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論文
[論文摘要]非智力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普通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非智力因素 英語 教學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英語學習是學習者(內因)與學習環境(外因)共同作用的過程,學習者即內因決定著英語學習效果。學習者的內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這兩種因素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習效果是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是人認知活動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主要指人的思維力、想象力、理解力、記憶力等,是人發展的基礎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對智力的發展起著推動和調節作用。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英語教學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非智力因素。但智力因素是先天而不可改變的,所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果在英語教育和教學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非智力因素,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的智商有高低之分,但這種差別并不太大,學習成績卻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成績也有可能差別較大。這些差別很大程度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發展滯后引起的。我校是一所普通高級中學,多數學生沒考上重點高中,就是因為英語差,他們中不少人求知欲不高,上進心不強,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上大學無望。這些非智力因素的負面影響嚴重困擾著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針對以上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更加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采取各種措施發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
一、運用小組學習,強化學習動機
進入高中則直面高考,重點高中的學生學習勁頭很足,因為有遠大的理想,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普通高中的學生上大學也不再只是夢想,但是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用考上好大學去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斗志似乎有些飄渺,而學習動機不強卻直接影響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付出。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將班級的學生按照學習狀況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6-7人,授課過程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按小組進行探討、討論、回答問題及進行評價。在解決難點時,讓小組中成績好的同學給成績不好的同學講解,讓成績不好的同學弄懂后陳述自己的觀點,做到“以優帶差”。小組成員課堂表現情況和小測試的成績都會計入小組的評價中,給小組評比打分,每月和每學期期末進行獎勵,評出表現最佳小組和成績進步最大小組。一段時間下來,那些平時表現不積極的同學也漸漸參與到課堂中來了,有時,為了評出優勝小組大家會爭得面紅耳赤。這樣,學生在樹立小組集體榮譽感的同時,也確立了更為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逐漸實現一個個小的目標之后再為更大的目標而努力。目標不遙遠,動機才更明確,學生才會鼓足勁兒努力學習。
二、調整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說“學習最大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不能“一言堂,滿堂灌”,要運用“自學、導學、研學、檢驗”的課堂教學模式,即讓學生自學、教師引導、學生彼此合作研究學習、再對所學內容進行檢驗。在習題講解過程中,我會讓學生彼此講題,給他們發揮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會,這樣一遍往往要比老師講十遍還管用。在高三的英語教學中,每節課前我都給學生布置一篇閱讀題,并分配給一個同學準備這篇文章的講解,對題意的理解,解釋選項正確或錯誤的原因。基礎較不好的學生會認認真真地查字典,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弄懂每一個細節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后應對課堂上同學的提問。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能領悟到閱讀的相關技巧,讓他得到鍛煉,體會到學習后的成就感。課堂上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課,提高了聽課效果。讓學生體驗學習做課堂主人,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整合教學內容,增強學生信心
2007年我省啟動新一輪課程改革,高中英語教材換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教材內容新、材料新、模式新,順序選修6—8加大了難度,但又是高考必然要涉及到的部分,要怎樣讓學生既能接受新的知識,又不會因為內容過難而打擊學生的信心呢?這就需要將難理解的知識簡單化,將零亂的知識系統化,將繁雜的知識簡易化,整合教材中每一個模塊內容,以適應我們學校的學生接受知識。并且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刪減,特別是順序選修7-8冊書中的第二篇和第三篇閱讀,詞匯量極大,有些篇目我會要求學生只進行泛讀或干脆刪掉,這樣既能減少學生的負擔,又不會因為文章太難而使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因為單詞量大,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總結出四會和三會單詞,并根據《高考考試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來要求學生記憶單詞,沒要求的單詞會直接刪掉,用出小卷英譯漢或漢譯英或填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查和驗收,較難或不常見的單詞要求學生只掌握英譯漢,基本的常用的單詞要會英漢互譯,經過分類,減輕了學生記憶大量單詞的負擔,又使學生在記憶時有所側重,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堅定學習意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實施因材施教,激勵情感因素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年)中指出:“高中英語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課堂氣氛沉悶的時候講些相關的笑話,或擴展一下學生的課外知識,講一些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等。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時找他們談心,談一些他們喜歡的話題,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會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次教學,分層次布置作業等。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激勵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在良好的氛圍下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智力與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作為普通高中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發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的學習進入良性循環,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石峰《淺談中學英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中華教育論壇》2005.0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年
【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論文】相關文章:
非智力因素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04-30
淺析非智力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04-29
[中學化學]非智力因素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04-30
淺談非智力因素在中學生學習中的作用05-01
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4-29
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4-26
如何發揮“生字卡片”的多功能作用 論文04-30
論信息技術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培養04-29
論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4-30
論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