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庫建設的論文參考
水庫建設作為生產建設項目之一,根據相關法律的要求,建設期間須進行水土保持設計,控制水土流失,單純的水土保持設計方法已小能滿足人們對水庫多功能的需求,而現代的生態景觀設計理念,剛好能對其功能進行大幅度提升,水土保持與生態景觀有湘L結介,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1 工程概況
劉灣水庫位于鄭州市東南約9km處,水庫南接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綠化帶,北接鄭州市十八里河治理工程,地理位置}一分顯要。水庫建于1958年,總庫容280萬m2,大壩為均質土壩,自1997年以來水庫基本斷流、干涸,一自閑置,南水北調和配套工程建設給劉灣水庫重新帶來了生機,根據水源保護要求及鄭州市總體規劃,本次工程對水庫清淤和改造后,將其按生態型水庫采取水土保持生態景觀設計,彌補鄭州市南郊水域資源C乏的現狀,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使其更好地與城市環境相協調。
2 環境狀況分析
2.1 水土流失情況
項目區位于平原區,氣候類型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300C,平均降水量640mm。項目區植被類型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庫區以林地為主,分布有少量耕地、荒草,林草覆蓋率約25%。項目區無溶洞、黃土崩塌等小良地質,屬北方土石山區,土層較厚,土壤肥力較好,土壤以壤土為主,土質結構松散,抗侵蝕能力弱,易造成水土流失。
2.2 景觀潛質
自然景觀:南水北調優質水源充庫后,圍介成寬廣的水而水域成為庫區景觀的主景,水域依周邊的地形在庫中形成了湖區,在庫尾則形成淺灘濕地,逐漸形成從水而一草濕地一灌木濕地一喬木的幾種景觀層次。
人文景觀:劉灣水庫規劃了南水北調文化展示區,一些工程挖掘的文物將在水庫遷建和保護,使得歷史文化和現代建設相映成趣。
動植物景觀:水庫周邊野生植被較為豐富,一些鄉土樹種,多是城市公園無法見到的,水土保持生態景觀設計素材應盡量借用和借鑒自然的動植物資源。
3 設計理念
設計時將庫區清淤棄渣與庫中生態島建設結介,庫區總體采用大而積保護綠地、少量硬質鋪裝和部分生態護坡有機結介的手法,植物環境配置上采用對比統一的藝術處理手法,追求春華秋實、夏蔭冬青的綠化效果,水土保持生態景觀設計講究女全、美觀、和諧、自然。
4 水土保持生態景觀設計
4.1 總體布局
按照工程分區與環境結構分析,將水庫進行了區域劃分:北側接i一八里河治理區域規劃處自然濕地展示區,既是對現狀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也增加了庫區的科普、展示功能;西側入日管理區域規劃為南水北調文化展示區,通過文化墻、主題雕塑、文化柱等形式集中展現南水北調的水文化;庫區中央區結介清淤棄渣利用,規劃3座生態島,既為庫區生物提供了自然棲息地,又暗介了中國傳統園林中“一池三山”的規劃理念;另外庫內設置多處觀景平臺、臨水場地和棧道,庫四周設置防護林帶。
4.2 水土保持生態景觀措施體系
措施體系按照工程與植物結介、生態與景觀結介原則,包括微地形堆塑、生態護坡、植物防護、環庫道路與棧道、臨水場地、景觀建筑及小品、燈光照明、給排水工程等。
4.3 設計要點
4.3.1 微地形堆塑
水庫清淤擴容,產生了大量的棄土棄渣,設計在庫中間堆置3處人工生態島,高出正常蓄水位2一3m,方便景觀布設的同時又利用了多余的`土方,可以減少棄渣場的占地及因其產生的水土流失,另外清淤施工期間,盡量進行土方的就地“卜衡,結介景觀設計進行介理利用,創造更豐富的立而景觀,形成豐富的自然空間。
4.3.2 生態護坡
劉灣水庫大壩現狀壩坡植被覆蓋較差,部分堤坡出現淺溝侵蝕,山于筑壩時夯填碾壓,大壩土壤結構緊實,自接種草成活率低或難以達到景觀綠化效果,為更好地防治壩坡水土流失,在水庫下游壩坡和上游壩坡水而線以上區域采用鋪種草皮綠化防護,草皮品種選用狗牙根草,鋪設方法按照相關規范規程進行,注意定期養護。
庫中3處人工島,堆置時采用邊填筑邊碾壓的方式,邊坡根據景觀需要和地形要求,坡比緩于1:1.50蓄水后,水而線以下部分長期浸泡在水中,難免出現失穩坍塌的情況,可能影響到水庫的水質和生態島的整體美觀,為防患于未然,在人工生態島四周水而線以下采用鋪設生態磚進行防護。生態磚采用預制混凝土材質,鋪設時在修整好的邊坡坡而上從下至上碼放,上下相鄰兩塊磚體的相應孔眼對齊,采用鋼釬連接固定,鋪填種植土后在生態磚內種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品種可選用蘆葦、浮萍、苦草等。
4.3.3 植物防護設計
依據景觀結構與功能將本項目分為四大類型種植區域,即生活游憩區、文化展示區、自然原生區、綠色防護區,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規劃相應的植物種類。生活休憩區,以林蔭空間和濱水步道為主景,突出生態功能,冠大蔭濃的高大喬木為骨架,搭建林蔭廣場、步道,為游人提供運動健身、生態友好的功能空間,種植以景觀特色鮮明的植物為主;文化展示區,結介南水北調文化,種植色葉及觀花植物,結介常綠樹種及宿根花卉的種植,形成色彩亮麗、特點鮮明的植被景觀,突出其觀賞功能;自然原生區,在保護原有植被基礎上,適當補植部分觀賞喬灌木,實現喬、灌、草、藤的植物多樣性,在發揮最大生態效益的同時,增添景觀的豐富性,對原有生境盡量少十涉;綠色防護區,充分考慮其功能性,介理配置植物,既體現地方景觀特色,又發揮植被的生態作用,主要設計方式采用喬灌草相結介的植物防護帶配置模式,形成垂自方向上幽閉的植物景觀,空間圍介較好,增大水庫四周綠化量。
4.3.4 環庫道路與棧道
壩頂設計5m寬交通主線路,與水庫進日道路連接,滿足巡庫功能需求及電瓶車觀光需求,環庫道路貫穿各個景觀節點,滿足景觀親水和市民休閑要求,局部節點處設置1.50一5m的二級園路及濱水棧道。道路及棧道的鋪裝材料和鋪裝形式根據周圍環境要求,做到協調統一,樸素典雅,在主要景觀節點及道路轉彎處設置指示牌,便于交通組織。道路類型采用路堤型塊料路而和透水磚,而層采用整體路而或各種預制塊料鋪裝,盡量減少施工對原有地貌的擾動。
4.3.5 臨水場地
工程中結介水庫水而形態,布置了5處臨水場地,采用臺式構筑,其中2處與濱水棧道連接,另外3處分別為觀光碼頭、觀景環廊和休憩平臺,臨水場地供群眾集散、健身、娛樂、觀景等活動之用。
4.3.6 景觀建筑及小品
各類景觀建筑與小品設計結介南水北調和鄭州文化特色,造型宜簡潔雅致,并與環境充分協調,起到u龍點睛的作用。沿環庫道路設計多處特色廊架、涼亭等景觀建筑,分布于各個景觀節點處,平面形態多樣式變化,采用防腐木十鋼架結構及張拉膜結構,獨立成景,形成休憩、賞景的佳境;雕塑及文化墻等展示南水北調概況、歷史沿革、鄭州歷史文化、現代農業文化,水利文化及區域特色文化等。
4.3.7 燈光照明
選擇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庭園燈、路燈、草坪燈等,燈光的方向和顏色的選擇以能增加樹木、灌木、花卉的美觀為主要前提,除要滿足夜晚的照明效果外,同時也要考慮自天的景觀協調性。
4.3.8 給排水工程
植物灌溉與道路廣場噴灑可利用水庫提水,幽水排放采用生態排水溝,溝內植草防護,匯集的幽水可有控制地排入植被綠化區域、濕地等,利用地表植被對FIJ水進行凈化同時防水徑流對表土的沖蝕。
5 結語
通過水庫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設計與生態景觀設計的結介,提升了劉灣水庫單一的水利功能,使水庫形成了生態保護、景觀、旅游等新的復介功能,預計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助于水土資源和環境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水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葛燕,梁文流.復合生態型水庫景觀規劃設計要素的思考[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1) .
[2]王治國,張云龍,劉徐師,等.林業生態工程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3]王若盯,趙凱.水庫景觀設計的方法思考[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8 (12).
【水庫建設的論文參考】相關文章:
水庫信息化建設模式的探索論文10-06
水庫管理信息化建設管理專業論文12-15
水庫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論文01-24
水庫建設與開發的生態理念07-03
水庫建設工作匯報 -報告01-01
松濤水庫生態清潔流域的建設構想01-13
高原明珠剝隘水庫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