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農業現代是解決“三農”問題重要舉措

時間:2023-05-01 02:54:1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業現代是解決“三農”問題重要舉措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重大任務。然而,要完成此項任務,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業現狀,必須順應世界農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現代化新階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礙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力做好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和保護農業耕地質量等工作。

一、建立規模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實現農業經營體制的突破

現行的農業經營體制是建立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經營基礎之上的小規模經營方式,這種農業生產的小規模分戶經營模式存改革初期確實起到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這種小規模的農業經營體制與現代農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一家一戶小規模的經營模式不僅從客觀上阻斷了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接,使農業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處于一種封閉的、分散的生產狀態,從而降低了農業生產效率,抑制了農業增收潛力,而且還阻礙農村土地的適度規模化流轉,使目前的農業生產工具仍處于一種人畜犁耕的原始狀態,遲緩了農業機械化的研發與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仍停留在農產品總量的增加和化學肥料與高殘留農藥的使用上,阻礙了優質化、無公害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與研發;使農村土地的價值仍處于一種單一的、原始的農產品產出效益上,而無法通過交易擴大農業再生產并從其中獲取更多利潤的資本。因此,建立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以農戶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實行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規模化經營,即每個農戶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愿的而非強制,而且按每個農戶所投的股份的多少來分配農業收入。這種規模經營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產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當然,適度規模化經營不是要動搖和改變現有農村家庭聯產承包體制的基礎,剝奪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益,而是要通過這種適度的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地解決好小規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經營條件下的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矛盾,避免因農戶分戶經營所帶來的生產上的盲目性和產品產業結構上的趨同性所造成的農民利益損失。

二、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突破

農業生產成本過高是導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導致農業成本過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專業化分工的缺乏,應該說在農村絕大多數地方還沒有專業化分丁的概念。現實的情況是一個家庭獨自承擔。這種缺乏農業分工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增大了農業勞動者的市場風險,由于目前大多數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應付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不少農民文化素質低,很難準確的判斷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因此,大多數農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面臨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團的欺詐與盤剝,總是處于弱勢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農業生產者的農業風險,由于缺乏專業化識別能力,農戶很可能在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時上當受騙,遭受慘重損失,在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上,因缺乏專業化的市場調查和專業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的雷同,導致農業產品的積壓或腐爛,出現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尷尬局面。因此,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經營模式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長期目標。

農業專業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區域的專業化模式、部門的專業化模式和作業的專業化模式。

(一)區域專業化模式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一戶一品”“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從宏觀層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組和鄉鎮等專業化的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果、林、蔬菜和花卉;從微觀層面就是要形成規模化的、單一品種的種植f養殖1場所和集散地。這樣既便于生產的管理與技術的指導,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和管理環節上的失誤,從而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收入;又便于銷售,這樣不僅最大限度節省了銷售環節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使農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二)部門的專業化就是通過農業分工在農村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農業生產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與使用、農產品銷售、運輸、加工和倉儲、農資產品供應、農業貸款融資和農業保險等部門,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以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將農業經營由過去的一個生產單元(家庭或家庭成員1單獨完成,變為多個生產單元分1:合作,形成專業化的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業產業工人。這不僅有利于提高農村勞動生產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規避農業風險,而且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安置和轉移。

(三)作業的專業化,就是從種(苗)培育,到具體生產環節管理,最后到收割,這所有的生產環節不再是由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全部承擔完成,而每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只是承擔其中某一個生產環節。如形成專業的糧、棉、油種(苗)培育專業戶。這樣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了農業勞動者生產效率。更主要的是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降低了農業風險,減少了盲目的農業投入。

三、保護農業耕地質量

耕地資源的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分等定級,地力與施肥效益的長期監測、農田環境的監測和評價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均屬農業公益服務而且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應提供專項資金,確保耕地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遞減,再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區域建立長期定位監瀾點的基礎上采取措施來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1搞好農田地力調查和評價,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根據《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和分等定級是一項技術性強、勞動量大、任務十分繁重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工作無法開展,特別是這些調查取樣、評價定級等基礎性工作,沒有直接經濟效益,農民無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檢測網點,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部分地區地形復雜,農田地力差異大,而且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相對減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墑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營養化,嚴重的形成次生鹽漬化;有的地方出現土壤養分新的不平衡與缺素,土壤有效鉀、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無論從規律還是從現實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監測點,了解土壤基本情況,開展土壤肥料調查,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減少肥料資源浪費,防止土壤退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搞好農田環境污染監測,提高耕地質量。由于盲目施肥,片面追求產量,為農業標準化生產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環境污染。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富營養化,特別是地下水硝態氮含量超標,污染了地下水源,使用的肥料含有重金屬、三氯乙醛、游離酸等有害成分,對土壤造成污染;二是降低農產品品質。過量施用氮肥使產品中硝酸鹽大量增加,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后成致癌物質,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養分不平衡及盲目大量施肥改變了作物生理生化過程,產品中的糖分、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降低,影響了產品質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啟動對農田環境的監測。

(作者單位:157100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政府經管中心、海林市經管總站)

【農業現代是解決“三農”問題重要舉措】相關文章:

農業產業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04-26

農業政策對三農的重要性05-01

建設新農村--解決黑龍江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04-27

農商一體化解決”三農”問題04-29

堅持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下大力氣解決好“三農問題”10-27

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04-28

高新技術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05-02

解決三農問題需抓好幾個重大而實際的問題04-26

三農問題的現實解決與體制化農村發展模式04-30

論我國三農問題的成因與解決策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