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網絡演化機制研究的論文
隨著創業活動的激增,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資源問題最先突顯出來。資源是企業最關鍵的投入要素,而且新創企業更容易面臨資源的約束,怎樣快速低成本地獲取資源是企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借鑒成功經驗可知,利用社會網絡來獲取企業外部資源是最優選擇,社會網絡是由一組行動者之間各種持久、穩定的連結所組成的關系網絡。企業社會網絡隨著新創企業的不斷成長而動態變化,現有研究主要落腳于社會網絡的某種屬性,關于社會網絡動態演化的研究比較少,對于社會網絡的演化的整體架構也缺乏系統的考慮。因此,本文通過文獻整理,嘗試構建一個社會網絡動態演化的整合框架,展現社會網絡現有研究的基本現狀,并針對現有文獻的不足對未來研究進行展望,希望能在相關領域引起學者共鳴。
一、社會網絡演化影響因素研究
隨著社會網絡研究的不斷成熟,企業成長過程中影響社會網絡動態演化的各因素也逐漸成為了研究熱點。社會網絡演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資源、信任、環境和創業過程。
1、資源創業資源分為資產型資源和知識型資源,前者是企業成長過程中投入的有形資源;后者是企業對有形資源進行整合和轉化而產生的資源。資源基礎理論強調有價值、稀缺的、難以模仿的、難以代替的異質性資源是企業發揮競爭優勢的基礎。創新網絡模式認為,在日益動態復雜的競爭環境下,企業的競爭優勢既來源于對組織內部資源的開發,也來源于對組織外部網絡資源的探索。為了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不敗之地,創業者必須在消耗有限的初始資源之前,主動開發并維持能夠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資源的網絡關系。研究表明創業企業社會網絡內個體之間聯系越密切,產生的摩擦和合作越多,其網絡演化的速度和能力就越強。
2、信任社會網絡的演化和發展依賴于網絡中信任程度的發展,信任可分為社會關系組成的信任和經濟關系組成的信任,前者定義為情感信任;后者,即理性定義為認知信任。創業初期,資源、信息、資金和情感性支持基本來源于創業者原有的社會關系和親友關系(情感信任),創業者最關注財務資源的獲取,對于由血緣和情感搭建起來的網絡缺乏組織性管理。這時期的社會網絡是基于情感信任存在的、比較松散、資源流向單一的關系網絡。為了企業的快速成長,創業者會主動開發和建立獲取資源的關系網絡,隨著互利的交易雙方持續交往,網絡中的認知信任逐漸偏高,網絡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社會網絡會得到擴大和完善。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隨著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情感關系(強關系)成員的退出,社會網絡中的情感信任程度會逐漸降低。與此同時,創業者會淘汰一些無法提供資源的網絡關系,社會網絡在淘汰與發展中得到優化,最終演變成了一種動態有序的關系結構網絡。
3、環境創業環境對于創業企業的影響一直都是學術研究重點,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會面臨不同的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而環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結構性作用。就企業之間各種可能的交易和網絡行為中可利用的資源而言,創業環境的變化能夠影響企業發現有利的創業機會,隨著環境不確定性和豐富性的不斷變化,社會網絡會呈現出網絡收縮、網絡動蕩、網絡強化和網絡擴張四種演變模式。技術環境的革新能為新創企業在社會網絡中爭取有利的發展方位時創造更好的機會。研究表明,民族文化環境同樣能夠影響創業企業網絡能力的發展,即企業開發和維持獲取企業所需資源的網絡關系的能力。總之,企業迫于環境中的競爭壓力,會傾向表現得與眾不同,通過不斷更新和完善組織狀態,使企業之間的連接關系發生相應改變,從而在整個網絡關系中占據利于自身發展的網絡位置。
4、創業過程創業網絡和創業過程相輔相成,創業網絡的各種特征及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過程和績效結果,創業過程能促進創業網絡的多元化發展,并推動其層級化發展。通過回顧文獻可知,隨著創業過程的推進,網絡中資源交往由簡單的點對點逐漸擴展為組織之間多層次的穩定交往,為了滿足企業每個階段的資源需求,與創業過程相對應的網絡會呈現出階段性演進的態勢。董保寶基于創業過程視角構建的創業網絡的演進階段整合模型中,創業網絡會隨著企業的開發到成長再到成熟,經歷低階到高階的演進過程,網絡內容、網絡治理機制、網絡結構與網絡能力也會隨著這個過程發生不同的變化,并且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二、社會網絡演化路徑研究
創業研究領域中,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討,試圖描繪出社會網絡的具體演化軌跡。本文結合文獻,借鑒彭華濤學者的觀點,將創業企業社會網絡的演化路徑歸于以下兩類。
1、存在終點的演化路徑雖然企業生命周期應該劃為幾個階段一直沒有統一,但是學者分析發現,企業生命周期劃分為成立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階段在實際中最常見且最合適。企業社會網絡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發展所需資源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會有所差異,創業企業與社會網絡之間的關系可概括為一個“訴求—被滿足—再訴求—再被滿足”的循環過程,從而可以認為社會網絡的演化與創業企業的生命周期之間存在緊密關系。張寶建通過研究表明,企業創新網絡的進化依據網絡租金和結構洞的變化規律可劃分為組建、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并且網絡的進化過程體現出功能和結構的協同演化。
2、不存在終點的演化路徑企業社會網絡演化是一個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企業根據內外部經濟市場環境適時調整,使得自身經營狀況不斷發生變化。研究表明,企業創新網絡的自組織演化軌跡是一個由不穩定到次混沌、混沌、動態穩定的循環模型。結合靜態的網絡演化形態和動態的網絡演化動因,產業集群的創新網絡演化過程可分為初始、裂變、集聚和重組四個階段。
Lechner&Dowling經過研究設計提出新創企業網絡演化主要經歷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發展轉化期,并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各類網絡關系之間的組合和網絡結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向前演進。關于企業社會網絡演化過程是否有終點,學者們持有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演化過程有無終點一方面取決于創業者,當創業者滿足于企業現有發展而執意使企業停滯于當前發展狀態或者為降低網絡關系開發成本而保持現狀時,企業社會網絡會出現演化暫停點;然而隨著創業者和其專長成為過去式被市場淘汰或者創業者領導企業主動跟隨市場的變化,社會網絡演化過程將繼續進行。另一方面取決于創業企業的發展,隨著企業進入穩定成長期,內部結構和管理系統趨于完善,企業的網絡關系逐漸以商業關系為主,當交易雙方中任意一方無法給另一方帶來相關利益時,雙方之間的連接就會慢慢地弱化直至被一方主動淘汰。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當企業處于衰退期時,一旦再創業發展不及時,企業組織將不復存在,社會網絡演化問題便不會再涉及。
三、社會網絡演化內容研究
企業社會網絡的演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期望通過利用社會網絡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將抽象的網絡演化過程具體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學者將社會網絡演化過程分為:外部形態的變動,即網絡規模和成員間連接關系的變化;內部通過有效的網絡治理機制對網絡要素進行相關的調整。董保寶(20xx)則認為創業網絡的演進應包括網絡交往的內容、網絡關系治理和網絡交往成員之間的復雜關系,并且這三方面演進的實現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整個企業創業網絡的合理演進和完善。結合文獻,創業網絡發展主要包括網絡關系內容、網絡治理機制、網絡結構和網絡能力的共同發展。還有一些學者是通過描述社會網絡特征的變化來了解社會網絡演化的具體內容的,比如朱秀梅(20xx)將創業網絡的特征概括為結構特征、社會特征和關系特征。其中,網絡結構是指網絡成員之間直接和間接聯系的模式。社會特征主要包括人際、商業和機構網絡,而關系特征主要用來衡量企業之間網絡關系的質量。吳瑩、彭華濤等(20xx)認為企業社會網絡隨著創業階段的深入而不斷演化的過程主要表現在網絡的關系、結構和規模三個方面。國外學者基于社會網絡資本論的視角,對社會網絡的演化過程進行了研究,其認為社會網絡的演化過程是企業在形成和增加社會資本的過程中構建特定結構的網絡,并依靠網絡的不斷復制而實現自身的成長與演進的過程。在企業成長過程中,隨著社會網絡演化程度的加深,網絡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也不斷擴充,而且網絡規模的變化也會導致創業企業內部的體制發生相應的變化。Weisz通過研究發現企業的構成從低網絡密度向高網絡密度演化,比構建初期就起始于高網絡密度更有利于新企業的成長,但是有研究表明當企業發展處于衰退期時,企業社會網絡結構會由稠密變得稀疏。學者王建和劉冰(20xx)主要從開放性和多樣性兩個方面探討了企業家社會網絡的演化過程,其中網絡開放性,是指網絡主體之間聯系的地域分布特點,網絡多樣性是指網絡關系內各種資源之間的差異性,差異越大則資源種類越豐富。以上學者從不同方面分析描述了創業企業社會網絡的演化內容,所有研究觀點綜合起來構成了完整而立體的社會網絡。
四、整合框架
社會網絡中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非線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網絡將會展現出某種無法預知的新的結構狀態,通過這種結構狀態的不斷更新,企業的創業敏感度和網絡內利益關聯體之間的凝聚力得到不斷提高。當企業發展進入成熟階段,創業者最初基于親情和友情構建的強關系網絡會因網絡成員的長期承諾和利益需要逐漸變得穩定、透明,早期的個人關系網絡逐步被正式且透明的循環交往關系網絡取代。綜上所述,社會網絡演化的最終結果是社會網絡以彈性有序的結構代替了穩定固化的結構,以漸變和突變代替了靜態不變,從一個均衡演進為另一個更為強健的均衡。社會網絡演化研究旨在從動態的視角剖析和描述復雜的社會網絡,本文結合四個常見維度構建了一個社會網絡動態演化的整合框架,如圖1所示。圖1中,演化影響因素、演化路徑、演化內容和演化結果構成了社會網絡演化研究整合框架。社會網絡演化影響因素揭示了能夠影響社會網絡演化的幾個主流因素,而且與演化路徑和演化內容之間分別存在相關關系。演化路徑研究用來揭示社會網絡演化軌跡,演化內容與演化路徑對社會網絡最終的演化結果均能產生重要的影響。根據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選擇正確的演化路徑和適時地保留、淘汰有關網絡,有利于企業網絡演化成最適合發展的均衡狀態。本研究選取上述四個維度來分析社會網絡演化過程,對該研究領域具有一定意義:第一,演化影響因素、演化路徑、演化內容和演化結果這四個維度依次展現出社會網絡演化過程的來龍去脈,從為何演化、具體什么內容在演化、如何演化到最終演化成什么;第二,將四個不同維度放在一個框架中進行研究思考,更具整體性,并給后續研究指出了一個可參考的研究方向。
五、現有研究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一,國內大多社會網絡研究未能將中國國情與西方發展情況完全分開,實際創業中,國外研究理論不一定適合所有本土企業的發展。第二,社會網絡理論研究起源于西方,在發展較為成熟后才被引入中國,在最初的本土化研究中幾乎全部借鑒了國外的理論模型,而且國內越來越多企業效仿西方國家成功企業的發展模式,中西結合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本土化研究遺失。第三,現有網絡研究只探討了創業者對社會網絡演化的推進作用,沒有考慮創業者會因家庭壓力、個人經歷、管理能力和戰略眼光等原因對社會網絡有序地發展產生的阻礙作用。例如,在創業初期,風險規避型配偶可能會阻礙創業者主動拓寬弱網絡關系的活動;有研究表明,與失敗后再創業相比,因缺乏創業經驗的初次創業的成功率會更低。后續研究應該綜合考慮創業者對社會網絡發展的推動和阻礙作用,只有將復雜的實際情形剖析透徹才能更貼近研究本質。第四,學術界對社會網絡研究中涉及到的有關概念用詞不統一,專業標準不夠,使后輩學者在學習參考中容易混淆。比如,董保寶(20xx)在創業網絡演進模型的研究中將社會網絡等同于創業網絡,而在莊晉財、沙開慶等(20xx)關于企業成長嵌入式網絡演化的研究中認為創業網絡包括社會網絡和產業網絡;丁高潔(20xx)在探討社會資本對農民創業績效的影響時認為網絡規模是指創業者可以支配利用的關系范圍,而國外有的學者定義網絡規模為主體聯系的冗余性程度。學術界標準用語混雜現象正好說明了該領域研究還未完全成熟,具有發展空間,后輩研究者在探討新研究點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與學術專家學者一起探討歸納統一相關學術概念。
【社會網絡演化機制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課程評價機制的研究與思考05-02
高校產學研結合機制創新研究論文05-01
認識生物演化難在機制和量化04-29
網絡沉溺的生成機制及社會對策05-01
我國市場退出機制的缺陷及對策研究論文04-29
水利項目全程控制的機制研究論文04-30
關于系統有序演化機制問題的再認識04-30
人工自然及其演化研究04-26
局域演化的加權網絡模型04-30
工程項目招投標機制與風險研究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