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探討論文

時間:2023-05-03 02:26:4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探討論文

  摘要: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在師資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占據重要地位,但當前實踐教學基地多為“人情式”建設模式,難以持續發展。建設“共贏式”實踐教學基地需獲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扶持;需與地方政府及小學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管理隊伍;需共同制定基地建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基地資源,豐富工作內涵以及完善監督機制和反饋、評價機制。

小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探討論文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基地;建設模式

  加強實踐基地建設是高等師范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當前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在師資培養過程中,“人情式”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使實踐教學遭遇瓶頸,地方小學在與師范院校合作共建專業實踐基地中表現普遍消極。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受阻,嚴重制約師范院校實踐教學的開展,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是當前師范專科學校發展的關鍵。本文擬探索師范院校與小學開展校際合作共建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長效機制,力圖尋找既可促進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質量,又可提高合作基地的辦學水平、促進教師能力提高,實現多方共贏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為師范專科學校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提供可行性參考。

  一、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遭遇發展瓶頸

  當前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首先考慮便捷原則,“就近、交通便利,便于師范院校師范專業領導和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與管理,也利于節約實習經費”[1]。基于此,師范院校通過各種途徑與目標小學溝通,讓其“自愿”簽署協議,承接學生的實踐教學任務。師范實踐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模仿、試做、實操等手段,在小學教師和師范教師雙重指導下,學習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活動組織、作業批改甚至學校管理等多方面技能技巧。這就要求師范生的實踐活動要深入到小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但現實情況是由于基地領導和教師態度不積極,師范院校在安排實踐活動時不敢做過多或過高要求,在工作開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實踐基地領導缺乏重視

  師范院校為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更多的是考慮自身實踐教學的需要,較少甚至沒有考慮基地的需求,沒實現“雙贏”。許多基地領導認為是為師范院校提供廉價的實踐教學場所,基地沒有從中受益,不但增加了工作量,還要承擔實習學生的安全及本身教學質量下滑的風險,所以小學(特別是在當地有些聲譽的小學)不愿簽署基地建設協議。大部分基地是師范院校通過校友、師生、朋友等關系進行溝通,小學礙于情面勉強接受,進行實踐教學安排時,基地領導多不會盡心盡力。這樣的基地,當關系人還在校時,基地使用可能還比較順暢,一旦關系人離校,基地也就流失了,難以長久穩定。

  (二)教師參與實踐指導的動力不足

  教師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在基地小學教師和師范院校指導教師中都存在。由于基地對實習學生指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安排實踐教學任務時,多是安排臨時性任務,指派給有關班級的任課老師或班主任,且往往沒有給予指導教師相應的勞動報酬或其他形式的表彰。“由于學校資金有限,學校下撥的教學經費基本只能維持正常的課堂理論教學,沒有更多的剩余用于實習基地建設”[2],師范院校能給予指導教師的報酬非常有限,這造成許多承接任務的小學老師認為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工作上消極應對。而對于師范院校指導教師來說,由于實習基地態度消極,使他們覺得到基地指導實踐教學是一種有求于人的事情,工作難以開展,難免也會產生畏難情緒,實踐教學效果不佳。

  (三)基地使用功能單一

  師范的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基本上都停留在提供見習、實習場所的層次上,沒有更深層次的合作。雖然簽署的協議中也有師范院校為基地小學提供服務和幫助,但多數此類條款設定的都比較模糊,比如共同開展課題研究、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等,在實際操作時由于雙方對基地建設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財力保障,教師積極性不高。基地小學為師范院校學生提供見習、實習的場所,小學從中沒有受益,這也是教師們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新思路:由“人情式”到“共贏式”轉變

  當前“人情”式的基地建設模式,使小學被動接受師范院校的邀約,基地建設僅師范院校受益,這是制約基地長期穩定發展和高效利用的癥結所在。有研究者提到“在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后需要盡可能鞏固、發展雙方的合作關系,做到‘雙贏’”[3],只有雙方都能從合作中獲得益,合作關系才能長久維系,基地建設才能得到良性發展,所以在建設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時,可從滿足參與單位、教師、學生不同利益訴求的方向進行考慮,尋求利益共同點,采取“共贏式”的方式設計共建模式。

  (一)以師范院校、基地小學共同發展為出發點

  地方政府的參與可使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獲得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能更好地調動各方建設的積極性,使基地的發展更穩定。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具有管理、促進當地教育的發展職責。教育發展離不開智力支持和優秀師資,而這正是師范院校可以提供的。師范院校可以為當地基礎教育出謀劃策,為小學師資能力提高建言獻策,把促進當地教育的發展作為實踐基地建設的內容之一,可使師范院校的智力成果服務于社會,又可獲得當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提高小學參與建設的積極性。

  (二)以師范教師與小學教師共同成長為基礎

  師范院校專業教師和小學老師能否受益,是基地能否良性發展的基礎。教師的受益包括物質獎勵和職業發展兩個方面,大規模的物質獎勵各方都難以做到,但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卻是可行的。比如,對師范院校與小學教師共同開展的課題研究給予優先支持、把師范院校教師在基地的工作與掛職鍛煉相結合、把師范院校學生的教育實踐活動與小學教師的在崗研修相結合等等。此外,將促進在職教師職業成長作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建設規劃中。

  (三)以師范生與小學生共同進步為目標

  師范生及小學生是實踐教學的施行者和受體,在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師范生的實踐對象就是小學生,實踐的內容涉及教育活動的多個方面,比如課堂教學、活動組織、班級管理等等,而很多師范院校在設計實踐教學實施計劃時,關注的是師范院校學生,基本沒有關注到小學生,許多參與實踐活動的小學老師都認為,基地的建設收獲最大的就是師范院校學生,這也是許多小學不愿意成為基地的原因。畢竟參與實踐的師范生由于經驗、能力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實踐過程中不注意加以引導,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會造成小學教學質量下滑,甚至引起小學生家長反對。因此,在基地建設使用過程中,要統籌兼顧,認真設計實踐教學實施計劃,要把負面影響轉變為正面影響,使師范院校學生和小學生都有收獲,共同進步。

  三、“共贏式”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步驟

  (一)爭取教育主管部門政策扶持

  市縣級政府具體管轄小學,又有一定的制定政策并進行實施的權力,也有一定的財政話語權,且市縣所擁有的小學數量基本上能滿足師范院校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需要,節省師范院校成本,同時市縣政府對本區域內基礎教育的發展往往也有迫切的需求,易于溝通達成共識。在選定好目標市縣后,師范院校需組織精干隊伍,對擬合作開展基地建設的區域進行基礎教育現狀調查,了解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的對策。如果是師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影響了素質教育的開展,師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設過程中搭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補充,使結構趨于合理;如果是師資能力不足,師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設中送訓到校,開展師資培訓等。總之要找出市縣政府最希望解決的教育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并把這些對策融入到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這樣就易于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獲得支持。

  (二)與政府、小學基地共建管理隊伍和師資團隊

  要讓實踐基地穩定發展并良好運轉,離不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和優秀的師資隊伍,在取得當地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應馬上組建隊伍,其中管理隊伍可設兩級:第一級為中心領導組,可由市縣分管教育的副縣(市)長或教育局長任組長,師范院校分管教學副校長任副組長,師范院校教務處長、各專業系主任及各擬建實踐基地的小學校長為成員,指導整個市縣的基地建設,并制定有關政策。第二級為實踐基地小學工作領導小組,可由小學校長任組長,師范院校專業系主任及小學分管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兩校各學科骨干教師為成員組成,具體承擔起基地各項實踐教學工作。許多師范院校都會安排學科專業教師承擔,學科專業教師在本學科專業領域可能是佼佼者,但指導學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卻并不一定在行,同樣的,小學骨干教師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但如何把這些經驗傳授給參加實踐活動的大學生并對他們進行指導,初次接受指導任務的老師也備感吃力。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有48.6%的師范院校學科教師和60.5%的小學教師認為自己能指導大學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但有些吃力,需要必要的輔導。因此,組建起隊伍后,首要任務就是對兩校的各學科骨干教師開展業務培訓,建立一支能為學生實訓提供指導的師資隊伍。

  (三)共同制定基地建設管理制度和計劃

  管理團隊建立起來后,雙方就應根據師范院校的需要和小學的實際,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給予的政策,著手制定基地建設管理的規章制度。規定各方的責、權、利,有明確工作任務,要使參與人員了解做什么、怎么做。比如,可以制定小學教師在崗研修制度,規定師范院校每學期有責任為基地教師送訓到校一次,基地小學老師有免費獲得培訓機會的權利,同時,小學老師在崗接受培訓研修期間,有指導大學生開展教育實踐的義務等。這些條款通過制度規定下來后,即使參與人員變更,其他人員開展工作時也有章可循,能順利實施。師范院校和小學根據制度規定,結合學校的教學和工作需要,以一學期為單位,把需要在基地中完成的任務,在學期初就列入各自的學期工作計劃中,雙方人員都能提前做準備,且能提前設計和規劃。

  (四)充分利用基地資源,豐富工作內涵

  師范院校與小學的互動交流越頻繁,越能相互了解,聯系才會越緊密,才能促進基地的穩定發展。而要高頻率地使用基地,就要充分了解雙方需求,挖掘基地資源,豐富基地工作內容。比如增加基地開展實踐活動,使其既面向大學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又面向師范院校教師、小學教師,承擔其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師資培訓等任務。甚至是面向家長和小學生,承擔起家校聯誼,親子課外活動的任務,有任務就會有活動,基地承擔的任務多樣,活動就會豐富多彩,各方也能通過活動受益,基地的發展就會充滿活力。另外,也可以通過改變學生的教育實踐模式來加強與小學基地的長期互動。比如,對于實踐基地離師范院校區較近的,可改變原來的陣風式集中見習模式為師徒制的分散見習模式,由基地小學老師帶3-5位師范院校學生做徒弟,每周固定的時間(師范院校學生校內無課)到小學基地跟隨師父學習,并在師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作業批改、班級管理、課外活動組織甚至是課堂教學活動。

  (五)加強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完善反饋和評價機制

  實踐教育基地各項工作任務實施過程的有效監督和管理,以及及時反饋和準確評價,是基地運行效率的保障,也是基地穩定發展的基礎,但由于管理和評價的對象眾多,時間跨度長,要做到有效、及時和準確,僅用常規的駐點指導、巡查、座談等方式,確實難以做到。當前便利的互聯網技術為監督和管理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實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遠程監控、指導和管理,同時在實習結束時,利用系統的管理數據,對學生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實踐教學是師范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教育實踐要求必須創新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共贏式”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使所建設的基地真正做到長期、穩定高效運行,并能更好地培養小學師資。

  參考文獻:

  [1]李斌.對師范院校師范專業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的認識[J].江蘇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114.

  [2]梅德平.影響實習基地穩定的因素及其長效機制的建立———以高等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為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24):4.

  [3]劉媛媛,李建輝.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踐基地問題現狀調查———以漳州師范學院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9(26):65.

【小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電氣工程實踐基地建設方案探討論文05-02

析強化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論文05-02

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探討04-25

高職院校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困境及對策教育論文05-02

高職電子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04-28

馬尾松松脂林基地建設探討05-02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論文05-02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實踐探討教育論文05-02

小學德育賞識教育探討論文05-02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探討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