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
[摘要]會計學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它們都屬于會計,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文章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內容、作用及實際應用等方面來分析它們的關系。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聯系;區別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含義
財務會計通常稱為“外部報告會計”,財務會計的財務信息必須按照會計準則來編制,有規范的會計信息形式,提供出來的財務信息要讓信息使用者理解,并掌握這些信息反映出來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信息使用者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決策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更好地發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比,主要是企業的內部管理需要,為管理者提供成本及利潤等信息,所以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密不可分。而管理會計沒有明確的定義,但財政部在會計管理促進施工指導管理會計系統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金融和商業活動的有機整合,在規劃、決策、管理活動的控制單元和評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的人還把管理會計稱作“內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財務信息比較,管理會計提供的就是一組非財務信息,因為財務信息我們常用貨幣進行計量,但管理會計而言我們除了貨幣計量外還需要貨幣量后面的實物量等信息,從而使管理會計的觸角伸到了企業的業務層面,用這些非財務信息來解釋我們企業的業務層面,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財務會計是企業在以往的交易或事件中,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要素,并通過財務報表,向企業各方提供財務信息的經濟信息。這些信息主要是用貨幣計量的,再加上一些文字說明敘述,反映了企業的資本和經濟運行過程。管理會計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作用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管理會計深入到業務層面,關注成本控制,改善經營管理質量,它與財務會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財務會計與新興的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企業管理中共同發揮作用。
2.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聯
(1)信息的搜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基礎相同,管理會計中所使用的信息基礎和財務會計是一致的,都以來自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原始資料為依據。企業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管理會計所集成企業的采購、存貨、收入、成本信息才有意義,所以管理會計不能脫離財務會計核算。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使用者相同,企業管理層可以利用管理會計反映的信息對企業進行決策、規劃和控制,來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財務會計為企業管理者進行企業決策、規劃和控制提供重要信息的同時也為投資者、債權人或政府等外部相關者提供財務指標。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指標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管理會計中的預算、標準等數據是財務會計基本核算的前提。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指標理論體系基本相同,并都在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2.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在職能定位方面,管理會計側重點在“創造”,它能夠分析過去,控制現在,謀劃未來,貫穿企業整個經營流程;而財務會計重在“記錄”,常常既成事實,只能總結過去,在未來的發展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在服務對象方面,管理會計是“對內報告會計”,財務會計是“對外報告會計”。在使用方法方面,管理會計靈活,動態,比如有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經營管理、績效管理等。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對象不同,管理會計比較側重點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是對內報告會計;而財務會計功能主要是為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等對象提供服務,所以財務會計又是對外報告會計。
(2)定位不同,管理會計放眼于企業的.未來活動,是動態的,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都能發揮作用,為管理層的正確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財務會計是記錄、核算已經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信息系統,是靜態的,屬于過去的“報賬型會計”,結局已定,只能吸取經驗總結教訓,對未來的經營開拓指導意義不大。
(3)工作原則不同,管理會計的工作手段靈活,方法多樣,不受企業會計準則核算規范的限制和約束;財務會計則不然,其工作必須嚴格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幾乎沒有發揮的空間。
(4)服務主體不同,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一方面對整個企業而言,要考慮企業的決策和計劃實施;另一方面是企業內部各個責任中心,對它們的經營業績進行核算和考評。財務會計往往把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來單獨反映企業全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能體現內部各責任中心的經營狀況。
(5)質量要求不同,管理會計所涉及的往往屬于未來信息,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很多,不必過于精確,能夠滿足使用者的要求,不影響其決策、判斷就可以;而財務會計的信息主要是以貨幣價值為尺度進行衡量,它對信息的精確度和真實性的要求比較高。
(6)報告種類與時間不同,管理會計提供的報告沒有種類和形式的限制,管理層認可并有幫助即可,一般包括預算、成本報告分析等;時間的要求也比較靈活,可以編制年報、季報、月報等定期的報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則必須按照規定提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有格式要求的財務報表,也要根據賬簿定期編制年報、季報等財務報表,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7)體系完善程序不同,財務會計體系比較完善,有統一的會計規范和會計模式,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而管理會計正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當中,恰恰缺少財務會計的這種特性。
(8)方向不同,財務會計的工作重點在怎么樣能夠既真實又準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要素(人、財、物)在各個階段(供、產、銷)上的分配、使用、消耗情況,而且把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質量報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管理會計更關注精細化管理,注重管理的過程,做到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9)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同,管理會計的方法靈活多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體系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所以管理會計的水平與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息息相關。具有較寬知識面和扎實的理論水平并且又有果斷的應變能力的會計人員,對于這份管理會計工作顯得更適合,因為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考慮的方面較多,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企業對這種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會計人員有較大的需求。而財務會計工作比較基礎,有原則可以遵循,有固定的程序可以執行,所以工作認真細致、業務知識扎實、能夠獨立操作的人員即可承擔。
3結論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輔相成,既相互分離又相互依存,但全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對企業的服務工作。隨著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它的重心不再是信息處理程序方面,更要放在管理控制系統的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設的支撐上;要從成本控制管理延展到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控制上。
參考文獻:
[1]高樹鳳.管理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徐光華.財務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范文璟.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與區別[J].會計文苑,20xx(12).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2
摘要:高職學校注重技能型人才培養,會計專業注重實務性訓練,與學術寫作的聯系較少,不宜于從事學術性的畢業論文寫作。高職學校應從學生的條件和興趣出發,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鼓勵學術型人才的求學,不必強求所有學生都寫畢業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畢業論文
近年來大學生的科研能力非但沒有培養起來,造假之風卻日漸盛行,以至于人們不得不應用“查重軟件”來過濾學生的論文。反思目前關于本科、專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改革之辯的討論,筆者認為畢業論文的問題只不過是我國教育制度問題的冰山一角,如何改變畢業論文現在尷尬的狀況,是我們所有從事教育的教師必須思考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畢業論文的內涵
自198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規定,凡申請學位者須提交學位論文,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者還需要論文答辯合格[1]。嚴格來講,學位論文不能和畢業論文等同,學位論文是用來申請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論文,畢業論文則不僅包括用來申請學位的學位論文,還包括高等教育中的專科、高職的畢業論文。期刊網20xx年有一篇名為《小學生畢業論文引出的思考》,則可見畢業論文并不單指高等教育階段的畢業論文和學位論文,它可以包括各階段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的概念外延更寬泛,這一點從期刊網中可以得到證實:分別以“學位論文”和“畢業論文”為篇名來檢索,以“畢業論文”為篇名的文獻數量較以“學位論文”為篇名的文獻數量更多。
本文中,畢業論文指高等教育階段的所有畢業論文,包括專科和高職。既然中國學位條例中并沒有規定專科和高職提交論文和參加答辯,這二者畢業后也不能獲得學位,專科、高職可以不必寫學位論文[2]。現在的專科和高職雖然學制上短于大學本科,但基本上是本科的翻版,把專科、高職不必寫的學位論文改成畢業論文,就避開了國家學位條例的規定,使專科、高職寫畢業論文正式進入所在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就會計專業來說,高職會計專業所有課程包括畢業論文都是本科的翻版,只不過要求低些而已,高職注重實踐性操作的特定要求沒有體現出來。
二、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現狀與原因分析
高職會計專業不排除有認真寫作的學生,但總體來講論文質量低、拼湊,水分大、水貨過多,有時文理不通,標點符號不對,錯別字較多[4]。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造假、拼湊的現象嚴重,可以講已經流行成風。造假、拼湊的文章也能答辯并獲得畢業資格,這給后面的學弟學妹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浪費了大量資源。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質量低、應付差事、流于形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缺少寫作培訓
1.學生未接受過專業論文的寫作培訓,缺乏寫作能力。高職學生在大學里沒有接受過專業論文的寫作培訓,并不知道如何選題,如何搜集寫作資料,更別談后面要寫的文獻綜述、開題報告、論文等。他們至多寫過學期小論文,抄抄改改即可過關,寫作要求并不嚴格。而要讓學生寫畢業論文這種要求嚴格、程式較多的大型論文時,學生沒有能力和經驗。
2.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缺乏認真寫論文的態度。學生在畢業季找工作成為頭等大事,一切都要為此讓路。沒有找到工作的忙著投簡歷、參加面試;找到工作的忙于應付工作,無暇顧及畢業論文。及至輔導教師索要論文時,才急匆匆趕一篇提交給輔導教師。對于輔導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等,并不認真對待,怎么發過去的修改意見,文章怎么發回來,一句話“不會修改”、“沒有時間”交差了事,修改論文成了輔導教師的事情。
(二)環境的影響缺少論文檢測機制
在浩如煙海的網絡資源中,湊一篇論文輕而易舉。普通高職院校沒有安裝和應用檢測論文的軟件,輔導教師也不可能瀏覽過所有的網絡文章,對學生拼湊、造假的文章不可能憑肉眼全部鑒別出來。加之,人有惰性,能應付差事絕不認真對待,學生即使沒有找工作的壓力,也一樣去拼湊造假,這從學生平時的學期小論文可以看出。
(三)教師:指導不力
由于畢業學生多,每個教師分配的指導學生有10個左右。所有教師都還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科研工作。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忙于教學或者科研,對所指導學生指導不夠、督促不力;在以后的交叉評審和答辯過程中,對學生的'論文成績有打人情分的情況;教師個人在科研上也還有上升的空間。所以,教師在能力上、個人意愿上和輔導時間上都不能滿足要求。
(四)會計專業特點:重應用,輕理論
高職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簡稱,其培養目標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5]。會計是重實務的學科,高職會計專業注重會計職業技能的訓練,理論方面夠用即可。畢業論文屬于學術性的,讓注重技能型訓練的高職生去做學術性的畢業論文,無異于趕鴨子上架,學生勉為其難。
(五)教學管理:過于寬松
為了學校的聲譽和生源,也鑒于學生找工作不容易,學校方面一般不遺留學生,所有學生幾乎都可以畢業。這樣一來學生只懼怕校外實習或工作單位的管理,并不懼怕學校的教學管理。學生忙于工作或忙于找工作,對于論文輔導教師提出的論文修改意見,疏于回復修改;教師忙于教學,論文指導往往只能通過電子郵件,更難以管理學生。
三、改進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的對策
高職生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屬于最低層次的學生了,連本科學生都很費勁地“憋論文”[6],更何談高職生?筆者認為可以培養高職生的學術興趣,但不宜以此為主,畢竟高職的培養目標不是學術型而是技能型的學生[7]。俗話說得好:適合的就是好的。筆者認為,讓有學術研究興趣的學生作研究培養研究能力,讓沒有學術研究興趣的學生增強實踐經驗和操作能力,做適合他們各自能力的事情,才能實現教育的初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質培養優秀的人。
(一)致力于學術研究的學生:培養其學術研究能力
1.安排學生進行專門的學術研究培訓。應該從學生剛一入學就安排學術研究的培訓,可以當成一門課程教授給學生,把做論文要用到的一些軟件如WORD,EXCEL和一些統計軟件等的應用都教給學生并訓練學生,教給學生如何確定關鍵詞、如何搜集學術信息、如何搭建論文框架、寫開題報告、怎樣搜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直至寫出論文等全過程,使學生得到對學術研究的初步認識和訓練,從而為以后專業論文的寫作打下基礎。
2.論文的寫作訓練安排在每門課程的學習中。在進行完了論文的寫作培訓之后,在以后的專業課學習過程中,任課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寫專業論文:安排學生的閱讀書目,對學生閱讀進展和收獲情況進行監控,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做批判性思考并寫出專業論文。通過如此多次專業嚴格的訓練,學生就能夠掌握學術研究的方法,體會做研究的樂趣,為將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二)致力于提高技能的學生:培養其動手操作技能
1.縮短理論教學時間,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時間。通常,高職的理論教學時間占三年教學實踐的六分之五,動手操作時間僅占六分之一。為了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時間,必須縮短理論教學時間,把適合學生需要的理論知識教給學生,不必面面俱到。因此,可以把高職學生的理論授課時間縮短為三分之二,以增加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認識實習時間和動手操作的時間,并且聘請企業在職人員擔任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踐。
2.將做畢業論文的時間改為做會計綜合實驗和為會計服務公司記賬。筆者建議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把畢業論文改為會計綜合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學校把學習過的各類會計知識、稅法知識等綜合運用,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整地做完實驗,以增強學生的就業實戰能力。之后讓學生承接會計服務公司的業務,完成從模擬到實踐的過渡,為學生將來能夠迅速適應職場工作做準備。
四、展望
就條件而言,高職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培養技能型人才)做好就可以了,至于培養學術人才,不必強求,讓學生人盡其才就好。希望將來我們不必再探討畢業論文是否要取消,而是要研究學校如何提供更好的條件以滿足青年才子的學習需求,為學術型和技能型的各類人才順利步入社會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趙笛.畢業論文:難解之題[N].青島日報,20xx-05-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EB/OL].[20xx-08-30].
[3]徐漢峰等.專科層次的高職生不宜寫畢業論文[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1).
[4]方有林等.畢業論文遭冷遇為哪般[J].上海教育,20xx,(13).
[5]李新建.高職畢業論文撰寫現狀及改革舉措[J].知識窗:教師版,20xx,(1).
[6]李立,葛偉.對高職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xx,(11).
[7]安路蒙.那些年,我們一起“憋”論文[N].科技日報,20xx-06-16.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3
摘要:
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日益的激烈,中小企業作為我國企業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發展地位,就要在各個層面的管理上進行加強和優化。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是企業重要的管理內容,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更好發展的基礎工作。中小企業在當前的形勢下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不僅僅是分析清楚當前的形勢問題,更重要的是應確立一個科學、合理、完善的發展目標,對于工作、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抑制企業發展的因素及時的進行改正,并建立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來杜絕問題的發生,以此來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良好發展。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極大的促進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所涉及到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闊。中小企業通過不斷創新的方式,能夠讓自身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空間,能夠做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當前,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給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樣一來,就使得很多的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在中小企業中,財務會計管理問題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得自身能夠不斷的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更應積極應對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所出現的一系列風險問題,建立科學、規范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將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從而得出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對待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
一、我國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一)市場風險評估不到位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資金力量薄弱、企業實力不足的缺陷,因此,也就出現了當企業在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的時候,無法獨立自主的應對所出現的難題的現象。目前,中小企業正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因此,應不斷加強企業的風險意識,注重對風險的評估和預測,從而建立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市場風險,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各個中小企業,對于企業的管理大多是采取內部審計機制。所謂的內部審計機制,就是指按照企業自身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相應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建立完善的企業監督機制,是維持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并沒有對這一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將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過于形式化、簡單化,很多的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并不高,因而就造成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發現,阻礙了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三)企業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
在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家族企業,那么企業出于自身財務和人情方面原因,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設置都是老板的親屬或者是有一定血緣關系的人員。在企業的發展中,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專業方面的人才來管理,可是在這一部分人當中,并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經驗和能力,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并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雖然說有一定的有利因素,但是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也表現出了眾多的不足,嚴重抑制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相比較而言,無論是在規模或者薪資待遇等方面都是略遜一籌的。近幾年來,雖然中小企業也在不斷的提高薪資待遇問題,但是由于經濟的波動幅度較大,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力度。據統計,專業能力較強的會計從業人員往往更欣賞的是大中型企業,這樣一來,就使得我國中小型企業更加的缺少專業能力較強的會計人員。可想而知,如果非專業的人員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要想勝任這份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由非專業的人員來完成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自身預算機制不完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型的企業都會定時定期的對自身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及時的發現問題,通過調整,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是,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卻并沒有這樣的意識,再加上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更加無法科學、規范的完成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態的評估。另外,非專業的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時候,并沒有根據企業的前期預算來及時的調整發展理念,極大的影響力企業的發展效益。
二、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眾多的問題,下面主要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一)外在因素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以及企業誠信度,都是無法和大型企業相比擬的。所以銀行以及各界的合作商就不會太看好他們的發展前景,這就造成了中小企業在進行信貸融資的時候比較困難。同時由于企業規模相對不大,做擔保的東西價值不高,信貸的程序也會比較的繁瑣。
(二)中小企業的自身方面
目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體制并不完善,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方面缺乏相應的監督以及科學、規范的指導。久而久之,財務會計工作就極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違規、違章現象。與此同時,會計專業人才方面的需求并沒有滿足企業日益發展的社會需要,從而無法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長期處于低迷的狀態,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
對于加強企業的財會管理工作,要從多方面考慮從而得出具體的措施,要有效強化財務會計的基礎性工作,使得中小企業的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信用。以此來增強社會各界的信任度,促進良好的合作。同時,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通過采取相應的培訓措施,督促他們學習,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掌握相應的財務知識,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
(一)積極主動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管理經驗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的重要。中小企業要十分注重財務管理經驗的學習和積累。我國市場化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中小企業要想自身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引入大型企業的管理經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努力彌補自身管理機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自身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
不斷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中小企業應加強對財力管理工作的'認識,充分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成本以及利潤方面的因素,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
(三)制定嚴格的培訓體制,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我們都知道,大型的企業在聘用財務管理人員的時候,對應聘人員都會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會制定一系列嚴格、系統的要求來培養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這樣一來,就使得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普遍擁有較高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因此,我國的中小企業應加強學習大型企業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聘用、以及培養制度,走嚴格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
(四)建立良好的市場風險評估體系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小企業要想得到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利用財務管理這一塊來規避一些市場風險。所以說企業建立良好的市場風險評估體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企業盡可能的降低市場風險發生的幾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為企業更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在大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我國企業數量和發展規模建設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同時各個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增強。所以說,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在此過程中,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實現很好的發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使得企業自身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為了企業以后更好更快的穩定的發展,就需要不斷的完善企業的管理體制,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引入成功企業的優秀管理經驗,彌補自身管理的不足之處,以促進企業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譚芝文.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問題及應對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xx(15).
[2]李月平.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會計之友,20xx(21).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4
各位老師:
上午好!
我叫xxx,是XX級xx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財務柔性與企業投資行為的實證研究--基于創業板數據分析》。論文是在xx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背景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的背景和意義。
現如今,企業生產經營所處的環境表現出兩種明顯的特征:一個是動態性,一個是復雜性。公司無時無刻不在經歷環境變化和挑戰,包括外部環境的威脅,也包括內部環境影響,即動態性的表現所在。復雜性是指因為各個環境因素之間本身就具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牽制彼此,相互影響,這使得企業無法很清晰的識別其所處的經營環境,更別提掌握環境的變化以及環境的特征了。
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企業環境從計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它從封閉式經濟發展到開放式經濟,以區域經濟的發展到全球經濟的共同發展,發生了一系列全面的根本的變化。與西方的經濟發展歷程來比較,我國企業面臨的環境更加動蕩、更加錯綜復雜也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在時間上被縮短了,在空間上也被極度的壓縮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加入國際市場腳步的逐漸加快,企業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因此面臨的經濟環境也更加復雜多變。除此之外,我國經濟環境本身就不穩定,人民幣幣值的波動,通貨膨脹的嚴重存在等等。面對如此的環境,企業在進行財務決策時必須考慮財務柔性。
DeJong與Koedijk (20xx)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高管將財務柔性作為企業財務決策時的第一考慮要素,這Graham,Harvey (20xx)的問卷調查結果一致。財務柔性是企業高效的調整調動資源,合理的運用儲備的現金、剩余的舉債的一種能力,具有抵御未來不確定風險和利用可能的機遇的特點。保持財務柔性能夠幫助企業在必要的時候以較低的成本迅速籌集資金,提高企業決策方案的質量,保證企業在面臨風險時處之泰然。充分利用適度的財務柔性給企業帶來的優勢,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穩健的成長、發展。
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入市較晚,20xx年10月30日,我國創業板成立于深交所,經歷了十年的醞釀籌備,批準了華誼兄弟,特銳德等企業的正式掛牌交易。創業板的出現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產物,逐漸活躍的市場,激發了投資高漲的熱情,為新興等行業中的企業募集生產所需資金,迎合了創業板為創新型企業融資提供便利的市場定位。
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多半是中小企業和高興技術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和風險比主板上市的企業要大的多,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創業板企業應該更加重視財務柔性,充分利用財務柔性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來促進企業較優的進行企業決策。
另外,基于生命周期理論,考慮到生命周期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企業,其本身的特點以及較合理的投資來源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財務柔性可能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不同。國外的Byoun (20xx)以及國內的韓鵬(20xx)都在研究企業財務柔性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中把生命周期納入考慮。
本文也將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處于朝陽階段的創業板企業財務柔性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朝陽企業生命力蓬勃,企業屬于上升期蒸蒸日上,但同時又存在很大的風險,面對不確定的環境,必須考慮財務柔性對創業板中的企業的投資行為的影響,盡力減小投資方面的風險。那么,是不是財務柔性真的能影響企業的投資行為呢?又會有怎么的影響呢?基于創業板的數據,引發了我們的思考:財務柔性是否影響創業板上市企業的投資行為?處于朝陽發展階段的企業通過不同方式保持的財務柔性是否對企業的投資行為影響不同?財務柔性水平不同的創業板上市企業對投資-現金的敏感程度影響如何?
財務柔性的研究國外學者起步較早,其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于財務柔性對資本結構的影響以及少量財務柔性對經濟后果的影響。關于財務柔性的定義,財務柔性的來源和財務柔性的測度方法等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方面的理論亟待豐富。國內的研究屬于起步階段、借鑒階段,理論和實證研究都非常的K乏,沒有形成初步的研究體系。有關研究也只是把財務柔性作為一個視角,很少將其作為研究的主題,對財務柔性的研究有待深入與發展。
本文首先充分梳理了財務柔性的定義,財務柔性的來源,以及測度方法等,對已有的研究進行概括總結,從而提出自己對于財務柔性的看法。在測度方法方面,將現金柔性和負債柔性相結合,多方面綜合的反映企業的財務柔性,使財務柔性的測度方法更具有說服力。更重要的是,本文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選擇創業板的數據,實證研究了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財務柔性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對財務柔性的經濟后果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豐富作用,拓寬了有關理論的深度。
關于財務柔性在現實中的應用是越來越廣泛,企業對財務柔性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管是服務型企業還是生產型企業,企業高管都高度關注著財務柔性。在財務柔性被逐漸重視的情況下,本文選擇了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作為研究的'樣本,研究了財務柔性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
財務柔性測度方法的總結和研究,能夠幫助創業板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其他中小企業能夠了解企業自身財務柔性的水平高低。本文選擇創業板數據進行研究,還將生命周期理論納入研究,研究企業財務柔性怎樣影響投資行為,強調了企業在投資行為中考慮財務柔性的重要性。比較債務柔性、現金柔性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的不同,以及財務柔性對企業投資-現金敏感性如何影響,為中小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在朝陽階段進行財務柔性策略和選擇保持財務柔性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幫助,合理的安排現金柔性與負債融資柔性的比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第一章,緒論。本章主要介紹文章的選題背景及選題意義,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內容及框架,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創新點。
第二章,財務柔性的理論基礎與概念界定。從財務柔性的定義,到財務柔性的分類,從財務柔性的來源到財務柔性的測度方法,最后財務柔性的特征,對財務柔性的理論基礎進行充分的闡述。
第三章,財務柔性對投資行為影響的理論分析。從理論的角度分析財務柔性可能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依據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首先將財務柔性與投資行為分開來看,在分析財務柔性存在的動因以及對投資行為的理論分析基礎上,從財務柔性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不同的財務柔性來源對投資行為影響的不同和財務柔性對投資敏感性的影響這三方面來探討財務柔性與投資行為的關系。
第四章,實證分析。在第三章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三點假設。
假設1:財務柔性水平越高的企業投資水平越高;
假設2:不同方式保持的財務柔性對企業的投資行為的影響不同;
假設3:財務柔性水平對投資-現金敏感性起削弱作用。通過收集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20xx年初-20xx年末的數據,對其進行描述性統計,多元回歸分析等等。
第五章,結論及政策建議。通過以上章節的研究,得出結論。分析研究的不足之處,指出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我國創業板成立于20xx年10月30日,截止20xx年11月1日只有131家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本文涉及投資支出的上期數值以及期末期初的差值,為保證數據量盡可能的多,只能選用20xx年年初到20xx年年末的數據作為研究的對象,其中只涉及188家公司的數據,數據樣本量太少難免會對研究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本文的很多控制變量就呈現出對投資支出不顯著的影響,但還好的是,主要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多是顯著的。
謝謝!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5
摘要: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和發展中遠沒有預期中的樂觀,雖然高校在會計專業開展了一些校企聯合的試點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會計專業教育教學
一、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
會計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中存在很大的不同,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太被企業接受,主要因為企業的財務是有保密性質的,所以會計專業的學生想要去企業實習是很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只做一些簡單的復印資料等工作,就失去了實習的意義。
高等院校在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各方面:在企業中,如果沒有利益,企業就不愿意接收會計專業的大學生來實習,因為實習生短時間也很難給企業創造價值,即使有一些學生,也就只讓這些學生做一些打雜的工作,這與學生實習的目的相悖,學生學習不到東西。如果國家可以在稅收方面給予企業一些優惠,企業就可以更好的接收會計專業的學生來實習,否則學生即便是免費給企業打工,也很難被企業接納。
會計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想要穩步發展,長期開展,必須要靠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并且在此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都要獲取一定的利益,否則很難長期合作下去。對于學校,通過校企合作這種方式讓學生在企業中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率,為學校帶來品牌和名聲,使學校和學生獲得一定的利益。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如果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但是學生在短時間不能給企業創造價值,并且企業好要付出培訓的人力、物力,對于企業來說得不償失。因此,企業處于成本的考慮不愿意接受學生在企業的實習。
另外,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如何給帶實習生的師傅發放工資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給師傅多發工資,企業就會在經費上有損失;如果給師傅少發工資或者不多余發工資,師傅就沒有帶實習生的積極性。會計是要在實踐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的一門學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會計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在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院校招收會計學教師的時候,有很多都是剛畢業的大學何時能或者碩士研究生,這些教師很少從事過專業的會計工作,實踐基礎薄弱,知識結構停留在理論的層面。
二、會計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
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和改變,主要也是因為社會對于職業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是進入事業單位。
因此,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想要發展的好,就必須給自己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符合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上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會逐漸取代簡單重復的勞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能夠有更多思維,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那種重復簡單工作的人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取代不了人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對于會計學專業的人來說,不僅僅要會做賬,還要具備更多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會計崗位與其他崗位有所不同,面臨著企業的一些核心的機密,涉及到企業的賬務、稅收等商業機密,對于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戰略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企業是不會讓實習的學生去接觸到這些機密的。
那么學生在實際的實習中,可以采取計算機模擬的辦法來實現。通過模擬真實的企業環境,企業的賬務使學生來提高實踐的能力。在進行模擬實踐中,可以緊密結合教材,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使學生在模擬實踐中成為會計、出納等身份。在此過程中學會如何進行做賬、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發展中還面臨很多問題,在校企合作中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雙贏的局面,由于會計工作的保密性,阻礙了學生在企業實習。
因此,學校和企業應該更深層次的加強合作,多方溝通,達到共識,給學生的實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政府不能也要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使得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可以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瑞.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xx(20):459.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會計電算化有了很大的進步,電算化正在逐步取代會計手工做賬。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效益得到了提高,管理模式得到了改善,它的運用和推廣對傳統的會計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問題;措施
在手工做賬的時候,從原始憑證到會計報表都是以紙張的形式來登記,可以適時地做賬務調整,而在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大多是通過網絡通訊線路傳輸以及人工數據輸入輸出等方式收集,導致網絡信息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企業的環境內部管理和控制應當完善,會計電算化所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解決。
1.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創新提高階段是從1996年開始的,這一階段,在全國大量開展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各軟件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逐步壯大,爭相開發新產品和新軟件,以便于更好地立足于國內市場。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多的財務軟件是用友和金蝶,但是卻缺乏既懂會計知識又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并且軟件本身適用性差,保密性差,不能滿足會計核算工作的需求,內部管理也不夠科學。
2.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
2.1人才不足
首先,大多數會計人員正在接受計算機專業知識培訓,但大部分人還是缺乏財務軟件的實際操作培訓,并且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一旦出現系統問題,便束手無策。其次,會計人員所培訓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使接受過培訓會計人員所學的知識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再次,企業領導對電算化管理比較陌生,他們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方式,把計算機和財會人員的重要性本末倒置,忽視對財會人員的培訓。
2.2軟件缺陷
目前,許多學計算機專業的軟件開發人員加入到財會軟件設計中去,由于他們沒學過財務知識,而且設計出的軟件沒有辦法進行嚴格測試,所以會計電算化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如:會計軟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系統初始化工作量大;信息共享性差;數據傳輸不便;操作人員的設置權限不明確等。每個會計軟件都有自己的特點,造成大部分會計軟件互相不兼容,每個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都不一樣,使用方法也不一樣,加之大部分會計人員對計算機知識不太熟悉,一旦出現故障,就要請專業人員來修,浪費企業大量的人力財力且增加了很多負擔。
2.3會計制度沒有作出相應的修改
財政部從1994年開始,頒布了一些關于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制度,但是目前我國的企業的核算制度還是以手工做賬為主。從應用會計電算化開始,從賬戶設置到賬務處理再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最后到錯賬更正方法等過程都在發生變化,可是關于電算化的制度卻沒有跟著這些變化而變化。我國是近幾年開始廣泛應用會計電算化的,有很多單位都是主要在研究怎么使用財務軟件,卻忽略了相關制度,導致沒有認真實施這些制度,這也阻礙了電算化法律法規的建設、普及和推廣。
2.4數據備份隱患多
在網絡上傳遞會計信息的時候,也許會被不法分子或別有用心的人攔截或篡改信息,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很多時候,財務信息都是通過軟件加密的形式進行保密的,這并不能起到數據保密性的作用,因為現在的黑客可以繞過會計軟件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直接讀取數據庫文件,甚至可以直接修改數據,這都是重大隱患。還有通過網絡病毒來破壞電算化軟件中的數據文件,使數據文件丟失。企業的財務信息都依附于財務軟件,一旦有安全隱患,將嚴重損害系統的安全性,這無疑是數據備份的重大隱患。
2.5會計電算化缺乏審計功能
用電算化做賬的時候,所有的會計處理都是用手工輸入由計算機來完成,所以就要連帶著計算機的系統一起來審計,包括電算化系統程序、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以及數據文件等方面,使審計人員既要用傳統的審計方法來審計,又要借助計算機的輔助審計技術,給審計工作帶來不便。在引進審計輔助軟件的同時,手工處理系統的改變是來源于會計資料的歸集,導致企業內部安全控制方式減弱了,這樣的方式使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難度提高。因此,為了能真正實現會計的各項職能,財務軟件應具備審計功能。
3.會計電算化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增強企業領導的認識
企業領導應該了解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流程,并自覺強化自身認識,積極配合會計人員完成工作,大力支持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和執行,充分認識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
3.2完善會計軟件
首先,加強會計軟件售后服務系統,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反饋,軟件公司收到反饋就能及時解決問題,更好地完善會計軟件。其次,開發完善通用的財務軟件,使軟件系統更安全、運算更準確、報表更及時。并且讓對計算機知識掌握不多的用戶,能在短時間內學習并使用。另外,會計軟件的功能必須提高,在管理型信息模塊中加入財務管理,為單位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還有要開發防止病毒入侵和非法篡改數據等功能,盡可能的保護數據的安全。 3.3培養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人才
首先,企業應多培訓一些專業的會計電算化人才,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會計知識,還要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會計軟件的核算功能、數據處理流程等。其次,不僅要求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得到提高,而且不能忽視對財會人員的教育培訓,并定期考評,使財會人員自覺約束自己。最后,進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培訓數名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熟知會計知識并對計算機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會計專業人才,既能使單位或企業的電算化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其他會計人員自覺意識到要提高自己的電算化水平。
3.4完善相關制度
第一,關于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操作管理要制訂一套嚴格的操作規定并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和注意事項,形成一套電算化系統文件。第二,完善會計電算化工作下的檔案管理制度。要對所有的會計資料進行存檔,并嚴格保密。第三,完善實施機構和人員的崗位管理制度,要對會計電算化的所有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并劃分責任。為了能及時發現違法行為,還要建立崗位責任制。
3.5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內部管理和控制
第一,完善系統維護控制。主要包括軟件修改、操作過程控制、系統功能的調整以及計算機硬件的維修等。所有的維護過程都要以書面的形式寫下來,經批準后再實施修改。軟件修改尤為重要,其維護記錄必須要打印并存檔。制定一套嚴格的操作規定來約束操作人員,并明確責任和注意事項。第二,完善實體安全控制。要想保護好會計資料,就必須保護好計算機內的數據安全,所以要禁止各種非法人員或閑雜人等進入機房。第三,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一方面要對電算化的賬務處理進行審計,還要看審計會計人員是否遵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及計算機操作;另一方面要對其保存方式的安全和合法性進行監督及檢查,杜絕非法修改歷史數據現象的發生。
3.6做好日常數據備份工作
第一,檔案管理制度應得到完善,由專人保管重要的會計資料并定期存檔、定期檢查,還有對于會計資料的借用應嚴格控制并按時歸還。第二,增強網絡防范意識。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性應該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例如對所有使用會計信息的人進行身份認證、計算機要加上防火墻技術等,把重要的計算機用電磁屏蔽起來,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第三,制定機房管理規定,加強機房的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工作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4.結語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人員記賬的重要工具,有著提高效率,減輕工作量的作用。在當今信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地方要用到計算機技術,促使企業對會計電算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在應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我們應客觀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以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6
1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現狀
第一,對學生而言,按照規定不得不寫畢業論文,但是由于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臨界畢業而且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學生既無心也無力重視論文質量。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把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撰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學期又是畢業生找工作的黃金時段。過去這十多年,大學(大專)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個時候從事畢業論文寫作,難免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也使得學生無心專注于論文寫作。其結果是,學生對論文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隨便找些東西抄抄。這樣的畢業論文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且還容易使得學生養成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氣以及應付了事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其走進社會和今后的人生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這種流于形式的畢業論文寫作,也分散了學生參加實習和找工作的精力,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對教師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臨界畢業的學生不重視論文,即使傾注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畢業論文,最后的結果仍然不會有顯著的效果。臨近畢業時,不僅學生忙,老師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務也非常重,既要指導學生的畢業實習,又要填報各種各樣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負責多份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工作強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導教師心里清楚畢業生對論文的態度,也同情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就容易放松對論文的指導。最致命的是,面對一份份敷衍了事的畢業論文,“讓指導老師覺得付出的根本沒有價值,整個畢業環節就是指導老師在‘自編、自導、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張張極度疲憊的臉龐,煩燥敷衍的情緒也隨之產生,整個畢業論文環節開始惡性循環。”[4]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響畢業實習等的指導工作,顧此失彼,最終不僅使老師疲憊不堪,影響教學質量,還背離了高職教育的目標。
第三,對許多高職高專學校而言,各級管理者不是不了解畢業論文的現狀,也不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政府對高職高專學校就業率的考核越來越嚴,學校擔心抓論文質量影響畢業生找工作,影響就業率,最后也不得不暫時將畢業論文質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業率下降,就會影響學校的招生。這也使得學校層面缺乏充足的動力去抓論文質量。
2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的改革之路
第一,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具有不同的學業標準,這些學業標準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對于專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確定其學業標準為: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見,《高等教育法》在專科教育的學業標準中并沒有提及專科教育必須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科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具有法律依據。
第二,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但它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這與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的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本科教育旨在培養理論知識寬厚、適用領域廣的人才,碩士博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能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高職的培養目標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畢業后往往要到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具備其職業或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在專業知識上夠用即可。因此,畢業論文適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適合高職教育。[2]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是培養各行各業實務型會計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主要去企業、事業單位等財務部門從事基層會計工作,目前這種多少具有研究特點的畢業論文顯然不符合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
第三,目前這種以“畢業論文”為核心的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考核形式是從科研導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鑒來的。這實際上是要求科研訓練很少的學生在畢業時寫出帶有科研特征的畢業論文,同時又要求這樣的論文要符合高職高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些年來,高職高專教育界會計專科的管理者和教師不是沒有意識到學生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問題,而且也投入了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去加強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此背景下,筆者以為,如果不跳出“畢業論文”這種科研導向的畢業考核形式,無論怎么努力,都難以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如果畢業論文不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在畢業環節設置畢業論文這一環節是否有必要;當論文質量的底線和標準越來越低時,畢業論文是否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這些都是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3改革建議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撰寫弊大于利。對于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來說,應圍繞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及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選擇更有利于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其他畢業考核形式來代替畢業論文。筆者認為,應以學生實習實踐為基礎,讓學生結合實習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實習實踐報告的內容,以實習實踐報告來取代目前的畢業論文。這種實習實踐報告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包括:
(1)個案分析。即讓學生實習時碰到的一些個案進行分析和思考,針對個案展開分析,撰寫應用性報告。例如:從事財務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包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計算機及軟件應用能力,外語能力等等;體會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實習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等。
(2)撰寫實習單位的財務分析報告。學生在掌握實習單位的材料后,可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獨立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企業決策層提供一份有用的財務分析報告。
(3)為實習單位設計一套會計制度。即以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環境為背景,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實習單位的會計、出納等具體工作,進行全面或局部的規劃和安排。如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可以是存貨管理控制制度,貨幣資金管理控制制度,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等等。
(4)撰寫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該報告旨在反映學生對實習單位的基本認識與判斷,調查報告應結合學生畢業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比如:實習單位基本概況、戰略發展目標、公司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狀況、產品銷售情況;應重點介紹與專業有關的會計政策、投資、籌資策略、財務狀況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上述方案,緊密結合畢業實習,從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可以避免以往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中可以考核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和實務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達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7
會計集中核算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國內行政事業單位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應用,但因企業單位存在著較為繁重的業務量,因此遲遲未能順利推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企業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國內大部分集團化企業已經具備了會計集中核算的條件。近幾年國內部分集團化企業為了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工作效率,也逐步把實施會計集中核算作為規范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會計集中核算是指在下級單位資金使用權和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核算任務統一由核算中心完成的會計工作組織形式。本文就集團化企業如何有效發揮會計集中核算的作用進行探討,并嘗試提出解決策略和方法。
一、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
(一)有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
1.實現了會計業務決策與執行的相分離。一般情況下會計業務的決策者都是單位領導或財務部門負責人,而會計核算由核算中心集中處理,使得會計人員的隸屬關系與單位相分離,有利于會計人員不受干擾地處理會計事務。
2.財務審批權與會計監督權的相分離。財務審批權由單位行使,會計監督權由會計核算中心行使,審批責任人和實際操作人的分離有利于形成互相制約。
3.會計憑證的存放管理與單位相分離。會計檔案由會計核算中心處理并保存,而會計業務的真實性由單位負責,會計檔案的真實與可靠性得到保障。
(二)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資金上實行嚴格的“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額保留在核算中心統一開設的'賬戶上,統一由核算中心進行管理,下屬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向核算中心申請使用資金,這樣不僅有利于資金的統一管理及調度,而且有利于杜絕擠占、挪用、浪費等現象,大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財務報表及時準確上報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能夠集中專業人員進行會計核算,有利于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同時財務報表統一由核算中心編制并上報,提高了上報的及時性以及準確性,有利于決策者和經營者及時全面掌握企業經營信息,能夠及時為經營預測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二、集團化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問題分析
(一)財務管理工作與會計核算存在脫節傾向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更多的工作傾向于“代理記賬”及監督財經紀律的執行,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責還保留在被核算單位,但被核算單位因取消了財務部門,使得被核算單位客觀上缺少了財務管理工作的牽頭組織者,主觀上被核算單位管理者有意無意地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已移交給了核算中心,財務管理工作存在明顯的推諉扯皮現象。
(二)報賬時間延長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要同時處理多家單位的報賬工作,同時個別被核算單位與核算中心有幾百公里的距離,報賬員一般是集中一定量的業務之后再上交核算中心,這就造成了報賬時間延后,容易引起被核算單位產生不滿情緒。
(三)核算中心對業務真實性的監督存在盲點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會計人員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同時要處理多家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繁忙的工作以及職責的分離,使得會計人員只能根據票據的合法性及手續的合規性來判斷單位報賬是否可以報銷,對業務真實性的監督存在盲點。
(四)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
會計核算由核算中心負責,財產物資管理由被核算單位負責,“管賬不管物,管物不管賬”本是權利制衡的產物,但管理職責的過度分離也容易造成管理的脫節,賬物是否一致常常處于無人管的狀態,不利于管理精細化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集團化企業會計核算中心的對策
(一)宣貫為鋪墊,制度要先行,職責要明確
1.會計核算中心的成立,初衷是集中進行會計核算及對財經紀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并沒有剝奪被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權,相關的工作思路要對被核算單位進行必要的宣傳,避免壓制了被核算單位的工作積極性。
2.部分單位采取先設立會計核算中心進行試運作,在摸索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制度編制,容易引起執行過程中的混亂。結合流程再造,頂層的制度設計務必先行,其中對核算中心的工作職責進行細化是明確責任的關鍵。
(二)強化被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責任,預算管理是主線,考核機制是保障
預算目標可以使得各級管理者朝著統一的方向前進,因此制定合理的預算目標并剛性執行是落實責任的關鍵,同時相應的獎懲機制應完善,為預算目標的落實提供制度保障。
(三)核算中心的相對分散化可以緩解報賬時間延長的問題
企業不同于行政事業單位,原始憑證量相對較多,同時個別被核算單位與核算中心相距遙遠,因此設立區域性會計核算中心是很有必要的,有條件的企業還應利用互聯網技術大力推行遠程報賬,通過多方面努力來縮短報賬時間、提高報賬效率。
(四)保留被核算單位財務管理部門,做到財務管理無縫銜接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各被核算單位均取消了財務部門,財務管理工作失去了牽頭者,財務管理工作明顯脫節,解決方案就是繼續保留財務部門。財務部門由負責人、少量財務管理人員及報賬員組成,除了會計核算工作移交核算中心外,繼續承擔著財務管理“智囊團”的作用,唯有這樣才能保持著較好的工作銜接,也利于核算中心和基層單位的溝通。
四、結語
會計集中核算已經逐漸被我國大企業集團所采用,它已成為一項嶄新的會計核算模式,它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相信通過不斷完善這一管理模式,必定會為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8
摘要:稅法實務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知識點多、技術性強,如何提高會計專業稅法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應用型的會計專業人才,是會計專業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從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明確了稅法教學的定位和目標,提出了稅法教學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會計專業;稅法實務;教學改革
通過走訪調研多家中小企業,我們發現其財務部門普遍存在人手短缺、一崗多職現象,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做好會計賬務處理工作,而且還要進行相關稅種的計算、納稅申報,以及稅務籌劃工作。尤其是在20xx年營改增之后,企業面臨著更多新的問題,比如增值稅發票的開具、增值稅的計算、增值稅的賬務處理等,這些問題對企業會計人員提出更高的專業要求。基于稅務處理的重要性,大部分高職院校已將稅法實務設置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稅收征管過程中的有關規定和程序,能夠進行主要稅種的計算、納稅申報以及相關會計業務的處理。近幾年從用人單位的反饋來看,應屆畢業生的稅務處理能力還很欠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現實的稅收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會計專業稅法實務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應用型的會計人才,成為高職院校必須思考的問題。〔1〕
一、會計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培訓機會欠缺、師資力量不足。稅法實務這門課程綜合了稅收法律條文、會計業務處理以及稅收實務操作技能,知識點多、技術性強,它不僅要求任課教師要同時具備法律專業知識和財務稅收知識,而且還要求任課教師要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缺乏綜合型的教師。在從事稅法課程教學的教師中,部分教師是法律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但他們不熟悉財務稅收實務知識,所以在講稅法課程的時候只講法而不講會計處理〔2〕,遠離了會計專業開設這門課程的出發點;而會計類專業出身的教師,會計稅收知識比較通曉,但對法律條文領悟不深,無法深刻解釋相關的稅法規定。教師本身具備的知識決定了其在講授過程中能否深入淺出,從根本上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當然,會計專業也存在個別既懂稅法條文,又精通會計稅收知識的年輕教師,但他們多是碩博畢業后直接到高職院校任教的,企業實踐經驗缺乏,講課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學了稅法之后卻不會稅收實務操作。
(二)教學模式單一、知識點串聯不夠緊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稅法課程均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這往往容易造成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生參與度不高。在這種你講我聽的模式下,會計稅法理論大部分知識點是很枯燥無味的。一旦枯燥無味,學生又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那么教學效果會非常不理想。知識點串聯不夠緊密。教師一般按照教材章節的先后順序對各個稅種進行逐個講解,由于時間有限、內容較多,教師會忽略前后稅種之間的`聯系,更忽略了稅法知識與相關學科的銜接;孤立的章節知識、脫離了財務體系的稅法課程,是缺乏實用性和互動性的。
(三)實訓條件有限、課程重視度不夠。稅法實務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有足夠的實訓時間和齊全的實訓設施。然而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稅法課程的實訓學時僅占課程總學時的三分之一,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另外,稅法實務雖然被設置為專業核心課程,但得到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及財務會計。
在會計專業的主干課程中,財務會計的實訓設備較為齊全,比如財務會計有與之配套的金蝶軟件、用友軟件。相比而言,大部分高職還沒有配備相應的稅務實訓軟件,實訓條件較差。在目前的課程安排中,稅法實務的實訓課程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學生通過做課堂練習來完成實訓內容。在這種實訓模式下,學生通過認真學習確實掌握了各種稅種的計算方法,但是納稅申報、稅務籌劃等能力無法得到鍛煉。
(四)教材實用性不強、時效性較差。大部分高職院校選用外來教材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發現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相差甚遠。外來教材一般具有通用性,不僅要適用于會計專業而且還要適用于法律相關專業。這種通用性的教材忽視了會計專業學生的特殊性,即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稅法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服務于稅務崗位或者能夠服務于會計業務處理。很多教材都是重點講稅法法律條文,忽視了稅務操作和會計處理,而且編者無法結合每所學校實際情況編寫,實用性不強。我國正處在稅制改革時期,稅法條文更新較頻繁,這就要求稅法教學內容必須及時進行更新。
二、會計專業稅法教學改革的定位與目標
針對目前高職會計專業稅法教學的問題,有效的改革途徑,首先應當是明確會計專業稅法教學的定位和目標。在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涉稅業務與日俱增的情況下,學校培養的會計人才,不僅應熟悉稅法相關條例,而且還要能夠進行稅務操作、會計處理以及簡單的納稅籌劃。具體地講,高職的稅法教育應分以下四個層次:第一,讓學生在系統理解稅法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學生依法誠信納稅的意識;第二,對各個稅種具體內容有正確理解,并能完成稅種的計算和相關會計處理;第三,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之能夠勝任企業的納稅申報工作;第四,引導學生研習會計稅法相關規定,培養學生納稅籌劃能力。
三、稅法教學改革的路徑思考
(一)優化師資隊伍,提高師資專業水平,豐富教師實踐經驗。在課程安排上,學校應盡可能安排會計專業教師來講授稅法實務,理由是會計專業教師承擔會計專業的稅法實務課程比較符合課程設置的目標,講解的側重點更符合課程體系要求。考慮到會計專業教師對稅法學科涉獵較少,稅法規則理解不夠透徹,因此學校應鼓勵教師報考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等,或與稅務部門展開合作,進行聯合培訓,以此來加強教師對稅務知識的理解。同時學校應加大與企業聯系,建立良好的互動平臺,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或寒暑假到企業實習調研,熟習稅收實務操作方法,為稅法實訓教學積累實踐經驗。
(二)改進稅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稅法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雖有弊端,但由于稅法課程內容較多,傳統的模式不能一味地摒棄。教師在兼顧傳統教學方式時更應該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比如項目教學、結構式教學、融合型教學等。稅法實務課程的項目教學是一種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教學模式〔3〕。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顛覆傳統教材的框架結構,按照稅務崗位工作內容重新確定教學內容,模擬辦稅員的業務場景,讓學生在仿真情境下完成稅款計算和納稅申報等工作。這種方法賦予了學生不同的角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稅法實務課程內容較多,如果教師孤立地講授各個稅種的知識點,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點串聯起來,所以稅法課程應當廣泛使用結構式教學法〔4〕。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稅法學科的整體性,不要將各章節割裂開來講解;其次既要把握各稅種之間的共性,又要注意各自的特點和不同點,比如通過對比增值稅和消費稅之間的異同點,來加深學生對兩者的認識;最后可以通過專題訓練,培養學生對各稅種綜合運用的能力。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稅法主要是為了將來在工作中能夠靈活應用涉稅會計處理,所以教師應當采用融合型教學方法,將會計處理貫穿稅法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講完相關法律條文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回顧相關的會計處理,一是讓枯燥的法律條文有了生機,增加會計類專業學生學習稅法的積極性,二是加深理解會計處理。比如,在增值稅章節中,教師介紹完稅法中增值稅稅額不能抵扣的情形后,應將其與會計中不能抵扣的情形進行對比,然后進一步介紹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的編制方法。通過這種融合型的教學方法,學生既學習到了新的稅法知識,又鞏固了相關會計知識。
(三)加強實訓室建設。高職院校應建立納稅模擬實訓室,組織模擬實訓來完成理論與實務的對接〔5〕。首先學校應加大硬件投入,配備相應實訓機房,購買相關的實訓軟件,比如稅務實訓平臺。在該平臺上,學生可以進行增值稅開票實訓、增值稅進項發票網上認證實訓、增值稅發票網上抄報實訓、企業所得稅網上申報實訓。其次學校應該加強與稅務師事務所、稅務局等企事業單位聯系,為學生校外實訓牽線搭橋。
(四)調整課程設置。因為高職院校畢業生大部分都進入企業一線崗位,其動手能力要求高,所以在理論學時和實訓學時分配方面,應將實訓學時至少調整到總學時的一半。實訓包括過程實訓和集中實訓,其中過程實訓穿插于理論課中,教師可以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集中實訓可以安排在學期末,時間不應短于1周。(五)提倡使用自編教材。一方面,自編教材立足于本校,又結合了會計、稅務崗位的需求,因而更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只有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才能從總體上合理把握這門課程的重難點以及授課進度。因此,會計專業教師應加強研究,根據稅務會計崗位的工作流程來確定教材體系,按工作流程展開介紹稅法知識和會計處理。在每個章節之前可以設置引導性案例,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本章內容;章節內容的安排方面,可以提供一些仿真的稅務原始資料,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變成生動的案例;章節最后應建立案例題庫,以供學生復習之用。
參考文獻
〔1〕解青芳,孫學輝.稅制改革背景下會計學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9):45-47
〔2〕候麗平.會計類專業“稅法”課程的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xx(3):116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9
1論文題目
2所選論題的背景情況,包括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概況
3本論題的現實指導意義
4本論題的主要論點或預期得出的結論、主要論據及研究(論證)的基本思路
5本論文主要內容的基本結構安排
6進度安排
文獻綜述
1 資本運營運作模式國內外研究現狀、結論
1.1資本運營的涵義
1.2資本運營相關理論綜合
1.2.1資本集中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2 交易費用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3產權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4規模經濟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3資本運營的核心——并購
1.3.1概念
1.3.2西方并購理論的發展
1.3.4并購方式
1.4研究課題的意義
2目前研究階段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論文題目
資本運營及某某企業資本運營的案例分析
2所選論題的背景情況,包括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概況
企業資本運營是實現資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縱觀當今世界各大企業的發展歷程,資本運營都起到過相當關鍵的作用,并且往往成為它們實現重大跨越的跳板和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國,近年來不少企業也將資本運營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并獲得了成功。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了重視生產經營、忽視資本運營的瓶頸,認識到資本運營同生產經營一起,構成了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可以預見,資本運營在我國企業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特會越來越大。本文以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 wto為背景,比較全面描述了國內外資本運營的現狀,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對策,以及對于國外資本運營經驗的借鑒和教訓的吸齲
在研究領域發展方面,國外對資本運營的研究和運用都多于我國。在中國,資本運營是一個經濟學新概念,它是在中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是投資管理學科基礎的理論學科。資本運營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一門課程。它是將公司財務管理、公司戰略管理、技術經濟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綜合起來,依托資本市場相關工具,以并購和重組為核心,以企業資本最大限度增值為目標,通過資本的有效運作,來促使企業快速發展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資本運營概念雖然產生時間短,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廣泛地進行資本運營。事實證明,如何有效依托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正因為如此,資本運營課程在我國研究也比較熱門。
3本論題的現實指導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資本運營觀念在不斷影響著企業管理者們。在資本運營的大潮面前,許多企業也在躍躍欲試。但從我國資本運營的實際來看,進行資本運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同時,國內企業也要面對跨國企業的挑戰。要搞好資本運營,必須先去了解和認識資本運營。
本文就是針對上述現實,充分考慮到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資本運營的內涵、形式、核心、企業并購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對企業開展資本運營提供依據和參考,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4本論題的主要論點或預期得出的'結論、主要論據及研究(論證)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紹資本運營國內外發展、趨勢,以及資本運營的相關理論內容綜述。重點分析和探討資本運營核心——并購的模式、動因、效應分析,并通過國內外資本運營歷程分析我國資本運營發展趨勢。最后通過企業并購案例說明資本運營的過程及總結資本運營重點把握的要點和技巧。預期通過本文對整個資本運營在企業管理運營中的重要性、特點、操作、評價過程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資本運營中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觀點。
本文理論部分主要參考金融投資類、經濟類報刊雜志;以及圖書館中大量有關資本運營與企業并購方面的書籍;投資學教材與參考書和教學中老師對資本運營模式的總結與案例分析;另外,指導老師在研究過程中會提供較大量的參考資料。
在強調資本運營的同時,我們并不否認產品經營的重要性。事實上,資本經營并不排斥生產經營。在生產領域內的資本運營,必須通過生產經營進行轉換。只有通過生產經營的途徑,資本經營的目標才能最終得以實現。正是產品運營如此重要,有關生產經營的研究成果比較多,而對資本運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卻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筆者才將資本運營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介紹資本運營國內外發展、趨勢,以及資本運營的相關理論內容綜述。重點分析和探討資本運營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后通過企業并購案例說明資本運營的過程及總結資本運營重點把握的要點和技巧。預期通過本文對整個資本運營在企業管理運營中的重要性、特點、操作、評價過程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對企業資本運營的發展趨勢做一展望。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0
摘要:
隨著當今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對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的種類不同,它所承擔的職能也不盡相同。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我們有必要將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開來。本文介紹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聯系,并探討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不同,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希望以此促進人們對二者的了解,加快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
關鍵詞:
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分離問題
一、引言
在會計工作中,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都屬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他們二者聯系緊密,互相依存。在傳統的關系中,稅務會計不是獨立的,它從屬于財務會計之中。但是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再籠統的將其歸咎為財務會計中一個種類已不再適合。根據現階段的實際要求,對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進行分離顯得十分必要,同時也對整個會計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聯系
(一)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的基礎
稅務會計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財務會計的相關知識。前面已經說到,稅務會計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財務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工作的開展,首先要以財務工作為基礎,通過對財務工作提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可以計算出相應的稅收金額。
(二)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企業中,稅收情況會深刻的影響到財務工作,影響會計的計算和運行。稅收計算的結果,往往會對企業的整體情況產生重大的影響,影響到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這就要求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能夠相互協作和溝通,通過二者的相互配合,最終實現共贏。
三、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不同
(一)概念不同
財務會計是針對于企業的盈利與虧損來說的,它通過對企業的情況進行展示,從而為企業的運行提供一定的監督。企業能夠根據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來對企業進一步的進行了解。而稅務會計則是根據國家的稅收政策,對金額進行核定計算,從而保證計算出來的結果較為系統和全面,從而有效的對資金進行監控。
(二)計算的基礎不同
在會計這一行業中,財務工作主要是對企業的運行狀況進行反映,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相關資金進行計算。而稅務會計的范圍較窄,只需要計算出企業中稅收的金額,從而來保證違法行為的減少。
(三)法律依據不同
財務會計的法律依據是會計準入原則,這樣能夠使得財務計算的結果更為精確,從而顯示出企業的運行狀況,據此進行改進,不斷地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而稅務會計一般情況下則需要對納稅人的稅務情況進行管理和計算,以確保在企業實施下更好的維護好企業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
(四)工作流程不同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工作流程不同,財務會計一般需要借助報表進行表示,而稅務會計工作則需要在財務工作的基礎上再進行計算,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和決定,對稅務報表進行更正。
(五)工作目標不同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二者的工作目標有所不同。財務會計致力于為企業相關的投資者提供企業相關的信息,并把企業運行的結果向其他人員展示,以保證企業中的相關人員對企業的運行狀況進行了解。而稅務會計不僅僅要對稅款進行計算,而且也要協調納稅人和征稅人之間的矛盾,這樣能夠保證企業和國家的利益統一。
四、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
(一)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國家開始作為投資人參與到投資建設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這一主體就不僅僅是投資人,它還是納稅人。此時,投資人和納稅人之間就出現了一體化的現象,他們二者存在著很大的利益對立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的稅收較多,那么投資人的收入就會大大的減少。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分離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和緊迫。
(二)受政府和出資人收益行為的影響
政府在征稅過程中,它所看重的是無償性的金額,而對于投資人來說,他關注的重點則在于自身所得到的利益。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投資人進行相應的補貼,使得投資人在某些方面達到平衡。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政府還需要強制性的稅收,這樣才能保證政府日常的開銷,促進政府平穩運行。政府和投資人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這也直接影響了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加速了其二者的分離。
(三)二者的制度和理論不同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運行的過程中,都需要依據企業日常的經濟活動來展開計算,而在這二者同時工作時,稅務會計就不得不依據財務的狀況靈活的更改和運行,這樣才能使得運算更加合理。而稅務會計的這一變化也帶來了另一個弊端,那就是稅務工作無法嚴格的按照稅法的'要求來開展,這也影響到了稅收工作的準確性,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運行。
(四)現階段企業制度的不同
現代企業制度的變化也是導致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重要原因。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制度也隨即發生著變化。企業的財務工作往往會隨著國家的制度而不斷地發生變化,但是稅收會計工作就需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稅收制度來進行運行,這二者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差異,因此其二者的分離也就顯得非常緊迫。
(五)財務會計工作影響稅務會計工作開展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有著很大的不同,財務會計能夠在企業的運營的過程中,通過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而使企業做出大的改變和完善。而稅務會計不具備這樣的特點和功能,它需要嚴格的按照稅法要求來進行,這就導致了二者之間的分離。
參考文獻:
[1]任宣儒,杜丹.存貨中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問題[J].經營管理者,20xx,(02):24-25.
[2]李芝芬.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xx,(11):195.
[3]袁志.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J].中國外資,20xx,(22):80.
[4]陳敬慧.探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關系的成本效益[J/OL].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xx,(09):3.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1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一、公司情況簡介
常州xx小商品市場有限公司創建于2xxx年末,xx小商品市場是致力于在小商品市場領域為人們服務的企業。公司致力于商鋪的租賃服務行業,為鋪主提供營業場所,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商品市場。
二、公司在財務管理和監控方面的成功經驗
(一)重視現金管理內部控制
公司里有保險柜,存放著日常需要用的資金,而保險柜的鑰匙只有會計有,當需要用錢時,必須有總經理簽名,必須要符合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按照程序執行,每日下班之前,會計人員必須核實保險柜現金額與現金日記賬是否相等,向總經理報告現金使用數目與余額情況。
(二)重視會計管理制度
依據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公司的員工可以報銷每月由于工作期間發生的費用,必須有發票,會計制作成憑證,交由相關負責人簽名,證實此發生費用的確發生才可以報銷入賬。此外每個月中旬,員工發工資的時間,不拖欠員工工資,即使在公司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員工的工資也照常發放,跟據會計做出的工資表,先交給相關負責人核對無誤之后,再由員工確認無誤之后,簽名后發放工資。
(三)重視會計資料的質量
公司的現金賬、成本帳等都是有會計完成,因此保證了會計資料的質量。并且在會計資料的完成過程中,是在多部門控制與監控下完成的,會計想要從中修改數據很難,再加上,在每一天工作結束之前,總經理都要與會計核對相關數據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會計修改會計資料的可能性。而在社會中,在中小規模企業普遍存在
的現象是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致使會計管理職責不分,越權行事,會計執行的隨意性較大。
三、公司在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庫存現金管理意識薄弱
1.“白條”抵庫的現象
白條抵庫,是單位庫存現金管理工作中的一種典型違法行為。具體是指:支出現金時沒有發票或收據等正規付款憑證,只是用白紙寫了一個收條或欠條作為現金庫存。
用白條抵庫,會使實際庫存現金減少,日常開支所需現金不足,還會使賬面現金余額超過庫存現金限額,難以進行財務管理。嚴重的,還容易產生揮霍浪費、挪用公款等問題。
2.公司員工透支工資,報銷流程不完善。
公司員工不定期的透支下月份的工資,透支額度在500-20xx元之間。報銷流程不完善,不管是經理,還是員工只要有發票,就隨意在任何時刻要會計進行報銷,給會計在平時的現金管理上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導致企業庫存現金管理不能正常運行。
3.庫存現金的限額意識薄弱
在小企業里,庫存現金的限額的核定并不需要像大企業那樣嚴格,只要根據公司日常所需估測3到5日會需要多少現金即可,然而在我公司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當需要現金時,會計必須要得到負責人(總經理)的允許,才可以填寫現金支票取現金,有時還會存在保險柜零現金的現象,當出現緊急情況時,當總經理在時,得到準許可以先墊支,但總經理不在時,會計無法解決,就會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二)記帳中存在的問題
1.電算化基礎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在企業財務部,會計財務管理缺少電算化管理系統。例如:金蝶,金茂等財務軟件。毫無其一。只靠會計手工記帳,增加了會計的工作量度,難度,并且不能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管理現代化的主要標志和主要內容之一。其好處主要體現在:
(1)減輕會計人員勞動強度,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2)保證會計核算質量,促進會計工作規范化。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強化會計管理職能。
(4)提高會計數據處理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經濟性。
2.記賬方式存在的問題
現金賬與銀行賬的記賬方式是電子版本(使用EXCEL表格),而不是用賬本來記賬(使用紙質介質),這樣當修改現金賬與銀行賬當中的數字時,在電子版本上是體現不出來的,只有使用紙質時才能,這樣就可以在記賬較隨意,其他人修改了數字,也很難發現。
(三)貨物管理存在的問題
公司在自己的女人街商場開起了自己的商鋪,多達六間。貨物種類之多,然而,公司卻沒有相應的存貨管理系統。會計靠手工輸入計算機(使用EXCEL表格),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增加了工作難度。
四、對以上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一)針對庫存現金管理意識薄弱的解決方案
1.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制定一系列適合公司企業的相關準則,要求全體員工按照公司會計準則執行,公司的會計人員應向高層管理者說明出現“白條”抵庫現象隱藏的危機。
2.加強庫存現金限額管理,要堅持庫存限額一年核一次的原則,并以一家主要開戶行核定為準。把控制企業坐支、套取現金、大額支現擴大消費支出作為現金監督管理的重點。
3.強化宣傳,提高認識
加強組織經濟工作者對市場經濟和金融經濟改革知識,特別是對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會計法》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等法規的.學習,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工作。
4.健全監督體系
在企業內部應從建立健全現金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違犯現金管理規定建立舉報制度,對舉報有功者給予獎勵。
(二)針對記賬問題的解決方案
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企業對策
會計電算化的簡稱就是指電子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的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1.會計人員應有所準備,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
2.軟件開發人員與會計人員應充分溝通,優勢互補。
3.會計電算化的初始化工作要做好。
會計電算化后的財務安全問題要重視
內部控制制度要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和完整的重要手段。因而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基本的內控制度應該包括會計人員權限的合理設置,人員之間的明確分工,相互之間的配合與制約。在實行會計電算化以后,不相容職務也不能由一個人承擔,應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賦予相應的權限。一般情況下,應設置系統管理員、數據管理員、檔案管理人員、復核人員、核算人員、出納、財務主管等崗位,每個崗位既互相牽制,又層層負責,日常工作職責明確,一旦發現問題責任界限清楚。
單位在實施會計電算化之初,即按照財政部頒布的《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要求,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
1.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對出納人員、憑證編制人員(軟件操作員)、審核記帳人員、電算維護人員、電算主管、數據分析員的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
2.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確了計算機的操作程序、授權、更換口令、對外提供數據、日常備份、操作規程等。
3.軟件、硬件和數據管理制度:對財務系統所用計算機設備的維護、保養、使用環境、會計數據的安全保密、存儲、軟件修改、故障排除、運行日志等做了具體規定。
4.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對會計檔案包含的內容、歸檔程序、查閱手續、期滿銷毀等做出詳細規定。
5.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原則,明確實行電算化后的業務流程,規定軟件操作的權限管理,禁止出納人員上機操作,會計人員調離崗位應做好交接手續等。
針對公司與代理記賬公司出現的問題
公司的負責人與出納必須經常與代理會計聯系,公司可以選擇離本公司較勁的代理記賬公司,充分利用網絡通訊系統,公司的出納人員可以隨時與代理記賬公司聯系,如果會計資料發生相應的變化,可以及時做出改變,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當公司規模發展較大時或者有資金能力時,盡量聘請專業會計,因為這樣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更可以利用會計資料來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三)針對貨物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
購辦一套適合公司商鋪貨物管理的軟件系統。例如倉庫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包括進出貨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揀選、復核、商品與貨位基本信息管理、補貨策略、庫內移動組合等“墻內”的系統功能,還要考慮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客戶管理、員工管理系統之間的銜接。在倉庫管理系統下能夠實時查詢
產品的存放地點以及在供應鏈的存放地點,并且運用實時信息可以準確、合理地在多節點網絡中分配貨物。
五、結束語
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把價值觀念落實到企業管理中的每一個人,有助于財務管理職能與其它職能管理作用效果的共同發揮,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為企業的持續經營創造條件。另外,企業必須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總之,財務管理是能讓公司更加科學的管理和決策。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2
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是中國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動力,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其中,財務管理水平是民營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體現。 企業規模的壯大、人才比重的提高以及科學管理方法的應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民營業務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 近年來,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迅速,投資競爭的加劇,迫使民營企業更加重視進行科學的資金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一、財務管理主要的模式類型
財務管理模式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集中型、分散型及混合型。 三種管理模式各自具有優劣,不能絕對得將某一模式套用在特定的企業中。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及所處的行業不同時,其適用的財務管理模式也不同。
①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一般主要運用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中,這種模式下,企業的籌、投、贏、分的權力集中在管理層,下屬部門只具備很小的財權。 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質上為財務核算。絕大多數的財務預算、投資角色、資金使用都是由企業所有者或所有者團隊決定。 這種模式的具有統一管理、內部協調、快速反應等優勢。而其劣勢在于資金利用效率不高、財務風險較大。
②分散型財務管理模式。分散財務管理指將財權下放到各部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它主要運用在超大規模的企業中。 該模式的優點是充分調動了部門的積極性,同時將財務風險分散到了各部門。但它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弊端,例如,各部門之間會對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的分攤產生矛盾, 各部門投資和分配各自為戰,缺乏整體意識,從而引致部門間的惡性競爭。
③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是集中型和分散型的綜合,它主要運用在中型以上規模的企業中。 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是, 在企業整體層面的保有核心的財務管理權限,而將部分財權下放到各部門。 集團財務管理機構對各部門起到協調的作用,其關注點是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改善和競爭力的提升。而各部門具有一定獨立預算、投資和分配的權力,其各項活動需要受到集團財務管理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克服前面兩種模式的缺陷,既調動了部門積極性,又能很好地進行部門間協調。
二、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典型模式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 我國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特點是:
高度集權、家長式領導,財務管理實為財務核算,資金的控制權和使用權都集中在所有者的手中。盡管我國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都存在上述問題。然而,隨著我國民營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已經運用了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建立了現代財務管理體制。 因此,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典型模式主要存在集中型和混合型兩種類型。
1.中小型民營企業中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
我國的民營企業絕大多數為規模較小、 主營項目傳統單一,主要競爭力來源于廉價勞動力或相對低成本的原材料。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的的優勢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能夠充分的發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財務運行簡單高效。 所有者或領導者能夠將資金集中在企業的主營業務中,對資金預算、使用能夠快速決策,同時能夠及時得獲得財務管理結果的反饋。公司財務人員的作用主要是日常財務核算以及定期進行財務匯報,而公司的財務風險由所有者承擔。其次,對外財務關系簡單。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籌資活動主要是商業信用下的借款以及短期銀行貸款,幾乎不存在其他如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融資方式。另外,家族關系對財務關系影響十分明顯。 中小型企業的.財權主要集中在所有者家族成員手中,家族成員之間的合作和斗爭, 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一個關鍵影響因素。
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的隨意性高,企業的業務變遷和資金投向取決去所有者。近年來,隨著房地產、金融市場等投資領域的發展,積累了一定資本的民營企業家將大量的實業資金投向這些高風險行業。 利潤率較低的制造業已無法滿足企業家們的逐利需求。 這樣一來,原本穩定的主營業務被拋棄,企業組織也隨之解體,我國東部沿海有許多中小民營企業正在消失。
2.大中型民營企業中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
市場經濟的規則本身就是不但地優勝劣汰,在數量龐大的民營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企業在堅持中創新,在改革中謀求發展。 同時,在互聯網、通信等高科技行業中,中國的民營企業取得了讓世界震驚的成就(見表)。 而它們的財務管理,也早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
縱觀這些優秀的企業,包括騰訊、淘寶、蘇寧等知名企業在內的一大批中國民營企業,都或多多少地采用了混合型的財務管理模式。 以華為為例,目前華為擁有運營商、企業網及終端三大業務,其財務管理的組織架構為:集團財經管轄下屬三大業務模塊的財務管理機構。 在財務預算上,華為各業務模塊根據集團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承接相應指標。各模塊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業績目標和財務預算,并報集團財經審批,審批通過后即可執行并調整;在利潤分配上,集團財經保證各業務模塊的基本薪金和運作費用,同時根據各業務模塊的業績進行獎金包的下放以及預算的提升。各業務模塊內部對整體獎金包的分配以及預算的調整有自主權。
同時,集團根據企業整體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對各業務模塊進行財務上的協調和平衡。例如,華為企業業務處于發展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短期內很難有收益。 當作為集團未來的主攻方向,集團財經對企業業務進行了財務傾斜和補貼,同時嚴格控制其財務預算的科學性。
企業規模的壯大、多元化經營等客觀因素迫使民營企業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理念,采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另外,每年大批的高層次財務管理人才,將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運用了民營企業的實際業務運作當中,加快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中存在的問題
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它隨著企業規模、組織結構及業務單元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及時調整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使之與民營企業發展的狀態相匹配,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上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財務觀念落后
民營企業大多在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起來,在經營上大多表現出重銷售、重質量,而對財務管理卻不夠重視。其中突出的表現是財務管理對業務目標制定缺少支撐和約束。民營企業在制定業務是,“拍腦袋”的現象普遍存在。 部門領導或企業所有者根據自己的預估或是政治意圖,盲目制定年度業務目標,人員預算等,從而給財務預算帶來巨大壓力和風險。 正是因為企業中的財務管理讓位與管理者的權力,才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
另外,民營企業的管理成本往往價高,資金管理混亂、流程復雜、預算外資金使用較多等等,都反映出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及員工的財務觀念落后。
2.家族制的影響長期存在
盡管隨著民營企業規模的壯大,企業創始人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的影響力逐漸下降。 但無論在企業發展的什么時期,企業創始人的家族勢力或多或少都會持續滲透到民營企業的管理層中,在中國,這一現象尤為突出。 在我國許多知名民營企業的管理高層中,往往能見到企業創始人親屬的身影,例如蘇寧、俏江南、華為等。
家族勢力在民營企業中的勢力過大,會影響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的代理關系。 尤其是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家族勢力往往掌握實權,企業往往不能擁有頂尖的管理人才,因為他們在公司的發展會遭遇隱形障礙。我國在遺產繼承上的法規以及觀念都加強了家族勢力在民營企業中影響的持續。因此,無論,財務模式如何變遷,創始人家族勢力的影響會長期存在。
3.模式轉化不能緊跟企業發展步伐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人的影響根深蒂固,在企業發生重大變化是,無法及時進行調整。民營企業在弱小是,往往采用集中型的財務管理模式。 而隨著企業不斷壯大,企業財務管理的權力需要進行適當的下放和分散。企業所有者和領導逐漸淡出財務日常管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科學的財務指標和體制。但在現實中,我國許多民營企業在變革中,財務管理的架構建立看似十分迅速。 但核心的財權及評價制度卻遲遲難以建立。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需要依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來選擇:當企業規模較小時,應當選擇集中型的財務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需要引進高層次的財務管理人才,建立較為系統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適當地分散管理。 當企業發展到超大規模是,應當充分進行分散地財務管理,基于下屬單位更大的財務自由。 另外,推行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的理念,是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中的重要一環。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3
摘要:在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企業會計管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會計管理包括財務預算、成本核算、賬表分析等。會計成本核算主要統計和分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支出費用,結算出企業生產總成本,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企業必須認識到會計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對企業成本核算加強管理。下面將具體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分析當前企業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行管理,可以有效節約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當前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而是通過整合企業發展目標和環境條件,對成本和效益之間的利益進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創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會需求。
二、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
(一)成本核算
內容:作為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環節,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規定進行歸集與分配,并核算企業經營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企業生產計劃、預測、和分析等多項工作,通過進行成本核算,可以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支出和耗費如實反映出來,還能清晰的展現出企業各項成本信息,使企業領導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分析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控制調整。由此可見,成本核算具有推動企業成本計劃觀察落實的'作用,可以提高企業成本效率,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發展目標。
(二)成本管理
內容: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活動中的各項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決策等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通過包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預測、成本分析等會計職能。作用: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會計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在推動企業經濟核算和生產節支方面發揮著重要意義。通過加強會計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三、分析當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視
由于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正確,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會計成本核算管理重視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給會計人員進行核算和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經營過程中,而忽視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業在生產車間所配備的成本核算人員是由會計人員兼職的,這種不合理的人員安排,使企業成本賬簿混亂不清,嚴重降低了企業成本核算質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員素質整體偏低
會計成本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相對較低,缺乏自主創新和積極學習的敬業意識,無法合理調整和完善企業成本核算模式。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會計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隨意更改數目,竊取企業生產材料,使企業的成本核算結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時也對企業財務工作造成安全隱患。
(三)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監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監督標準,也沒有設立專門的成本核算監督機構進行監督,使企業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實、不正確現象。
四、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管理時,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應當首先預測和分析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視。其次還要拓寬成本核算管理范圍,對產品包裝、售后維護、產品服務等影響因素進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后期管理工作。最后,企業應按照企業生產成本目標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產品發布、產品庫存方法、產品生產數量等,借助企業生產創新,實現會計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品生產已經從有形轉化為無形,很多無形產品開始進入到市場經濟中,為了適應這種市場變化,企業必須時刻掌握市場發展動向和發展趨勢,及時更新和優化成本核算技術,樹立先進的會計理念,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管理條件。
(三)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當將成本核算管理由內部操作轉為外部操作,不斷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關注,從而及時發現并解決成本決策中的失誤,使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五、結束語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成本的核算及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要想占據穩定地位,就要加強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項消耗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因此,企業應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從而實現成本科學管理的目的,促進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秉千,管平.基于建筑工程概預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討[J].房地產導刊.20xx年10期
[2]李春光.關于建筑工程概預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年35期
[3]王劍鋒.探討建筑工程概預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年6期財會研究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4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從中國現實來看,一方面我國物質資源比較匱乏,建設資金不足。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巨大的財富,目前這些資源仍有待開發。在企業的角度上,要想在知識經濟時代得到比較好的發展,就必須擁有人才并且很好的管理人力資源,不僅要關注物質資本的影響,更要關注人力資源。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力度,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管理戰略具體實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知道一個組織的知識創新能力對于組織的管理層級,以及運營效率的影響,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將人力資源的價值以具體數值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研究意義
人力資源會計一詞產生,得益于科技的進步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會計既屬于會計學又屬于人力資源管理學,它是兩門學科理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結果。對傳統會計學而言,人力資源會計拓寬了它的廣度,使得傳統會計理論能在新的領域得到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學而言,人力資源會計的出現使得人力資源會計信息能夠被量化,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為其科學的分析管理提供了工具。在切入正題之前,本文花費較大筆墨對人力資源會計相關理論的各種概念進行分析,讓讀者對于人力資源理論的相關構成,以及相關概念有個大概的了解;之后討論了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情況,分析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在應用方面主要問題;然后,針對第三部分分析出的問題提出改善的思路,給出可行的建議;最后對人力資源會計的未來的趨勢做出展望,以期我國人力資源會計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會計概述
在會計工作中,人們一直對投入的物質資本的核算很看重,為了更好的核算各類的物資資本,會計工作者也在時刻進行優化改善與發展,卻往往忽略人力資產這種難以量化的資產。如今,經濟發展的馬車不斷向前,我們漸漸意識到,一個企業組織要想得到良好的經營效果,并獲得長期的發展,不能只是依靠物資材料的投入,人力資源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理解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帶著大家從人力資源、人力資產、人力資本三個基礎概念介紹及其特征分析入手,并整理出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理論,讓大家能全面了解人力資源會計體系理論。
1.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
對于人力資源會計,有如下幾種主流的解釋:弗蘭霍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把人的成本和價值作為組織的資源進行計量和報告”;美國會計學會的定義是“人力資源會計是鑒別和計量有關人力資源的信息,并溝通這種信息給有關利害關系的當事人的程序”;日本會計學者若杉明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人力資源會計通過會計的方法和跨學科領域的方法,測定和報告有關人力資源會計的信息,以提供給企業的經營者及其利害相關者使用”為了方便之后的研究,筆者簡單地將人力資源會計定義為供企業利害相關者使用的,將人力資源信息通過量化的方式確認、計量,以及核算的會計方法。
2.相關的概念釋義
(1)人力資源。在經濟學的范疇里,資源是指那些投入生產并能創造物質財富的所有要素,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兩大類。就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的價值在其各個方面都能體現,人力資源價值發揮的好壞,對企業的生存以及發展都具有決定性影響。人力資源也是企業各種生產要素中最有可變空間的要素。為了方便研究,我們將人力資源分為狹義人力資源,即在企業層面上的人力資源,指企業內部所有員工所具備的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實際經濟貢獻的技能水平、知識水平和創造力水平的總和;另一種便是廣義人力資源,是指社會活動中,蘊含在勞動者身上的所有能力的總和。而被大家普遍所了解的人力資源會計正是狹義的人力資源,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對象。
(2)人力資產。對于人力資產的解釋,首先要從資產上說明,人力資產具有一般物質資產的普遍特征,即人力資產是企業為取得經濟利益而持有的資產,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為企業帶來收益。然后再去考慮人力資產的其他特性,第一,人力資產的排他性,即勞動者在勞動期間其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屬于企業,強調了企業的控制權利;第二,人力資產的時效性,勞動者的勞動資產在其屬于企業約制范圍內才歸企業所有,即人力資源不可能永遠歸企業所有;第三,人力資產的可計量性,將狹義上的人力資源稱為人力資產,則要求這類資源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能以貨幣計量的形式體現出其成本、價值、收益等。
(3)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對于人力的投資而形成的,具體來說,企業利用對員工的教育、培訓等方式,將資產價值凝結在員工身上,是員工所蘊含的技能、知識,以及創造力的總和。人力資本是權益名詞,代表的是企業的所屬權,人力資本屬于投資人力的勞動者,也就是說企業內部的員工可以作為企業的股東存在,并享受股東的各種權利。
三、我國人力資源會計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國內人力資源會計在實踐應用上還有待推進,除了華為、華誼兄弟等大企業嘗試在企業管理中使用人力資源會計對企業的經營效果、生產效率等進行計量,其他企業在這方面的應用很少。即便是那些已經采取人力資源會計進行管理的公司,也是沒有很好地將人力資源會計融入企業管理中。由此可知,人力資源會計并沒有在我國企業中得到普遍應用。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現階段的應用情況可總結為下述幾個方面:一是大多企業對于投入企業人力資源應該視為人力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入,對于人力資源的價值體現還只限于招股說明或者財務報告中的附注等簡要說明。二是雖然我國許多會計學者在人力資源會計應用問題上下足了功夫,但在人力資源會計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使得其在實務方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妨礙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踐操作。三是我國人力資產開發不夠充分,大多數員工的素質,以及工作熱情仍處于較低的層次,對于合理的人力資源的管理問題認識不夠。四是企業的人才觀更多存在于書面或者口頭上,對于優秀員工的潛力開發不夠、對于人員的培訓不夠,或者說培訓內容,以及形式沒能夠讓公司員工得到較大提升。基于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現階段的應用情況,整理出我國在人力資源會計在應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人力資源難以確認與計量
確認與計量作為人力資源會計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由于人力資源本身的特殊性,對于其的確認與計量會涉及到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與條件,所以盡管提出了計量方法,但總的來看這些理論大相徑庭,更重要的是實踐運用起來過于繁瑣。因此,至今人力資源會計未與傳統會計真正融合,在實踐應用中也處于尷尬的位置。
2.人力資源會計權益分配不明確
從權益分配上看,人力資源會計沒有明確界定勞動者的權益。在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企業總會因為人力資源的取得、維護、開發而付出一些經濟代價,有時也會將其中的某些支出資本化,這個時候,對于這些經濟代價的確認問題總是有爭議。從投資者立場看似這些以付出支出為代價的資產應屬于企業所有者,但用于人力資產上的支出恐怕不足以表明人力的歸屬。此外,隨著人力資本所有者加入到企業的產權關系中來,以企業物質資本所有者為核心的理念也發生改變,產權基礎也發生了改變。勞動者不僅是自我人力資源的所有者,還將享有剩余權益索取權。要想徹底激發員工的潛能,就必須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明確人力資源會計權益符合當今經濟的要求,也是人力資源會計發展過程中必須直面的節點。
3.列報和信息披露對人力資源會計提出的要求
當前,由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還處于不夠成熟的階段,關于人力資源如何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還缺乏一種統一的模式。會計報表要求體現會計信息的完整性,所以也要求將人力資源信息列示其中,以向報表使用者提供明確完全的信息。然而,目前在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其列示的人力資源信息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這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如果人力資源的報告最終只通過幾個簡單數字,那么人力資源會計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關于如何在會計報表中更多的披露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種種設想在這一現實情況下顯得兩難。
四、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完善的思路
在現階段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應用基礎上,針對出現的主要問題,筆者給出完善的思路如下:
1.加大研究力度,為人力資源會計的實務操作提供支持
人力資源會計傳入我國已有三十幾年的時間,我國有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但是就國內整體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研究現狀而言,仍存在沿用前人研究理論、沒有真正走出研究的怪圈,導致理論雖多卻缺乏具有權威說服力的規范,存在許多研究的盲點,因此人力資源會計也難走向實際運用。因此,要促進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必須強化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并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以規范人力資源實務使用。
2.改進會計計量方法,提出更合適有效的實行方法
目前存在的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且在操作性方面也存在問題,因此我們應不斷改進現有的計量方法,完善其核算體系。人力資源價值是一種難以用貨幣來量化的特殊要素,這時候人們通常需要加入非貨幣化的'計量手段來核算。將非貨幣計量結合到貨幣計量來核算人力資源價值,這樣就能夠比較準確的知道人力資源的真實價值。在初始確認方面,我國企業大多采用歷史成本來確認價值,以人力資源剛進入企業所消耗的招聘以及培訓費用為依據。但企業關鍵人員的人力資源價值確認,不僅要參考招聘以及培訓費用,還因將其作為企業的投資,計入資本項目。鑒于人力資產和無形資產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相似性,人力資產的相關會計處理也可以參考無形資產的處理。
3.完善資本市場,對人力資源進行市場定價
資本市場是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監管與資本定價的重要工具。資本市場上資產的價格的形成往往取決于資本市場上供求雙方。在完善的資本市場內,對于人力資源來說,特別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的價值,也能通過資本市場供求雙方的博弈反映出來。因此,只有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中,人力資源會計才能有實際使用的基礎,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難題才會有所突破。
4.加強法律建設,用法律的形式核定剩余權益的分配問題
人力資源能對企業剩余權益進行分配是建立在人力資本產權的基礎上的,分配制度要想有據可依,就必須有人力資本產權相關法律。現行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物權之上的,主要是對物質資本的保護,而關于人力資本所有權的問題的法律少之又少,在法律方面的界定更是模糊。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可以更好地規劃各主體間的權利義務的關系,企業股東和人力資源之間的權益分配也更加明確。明確了權益分配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人力資源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創造財富。因此,加強人力資本產權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推行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顯得尤其重要。
5.改進現行的會計報表,如實反映企業人力資源的信息
會計報表應反映出信息需求者所需的一切信息,如果人力資源信息未能反映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那么企業的報表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將有待商榷。在資產負債表上,我們可增設一些科目對人力資源進行核算,如“人力資產”、“人力資產攤銷”、“人力資產凈值”、“人力資本”等科目,并將“人力資產”置于“其他長期資產”與“固定資產”之間,建立“物資資產+人力資產=物資權益+人力權益”的會計準則。在利潤表上,因為人力資源的有關損益在其發生的時候已經計入到管理費用或者營業外收支中,因此我們不用特意增加新的科目來反映人力資產的損益。在現金流量表上,可以在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項目下增設科目,如企業取得、開發、培訓人力資源的現金流出,以及由于人力資源而生成的現金流入。此外,我們應在附注里面增加那些無法用數字說明全部情況的人力資源信息,作為人力資源的補充說明。
五、結論與展望
隨著經濟發展量化核算人力資源的呼聲逐漸加大,人力資源會計應勢而生。傳統的會計核算中未將人力資源的成本、投資,以及權益等問題納入考慮范圍,給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而人力資源會計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對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盲區,阻礙了其在實務操作方面的發展。中國人力資源會計在實務操作方面一直都比較滯后,更是有待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會計的存在與發展對于企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關鍵意義。雖然目前在人力資源會計研究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人力資源會計在實務中也沒有得到充分運用,但我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一代又一代學者對于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研究的深入,人力資源會計必定發展到更廣闊的平臺,在實踐中也能得到廣泛應用,為企業甚至國家的長遠發展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埃里克G弗蘭霍爾茨.人力資源管理會計(中譯本)[M].上海:上海翻譯出版社,1986.
[2]陳迪.論人力資源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地位[J].財會研究,20xx,(1).
[3]高超.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xx,(6).
[4]徐鷺.人力資源會計發展探析[J].消費導刊,20xx.
[5]張文賢.人力資源會計[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15
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政策由來已久,有其歷史淵源,但是隨著各界對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認識和定位的進一步清晰,人民銀行目前執行的這一政策,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存在很多缺陷,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一、財務公司及其存款準備金政策特點
1.國內財務公司的發展與定位
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內部金融服務機構,同國內其他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信托公司一樣,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改革過程中,曾經出現過一些問題。伴隨著三十年來金融改革的迂回曲折,財務公司針對出現的問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從最初的企業集團“內部銀行”,到九十年代初期無所不做的“全能”金融機構,再到痛定思痛后的企業集團“資金池”和資金集中管理平臺,業務范圍不斷縮小和集中,經營不斷向“歸核化”發展,發展也逐步趨于規范、有序和健康。
2.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的政策悖論
關于財務公司是否可以稱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問題,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中并未明確。大多數法律法規把財務公司歸類到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同樣性質的“其他金融機構”(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八章第五十二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三款的相關規定)。銀監會頒布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辦法》規定:財務公司辦理集團成員之間的內部結算、協助成員企業實現資金收付(收付也是結算)、經批準可辦理成員單位產品的消費信貸、賣方信貸和買方信貸。這些業務無疑不是與結算和存款相關,但是《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20xx]5號令)在《總則》的第二條明確提出:“本辦法所稱銀行,是指在中國境內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經營支付結算業務的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含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這一說法明確將財務公司排除在銀行體系之外。
理論上說,中央銀行是商業銀行的最后貸款人和最終擔保者。單就存款準備金而言,體現了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的一種“權利”和“義務”關系。一方面,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上交存款準備金,作為最后支付保證,可以視為中央銀行的一種“權利”和商業銀行的一種“義務”;另一方面,中央銀行承擔商業銀行最后清償力保證,可以視為中央銀行的一種“義務”和商業銀行的一種“權利”,當商業銀行出現流動性不足時,可以通過“再貸款”或“再貼現”的方式從中央銀行那里獲得支持。
但是,《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也就是說,財務公司出現頭寸不足時無法得到中央銀行的再貸款支持,中央銀行并非財務公司的“最后貸款人”,財務公司不能享受中央銀行“最后支付保證”這項“權利”。根據20xx年《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申請設立財務公司,母公司董事會應當做出書面承諾,在財務公司出現支付困難的緊急情況時,根據實際需要,增加相應資本金,并在財務公司章程中載明。因此,企業集團才是財務公司的“最后貸款人”和擔保者。當財務公司出現流動性不足時,只能向企業集團獲得“救助”。二十多年來,財務公司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的“另類”地位和“待遇”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發展和業務開拓。
3.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政策在實踐中有進行調整的需求
筆者認為,財務公司是中國金融市場和“產融結合”的創新舉措,對財務公司實行的存款準備金政策有進行調整的必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財務公司的機構職能不同于商業銀行
按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財務公司是集團內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集團“內部資金管理中心”,資金來源為集團內部運行資金,業務也限定在集團內部。財務公司的存款并非公眾存款,只是在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框架下,把原來分散在各成員的資金集中到財務公司,再由財務公司統一存放到商業銀行或進行必要的資金運作,改變的只是集團內部存款結構。同樣,由于財務公司不能開具支票作為一般支付手段,其結算業務也完全不同于商業銀行的結算,只不過是集團成員內部的資金劃轉和記賬。此外,公司的貸款也與商業銀行完全不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貸款,是集團內部成員之間的資金有償調劑,屬于集團內部資金管理范疇,沒有也不會對整個金融體系創造信用和新的貨幣供應,更不可能對國內的貨幣政策產生沖擊,與貨幣銀行體系中商業銀行的.存、貸、結業務完全不同。對財務公司的內部存款征收準備金,相當于央行對金融體系之外的產業集團直接管制和“征稅”,不僅可能造成產業集團自身流動資金緊張,也有可能加劇信貸市場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這一措施可能會造成央行對金融貨幣體系之外的直接干預,從而誤導政策或偏離政策目標。
(2)財務公司的風險性質不同于商業銀行
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基本政策目標,一是防范金融機構風險,二是調控貨幣供應量。作為商業銀行的“最終貸款人”,央行對其征收存款準備金并適時調整這一比率,既具有法理上的依據,也是貨幣傳導機制調整的必然。相比之下,財務公司的功能是加強企業集團內部資金管理,不對公眾開展業務,不存在公眾風險,而且集團母公司承諾要為財務公司可能出現的支付困難承擔最終支付責任。這說明,財務公司無論在資金來源、服務市場、業務經營和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完全的“內部化”特征,其存、貸款業務不同于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既沒有創造信用和貨幣,也不會產生外溢性、公眾化風險,更不會造成金融體系風險,以防范風險為目標的準備金制度不需要套用到財務公司。
(3)財務公司的業務本質是代管集團內部資金
財務公司作為集團全資子公司,其資產負債表的“信托存款”項并不能體現在集團合并報表的“銀行存款”項下,企業集團的“銀行存款”只能是集團外部商業銀行存款(包括財務公司已繳存央行的準備金),財務公司的“存款”以不同的資產形態體現在集團合并報表的其他資產項下。這說明,企業集團存放在財務公司的內部資金,只是委托財務公司臨時代管,并不是真正的“存款”,只有財務公司存放在商業銀行的那部分資金,才會形成貨幣體系中的“存款”。因此,對財務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存款”項收取準備金,人為放大了“存款”基數,使企業集團以自有資金承擔了金融體系的貨幣義務和負擔。
(4)設立財務公司的基本出發點是支持企業集團發展
中國銀監會明確規定財務公司的職能是“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一定位無疑是正確且符合中國國情的。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集團高度支持財務公司的發展壯大,把財務公司定位為集團內部的“結算中心、籌融資中心和資金管理中心”。但是,高額的存款準備金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集團把資金集中到財務公司的積極性,資金正不斷從財務公司轉移到其他部門或機構,財務公司履行“集團資金池”職能將面臨嚴峻挑戰,現有功能定位和長遠生存發展也將面臨危機。
二、有關的政策建議
1.取消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政策
由于財務公司吸收的存款只是企業集團的內部自有資金,并不存在金融體系的貨幣創造功能,與商業銀行的社會化業務相比,財務公司的內部業務不會產生社會化風險,因此并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支持現有的財務公司上繳存款準備金政策。特別是在金融危機造成貨幣傳導機制不暢、經濟增長迫切需要進一步刺激和活躍實體經濟的前提下,需要央行能夠從兼顧行業利益和國家宏觀政策出發,適時研究取消財務公司繳納存款準備金政策規定,為企業集團資金“松綁”。
2.大幅降低財務公司準備金率,并適度開放央行清算行號
票據業務將成為中國金融與貨幣市場發展的新熱點,這不僅是因為便于央行減少經濟生活中的現金投放和流通量,更是因為成熟的金融市場中票據作為支付結算、融資投資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財務公司不能像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樣,擁有人民銀行的清算行號,從而制約了財務公司對票據業務的參與和金融服務,也不利于企業集團實施包括票據在內的資金全面集中管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向財務公司開放清算行號,不僅有助于提高財務公司的金融服務能力,也有利于央行對票據交易和融資行為的監管。一旦向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開放央行清算行號,就意味著財務公司在央行清算結算體系中的“升級”,即具有了一定的“貨幣創造”功能,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可以考慮采用較低的準備金率,以與商業銀行區別對待。
3.以結算賬戶為突破口,解決財務公司異地開戶政策問題
企業集團推行資金集中管理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監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但是,要實現以財務公司為平臺的企業集團全面集中管理,還存在很多政策障礙。一方面是因為財務公司設立異地分支機構存在很多困難,銀監會作為主管部門,在頒布《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后,仍然缺少關于財務公司異地分支機構設立的實施細則,山西大學排名,異地開展業務的金融許可證難以獲得,使得成員企業集聚的地區只能以財務公司(總部)名義開戶辦理結算。另一方面,按現行規定,財務公司并不是真正的“銀行”,沒有開立賬戶資格,財務公司無法實現企業集團“資金池”的功能,在當前國內現金使用量和使用范圍都比較大的情況下,不能為企業開立基本戶意味著財務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時只會增加企業賬戶數量,不利于企業集團的資金集中管理。
在實際操作中,工商、稅務、財政等機構又都普遍認可企業在做賬務處理時把財務公司的存款作為銀行存款,很多財務公司甚至實現了“結算核算一體化”,完全替代了成員企業的財務功能。因此,筆者認為人民銀行應該充分考慮到財務公司職能定位、發展狀況和對中國清算結算體系以及金融市場的重要補充作用,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解決財務公司異地開戶辦理地區成員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和收支結算的政策問題。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總結09-21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9-19
畢業論文個人總結06-22
畢業論文評語(及格)04-26
畢業論文承諾書07-07
畢業論文總結范文通用09-29
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5-26
天文學畢業論文08-05
信息系統畢業論文08-05
畢業論文答辯評語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