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時間:2023-06-29 17:23:3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精選8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師風教育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精選8篇)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1

  重視師德的教育和培養,強調將師德的教育和培養落實在每一項工作之中、每一個崗位之上、每一個個體身上,并不斷探索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師德建設新內容、新方式、新手段。

  一、讓師德“落地”

  道德重要的不在于認識和判斷,而在于實踐。因此,我們強調,讓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理想走向現實,從文本走向實踐,讓師德可見、可做、可學、可評。“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師德在教師層面做細了,在幼兒園管理中就能實現“道法自然”。為此,我們將師德內容轉化為具體的要求,將師德規范分解為對待工作之道、與家長相處之道、與幼兒相處之道、與同伴相處之道、與社會相處之道的細則,通過具體規范和實例,讓師德融入教師的工作細節,浸潤于教師的保教行為之中。

  1.讓師德可見。師德不是抽象的,不是處于高端的理想狀態,而是可以看見的。我們以愛和責任為師德核心,將愛和責任可視化。如對孩子的愛體現在一日生活中對于孩子生活護理的細致到位。具體表現為幫助或引導孩子的“十二無”:孩子臉上無鼻涕痕跡、嘴角無吃飯(點心)的痕跡、無不梳的頭發、無露出的肚臍、無穿臟衣、無穿反衣、無內衣袖不拉、無扣錯鈕扣、無穿尿濕褲、無穿反褲、無穿反鞋、無鞋帶散開。每天由總值班人員和保健教師例行檢查,幫助教師養成細致照顧孩子生活和積極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識及習慣。

  2.讓師德可做。師德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要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我們提出: “簡單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據此,我們要求教師把知道的事、明白的事、簡單的事做好。在我們看來,師德的每項內容都有對應的行為和事件。如,關于保護幼兒的安全,我們明確規定發生危險時每個人的職責、具體要做的事情以及具體的站位。通過一次次的消防和防暴演習,每個人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明白了職責不是僅僅寫在紙上的。同時通過業務學習、書面考試、實踐考核,教師牢記了自己的職責,形成了自覺反應,從而將安全工作落到了實處。

  3.讓師德可學。我們努力讓教師感受到,師德標兵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師德榜樣就在身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他人學習的師德榜樣。我們不求做高、大、全的完人,只求做有閃光點的凡人。我園每學期都表彰師德標兵,經常舉行“我身邊的師德模范”演講活動,每學期都舉行一次向他人學習的活動。我們還經常引導教職員工在同事身上找值得自己學習的優秀品質和良好行為,然后歸類分析這些優秀品質和良好行為,安排不同的專場學習活動。如:我園有一位老教師照顧孩子午睡的工作做得特別細致,哪些孩子容易出汗,睡覺前要脫幾件衣服;哪些孩子容易著涼,要將其被角掖實;哪些孩子喜歡蹬被子,要幫助其蓋嚴被子等,心里都清清楚楚,所以她班里的孩子出勤率高,家長滿意度極高。我們就組織大家一起觀摩那位老師是如何在孩子午睡時進行生活護理的,并請她給大家做專題講座。在我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師德標兵,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向他人學習和被他人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高。

  4.讓師德可評。師德不是只在評選先進和申報職稱時才進行評價的。我們注重建立常態化的評價機制,人人掌握標準、人人參與評價,人人被評價、事事可評價、時時可評價。幼兒園每個崗位的工作標準不僅本崗位的教師清楚,其他教師也都很清楚。每個人可以自我評價,也可以評價他人。我們每天由總值班人員巡視幼兒園各崗位、各環節工作情況,然后和教職員工一起評價;我們每學期都通過詢問幼兒、家長問卷、電話訪談、小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家長對于班級教師和保育員、保健醫生、園長等的看法和評價。我們主動請幼兒、家長、教師代表及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等多方參與,對我們的工作進行多主體的評價。我們力求讓執行者和檢查者清楚每項工作的規范,努力把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結合起來。如:為照顧好食物過敏幼兒,我們要求廚房工作人員、本班教師和保育員、保健醫生、總值班人員等都熟悉這些幼兒,不僅要記住名字,還要記住是哪一個班級的幼兒,他們分別對那一種食物過敏。園里通過面查和書面檢查了解此項工作的到位情況;同時,通過記錄和問卷、詢問等方式了解是否完全滿足了每一個食物過敏孩子的個別化需要,并將此結果告知家長,讓家長也成為師德的評價者。

  二、讓師德“生根”

  師德建設不能僅滿足于教職員工的“知其然”,還要努力讓教職員工“知其所以然”。我們很重視師德學習的累積效應,既注重借鑒各國的師德規范,也注重學習歷史上的師德典范,更注重學習當代的先進模范人物,并強調達到公民的基本素質要求,從縱橫、遠近、他人和自己等多個角度幫助教職員工理解和認同師德建設的意義、內容。通過全方位學習,教職員工有關師德建設的視野、心態和參與的主動性等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對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隨著實踐的逐步深入,教師從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對師德規范產生了認同感,從而使師德規范的執行變成了一種內心的自主選擇。

  1.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我們首先強調教師是一個公民,是一個從事教師職業的公職人員,所以,我們將教師的職業道德與責任義務教育融入“公民教育”與“公民責任”教育之中。為此,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法律、法規,讓教師認識到師德建設是社會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是對公民的基本義務要求,然后在充分考慮教師職業特點的基礎上提出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包括對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我們努力引導教師從公民的角度自覺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理解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協調人際利害關系的基本的社會規范,理解法律是依賴公共權力的強制保證,而道德則是自覺行為。

  2.聆聽專家講座和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介紹。我們經常邀請專家、模范人物來園指導,讓教師與專家及模范人物零距離互動,讓教師感受和領悟師德榜樣的精神,從而認識到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師德高尚的人,各個行業的模范人物一定是本行業中的道德楷模。我們不但邀請幼兒園特級教師,還邀請中學、小學特級教師及其他行業的勞模和著名的科學家來園講座,我們組織教師集體觀看央視的“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的專題節目,讓教師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遇到困難和坎坷時的表現,怎么處理集體和個人、事業和家庭、學習和發展的關系等。這些活動使教師獲得了新鮮的、生動的、可學習的師德建設經驗,教師感受到模范人物是可信、可敬的,從而產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的動機和信心。

  3. 研讀有關師德建設的名著。多年來,我們一直要求教師每個暑假讀一本名家著作,每個寒假讀一篇教育名家的文章,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閱讀。每學期開學初我們組織大家交流學習心得。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教師發現,所有名家都認為教師應該是道德卓越的優秀人物,同時認識到人類社會在充分肯定教師崇高地位的同時,也對教師的道德品行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種學習提高了教師對當代世界和中國建設師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認識,也深化了他們對師德內涵的認識。

  三、讓師德“枝繁葉茂”

  在師德建設上,我們強調以教師的主體性發揮為基本追求,讓教師成為職業道德建設的積極參與者,使師德建設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追求,鼓勵教師在自主的道德踐行過程中提升職業道德水準,實現自身精神人格的提升。

  1.關照教師的體驗。我園的每一項師德規范都建立在教師充分觀察、體驗的基礎之上。比如:帶操服裝的規范--不穿裙裝、短衣和低腰褲等,就是教師在觀摩帶操活動后形成的。教師們發現,如果帶操時教師穿裙裝、短衣、低腰褲等是很不方便也很不雅觀的,于是他們一致認為,在幼兒園園紀園規中要增加帶操服裝的規范要求。

  2.關照教師的困惑。我們的共識是,規范不是用來“整”教師的,而是用來提升工作質量的。所以,每當教師在工作中產生困惑,如,與幼兒家長、同事或相關人員發生矛盾時,我們不是去指責,而是與教師共同面對,共同分析原因,共同找出改進的方法。我們認為,很多時候教師的困惑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如,教師不知道如何做好家長工作,于是,我們與教師共同討論并制定了做好家長工作的細則,逐一規范教師如何家訪、如何與家長交流等日常家園共育工作,這對教師有效開展家長工作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指導作用。

  3.關照教師的自尊。教師都具有積極向上的動機需要,管理者要注意保護和不斷激發這種動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關照教師的自尊。比如:每學期作家長問卷調查,目的不是要給教師的工作分出高下,而是幫助教師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以及對于我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教師主動地去反思和調整工作。因此,我們采取讓教師自己閱讀家長問卷,然后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診斷、自我調整。對于工作中存在較大問題的教師,我們也是與教師單獨交流,共同分析原因,尋找改進的策略。這樣既發揮了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作用,又保護了教師的尊嚴并激發出教師不斷向上的積極性。

  4.關照不同層次教師的要求。我們注重滿足不同層次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需求,體現出師德規范的結構性特點以及不同的作用。對新教師強調規范性--讓師德規范發揮約束作用,對中年教師強調示范性--讓師德規范發揮指導作用,對老教師強調榜樣性--讓師德規范發揮激勵作用。

  在師德建設中注重將師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管理及教師的日常保教工作之中,注重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強調在實踐中將師德規范轉化為師德行為。我們不斷追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浸潤式的、持續性的、良性互動式的師德建設境界,促使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職業道德建設中來。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2

  [內容提要]傳統的學校道德教育模式存在著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道德自主建構之間的矛盾。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樂教思想和美育實踐,為中國古代美育、德育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將德的內容與形式納入到其它課程中,以多渠道進行道德教育,是解決在德育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出路之一。

  [關鍵詞]道德教育多元化

  一、注重道德教育的情感性

  列寧早就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從來就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要克服學生道德學習的倦怠心理,必須注意營造情感課堂,實現學生道德教育情感化。

  教育實踐表明,師生這間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礎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人的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性,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會激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親切感,從而樂于接受老師所講的道理。這就需要老師在道德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以美激情。老師的情感一旦激發了學生道德學習的熱情,就能激發出學生巨大的情感能量和智慧能量,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道德學習之中。這就要求道德學習的課堂管理應全面體現情感的交融,關注學生種種心理活動,注意給學生更廣泛的心理支持,進行建構一個自由平等的、安全和諧的、寬容解放的、服務支持的道德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與他人友好相處、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向師性,實現師生間的各諧共振。

  在日常的道德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應該把關注學生的精神生命作為第一天職。老師要以愛的情感、愛和行為、愛的藝術,最大限度地在學生心田里播撒充足的陽光,給學生的精神以足夠的自由,以引導學生的德性健康地發展。另外,老師還要敏感于學生的行為,敏感于學生的行為變化。真切地把握學生在生活中的恐慌、壓力,并針對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指導、幫助,這些都有助于克服學生道德學習中的倦怠心理。

  二、注重道德教育自主性

  傳統道德教育只見規則不問對象,應當說是“沒有學生的德育”。由于不關注學生,使得學生在道德學習倦怠的心理。因此倡導自主化,培養學生主體、主導、積極能動的性質。道德學習活動過程中如果真正關注了道德學習主體的情感、意志,需要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對需要的肯定和關心,那么就為解決傳統道德教育未能解決的道德學習主體發動機制度問題提供了正確的選擇。傳統的道德教育過程執著于強制性灌輸,無視道德學習主體的.需要。教育過程實際上已脫變為阻抑學生剝奪學生的過程,這就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批判意欲和創構激情,有時甚至會導致學生陷入自我阻抑、自我剝奪的狀態。

  道德學習活動過程中一旦確立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就會逐步地抬起頭來,挺起胸來,把自己當“人”看待,這樣就易于使個體完成從“義務感”到“崇高感”的轉變,即到達道德自由階段。這說主體已經認識到了道德需要求不僅是自覺自愿的,而且成為他心靈的一種內在需要,這種內在的心靈需要已經不是出于某種外在功利的考慮,也不是純粹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結果,而是成了一種行為習慣。

  三、注重道德教育的創新性

  陳舊的內容,陳舊的方法,刻板的模式等是使學生厭煩道德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道德學習活動中,我們應該注重創新性,以克服學生道德學習倦怠的心理。歷史發展的邏輯與人類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審時度勢,敢于改革陳舊過時的“游戲規則”,推陳出新,不斷制定出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新道德規范,制定出道德教育新的方式方法,道德教育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正是道德及其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把握時代氣息,跟蹤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生活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生活實踐,與時俱進,乘勢而上,注意用新的合適于學生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與溝通。

  在整個道德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圍繞創新加以調整。要注意建立“紅色網站”,開發道德教育軟件,力求把嚴肅道德教育內容以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要注意精心設計教育內容,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把以前的“灌輸式”教育改為“滲透式”的教育,使之成為育德性、知識性、交互性、生動性于一體的電子教材,使道德教育的創新化,十分有利于克服學生道德學習過程中的倦怠的心理。

  四、注重班級道德教育多元化

  信息多元化與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信息來源、傳播與內容都日益多樣化,互聯網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與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場所。互聯網是開放的,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黃色、有害的內容。網上有害信息嚴重腐蝕學生心靈,對學生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如一些學生失去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片面強調物質利益的獲得,忽視了人文素質的修養。同時,在學生中,由“泡網吧”引起的遲到、曠課現象屢禁不止。針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勢,班主任應客觀辯證,以集體主義情感,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以最大靈活性和高超的藝術性,改革和創新班級德育。以學生的需求為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管好各個環節,積極構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品質發展要求的現代道德模式,從而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道德的倦怠心理。

  利用博客的優點,加強縱向聯系,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由于缺乏理論深度和前瞻性,目前中國社會的轉型使社會的價值觀日益走向多元化。這就要求教育不能傳遞特定的道德取向,引導未來公民的理性品質,又培育公共領域中各種價值的交流和尊重的傳統。多元時代道德教育的要求應該是寬容、理解、尊重與共處。道德教育實現從傳播價值體系養成道德主體的轉變,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交往,表現出不平等性,教學過程中成一場表演,缺乏平等心靈對話,博客交往不同于課堂中的偽飾性和被動的交往,交往真實、生動。教師和學生在博客中都是平等的主體,學生們可以將平時不好意思說,不愿說或不敢說的話寫出來。教師也可以把不好當面說的鼓勵話和贊美的話寫入博客。這樣,教師與學生可以實現平等的、真誠的交流。從而克服了教學中的困惑及學生的倦怠心理。

  五、注重音樂教育的道德功能

  音樂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音樂在對人的道德情操的培養方面所起的有益的作用。席勒曾說過:“道德的階段,只有通過審美的階段才能實現,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經之路。”通過音樂教育滲透德育,可以將人的審美情感內化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動,從而最終達到一定的德育目的,使音樂審美對現實會產生一定作用。

  音樂教育中的德育作用于同一般的理論說教,也不是通過說理的、強制的方式,而是通過優美、動聽的音樂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種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的滲透,乃至靈魂的陶醉,從而使人達到優美崇高的思想境界;通過音樂形象在藝術表演、體驗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從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引起震顫,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接受思想教育及情感疏導,也是克服學生倦怠心理。

  音樂教育含有生動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例如,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但要達到愛國主義教育卓有成效,單純地進行理論上,認識上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要把理論上的認識真正變為愛國主義的行動。歌詠比賽和業余合唱、合奏等活動,都是以集體形式參與的大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整體意識與協作關系,從而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遵紀守法、協調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學生倦怠心理。

  六、注重道德教育整體性

  道德教育本身就涉及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方方面面,是一個內容豐富、關系復雜的系統工程,能否全面優化校內外各種德育資源,有效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同向、同步、同質的教育合力,是我們克服學生道德學習的倦怠心理的重要保障。

  在我國,家庭、學校和社會有著共同的利益和愿望,而當念社會又是一個大開放、大聯合的社會,把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既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然而,要建立這樣一個融“三方”于一體的教育體系,就要協調好這個大體系的行動。就學校的道德學習而言,我們要注意發揮學生個體的中介作用,因為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中,學生不僅是受動教育客體,也是一個能動的主體;學生不僅是溝通三方之間聯絡的紐帶,也是三方的調節者、改造者。所以在道德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在認識上要著眼于優化全社會德育資源配置,以學生為中介,注意拓寬與家庭的溝通渠道,用家、校教育的合力來克服教學中的困境及學生的倦怠心理。

  總之,通過多種形勢和多種渠道進行道德教育,既能解決教師在道德教學中的困境,也能克服學生道德學習中的倦怠心理。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3

  摘要: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工程,對師范生的培養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師范生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教育質量的高低。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通過深刻了解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和目的,認為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勢在必行。本文將從師范生師德教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實施現狀以及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的關鍵措施等三個方面來重點討論。

  關鍵詞:素質教育;師范生;師德教育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師范生師德教育的重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期盼。因為在當今世界,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突飛猛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競爭體現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日益縮小,而最主要是體現在人的素質上的差距。因此,要想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實力,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一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為我們早日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素質教育也關系到我們全世界家庭的幸福問題,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提高人們的素質,才能讓學生們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安定的社會、和諧的社會,這也正是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國家所期盼的。而人們的素質怎么提高,素質教育怎么樣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如期達到教育目的,歸根結底是要加強師范生的師德教育。師德教育是師范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師德是影響學生在未來是否擁有健康靈魂所不可或缺的東西。一個教師身上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體現在他身上閃閃發光的師德。人們經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也把教師形容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育祖國花朵的辛勤“園丁”。教師的道德水平、思想觀點、專業素質和教研能力,以及教師的所作所為都會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更進一步說,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對我們國家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文化素養等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更關系著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只有教師的師德水平提高了,教師的素質才能提高,素質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達到。實施素質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要讓學生們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發展。而師范教育的性質、任務以及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職業特點等正迎合了我們的要求,師范生師德教育也是符合現代教育的正確發展趨勢的。因此,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勢在必行。

  二我國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師范生師德教育的現狀

  我們黨和國家一直以來就非常重視素質教育,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針對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各個省市、地方院校也都紛紛探索、嘗試著各種方式方法、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雖然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時至今日我們會發現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突出問題存在著。這些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比如青少年自殺現象還是越來越多;教師辱罵、毆打、虐待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把學生當作賺錢的一個因素;很多地方院校仍然把應試教育看的很重要;有些院校始終把升學作為教育的唯一目標等等這些問題不容忽視,歸根結底最重要的是師范生師德教育沒有能夠很好的發揮作用,師范生的素質也有待提高。稍加總結,我們會發現師范生師德教育實施的現狀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一)許多學校里雖然開設了一些師范生師德教育的相關課程

  大多都停留在理論的說教上,并且課時量很少,最多只有一學期,學生感覺像是選修課可有可無的,重視程度不高,并且不是特別感興趣,再者,理論未能上升到實踐應用層面,導致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像這樣僅僅是為了應付教育的要求而不能使其發揮實際作用的課程,并不能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師范生師德教育的水平,更何況在部分院校根本就沒有開設類似的課程。

  (二)許多地方都未能營造出良好的師德環境

  師范生師德教育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全體人員的共同任務。學校各個職能部門、領導班子、各級教師以及社會各方面,大都沒有能夠正確認識師德教育,沒有抓好師德教育,也未能制定出完善的獎懲措施,更沒有通過有力的手段來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比如;表彰、總結和推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先進師德個人等等。再有就是對每位教師的考核不夠全面,存在重智輕德現象。

  (三)教師的角色使用不全面

  比如好多教師責任心、事業心不強,熱情程度不高,僅僅追求學生的高分率、升學率或是自己的發展,而不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缺乏作為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要求即未能把“教書”與“育人”很好地統一起來,停留在只重視傳授專業知識,而忽視學生做人處事等方面的能力。雖然這也只是個別存在的現象,但如果不能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的話,今后教育的結果不堪設想。正如小平同志所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三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的關鍵措施

  第一,提高師范生師德教育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和分量。首先,課程設置結構要合理,除了有專門的師德課程,還應該在專業課、公共課的日常教學中,在教學知識中滲透師德教育的相關內容,讓老師和學生們都根本上認識師德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學生的實習課程和課下作業部分可以設置一些相關的主題活動模塊,通過以師德教育、師德養成教育目標為活動主題,開展相關的師德養成教育活動,比如每個班級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最終達到共同的效果。再次,經常邀請一些德才兼備的教學名師來校講學,讓學校老師們和學生們通過學習楷模,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親自參與體驗,認真學習總結,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師德教育風尚,內化和提升道德品質。第二,教師應該重視和培養學生的道德能力。目前大多院校都主要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最關鍵的學生的道德能力的培養。道德能力是人們認識道德現象、理解道德規范,在面臨道德問題時能夠鑒別是非善惡,做出正確評判和道德選擇,并付諸行動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質能力,是順利完成道德行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條件。師范生師德教育不能僅僅靠理論知識的灌輸和傳授,也不能寄希望于學生們自己日積月累慢慢養成,關鍵是教師應該重視并且從各方面、各渠道來培養學生的道德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學生,還可以在師德教育的過程形式、師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的變革。第三、構建完善的師范生師德教育和養成教育環境設施,增強師德教育環境氛圍。依托學工部、教學部、公共藝術教育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旋律,讓我們深刻認識偉大的師德、弘揚偉大的師德。設立教育名言宣傳欄,公開宣傳、表彰獎勵相關師德優秀的教師和品德優秀的學生,讓大家以他們為榜樣,最終形成校風學風優良、制度有力、精神昂揚的大學育人環境條件。建設高雅的、積極向上的、具有師范特色的育人環境,陶冶情操,凈化品德,對師范生的師德教育和養成教育產生健康、向上的促進作用,使師范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師德的熏陶和感染,從而提升師范生師德教育的水平。

  四總結

  當前我們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樣培養人”是教育中帶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對于師范生的培養又是重中之重,因為師范生的素質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教育的質量,而對于師范生的教育,師德具有導向作用,決定其在未來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方向、態度和行為表現。因此,素質教育背景下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無論在理論體系的構建上,還是在具體實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瑞,麥清,郝琦.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 林建鴻.鄧小平教育思想新探[J].柳州師專學報,

  [3] 成都師范學院.構建全方位的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新模式.成都師范學院“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工程”,

  [4] 蔡志良.論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養[J].教育評論,

  [5] 夏雪芹.群眾路線視野下高校工會促進師德建設的途徑分析[J].科技展望,

  [6] 高淑君.高師院校應重視和加強師范生的師德教育[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4

  摘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師要做學生的表率,社會轉型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著評價失范、價值取向紊亂、多重價值判斷并存等問題教師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個為榮、八個為恥’,樹立與現代化價值目標相一致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行為、這是當前師德建設擺脫困境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社會主義榮辱觀;師德建設:問題:對策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同志發表了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指出: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胡錦濤同志的講話是匡正當前從政道德、社會道德,社會風氣的重要指導原則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榮辱觀是由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的,是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其榮辱觀念是有區別的榮辱觀影響社會風氣,體現一個社會的價值導向。標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們重視榮辱觀念如“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胡錦濤同志關于榮辱觀的8個方面。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道德作為意識形態,必然對社會的經濟基礎起反作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體現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洽國的有機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著眼當代中國發展的全局。面向中華民族的未來。緊密聯系當前社會風氣中存在的突出間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對加強教師道德建設同樣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目標之一是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具有忠誠于人民教育的事業心和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道德責任感,然而,對照“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我們在師德建設方面卻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失范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即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合理性`正義性、崇高性的理解,是教師對高尚的道德行為、優秀的道德品質、崇高的道德理想因產生景仰而作出的肯定,對卑鄙的行為、庸俗的品質`低級的趣味因產生恥辱而作出的否定這種評價在道德價值整合度較高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教師對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是一目了然的,或者是約定俗成的,是不需要加以思索即可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教師能根據內心的倫理覺悟毫不費力地作出為多數人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道德選擇和價值判斷但是,在社會經濟轉型決定道德轉型的過渡期,教師受到雙重標準或多元標準的影響。感到似乎無論哪一種標準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任何一種標準的背后。又都可以找到反向標準,它同樣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這種情境。使得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標準變得模棱兩可,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比如,有的教師到社會兼任第二職業,持反對意見的人說,這是不務正業,不安心本職工作;而當事人則認為,教師不可能游離于市場經濟潮流之外,它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好地服務學生;另一方面又可以憑借自己的智力勞動增加經濟收入,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究竟孰是孰非。

  2教師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紊亂

  在雙重或多元標準的社會評價系統中,任何一種現象一種活動,一種行為,都會因價值標準不同而得到完全不同的評價而評價失范必然導致道德選擇迷惘和價值取向紊亂任何一種選擇的背后。似乎都可以獲得一種價值觀的.文化支持,受到一種價值標準的肯定與贊揚,而同時又會成為對另一種價值標準的否定與批評這種道德選擇的矛盾沖突。今天已滲透到教育領域的各個層面,人們常常感到它的存在無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以實際教益是教師職業道德形成的基礎但是。在經濟體制轉型對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的條件下,我們給學生的“實際教益”是加強`科技教育”還是重視“素質教育`’,是培養“專才”還是培養。`通才”,理論上見仁見智,實踐中各行其是,價值取向的紊亂嚴重干擾著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質量。使各種教學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3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多重價值判斷并存

  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是后天境況的結果,而不是他們的先天本質要使教師養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離不開有效的與社會理想相一致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據社會需要和人類文明的歷史走向對教師進行關于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逐步培養和形成教師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現在。我們面臨的間題是。由于雙重或多重價值判斷并存,道德教育的內容往往缺乏專一性和相對穩定性例如。我們經常教育職工要“誠信”、“言必信。行必果”、遵守承諾和契約但是。我們也同時告誡人們,社會存在著陷阱。存在著“道德風險”。這種道德教育中價值判斷取向的不一致。加深了受教育者的困惑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思路

  鄧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現代中國正處在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史主題是全方位的現代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離不開具有內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體人民教師承擔著傳播人類文化。開發人類智能,塑造人類靈魂的神圣職責他們的思想觀念道德培養、理想信念不僅對當代青年學生而且對整個現代化建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以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為準則,樹立與現代化價值目標相一致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并能促進其發展的道德責任和倫理精神。是當前師德建設擺脫困境的必然選擇。

  1努力提高教師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認知

  教師職業道德認知,是指教師對教育勞動中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些關系的原則、規范的認識荀子日:“知明而行無過“`在社會轉型時期,要求教師必須樹劍與現代化相一致的職業道德規范。揚棄與現代化文明和現代教育不相適應的舊的職業道德觀念。深刻領會體現時代精神的職業道德的實質內容和要求,了解確定這些內容要求的客觀依據,明確其對實現現代化的特殊意義這是教師履行職責。調整教育活動過程中多種人際關系、個入與事業的關系以及自身品德修養方面行為的基礎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認知。不僅要掌握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的基本知識,從道理上懂得是非、善惡、美丑的區別,而且還要在現代化的實踐進程中分清上述各種界限,培養道德評價判斷能力

  2不斷培養教師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

  情感教師職業道德情感主要指老師在教育活動中應當培養和具備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深厚的道德內心體驗誠然,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對本職業的熱愛和忠誠,但從事神圣而平凡、復雜而艱巨、與升官發財基本無緣的教師職業。就需要更深的愛和更多的忠誠,因為現代社會條件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師教師只有認識和體驗到自已所從事的工作的重要和高尚,具有為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培養優秀人才的莊嚴使命感,并引為自豪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受道德取向紊亂的干擾,始終保持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學生的熱愛;才能化作默默無聞、誨人不倦、矢志不渝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的內在情感動力

  3加強鍛煉教師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意志

  教師職業道德意志,主要是指教師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堅信自已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神圣而崇高的,都能以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偏見。誘惑和困難。情愿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由于種種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在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教育事業社會價值觀的模糊認識和膚淺理解,存在著對教師職業的輕視和偏見教師的生活還相對比較清苦,多方面的待遇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必然地會使教師的價值觀受到一定的沖擊因此,加強鍛煉教師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意志,教育他們面對物欲橫流不非分、面對燈紅酒綠不媚俗、面對新潮時尚不附勢、面對強權威壓不折腰,不為各種偏見左右、不為多種誘惑而迷茫。排除干擾。忠誠于自己從事的職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4積極引導教師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職業道德行為

  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需要億萬人民共同參與團結奮斗的偉大事業,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持之以恒地為之付出艱苦努力的宏篇巨作教師只有把職業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這些精神領域的東西,落實到為實現現代化而教書育人的具體行為上。才能檢驗他們的道德品質是否高尚只有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有資格成為學生的導師,否則,被教育者是不會信服的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對學生是一種期望一種召喚、一道無聲的命令。是引導和激勵學生完善品德、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力量,必須以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為行為準則,加強引導。

  參考文獻

  [1]李春秋。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頁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5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神圣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21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 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 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此, 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風建設和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

  一、師德修養的基本要素

  1.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修養的思想基矗“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 人梯”、“ 春蠶”、“鋪路石”, 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 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 像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2.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修養的基本要求。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 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絕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

  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

  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3.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核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 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 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 要求學生文明禮貌, 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 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 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 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4.教好書是師德修養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

  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 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 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

  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 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

  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么都想知道,并認為教師什么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欲是發展智力的動力, 教師應珍惜它, 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 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里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 然后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5.育好人是師德修養的歸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自己不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 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 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以德育為首, 五育并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中學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

  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 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 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

  1.要注重性格的平穩持重和認識視野的開闊貫通。性格的平穩持重是一個教師應有的心理狀態。要能以平等、熱情、誠懇的態度面對學生,要讓情緒穩定,善于自我調節。

  教師要對那些不利于教學的情緒加以控制。特別是與學生發生矛盾、發生沖突的'時候,教師更要理智,不要聲色俱厲,暴跳如雷,使矛盾沖突白熱化,而應冷靜沉著,寬宏大量,在健康的氣氛中解決沖突, 并使沖突導向產生一定的教育價值。

  2.要有較強業務技能和學術能力。業務技能,是指通過長期某一業務活動方面的訓練而求得的技術。

  如工整清晰的板書,標準的普通話,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應用等,都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業務技能。學術能力,是指在業務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的個性特征。通常人們主張,“學思結合”、“做想結合”、“知行結合”。不能只停留在業務技能的層面上, 而少于學術提煉,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學術見解的發表,而少于親身教學的實踐。

  3.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機智幽默的應變能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 要善于清晰地展現各門學科、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交給學生一張知識網, 并教會學生利用這張網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機智、幽默同樣是構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品質,它是教師性格、修養、智慧的表現。幽默可以幫助教師更靈活更巧妙地實現教學、教育的意圖, 學生也普遍歡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師。機智就是應變能力,課堂上的情況瞬息萬變, 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幽默、機智實際上是以扎實的知識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基礎的,這個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

  4.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現在的資訊迅猛發展,知識更新非常快,教師不能再抱著一本書闖天下, 加速知識的更新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 特別是對中職學生而言, 他們已經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接觸社會的機會也不斷增加,有自己的思想。教師如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很容易產生信任危機,同時, 知識的更新也更容易和學生產生共同的話題, 良好的互動關系會使教育問題的解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 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 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 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是時代的需要, 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造就一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率先垂范,教書育人, 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實現自身的辦學目標。所以, 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 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6

  一、高職院校教師廉潔從教的概況分析

  從不少高職院校的學生反應情況來看,每到期末考試或者其他大型的考試,一些教師就會變相的收取學生的“過關費”,并且有的“過關費”數額較大,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教學教育的公平性,還觸犯了法律。第三,在學術成果的評審和鑒定環節,存在情況。一些教師,為了評的更高層次的職稱,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而限于自身的研究局限,為了能夠順利取得相關職稱,就開始對學校學術成果評審委員會的相關領導進行。

  二、促進高職院校教師廉潔從教的措施分析

  1.健全職業監督機制。

  從高職院校的教師管理模式來看,設計合理,執行有效的監督,是預防教師隊伍,促進其廉潔從教的重要舉措。任何沒有嚴格監督的管理制度,都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教師的廉潔從教,除了從紀律上嚴格約束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在高職院校內部,可以以學校黨支部為領導機構,有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共同組成監督小組,定期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測評,發現問題的要及時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制定有效的懲戒機制,對于那些觸犯教師行為守則的教師,要從嚴處罰,杜絕教師貪腐行為的發生。

  2.加強自律教育。

  高職院校的教師,從整體素質上來講,無論是其學術水平還是個人道德水平,同本科院校的教師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管理過程中,加大對教師的行為約束力度,做好教師的自律教育。從教師廉潔從教的初衷看,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要時刻保持一顆職業奉獻的熱心,高職院校的教師,在經濟收入上,可能相比社會中的其他行業,顯得有些淡薄,而如何才能抗拒外界的誘惑,甘于為教育事業奉獻,是值得教育界思考的重要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在復雜的世界中明確是非標準,增強辨別能力,不要被來自各方面的不良風氣蒙住了雙眼,不是屬于自己通過合法勞動所得的'報酬,就堅決不能接受。其次,要敢于抵制不良的風氣,凡是違背教師職業道德,違背廉潔從教的行為要堅決抵制,不能麻木不仁,明哲保身,自己的思想上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各種不良誘惑就隨之遠離,只有嚴格自律,才能養成公正的品德意志,這一點是保持廉潔自律,堅守高尚情操的重要保證。教師要保持廉正需要做出許多艱辛的意志努力,除了抵制各種不良的誘惑,還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遇到別人的不理解,教師就要有果敢、堅毅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量,要做到“慎獨”,只有道德意志頑強,在任何情況下才不會改變自己正確的認識和信仰。總之,教師只要具備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頑強的抵制能力,并能夠養成自己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潔從教的道德行為。

  3.完善學術評價體系。

  學術對社會風氣的毒化并不亞于其他領域的,。學術的發生,外部環境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但與高校缺少健全的學術評價體系和輿論監督也密切相關。要通過各種方式防止學術浮躁,杜絕學術違規行為,并力求學術創新,提高學術水平。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學術道德規范。進一步完善專著論文出版、科研項目申報、科研成果鑒定和評獎、職稱評定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制定防范和打擊專著論文中的抄襲、科研成果的造假、科研成果鑒定評獎的不公正等現象的懲處條例。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營造潛心鉆研、嚴謹治學的學術氛圍。通過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思想交流、經驗交流等活動來營造氛圍,制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把廉潔內容滲透到業務學習和日常工作中,形成普遍的育德氛圍。

  三、結語

  教育是社會經濟生活中非常文明高尚的行業,是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幟,而教師隊伍對于學生來說,起著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當前,雖然教師的一些不光彩事件,給廣大教育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只要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制定出相關的制度措施,教師的廉潔從教是可以實現的。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7

  【摘 要】師德教育更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師德建設工作是每所學校致力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如何更好地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師德教育,更是每個一線教師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文化修養、身心修養,成為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楷模。幼兒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保證每個幼兒受到公平教育的權利,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師;師德;教育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一文中,指出教師的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這些論述都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作用的重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師德教育,把師德教育放在學校德育工作的首位。

  教師的行為規范是教師個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幼教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師的自身要求都對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幼兒教師不僅要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幼兒,勤于學習新知識,了解新信息,還要不斷更新理念、增強能力且具有高度責任感。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文化修養、身心修養,成為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楷模。幼兒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保證每個幼兒受到公平教育的權利,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作為培養幼兒教師航母的幼兒專科學校,必須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高和業務素質強的教師隊伍。而師德教育更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師德建設工作是每所學校致力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如何更好地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師德教育, 更是每個一線教師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 多年的歷史、政治教學實踐,讓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體會。

  一、師德教育目標要與時俱進

  師德建設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要讓教職工知道師德總要求外,還要注意分階段分步驟強化具體要求。因此,要抓好師德建設工作還要有長遠的目光和足夠的耐心,要善于根據不同時期,時代提出的新的要求,制訂不同的師德工作目標、任務。而作為一線教師,更要認真貫徹執行學校制定的師德工作目標。

  二、結合教學實踐,把師德建設內容具體化

  師德建設的核心就是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雖然有關的教育政策、法規對各行業職業道德內容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但如何在工作中體現,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執行制度的問題、同事之間的團結協助問題、工作態度與責任心問題、勤儉辦園問題等。因此,我們必須把師德建設內容具體化。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教師,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結合師德教育的具體內容,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師德教育。

  三、教育學生對我國幼兒教師師德現狀有清醒的認識

  近年來,我們身邊有許多老師多年來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廣大幼兒、家長、老師們的信賴與尊重。但是在看到主流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對目前在我國幼兒教師師德建設中不盡人意的狀況和現象給予高度的重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的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法落后,學習意識、法制觀念淡漠,有的一味崇尚師道尊嚴,強調遵守紀律和集體統一,缺失人文性。二是有的教師缺乏愛心,敬業育人意識淡薄。個別教師把從事教育僅僅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厭倦和鄙視本職工作,工作敷衍了事。挖苦、訓斥孩子,體罰孩子的行為仍時有發生。三是部分教師在工作作風和言談舉止,表率作用欠缺,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教育學生對這一現狀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應該正確看待,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

  四、用正確的觀點看待人,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

  所謂用正確的觀點看待人,就是指我們要用全面、發展、辯證的觀點看待人,善于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堅決杜絕“帶有色眼鏡看人”、“從門縫里看人”等錯誤的待人觀念。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受人尊敬、獲得友誼和被人關懷的需要,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人們就會產生積極、愉快、歡樂的情緒,反之,人們就會產生消極、不愉快的情緒。而我們師德建設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有感情的小知識分子,在進行師德教育時要講究尊重、信任、關心,用正確的眼光看人,這樣才可以增進情感上的溝通,從“動之以情”入手,運用“曉之以理”的'方法,可贏得“導之以行”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冷漠相待、訓斥甚至諷刺挖苦的錯誤態度,即使道理講得再對,其結果往往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不是陽奉陰違就是抵觸“頂牛”,工作難以奏效。我們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教師,更要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每一個孩子。不然,我們有什么資格要求我們的學生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熱愛幼兒、關心幼兒呢?

  五、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我們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名言充分說明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我們是培養幼兒教師的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決不能做“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否則,道理講得再透,學生可能也只是“這只耳朵進,那只耳朵出”。事實證明,師德建設成效如何,我們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我們必須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表率,用良好的師德風尚帶動學生,引領師德水平向更高層次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素質教育所倡導的品質培養,都應該從可塑性極強的幼兒開始。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她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取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她是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堅實基礎的搖籃。所有這些活動的完成,都需要有著完整人格和高尚職業道德的幼兒教師。

  總之,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幼兒園教育工作狀況和孩子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以最大的努力促進幼兒園的健康和諧發展。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 篇8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興,民族興,因此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沒有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就無法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就難以提高全民族素質,難以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難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育事業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跨越,國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知識貢獻。

  一、愛崗敬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矗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

  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你不愛他,他會愛你嗎?我們教師職業的價值,正是體現在一個個學生心靈的升華上,教師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潤著一個個個體的心田,從而產生了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養人的良好品德。通俗地講就是,教師的教最終是為了不教,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品質。這才是真正地教學生,愛學生,而不是簡單地教會他們認字、計算僅此而已。教師還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得到不斷的發展。

  三、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目前,一些教師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對學生現狀看得多,學生發展看的少;知識要求多,能力訓練少;分數看得多,實際才干看得少。這種育人的觀念與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距離甚遠。“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為培養學生,而是應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中認識。教師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和德才要求,指導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一定要目中有人,千萬不能“重術輕人”。任何一名教師都不可能把學生步入社會后幾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識都傳授給他們,但如果學生具備了自學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創造的激情與精神,同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就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終生受益不荊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四、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一個好老師受同學歡迎,其實并沒有什么法寶,也許就是總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 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情況。

  教師要模范履行師德規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師德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這就要求教師自重、自盛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五、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是一條清澈的,不斷流動的小溪,吸引著學生到你身邊來汲水。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教師更不能滿足于先學于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具有勇于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

  人民教育德為先,在工作中要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以培育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好自己的光榮職責。要向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關愛學生、教書育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引導,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導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會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依法執教、愛崗敬業,認真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工作中要為人師表、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通過不懈努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教育心得02-09

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簡報11-24

師德師風培訓教育心得06-08

幼兒師德師風教育心得11-06

師德師風專題教育心得03-01

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方案04-21

有關師德師風的論文(通用7篇)12-28

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心得11-24

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方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