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男子鏈球的可持續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當今鏈球技術變化的一些特征,加以論述,對國外成功經驗進行研究并與國內對比,結合當今我國存在的不足,對我國鏈球的發展提出自己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擲鏈球技術;訓練重點;結論建議
從1900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鏈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以來,鏈球技術發展變化很大,由最初只靠力量投擲,向大半徑、四周旋轉方向發展。當今的世界記錄由31.69米增至86.74米。我國鏈球最高成績由江西運動員畢忠創造的77.04米,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 鏈球技術特征
1.1由三周旋轉技術向四周旋轉技術發展。從運動學和生物力學角度看,轉動物體的動量是由力矩和力矩的作用時間決定的,力矩越大,作用時間越長,角動量改變越多也就是有利于運動員的發揮。四周較三周雖只多旋轉一周,但鏈球卻多移動12米左右,故鏈球的力矩加長,作用時間更為充分,因此四周更科學。
1.2縱觀近二十年世界大型比賽,用四周旋轉的運動員越來越多,日本人巖澤正明對本國大學的十八名球運動員由三周改為四周的調查后發現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提高了成績。除一名運動員外其余運動員最少提高3.14米,多者提高6.10米。前蘇聯運動員斯波里多諾夫由三周旋轉的68.28米,用一年的時間4為旋轉四周,成績達到74.54米,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與采用的四周旋轉技術是分不開的。
1.3與三周旋轉技術相比四周技術能夠有效地彌補身材矮小、體重不足,這一點對我國選手來說比較重要。當今世界記錄由三周旋轉的尤里謝迪赫創造,但他的訓練時間長,三周技術完美,加之天賦好才取得了讓世界震驚的成績。同他交替破世界記錄的里特諾夫身高1.80米,體重97公斤,最好成績世界第二86.04米。身高矮,體重輕,但他四周旋轉技術相對較快,才使他能在大塊頭運動員中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四周旋轉技術功不可沒。
二 鏈球技術特點
2.1預旋轉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要解決確定投擲節奏和投擲速率的任務。達到鏈球旋轉軌跡的最低點,使鏈球轉入最佳平面,旋轉鏈球,在后續轉體之前使上體進入最佳位置。
2.2可將右腳放在左腳延長線之后10—15厘米的地方。這樣可以降低支撐反作用力的不利影響,采用這種方法在投擲過程中運動員逐步向投擲圈左邊緣移動。預旋轉平面的傾角為37度—40度,在這很大程度上對轉體的平面傾角具有決定性作用。
2.3在預旋轉中,肩軸相對于髖軸的夾角角度為70---90度略低于七十年代運動員的這一角度(當時這一角度不低于90度),這也證明預旋轉平面向左位移的普遍趨勢。由于運動員軌跡的任何一點變化都需要補充用力。因此隨著投擲技術的發展旋轉平面轉動的范圍可能接近0度。
2.4任何好的鏈球技術都需要運動員下肢的旋轉快于軀干(肩)和鏈球,利用全身的力量將鏈球擲出,而便于旋轉用力和最后用力。運動員在旋轉中必須要收緊腰部,便于上肢放松,髖關節自然前送,這樣可充分發揮兩腿的力量,增加垂直作用力,加速旋轉鏈球。右腿慢抬快落下,這樣能有效地引導鏈球,便于旋轉,增加雙支撐時間,縮短了單支撐時間,利于雙支撐階段較好地利用重心投影點與腳的有力支撐、控制和加速鏈球在單支撐階段中保持右腳向左腳靠攏。著地雙足的夾角為270度然后在旋轉,這種技術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員的潛能,且比較科學合理。
2.5旋轉節奏逐漸加快,最高速度應在最后用力的前一瞬間,合理的旋轉節奏便于運動員有效控制和對鏈球的加速度,同時要求運動員有良好的感知平衡能力和加速節奏感。完成最后用力的作用,軀干應沒有明顯地向后偏移,而且在器械通過低點時雙腿就應開始伸展,在鏈球處在肩部水平時投出器械,器械出手后身體姿勢的穩定性是一項評定運動員動作是否準確的客觀標準。
2.6在最后用力階段,器械出手的速度可加快15%,在距器械出手點30---35厘米處,可觀測到器械加速度的最大值,這與肌肉轉入非有效工作范圍及身體各生物環節的制動作用有相關聯系。
總的來說,鏈球技術向著以運動員與鏈球的最大半徑,四周快速旋轉為特點的方向發展。
三、我國男子鏈球的發展
我國男子鏈球項目起步較晚,從1954年蘇聯田徑代表團訪問中國,并將鏈球技術帶入中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我國鏈球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全國記錄由29.92米達到77.04米,這與我們學習先進技術借鑒成功經驗分不開。
3.1訓練重點
3.1.1上表為尤里.謝迪赫過80米破世界記錄不同專項成績時的素質對照表,從表中不難看出,尤里.謝迪赫專項成績提高同他專項力量及速度的提高關系很密切。其它身體素質不但沒有隨專項成績的提高而提高,反而下降了。由此可見,今后訓練要重點抓專項素質和專項速度的訓練。由里.謝迪赫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增大技術練習比例,技術訓練應放在首位,應發揮中國鏈球技術特點,訓練時應時刻與國外先進技術相聯系。
3.1.2雖然我國目前鏈球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若想在世界鏈球界占據一席之地,運動員不僅要有冠軍的實力還要有豐富的比賽經驗,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成績是出在激烈的比賽中。
3.1.3我們在國內的各類型比賽中成績很好,在國際的各種比賽中成績卻很難發揮出來,這也不能說我們的水平真正提高了,還要從心理上,比賽經驗上,從訓練的方法上找出不足。多參加國內外的各種比賽,尤其是增加同世界優秀選手的比賽經驗。
3.2訓練過程
3.2.1前蘇聯運動員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對青少年運動員另有一套合理的組織選材方法,他們將訓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預備訓練階段(運動員年齡12---14歲)。第二階段為基礎訓練階段(14---18歲)。第三階段為完善階段(18歲以上)結合年齡特征有不同側重的訓練運動員。下表是經過訓練后的各種鏈球的最后成績:
3.2.2從上表可以看出訓練結果成效顯著,這種網絡結構為蘇聯創造了數千名優秀運動員。目前在我國缺少這樣一個有機網絡系統。
3.2.3原蘇聯鏈球項目開展廣泛、普及。有5000名高水平運動員從事訓練,100多名高級教練員指導,相比之下,我國只有幾個單位和幾百名運動員從事高水平的鏈球項目訓練,高級教練員奇缺。一般都是運動員轉業再從事教練工作,文化水平低,代代相傳,造成了現在的惡性循環,出現現在這種被動局面。再有,第一階段訓練的人幾乎沒有,鏈球開展極不普及給提高鏈球水平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國內許多優秀的鏈球運動員都是其它投擲項目淘汰的運動員或沒有被選中的運動員,這是造成我國鏈球水平不高的另一主要原因。另外,缺乏成功訓練高水平運動員的方法和經驗,成功的教練員不多,也是限制鏈球水平的一大因素。
四、結論與建議
4.1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的培養鏈球運動員的網絡體系,精心選拔,增加后備人才的數量與質量。
4.2培養優秀教練員,努力提高教練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能力,高水平教練員的指導對運動員的成績提高影響很大,同時運動員的身文化素質應大幅度提高,便于對技術動作有深刻的認識和獨特見解,用自己的思想來指導自己,從“要我練”向“我要練”轉變,成績會有很大提高。
4.3建議我國高水平運動員能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技術動作,提高專項素質。運動員配合教練員應用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注重訓練的實效,多參加比賽提高心理素質和現場的適應能力,在國內外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國爭光,同時也建議多舉行各種國內外比賽,以此來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參賽能力。
【中國男子鏈球的可持續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鏈球菌04-29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04-29
中國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05-02
可持續發展與中國的經濟增長04-27
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戰略04-30
關于中國男子足球發展滯后的幾點思考04-29
中國古代對男子尊稱的綴詞04-30
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04-27
8.4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教案)04-25
論文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