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親親田園活動中家園共育的實施策略論文
一、“家園共育“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早在1984年美國《高質量早期教育標準》中就有“幼兒與家庭關系密切,唯有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并與家長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對策,才能使教育適應孩子的需要”。近些年“家園共育”在受到了幼兒園的普遍重視的同時,家長對家園共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順應自然。盧梭崇尚“歸于自然”的思想,他認為教育應該順任天性的發展,“回歸自然”。所以在愛彌兒早期教育上,他提倡去鄉村,去那種安寧、祥和的地方。在他看來,自然的秩序和諧美妙,解脫了人為的東西,只有用自然的事物和法則做材料,才能恢復人之為人的自然本性。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我園組織開展了親親田園活動項目,利用我校園內的種植地、自然角和校外廣闊的大自然,讓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田園教育,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親親田園活動中促進家園共育的實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生活教育”理念,這與我們幼兒園的田園課程教育理念不謀而合。田園意指田地和園圃,此次活動中的“田園”是指我校園內的種植地、自然角和校外廣闊的大自然。
(一)注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
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們為了調動家長參與課程的積極性,用各種方式加大了與家長的溝通。例如:在早上來園活動的時間,和個別家長進行交流;在即將要開展主題《親親田園》前,就將主題的目標、家長配合、活動安排的信息等發到每個家長的手機里,還把這些放到班級的主頁里,貼在溫馨提示里;利用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宣傳等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家長從事不同的行業,具有不同的經歷、職業特長更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強大后盾。家長們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專業知識,具有很大的潛能。由于幼兒園的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來自家長的物質材料的支持是最直接的。根據家長的工作背景,選擇適宜的內容與家長進行交流,一方面引導家長選用適當的方式帶孩子一起收集主題資料,另一方面引導家長根據自身工作特點為班級環境創設提供方便。
(二)家園共育活動中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資源
在活動前我們還挖掘了家長的優勢資源。例如,某些班級里一部分孩子生長在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對于種植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可以請家長幫忙。在一次種植活動中,決定種植青菜,這對年輕的教師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聯系了班級里軒軒奶奶,請她幫助班級松土、播撒種子以及施肥。軒軒奶奶很樂意幫助大家,在她豐富的種植經驗下,孩子們看到了種植青菜的過程,看到了蔬菜種植很辛苦,都紛紛表示以后會好好吃菜,不再挑食。
(三)引導家長參與課程教學活動
在親親田園活動項目開展中,許多家長親身參與到課程中來。例如,開展家長助教參與田園課程:我們班有教師子女,那么這些做教師的家長可以在我們開展田園課程時,幫助我們搜集資料;而那些奶奶們可以幫助我們打聽鄉下哪里可以有活動的場所,什么菜是適合這個季節種植的等等。在課程中,充分利用家長特有的價值。比如,在種植的過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孩子們個個動手,整理土地。我們請來了幾個奶奶跟我們一起種植山芋,把山芋都種到了種植園地。我們經常給山芋苗澆水、拔草,并且動員孩子把它們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孩子練習用圖畫形式來記錄:今天種子發芽了,今天長了兩片小葉子……孩子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了觀察事物的積極性,以及對周圍事物的關注性,在勞動中找到了快樂。家園共育一直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點之一。如今我們把家長工作的切入點放在孩子身上,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影響家長的觀念與行為;同時,使家長感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用心。通過孩子的表現和教師的教育行為來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并逐漸內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在此次活動中,我們由“希望家長做”到“指導家長做”,這種轉換是與家長的積極配合緊緊相連的。家園共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受益,此次親親田園活動,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培養了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開闊了孩子的視野,也使得家庭和幼兒園成為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個重要場所。家長和教師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作用,當好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親親田園活動中家園共育的實施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03-24
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精選8篇)06-02
幼兒園家園共育改進措施論文04-25
在家園共育環節中 溝通很重要04-29
家園共育小組計劃11-25
家園共育“調皮”兒05-10
家園共育工作總結03-06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04-25
家園共育的重要性...........04-27
家園共育 促進幼兒發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