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標下激發學生課堂演示欲望論文
一、鼓勵學生敢于表現
課堂是培養學生表現力的主陣地,但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普遍發現這一現象:高一的孩子愛發言、愛嚷嚷,而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則很少舉手發言,即使有些人講得很不錯,他們也不愿舉手交流。此外,學生普遍存在著表現手段單一、表現層次膚淺、表現內容貧乏等不足。表現力滯后實質上影響著青少年創新人格的發展。因為創新,對于青少年來說,是不斷追求新意、嘗試冒險和體驗成功的過程,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表現,是建立在青少年表現力基礎之上的。實施課改后,學生表現力滯后的現象雖有所改觀,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評價具有導向、激勵、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現代教學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是在一步步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基礎上展開的。要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表現力,以評價促表現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多方位的評價,讓學生在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中盡情地展現自已的特長和才華,在表現過程中發現和發展自己的表現潛能,激發學習愿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能力,讓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評價中充分體現,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二、數學課堂表現力評價的主要目標與內容
課堂表現是否出色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敢表現、樂表現的意愿;二是會表現、善表現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表現力首先要關注他們愿不愿表現、愛不愛表現,其次,要考慮他們能不能表現、會不會表現。因此,“表現力”評價的目標應該落實在“表現意愿”和“表現能力”的評價上,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表現意愿,最大程度地發展學生的表現能力,促使青少年愿表現、愛表現、敢表現、會表現,形成個體多樣表現,群體共同發展的氛圍,促使學生敢表現、樂表現、會表現、善表現,在表現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1.表現意愿方面:表現意愿可分為三個層次:1)被動表現:在老師或同學的指定下勉強參與表現活動。2)主動表現:自覺自發地參與表現活動。3)積極表現:自覺自發地參與表現活動并有與眾不同的獨特表現。
2.表現能力方面:表現能力可劃分為三個層次:1)模仿性表現:能依葫蘆畫瓢地模仿老師或同伴的表現作出相同或相仿的表現活動。
2)求異性表現:能在模仿性表現活動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簡單修飾進行表現活動。3)創新性表現:學生能在模仿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獨特的創意并采取獨特的展示方式進行表現活動。
三、采用豐富的評價方式表現力發展
表現力評價采用以直接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傳統的紙筆測驗評價在評價人的能力(傾向)表現時采用的是間接的方式,即通過受測者在紙筆測驗上的表現來預測他未來的工作或學習表現,并據此作出評價;表現力評價則對學生能力行為進行直接的評價。表現力評價可通過以下形式來呈現:1)演示。這是按要求作出的能力表現,學生借此展示他能夠使用知識技能來完成一件復雜任務,表現他們思考和動手能力。2)口頭描述與表演。口頭描述可允許學生說出他們的知識,并以會談、演講的方式使用口語技能。其中,爭論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口頭表現,這是讓學生之間的觀點對立起來,有理有據地爭論問題;表演能使問題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實施表現力評價時,具體可采用以下做法:
1.自評、互評及師評相結合:表現力評價主要采用自評、互評及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學生在課堂某一環節或整堂課的表現進行評價、打分,三項平均得分即為學生課堂表現的總得分。
自評是學生對自己表現進行評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可讓學生在評價中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自已在課堂表現中的進步與不足,從而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實施表現力評價,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必不可少。如學生對“兩火車相遇”問題的等量關系較難理解,讓兩組同學表演兩輛“火車”相向而行的整個過程,可讓其他同學評價他們的表現。研究表明,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與他(她)對事物的態度和興趣有著密切關系,同伴間的肯定和認可使學生獲得無窮的前進動力,使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倍增,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主動表現自己,以更出色的表現展示自我
2.即時評價與學期評價相結合: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我主要采用即時評價和學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并以“成長袋”的形式來呈現。所謂“成長袋”評價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的一種動態評價。教師在“成長袋”存放兩類檔案:一種評價表現意愿,一種評價表現能力。例如評價學生表述、辯論中使用口語技能,教師可及時作出評價,并將“學生數學課堂表現力評價表”統計出來,放入“成長袋”。平時采用抽查的形式,并結合擇優性評價(若后來的表現力優于前者,可根據學生的意愿考慮是否調換即時評價檔案);學期評價每學期進行兩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
3.整體評價與分析評價相結合:整體評價建立在對表現的整體印象上,而不是對個別成份的考慮上。整體評價在評分指標的指導下進行,按照評分指標得出總體印象分,這類評價能大致把握個人或班級的課堂表現力,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培養的方向,為設置評價的各個方面提供參考。分析性評價則是對學生表現的各個部分或特點進行評價,再將這些部分的分數相加得到一個總分。
實踐表明,多元、多樣的表現力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課堂參與作出了準確的評價,在民主、開放的評價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吸收和掌握,還有過程與方法的經歷與體驗,更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化與發展。由于評價恰當地體現了新課程中的三維目標,它的層次性、過程性、發展性使多元智力功能、成功激勵功能在學生表現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從而保護了學生參與表現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更強烈的表現欲望。學生可以真正地憑自己的個性意愿來表現自己的獨特感受,創意更新穎,表現更精彩,其個性也得到了張揚。
【新課標下激發學生課堂演示欲望論文】相關文章:
多種途徑,激發說話欲望論文05-02
創設情境 激發欲望04-30
化學課堂演示實驗芻議 論文04-30
如何激發小學語文的課堂活力論文04-30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參與熱情的激發論文04-30
激發學生體育課堂的興趣05-02
關于體育課堂教學要善于激發學生興趣的論文04-27
激發學生興趣 活躍課堂教學04-30
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