“盲目轉貼、跟貼”,有21%輔導員認為在對學生進行網絡行為教育方面有待加強。
三、輔導員網絡輿情工作應對建議
(一)強化高校輔導員在網絡上的角色意識,主動把握網絡工作陣地
一是校園網絡積極的建設者。輔導員要積極參與學校、學院主題教育網站、論壇的規劃和建設,特別是針對學院的學生的特點設計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響力的校園主題網站,通過主流網絡平臺加強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主題討論、網上講壇等,及時發布各類學生關心的學習生活信息和正面權威信息。同時輔導員還要對新型的網絡手段和工具及時加以應用和深入,要善于運用qq(群)、博客、論壇、校園bbs及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等作為工作中必備的“網絡利器”,合理規劃并搭建各類各級班團組織的相關網絡平臺,建立與現實組織對應的網絡集體,為網絡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組織基礎。
二是網絡輿情有效的觀察者和引導者。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學生在網上更容易說出平時不敢說、不便說的話,網絡也成為輔導員了解學生真實想法、收集各種學生信息的一個重要陣地。輔導員在網上首先是要保持一個普通網民的身份,在網絡上關心關注學生的言論,融入學生,聆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參與重要問題的討論和進一步詢問解答,對網絡上的學生思想和問題進行整理、分類、總結,才有可能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在網絡環境中,輔導員作為網絡輿情引導者的角色要求是既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素質,又具有較高的網絡技術水平和評論技巧。一方面作為學校要加強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素養的培養,多開展各類熱點、難點問題的分析討論及重大形勢政策的深入解讀,同時更要注重對輔導員網絡技能和網絡輿論引導能力的培養,加強典型案例討論和資深網絡評論引導員的經驗傳授;另一方面,作為輔導員自身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把扎實政治理論基礎、提高人文科學素養及個人品德修養作為基本要求,同時更要主動絡知識,提高網絡技能,不斷提高網絡輿情的引導能力,增強網絡教育的實效性。
三是網絡上的服務溝通者。堅持網上與網下結合,在網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服務內容,在現實中協調解決學生在網上提出的相關困難和問題。輔導員在網絡環境中應采用集體與個人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服務工作。在集體服務上,要為廣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信息,如在政治思想方面,結合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及時把有關權威評價通告給學生,并加以適當評論引出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學習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各類有用的競賽、活動及講座信息,介紹好的學習方法,樹立優秀學子的榜樣風范;在生活上,可以為學生提供各類勤工助學、實習實踐、社會公益活動及安全防范等信息。在個人服務上,通過網絡的快捷性和隱秘性,對個別學生在思想、心理、學習等方面進行個別溝通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有效疏導。針對網絡上學生的輿情焦點,除了作好有效的網上引導外,輔導員還應及時把相關情況和問題上報有關部門和領導,并針對需要事后解決的問題情況反饋到網上,充分發揮聯系網絡與現實工作的紐帶作用。
(二)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研判,在高校各類突發、危機事件的網絡應對機制下發揮應有作用
在高校當前網絡環境下,凡是現實中的危機都會在網上體現,凡是網絡上的焦點問題都具有引發現實中對抗的可能性。虛擬的網絡與現實的危機緊密關聯在一起,在一定條件下,網絡輿論促使危機事件產生新形式、新特點,網絡時代所特有的基于網絡輿論的危機就是一種新型危機。高校必須完善創新危機管理體制,加強危機管理框架的系統構建,加強危機隊伍建設。作為參與學校學生管理一線的輔導員要全面了解學校的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要求。首先,根據危機管理原則,輔導員要重點做好危機的預警工作,也就是在輿論危機的潛伏期,及時發現先兆。如在發生校內外重大事件時要加強對網上學生輿情的關注密度和廣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學校,另一方面針對學生在網上形成的焦點問題進行及時收集分析,根據發布內容的鏈接、來源(原創與否)、性質(負面與否)、負面等級、點擊量、評論量等幾個方面進行判定,將有可能誘發危機事件的輿情加強反饋,為學校是否啟動預警機制作好決策基礎。當學校啟動相應的預警機制后,要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立即開始動態跟蹤,從增長速度、議題顯著度、意見分布等方面加強對網絡輿論的跟蹤,同時密切關注現實輿論情況,隨著形勢的發展進行第一時間有效反饋。其次,在危機爆發期和蔓延期,要配合學校作好輿論的緩釋工作。將學校對事件的實情或解釋實情通過網絡及時傳遞給學生,以樹立輿論的權威,消除恐慌和猜測,同時,對網上輿論加以進一步引導,促進危機向轉機方向發展。再次,在危機衰退期配合做好反思工作。加強對每一次危機事件引發的原因、處置過程中是否存在失誤、能否再次避免發生等問題進行總結研究,提高輔導員應對網絡輿情危機處理的能力。
(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性,積極培育“輿論領袖”和學生網絡信息員隊伍
輔導員要善于指導各類學生組織加強網絡建設,提高學生在網絡中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在開展網絡輿情工作中,更要把“輿論領袖”和學生網絡信息員隊伍作為有效的依靠。在高校校園許多網絡輿論事件中,網絡當事人或由網絡信息聯絡起來的大學生裝網民群體之間的呼應往往比較積極,而與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之間卻缺少互動。因此,輔導員要主動去發現網絡輿論事件中能影響他人意見和選擇、引導著輿論走向的聲音,發現那些熱衷于傳播消息和表達意見、擁有更多媒介源和消息源及眾多“粉絲”的“輿論領袖”,特別是要在學生骨干和資深網民中發現并培養“輿論領袖”,發揮“輿論領袖”的作用,在各類輿論事件中強化主流言論,形成網絡輿論的最強音,以帶動整個輿論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信息員隊伍,實行組織覆蓋,在班級、學生會、研究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設立信息員,明確學生信息員的職責,加強對其網絡知識和網絡輿論引導技能培訓,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在信息收集、輿論引導中的作用。同時可指導學生信息員開展網絡輿情研究,可以校園網民、網情為對象,設計相關課題,開展問卷、訪談、輿情分析等調研工作,為今后網絡輿論引導方向、方法儲備輿論及經驗。
(四)加強對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規范網絡輿論行為
網絡媒介素養是網絡時代人們應具備的一種重要的素養,它是人們對互聯網的認識以及在網上獲得、辨別、利用信息和參與活動的能力。輔導員在現實工作中要結合各類載體和平臺,讓當代大學生去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網絡傳媒資源,通過相關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的選擇和判斷能力,自覺抵制反動、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和虛假甚至非法網絡輿情的產生和傳播。首先要將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地融入網絡素養的培育中,培養大學生健康文明的上網方式和言論道德,結合相關課程和活動大力宣傳《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文明上網自律公約》以及《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培養學生的網絡責任感和法律意識,樹立“愛國、守法、無害”網絡道德標準,促進網絡道德自律;其次,要加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走出“網絡孤獨”、“網絡成癮”陰影,正確對待網上人際交往,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網絡心理和人際關系,利用網絡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優秀班團網站評比、網上名人堂、網絡主題短信創作大賽等等;再次,要堅持“網上”與“網下”共同教育的原則,聽取學生不同輿論的聲音和對教育活動的評價反饋,及時調研和分析學生的網絡素養改進提高狀況,在現實的工作體系中加以完善和鞏固。
參考文獻:
[1]于亞光,王想平.論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的策略選擇[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3).
[2]張再興,張瑜.加強高校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j].高校理論戰線,2006(5).
[3]湯力峰,趙昕麗,網絡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4).
[4]任海.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特點及引導策略[j].燕山大學學報,2009(6).
[5]檀江林.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網絡輿情與高校輔導員工作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網絡輔導員工作初探05-01
網絡輿情工作總結10-21
網絡輿情工作總結05-22
網絡輿情應急方案03-16
網絡輿情監測與輿情分析師05-01
網絡輿情工作總結(精選26篇)01-06
網絡輿情信息簡報04-22
街道網絡輿情工作總結(精選9篇)04-17
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探討04-29
高校輔導員工作心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