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決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難問題刻不容緩論文
近日,我們對××縣這一典型的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難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縣雖在綜合經濟實力、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農民增收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這些突出問題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值得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
1、農民自身素質低,農業新技術推廣難度大。××縣是一個農業大縣,由于縣內自然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條件差,大多數年輕農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務農的基本上都是45歲以上的女人和中老年人,并且在這些留守人員中,大多數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現出文化素質整體偏低、觀念落后、創新意識不強、生產積極性不高。在這種低文化水平的前提下,生產出的農產品只能是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增收。
2、農資價格上升快,削減了“減、免、補”惠農政策效果。近年來,××縣雖然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和保護政策來減少農民支出、增加農民收入,但由于農資價格上漲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補貼、免征農業稅等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極大地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減、免、補”惠農政策效果。20xx年,××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678元,比20xx年只凈增612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受農資價格上漲影響極大。
3、農業產業化發展慢,規模經營還未起步。近幾年,××縣雖然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影響,農業仍是一個脆弱的產業,種植、加工、銷售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基本上是單個小農戶以傳統的小農經濟方式進行生產和銷售,農民的增產增收沒有實現量和質的飛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4、農民收入來源渠道少,融資難問題突出。××縣是一個人口大縣,經濟小縣,財政窮縣,農民的收入主要是務工收入和一些小本種植、加工收入,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453元,全縣尚沒有一個鄉鎮的農民收入能達到初級小康鄉鎮2500元的收入標準。另外,××縣農民融資的渠道主要是農信社貸款和民間借貸兩種形式,在這兩種形式中,一是由于借貸成本高、貸款手續復雜以及農民缺少法律認可的有效抵押物,信用貸款難度大;二是由于社會誠信低下、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滯后等因素,民間借貸利息負擔沉重,大多數農民只能“望貸興嘆”,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增長。
5、金融支農乏力,信貸投入嚴重不足。目前××縣支農的主力軍是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經過多年的發展,雖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政府增稅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貢獻,但相對于×ד三農”經濟發展而言,還是顯得勢單力薄。20xx年,信用聯社在××縣人行支農再貸款1億元的基礎上發放了24353萬元的支農貸款,這些貸款只滿足了小額農戶的貸款需求,而未能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農業、鄉鎮企業等“大額農貸”資金需求,對農民增產增收的助推作用不大。
6、農民務工空間小,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不快。20xx年,全縣總人口××萬人,人均耕地××畝,過多的人口和過少的耕地嚴重制約了“三農”經濟的快速發展,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為解決這一問題,××縣雖然加大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力度,但由于縣內鄉鎮企業大都處于不景氣狀態,又加上用工單位的待遇問題,出現了務工人員相對過剩而用工單位卻一時招收不到工人被迫停產的“兩難”局面;另外,又由于城市下崗人員增多,加上大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缺少一技之長,農民進城務工的困難增大,致使農民收入增長又多了一重阻力。去年××縣輸轉勞務人員14.5萬人(次),占全縣總人口的25.45%,屬低勞務輸出縣。
二、對策建議
1、加大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力度,努力提高勞動力素質。一是增強西部欠發達地區各級政府科技興農的意識,轉換辦法觀念,擴大農村教育投資規模;二是允許并支持開設民辦學校,鼓勵民間融資辦學,增強農村辦學的活力;三是保證農村九年義務制教育,防范學齡兒童失學;四是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與農業生產和鄉村工業相適應的初、中、高等職業教育,主要開設職業技能課程,培養技術型人才;五是繼續抓好農科教建設,倡導“綠色證書工程”。
2、積極實施公共財政,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使農民走向富裕。一要加強國家對農業和農民的支持保護體系,特別是要繼續穩定、完善和強化“三減免、三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等政策,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二要適應農業生產和市場變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對種糧農民的支持保護制度,進一步增加對農民的種糧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堅持和完善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抑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三要加強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切實保障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科研投入;四要進一步加大對產糧大縣的和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規模,加大對基層基本財力需求的保障力度,同時加大扶貧開發和財源建設力度,使扶貧資金、支農資金向財政困難縣傾斜,向財政困難縣財源建設產業傾斜,促制才政困難縣轉變觀念,廣辟財源,實現財政自立;五要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把深化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公共衛生及農村社會保障納入各級政支出范圍,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真正普照農村。
3、進一步深化制度創新,從政策上保證農民增加收入。一是要明確土地的所有權,穩定土地的承包權,搞活土地的使用權,允許土地流轉、轉讓、租賃;二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把農業粗放式的增長方式轉變為農業集約式的增長方式;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農民以土地為股份進入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并可以脫離農業,轉向其他產業;四是要加強以小型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防汛抗旱和減災體系建設,農村道路、飲水、沼氣、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事業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五要繼續調整農業結構,積極發展畜牧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進而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4、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拓寬融資渠道,為農民增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一是進一步強化政策性金融職能,擴大其業務外延,將農發行經營網點由縣市下伸到鄉鎮,進一步貼近農村、方便農民,并允許通過發行農業金融債券、建立發展基金等途徑擴大農發行資金來源渠道;二是盡快建立農村資金回流機制,增加農村金融有效供給。通過立法形式,規定國有商業銀行縣支行按一定比例投入“三農”資金,要求各類商業銀行按一定比例購買農業政策性金融債券、農村信用社債券;三是盡快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將郵政儲蓄新增存款中農村的資金,返還給當地農村信用社用于放貸;四是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將農信社職能進一步定位在為“三農”服務上,強化其為農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方面的職能,在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保證“三農”生產的資金需要和農產品加工銷售的所需資金;五是盡快組建具有我國特色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擴大農業保險試點為降低運轉費用,可委托農業政策性銀行、商業保險公司開辦此項業務;六是除了重視正規金融外,還要從農村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有利于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農村民間金融、合作金融等非正規金融的發展,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各類資金投向農村建設。
5、大力拓展農民工轉移空間,積極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一要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將農民工和城市產業工人同等對待;二要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絡,為外出務工農民免費提供法律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讓農民工盡快找到工作;三要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建立工資保障金等制度,切實解決務工農民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使農民工勞有所得;四要切實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加強務工農民的職業安全衛生保護,讓農民工享受到《勞動法》保護;五要逐步建立務工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依法將務工農民全部納入工傷保險范圍,探索適合務工農民特點的大病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辦法;六要認真解決務工農民的子女上學問題,讓農民工子女有學上,有書讀,真正把農民工子女納入國家九年義務教育體制之中,解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解決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難問題刻不容緩論文】相關文章:
欠發達地區農民收入問題思考04-28
慶陽農民增收問題淺析04-30
淺析慶陽農民增收問題04-30
影響農民增收因素的問題與對策04-30
解學科技難促農民增收致富04-27
解決中職學校學生管理難問題的對策的論文04-27
求和問題的解決 論文04-30
關于遼陽市農民增收問題的調查與分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