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論文
摘要: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給德育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當前德育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產生影響,需要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德育教育;行為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了新的階段。而德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新課程背景下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新課改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認清現實,著眼未來,勇于探討,不斷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和道德水平的優秀人才。學校德育教育既要做到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學生道德品質的要求,還要做到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廣大教師必須認真思考以何種德育方式為先導進行教育活動,把握德育教育的現狀,探索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新方法。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詳細闡述新時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學校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一)德育教育內容枯燥單一,與現實生活脫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封閉單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受到巨大的沖擊。現階段的學校德育教育無法與現實生活產生密切的聯系,往往只是教師將提前設計好的教學內容講給學生聽,至于學生有沒有聽懂并不重要。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使德育工作陷入僵局,課程的育人功能被忽視。還有一些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學生成績和升學率,過分占用和擠壓德育教育的課時,使得德育教育形同虛設,名存實亡。教師要想德育教育成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主渠道,就必須順應潮流,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德育的開放性,增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二)德育教育重視管理,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很多學校里,把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放在對學生的行為和紀律教育上,忽視了學生的自身發展和個性培養,對德育的理解不透徹。其實,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塑造學生良好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格,以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現實并非如此,學校只注重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只要學生犯錯就會給予相應的懲罰,使得學生變得唯唯諾諾,沒有活力,久而久之就成了學習的工具。學校的這種做法使德育教育成為了管束學生行為的規則,失去了德育的真正作用,教師的教育使學生感到不滿,因此,教師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三)德育教育高要求與低投入現象日趨明顯
如今,一些學校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現象明顯,將師資投入到數學、語文、英語等主要學科上,使優秀教師扎堆,而對德育教育則關心甚少,很少舉辦德育宣傳實踐和講座等活動,致使德育工作開展困難。但是,學校又要求德育教育要形成體系,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作用,不僅要規范學生的行為,還要形成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因此,高要求與低投入的矛盾就成為了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同時,學生家長對德育的認識程度不夠,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就是要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至于德育并不重要。得不到家長的支持,也是德育工作開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
二、新課程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要勇于接受挑戰。學校領導以及教師必須把德育與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和思想覺悟的目標。此外,學校要積極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嚴格的德育考核制度,構建以德育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新模式,形成“道德長城”,爭取把學生培育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用自身的魅力感化和引導學生,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德育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道路上的助推器。
(二)不斷優化德育教育的內容,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德育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教育內容,增加對愛國主義、社會道德、父母親情等的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德育教育新局面。同時,德育教育還必須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逐漸成長。新課程理念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改變“小課堂”封閉的教學現狀,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不斷優化學生的道德行為。比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博物館或者紀念館參觀學習,感受優秀的歷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壯志豪情;還可以組織學習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提倡文明出行、宣傳環保知識等,培養學生養成社會服務理念和關心社會的高尚情懷。
(三)處理好德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矛盾,寓德育于活動中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德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矛盾,正視德育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德育在各個學科的滲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影響,收到理想的效果。新課改明確提出德育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奠定基礎。每一個教師都要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實踐中,充分挖掘各學科中蘊含的德育思想。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這些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利于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態度面對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形成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創德育教育新模式,建立校園網站或者校園論壇等網絡互動形式,讓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要始終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堅持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結合,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相結合的模式,運用各種手段實現德育的真正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不斷深化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德育水平,從而使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彭智平.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實效性探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7).
[2]李霞.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新理念探微[J].赤峰學院學報,2011(12).
【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美學體驗論文05-01
新課程背景下的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論文04-27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學習預設”04-30
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備課方式的改革06-14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搞好校本培訓04-30
新課程背景下的現代學校管理策略04-30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課堂的實施論文05-02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活動式教學研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