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時間:2023-01-01 12:50:4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精選7篇)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1

  目前廣大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關心國家和民族命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甘于奉獻,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但同時也出現了部分教師育人意識淡薄,職業理想弱化,師表形象欠佳,功利思想濃厚,學術道德下滑等問題,嚴重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勢在必行。

  一、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內在動因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師德建設重在教師自身。只有具備崇高的師德,教師才會有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具有了主觀上的精神動力,才能夠忠于黨的教育事業,潛心探索教學方法,增強實踐能力,提升雙師素質,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一)忠于教育鑄師魂,奉獻精神代代傳在思想上,教師要樹立強烈的職業榮譽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以言傳道、以行垂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目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何能做到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用真誠的心靈去擁抱每一位學生,是對當代教師的極大挑戰和考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教師的人生寫照;甘于清貧、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用生命詮釋人生價值是教師畢生追求的目標。教育這條路,注定是一條清苦的路,奉獻的路,寂寞的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有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與意志,就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升華崇高,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

  (二)勤學苦練強業務,真抓實干爭雙師高職院校的師德建設以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這就要求大力推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實踐能力,即提升教師的“雙師素質”。師道尚勤,教師要勤學、勤思、勤省,努力鉆研業務,探討科學教學方法,大膽進行教育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及廣博的知識,能夠將所擁有的知識融匯貫通,自成體系。高職院校特有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外派企業掛職鍛煉機會,或者自己創造條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熟悉具體業務操作流程,將鮮活的一手材料帶回課堂,使自己成為能文能武,教有水平,行有示范,令學生敬仰的德高技超的'教師。

  (三)欲要教人先正己,終身學習做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工作的“表率性”和學生特有的“親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品格和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重視培養高尚的師德,塑造強大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學生,去影響學生。教師要求學生熱愛所學專業,有上進心,自己本身就必須熱愛教育事業,不斷進取。教師要求學生關心他人,自己就首先要做到愛護學生。教師要求學生努力學習,自己首先應建立終身學習的制度,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質量和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二、提升學校軟實力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外在保障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媒介和場所,是師德建設順利進行的外在保障。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學校要對師生施以博大的人文關懷,弘揚宣傳先進典型,同時健全考核監督制度,完善獎勵懲罰措施,為師德建設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一)人文關懷沐師生,共建和諧好校園目前,教學和課程改革正處于關鍵時期,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生力軍和突擊隊,學校應該注重抓好教師的自身發展,在不斷加大專業能力培訓力度的基礎上,還要對教師隊伍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深入開展政治理論、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突破新課程改革的瓶頸,推動學校整體教學質量不斷攀升。此外,在鼓勵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同時,學校應增加人文關懷,更加關心教師的個人生活,關懷教師的幸福生存,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讓教師有價值、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只有學校和廣大師生的共同進步才能夠創造出和諧上進的校園氛圍。

  (二)宣傳典型揚師德,營造氛圍育先進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師德建設過程中要大力宣傳師德先進典型,注重挖掘和推廣具有指導意義的新思想和好做法,并運用多種形式加以宣傳推廣。比如,以每年慶祝教師節、評選“先進個人”,表彰優秀教師等活動為契機,學校可以組織師德主題教育活動,舉辦師德論壇;在日常工作中,舉辦教學課件和教案展覽,宣傳教學能手的優秀事跡;在學生中開展“我心中的好老師”等征文活動,讓更多默默奉獻,辛勤耕耘在自己崗位上的普通教師脫穎而出。并且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網站等載體加以宣傳報道,使師德標兵貼近師生,感染師生,在全校范圍內掀起崇尚師德的熱潮。

  (三)考核管理嚴把關,獎懲并用促師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師德建設過程中,必須有一套有效的機制做保證。首先要建立科學的、完善的考核機制,突出教書育人實績考核,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管理,完善各級督導制度,對師德的考核力爭標準化,科學化和程序化。構建師德建設的學院、各系、教師、學生四位一體的監督網絡和獎懲機制。建立通過聽課、互評、學生評議等途徑,及時把握每位教師遵守師德規范和教書育人的情況,尤其要注意學生對教師的評議。其次要高度重視考核結果的運用,加大對師德高尚和教書育人成績顯著教師的表彰力度。通過評選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崗位創新工作者、優秀輔導員等,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將其作為教師聘用上崗、職稱評定、進修培訓、選派留學等的重要依據。再次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堅持示范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宣揚獎勵師德成績表現突出者,對違反師德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并做出相應的處罰。當然,在獎勵過程中要堅持考核標準的多元化,不能把科研成果、學生考試成績,技能大賽獎項等作為師德考核的唯一標準,有效地防范和杜絕功利化的傾向。教師的事業就是綠葉的事業,它令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教師的德行是指路的明燈,它將學生的求學之路點綴得花香彌漫。讓我們共同揚起師德的風帆,熱情工作,追求卓越,創造品牌。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2

  摘 要:“師德”,簡言之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在我國各大高校是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建設所需人才的基地,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體系中肩負著培養各類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的職業操守比任何職業的要求都要嚴格,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也是高等教育得以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高校教師 師德建設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搖籃,是我國各類人才培養的集中營。高校要想完成這一重任,離不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熱忱,離不開教育者本身的道德素質提升。因此,高校教師在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職業道德的培養。在工作中、生活中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同時也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師德建設體系,實現全體教師的師德提升。

  一、高校師德體系構建主要的重要內涵

  1.高校師德體系的構建基礎是教師要具備專業素質,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其職業道德的首要問題就是愛崗敬業。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會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得更大的成績。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知識傳播者,是一份社會地位很高的職業。高校教師被很多人羨慕,但同時也可能存在著對其不理解。有時候教師的工作可能會得不到認可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否則就不能專心于教育工作崗位,更談不上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作為高校教師,要自覺培養對高等教育工作的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為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教書育人是師德體系構建的道德核心。

  教育工作的本身并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真正內涵歸根結底在于樹人。從我國提出素質教育之日起,其內涵就包含了德育。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道德修養的形成除了學生自身因素以外,也來自于學校教育,來自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師德是教師的靈魂, 師能是教師發展的根本。高校教師既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以淵博的知識和專業的`技能去培養學生,更要在道德、情操、品行等方面做學生的楷模,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3.為人師表,身正為范是師德教育體系的核心。

  為人師表,身正為范是很多高校尤其是師范類院校的校訓,其內涵在于揭示了高校教育的核心。為人師表是高校師德建設的基礎,無論何時何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在品德操守、學識技能、生活方式、舉止談吐等方面為學生做出表率。高校教師要把言傳與身教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生面前,都應以楷模出現,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大學生。

  二、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困惑

  1.部分高校過分注重學校硬件設施建設,缺乏德育工作的投入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某些高校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片面追求大學之“大”,將主要精力和資金用于學校的擴建與校園美化等硬件設施上。誠然,好的校園環境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好的條件,但是這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高等教育的核心簡言之就在于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各類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德育工作,因此高等教育應該在師德建設等軟實力方面多投入,一支德行兼備的教師團隊必將能夠影響和鼓舞學生。

  2.部分教師職業道德觀念不強,缺乏責任感。

  在市場經濟等負面因素的影響下,部分高校教師的價值取向也跟著發生了變化。有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觀念不強,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對本職工作投入少。也有的高校教師不思進取,缺乏對教學工作的探究,不認真備課,創新意識淡薄。甚至個別高校教師過分看重物質利益,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社會兼職及一些商業性活動,不潛心于學術。殊不知這樣的工作態度是對教育工作的褻瀆,是對學生的極其不負責任。

  3.部分高等院校的師德建設重理論、輕實踐。

  道德作為一種力量,對人的發展有著教化功能,是需要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和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提倡以德治國。在高校同樣地也強調教師要以德服人,重視師德建設。但是實際情況不盡人意,有的高校始終將師德建設放在理論層次,沒有深入實踐。所謂的師德建設也是紙上談兵,毫無現實意義。

  三、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1.提高道德意識,加強師德修養。

  我國高等教育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只教書不育人、師德建設重理論輕實踐等等問題,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的阻礙教育的發展,損害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為人師表的形象。現實迫切地要求我們在推動素質教育中重視師德建設。構建師德體系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需要。只有師德過硬的教師隊伍,才能充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各高校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激勵機制,讓高校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未來規劃、學科建設等事業中來,用事業的發展來增強教師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同時要重視對青年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力度,建立具有戰斗力的科研梯隊。以師德建設為主題,深入開展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中心內容的名師工程。在教師群體中積極開展優秀教職工評選表彰活動,對獲獎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并把獲獎情況作為評優評先、崗位聘任等得重要依據。利用校內各種宣傳媒介,表彰德高望重的優秀教師,組織經驗交流、教學觀摩等方式推廣先進的教師職業觀,以此帶動和激勵其他教師的德育培養。

  3.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

  作為社會存在的一部分,師德建設需要良好的社會氛圍。好的社會環境會對人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有切實的政策措施保障高校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維護高校教師的尊嚴。

  道德的培養不是朝夕,高校教師師德體系的構建是一項貴在堅持的任務,它需要高校、廣大教師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從法律上、制度上、運行機制上加以規范,以保證教師職業道德的真正實施。只有這樣,師德建設才能落到實處,才會為社會培養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3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對于中學教師的評價越來越多樣化,負面消息層出不窮,部分人群更是以師德對教師進行道德綁架,有意曲解事實,對教師形象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面對新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加強中學教師的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有助于改善社會對教師的不良印象,更是有效教學質量的保障,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活動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對社會、人生美的教育,在審美情趣視角下,可以較為全面地把握師德建設,形成科學化、人性化的建設體系。

  一、審美情趣

  審美情趣,是欣賞、鑒別、評判美的能力,是在人的實踐經驗、思維能力、藝術素養等基礎上形成發展而來的,是審美知覺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斷力、創造力的綜合。對于中學教師而言,審美情趣是至少包含學識素養、美學趣味、道德修養、生活理念在內的整體素質的外化和具體體現。教師的首要職責是育人,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學教學活動面對的是成長中的青少年,教師的人格素養極容易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因此良好的師德是科學教學的保障措施之一。

  二、加強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1.加強師德建設是科學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個學科的老師。”教育的根本要義是從個體和社會的統一中把握人的身心的全面發展,促成學生在認知結構、道德結構、審美結構等方面不斷變化并趨于完善,形成科學的知識架構。教師只有自身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人生理想,形成科學的師德,才能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言行舉止影響學生,通過教學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也是科學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2.加強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必然要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應當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嚴于律己的精神,通過師德的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注重儀表美、形式美。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理想教學效果的切實保障,良好的教師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加強師德建設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更是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求,

  三、中學教師在審美視角下的師德建設

  1.堅持不斷學習的師德進步理念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美德出于有知,知識是一切德行之母。知識儲備陳舊、架構不清晰的教師,即使其道德修養水平再高,也不能稱之為合格的教師,也談不上高雅的審美情趣。教師的教學活動是與時俱進的,教師應當不斷學習,及時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才有助于傳授更加科學化、現代化的知識。求知是一項耗費精神、體力的活動,通過審美情趣的提升,促進對知識的科學認識,有助于教師打開的理想的閘門,逃離模式化的繼續教育,增加學習的`動力,將求知的枯燥變為輕松適宜的心境提升,在審美情趣下的求值欲望更加符合人的合理訴求。

  2.堅持自省慎獨的師德修養

  儒家思想是影響我國傳統思想觀念的重要修身方法。《論語》中說:“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師德的重要內容是“德”,“德”是人性美的外在表現,更是審美情趣的重要聚點,良好的品行、素養是需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斷打磨的,及時地反省才能不斷地發現自身的不足,通過適時的改進才有助于素質的逐步提高。教師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也是道德、品行的示范者,自行慎獨的得到素養是一個人日益精進的良好方式,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促進學生的進步,充分發揮教師本身強大的道德感召力。

  3.堅持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造成人們思想的功利化,過于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與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是不相符的,與美的理念是相悖的,與師德的建設是偏離的。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端正的生活工作態度,愛崗敬業是教師對本職工作的一種積極態度,是教學質量的情感基礎,更是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教師只有通過對工作的多付出,才能提高學生認知層面,產生情感共鳴,更好地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價值理念,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審美情趣是教師科學知識體系、良好道德素養、高尚精神情操的有機結合,是對抽象美的現實化解讀,從審美情趣出發,更容易把握師德建設的方向,科學、合理、有序的構建符合教學需求的、具備健全師德的中學教師隊伍,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4

  一、當前小學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職業榮譽感不強

  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在教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教師。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職業榮譽感,但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少數教師只是把教師職業當作養家糊口的工作,缺乏事業心和成就感,在師德修養上是被動的,教學缺乏熱情。僅僅滿足于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是不夠的,每個老師也必須為教育事業負責,并提高教師的職業榮譽感。

  2、缺乏責任心和愛心

  做一個好老師,有很多的條件。老師的責任心尤為重要。如果缺乏愛心,那么教育工作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愛心的缺乏也反映在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小部分老師在教學中不求上進,缺乏責任感,沒有深入的研究教材和教學規律,對學生缺乏耐心。對學生的成長不關心,只管教書,不管育人。

  3、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令人擔憂

  只有良好的心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社會的飛速發展給教師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教師要面對職業、人際關系和家庭穩定等多重壓力,教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

  二、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喜好模仿教師的特點。所以小學教師要加強道德修養,時時處處做好表率。

  1、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

  雖然有小部分教師在師德建設上存在一些問題,但還是有許多師德高尚的教師,這些教師雖然處在不同的環境中,他們的年齡有大有小,他們有或好或壞的工作環境。但有一點是令人驚嘆的是,他們深深地愛自己的學生!那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的,純潔的。作為一名教師,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基礎和前提,愛是師德的核心。愛學生也是教師工作的重要部分。

  2、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教師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教師可以不再是一缸水,而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口水井,泉水涌出不斷。教師也應該有廣泛的愛好和才能。由于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現代世界,他們什么都想知道,而且他們認為教師什么都知道。這種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教師應該珍惜它,而不是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教師要終身學習,不斷開拓,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

  三、學校提升教師師德的方法和途徑

  一個學校要搞好師德建設,必須為教師營造一個好的師德建設的環境。

  1、提高教師的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能

  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認真思考。一個人的道德素質,不是一本書、一份報、一段新聞,就能夠提高的。要真心做一名有道德素質的教師就需要每天不停地反省自己,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自己的人生底線。用一生去不斷地提高素質和道德品質。所以學校可以定期對新老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并可以舉辦專題講座, 提升師德水平。

  2、組織學習優秀教師事跡

  在優秀教師中,盡管他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他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鉆研和甘為人梯。優秀教師的言行能夠感動每一位老師,讓大家深受教育,同時也能激起大家效法之心。

  3、開展競賽活動, 激發教師熱情

  學校可以通過“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征文比賽”來開展師德活動,讓每個教師盡量參與。

  4、促進維護教師心理健康

  學校應該幫助教師學會合理調節情緒,安排生活,善待自己。學校領導對教師應提供有力的支持;關注教師心理健康,給教師關心和呵護。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5

  1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現狀

  1.1重功利,輕理想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決不是一句空話,它蘊涵著教師這種職業的崇高美。但是,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當然也不可能離開物質生存的環境,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下,部分教師傾向于以實際效益衡量一切,出現了一些“道德滑坡”現象。

  1.2重利益,輕道德

  有的教師缺乏敬業奉獻的精神,沒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職工作中,備課不認真,講課開無軌電車;有的熱衷于第二職業,從事與教學、科研無關的牟利活動;有的教師甚至受物質利誘,對學生不公正,為一己之利隨便泄題、送人情分等等。

  1.3重娛樂,輕充電

  有的教師在教學上不思進取,一成不變地沿用舊的教學方法,不改革創新;有的教師把上班當作任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下班馬上生龍活虎參與到各種社會娛樂活動中,甚至成為歌廳、麻將桌的常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師德缺失。

  2就業效率現狀分析

  就業效率,是指學生就業的數量和質量,具體包括一次就業學生的多少、就業崗位的好壞(主要指專業的對口情況及薪資的體現)、就業崗位的穩定及發展情況等。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具體表現為:大學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普遍下降,研究生就業好于本科畢業生,專科畢業生就業形勢最差;重點或名牌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好于一般高等學校畢業生;政法、電子與通訊、師范等類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理工、語言、醫藥等類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般;而農林、藝術、財經特別是一些長線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最差。單就大學生就業率而言,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但這種就業持續的時間往往不會太長,相當多的人可能不得不重新再就業,也就是說,就業率高不等于就業效率高。像這種再就業多次之后,表面上看是經驗多了,實際上是學雜了,所謂“廣而不深”,最終從個人來講沒有一技之長,這就可能形成新的失業。長期以來,我們考核就業工作只注重畢業時的一次就業率,沒考慮人材發展的持續性、就業的穩定性及人材的適應性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只重視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就業軟性能力即德行修養的培養,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就業的效率。綜上所述,由于大的就業形勢嚴峻、教師師德滑坡使學生德行修養不良、學生專業技能較差等原因,導致了目前就業效率普遍低下的局面。面對就業困境,要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就業效率,就必須做到學生專業能力及德行修養一起抓。要抓好學生的德行修養,首先必須加強教師師德對學生就業效率影響的理論研究,并促成在實際操作層面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有效的實施。

  3教師的師德對學生就業效率的影響

  影響學生就業效率的因素較多,除了社會影響、學生的自身技能等因素外,還取決于學生本人的德行修養,而學生德行修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教師的勞動,教師的勞動是培養人的勞動,這種勞動自始至終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勞動是把自身的各種特性作為手段去影響或感染勞動對象,從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生預期的變化。因此,教師本身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道德因素,對學生來講,就是一本活的最容易受到追捧和模仿的教科書,從而形成學生個體的為人立世之道,所以作為教師個體的師德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德行修養的好壞,最終會影響學生的就業效率。

  3.1良好的師德會影響學生的一次就業率

  學生初次就業應聘能否成功,有的時候就是要靠學生在看似跟招聘不相干的細節中有沒有讓考官滿意的表現,所以,在有的時候,決定學生命運的往往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而決定細節的恰恰是學生的素養即平日的德行修養,而學生良好的素養很大程度上就來源于教師,特別是學生自己崇拜的教師的良好德行示范的的影響。

  3.2良好的師德能促進學生崗位穩定

  師德之魂是師愛,老師愛學生,學生才會對世事充滿愛心,以至于愛他人,愛職業,愛崗位,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3.3良好的師德能促進學生立足崗位謀發展

  一個教師能在他自己的崗位上勤學習、精鉆研,并不斷有所成果,那么他的學生也會積極地對待人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以自己崇拜的老師為榜樣,在踏實苦干的基礎上,用心工作,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最終會在崗位上得到重用,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3.4不良的師德會使學生一生求職艱難

  王老師是某高職學院的體育教師,籃球打得好,很受一些學生追捧。張強對王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跟王老師學籃球,學侃侃而談,也學只做自己愛做的事,不愛干的就撂攤子、發牢騷,沉不住氣。畢業后張強和幾個同學到江蘇一公司就業,先分到貨運部當搬運,沒過三天他就跑掉了。后來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長講:按我們公司的用人理念,新進員工先都要打磨一段時間,然后才會擇其優而重用。后來,堅持干完了一個月“打磨期”的兩位同學,分別被安排在財務部和市場開發部。張強看著還是很“紅眼”,但積習難改,走到哪里都干不了多久,十年過去了,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成天喋喋不休地埋怨世道對他太不厚道。

  4加強師德建設的策略

  教師師德好壞對涉及學生就業效率的.各個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在我們的身邊已有不少鮮活的實例。因此,加強師德建設,促進學生德行養成教育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事。

  4.1強化高職教師樂業意識

  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對職業技術院校的投入比對公辦普通高等院校要高得多,2014年06月06日,國家再次做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更進一步制定了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在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歷史原因,社會鄙薄職教的觀念仍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破除陳腐觀念,爭取政府、輿論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真正的看重與支持,實實在在地提高高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讓他們安居樂業,心甘情愿地扎根崗位謀發展。

  4.2建立基于法律準繩的高職院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我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制定時,大多依據的是教師崇高人格的理想期待,這種理想道德化身的期待是無堅定的法律基礎和社會現實生活基礎的。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我國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法律和國務院等出臺的行政規章,進一步細化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職業道德要求,進而養成在法律意義上強化自己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職業道德行為的習慣。

  4.3加強對教師師德狀況的調控和引導

  要對教師的師德進行有效的調控和引導,首先必須重視律德。律德包括自律與他律,道德的形成,首先靠他律。對教師道德建設,從他律的角度來看,就是一靠教育,二靠激勵和約束。激勵和約束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師德建設的外部動力。建立激勵機制就是要大力表揚師德先進典型,重視正面的優秀事跡宣傳,發揮好身邊榜樣的傳、幫、帶作用,并在職稱評定、生活、福利等方面對先進實施傾斜。對教師道德建設,從自律的角度來看也尤為重要。師德修養,貴在自覺。以人為勞動對象的教師,其勞動特點決定了師德水準的提高,要通過個人的道德覺悟和職業良心的自律來實現。

  4.4始終保持教師隊伍的活力

  在師德建設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引入競爭機制,始終保持教師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對師德評價不合格、業務素質低的教師要采取強硬的手段予以懲戒,如離崗培訓、自學進修甚至下崗除名等,實行優勝劣汰,以不斷純潔優化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教師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因為如果光看重言教,教師的教學完全可以用電腦教學來代替),高尚的師德是教師身教的資本,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學生會因為崇敬而效仿,并帶著老師的影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抑或成功就業,在崗位上健康發展,最終立業成器;抑或就業不暢,始終難以適應崗位及社會,顛沛落魄,怨怨艾艾而終其一生。所以,高尚的師德對學生一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是巨大的。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6

  新世紀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多元化,師德水平建設越來越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發展和提升。當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中,針對加強師德建設提出:“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時期,構建和諧師德勢在必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以傳統文化的精髓理念來規范和引導當代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示范,是促進當前師德建設的有機載體。

  一、當前師德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1)主流引導思想與現實環境差異的錯位。

  結合當前諸多高等院校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的“謙虛謹慎、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價值坐標柔性有余、剛性不足,并不被所有老師所重視。思想宣傳中的“蠟燭觀”、“安貧樂教”和“義利觀”,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當前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難以作為教師道德評價的指導思想和普遍標準。

  (2)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和個體素養的錯位。

  《三字經》云:“教不嚴,師之惰”。由于高校教師的個性特點和認知特點的差異,他們對于道德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從個人素質的結構看,高學歷并不一定等于高素質,因為文化代溝差異和個人經歷不同,帶來思想上的共識性偏差,對師德的理解也會出現失衡。所以從長遠來看,高校師德的建設既是高校發展中的基礎性問題,又是一個長效機制問題。

  (3)師德評價指標體系與實際操作的錯位。長期以來各高校都很難對師德進行量化考評,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在課堂教學評價以外,社會對他的師德評價往往受到教師個人行為的影響,而不是依照合理的評價指標來評判,因此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對師德體系監控帶來了弱化。

  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高校師德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整合高校多元化的教學價值取向。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思潮的多元化,作為師德的要素,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將對學生人格、各種能力的培成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群之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起著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良好思想道德是學生思想行為的指向標。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那樣,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指路人,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人的態度———對學生、對未來公民的態度。

  (2)有利于高校教師追求高尚的和諧師德境界。

  從“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中體悟師生關系的平等性;從“善利萬物而不爭”中感悟師德的無私性;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中,洞悉師德的曠達性。和諧師德境界之無私性———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借用老子講水性,這里以水的性格比喻師德,因為水有兩大善性:善利萬物———就是奉獻精神;處下不爭,是指奉獻精神之上的一種更高境界———無私,這正是師德的生動寫照。

  (3)有利于規范高校師德制度性建設。古人云,“國之制度典禮,實皆為道德而政”,“國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由此來看,道德和制度是相輔相成的。在學校,師德建設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它不能僅僅依靠輿論宣傳和教師的自我修養,一定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予以保障。而制度建設應當體現目標的指向性和理論的引導性。作為一種比較系統、完整的價值觀(當然前提是符合當代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于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建設長效的師德教育機制、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等具有普遍的規范和引導價值。

  三、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思考

  (1)傳統文化價值體系應成為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的師德培養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前提下,在堅持尊重差異、提高能力的同時,加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建設,以教師自身的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格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學生。

  (2)創新機制,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教育和引導教師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和義務。把師德培養作為與日常教學研究和教研活動相結合、相匹配的長期素養教育和品性教育。

  (3)師德建設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學這泓深潭要澄碧如鏡,藏珍蘊寶,就必須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的理念,不斷加強師德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師德境界,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 篇7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滲透無處不在,而作為一名教師應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如何教書育人,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是我們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 師德師風;建設;思考

  我認為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在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自己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以身立教”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我認為師德師風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說實話我從小就希望將來做一名人民教師,對照“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個基本內容,深有體會。

  既然自己選擇了這個職業,在政治思想方面,要努力學習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好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社會公德。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看成最高美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對待工作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真、完成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并用“學為人師、行為示范”來約束自己,做讓家長認可,學生喜歡,學校放心的合格教師。

  一、教師首先要忠誠和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教師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階梯。然而,教師又是很平凡的。我想,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春蠶”、“鋪路石”等,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擺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觀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獲。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一直用愛來感化學生,來凈化學生的心靈。為此,我作為一名教師感到無尚的光榮,教師肩負著對國家人才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發展的重擔。因此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二、其次教師要無私奉獻的去關愛每一位學生

  教育是一門藝術,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教師的關愛是學生心靈的陽光。孔子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老師,傳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應該是人之道,一名老師,職為授業,更為樹形。因此教師要有一個完美的人格,讓自己的一言一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去感染著學生。所以教師要有崇高師德,不管是教書,還是育人,都要永記于心。

  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么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并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一個學生尊敬和喜愛的老師仍是我們每名教師努力的目標。

  三、再次教師要率先垂范,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教師要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同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才能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教師在吸取新知識、新觀念的同時,還應多反思、多積累、多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最終走向不斷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相反一個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的教師,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的、純凈的底色。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們想象力豐富,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是“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不是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它需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我們這些為師者要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只是保持原有的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養出社會注意的“四有”新人,才不會辜負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教師的光榮使命。

【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04-25

師德師風建設個人報告01-22

師德師風建設個人總結08-29

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方案02-20

師德師風建設方案(精選14篇)05-12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總結05-24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報告11-17

師德師風建設個人心得11-05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