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韻節奏與音節奏的關系論文

時間:2021-10-05 19:28:2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韻節奏與音節奏的關系論文

  散文的語言節奏主要是自然的由語法及日常習慣的口語體系形成,詩歌的音樂性主要由兩種與散文語言不同的節奏引起:一是韻節奏引起的回環往復的韻律作用,這占了詩歌音樂性中絕對的領導地位,是詩歌音樂美的核心;二是音節(或節拍,音步)數量的多少或整齊程度形成一定的并不是說它不重要,實際上它起到了形成不同詩體的作用。

韻節奏與音節奏的關系論文

  如《詩經》的標準詩行為八言,中間停頓一下,每八個字、兩句話的最后一個音與前行或后行的行末尾最后一音同韻。五言詩實際上十字一押韻,以十個音為一標準詩行,七言詩實際上是十四個音一押韻,以十四個音為一標準詩行。楚辭體,宋詞體,賦體,元曲,還有些現代歌劇,戲曲,地言戲,歌詞,歌謠,都因其所建標準詩行在音節數上的不同和整齊度的差異而形成不同風格的詩體。所以詩體的不同卻主要于音節或音步形成的節奏有關,我稱這種節奏為音節奏。

  但盡管如此,詩歌的音樂性效果總體講卻還是由于韻節奏引起的,節拍這種音節奏在詩歌的音樂效果的作用上并不大,略微起到了加強音響的作用。不管怎么不同的節拍或音節,或整齊或參差,最后在形成詩歌的音樂效果上總體說來還是音韻這種節奏所起的作用最為強烈、顯明、響亮。單從音節或音步不同,卻可只要一組組的詩行同韻,這些詩歌所生發的韻律效果卻還是十分顯明的,只是其旋律的徐緩度有所不同而已。如果沒有韻律,如果沒有標準詩會的存在,只是一些排列整齊的語句擺在那里,每行音步或音節再整齊,這些的文字亦然難以產生音樂美的效果,給人的感覺還是散文的味道。

  音節的多少主要引起詩歌在旋律上或者緊迫急促或者徐緩悠長或者界于這二者之間的某種程度。可以說隨音節數的增多,詩歌的音樂性效果在不斷減弱。當詩行的音節多到二三十個的時候還勉強能感覺到詩在語音上的音韻效果,但如果音節繼續增加,就可能導致其音樂性完全消失,比如一行多到40—60個音節以上的時候,我看就無疑成了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種“多音散文”了,它不再是詩歌,它已從本質上發生的變化,由25字以內的詩到50字之內的散文詩再到多音散文最后到音韻的效果完全消失至普通的散文。從這方面講,音節奏起到了調控詩歌韻律密度的作用。韻節奏的跨度愈大,詩歌的韻律性愈差。韻節奏的跨度是由音節奏的變化所導致的。音節奏決定了詩行中音步或音節的多少,從而由它而形成了不同的詩體,或一言,或二言,或三言,直到二十言甚至三十言左右。

  韻節奏以標準詩行為單位,一個標準詩行就是一個韻節奏。同一韻腳結尾的一個詩句就是一個標準詩行,有時為兼顧音節的7整齊標準詩行里也允許有同韻結尾的別的詞組或句子的存在。所有的詩歌,只要是“有音律的純文學”,只要它有顯明的韻律,都可調整成標準詩行來進行分析,進而比較其韻節奏與音節奏之間那種微妙關系。

  我所稱的音節奏(或拍節奏)指的是由節拍或音節或音步形成的節奏,是指每一韻節奏內部更小的一個個音節或一組組音步。音節奏通過一行行相同或不同的音節音步在時值上的相同或不同,在人的聽覺中或在人心靈的感受中,形成整齊的或較為整齊的聲音段的比較,這種比較可能會使人聯想到音樂中一節節的音符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正是這種原因,使音步論者緊緊地抓住這個特性不放,并使之在詩論中不斷地發揚光大。但任何事物內部都是由矛盾的兩個方面組成的。對于詩歌來說,無非就是韻節奏與音節奏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體在相互作用,音節奏有其不可忽視的調節韻律密度的作用,但它在音樂性的效果上還是為韻節奏服務的,是協助韻律來完成詩歌的音樂性效果的節奏。

  在事物的一對矛盾中,總有一個起決定意義的作用的一方,在韻節奏與音節奏中,也是一樣,在詩歌的這對矛盾統一體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韻節奏,韻節奏是詩之所以為詩的原因,而音節奏卻是決定詩歌是否優美的一種節奏。詩歌的定性作用取決于韻節奏,在確定了詩歌是詩歌的基礎上,詩歌是什么詩體和詩式就決定于音節奏了,在音節奏的協作下,韻節奏與音節奏一起相伴著載歌載舞,共同為詩歌的音樂性貢獻了各自的能量。詩歌的旋律,因韻節奏的'作用,及由韻節奏所領導的音節奏的協同作用,使詩歌的音樂美得以發揮其音樂性效果。

  音步論以音步為最小的節奏單位,每一音步由一至四個音節組成,趙延光先生認為音步可由一至六個音節組成,我私下以為,也有人主張一至二個,一行詩可由一至數個,一般不超過六個音步。音步學說中另外還有十分不明確的地方,就是沒有確定標準詩行這個概念4,都是從原作者隨意分的行去進行分析的,這是很不科學的方法。我覺得以一個字一個音節這種最簡單的自然音節為節拍更為理想,沒多大必要去把詩句那么一個個音步去組織或分析詩行。詩歌怎么朗讀完取決于作者或讀者自己根據自己對詩歌的不同體驗去感覺,去琢磨,沒有必要給詩句定怎么停頓,人也知道大體上怎么停頓。

  節奏就是音的行進與停歇之間的矛盾運動。在詩歌中,有五種停頓最為明顯,是每個人都能夠感覺到的停頓:一是在標準詩行的韻腳處,在此停頓的時間最長,二是在語法上斷句的地方,大多為詩行內的逗號處,這里停頓的時間較短,三是在句中,在句子內部,一個句子成分與剛剛結束的下一個句子成分的開始處的短暫停歇,四是在同一句子成分內部一個詞與下一個詞之間更為短暫的過渡,五是詞或詞組中字與字間由前一音到后一音的滑動時輕微的停頓,以便使字與字之間的聲音讓人能感覺出來。后四種都是除韻節奏之外的每一韻節奏內部的節奏,可稱為音節奏,它其實跟散文的停頓已經十分接近了。所以詩歌最根本的節奏還是韻節奏,音節奏協助韻節奏形成詩歌的旋律。

【韻節奏與音節奏的關系論文】相關文章:

節奏05-13

民歌的節奏形態與演唱論文04-25

體育教學的節奏的把握論文05-02

節奏作文10-02

節奏作文09-17

節奏作文09-17

節奏與美07-11

節奏作文09-16

節奏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