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運用報刊新聞配合初中地理素質教育
運用報刊新聞配合初中地理素質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觀察、分析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的智力和思想能力不斷得到開發和提高,并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而報刊新聞具有“內容新”、“時效強”、“事件真”、“跨度廣”等特點,在教學中適度適時運用報刊新聞,可以提高課堂效益,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
以下是筆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報刊新聞配合素質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的幾點體會。
一、適時引入報刊新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眾所周知“要我學”與“我要學”兩種效果迥異。故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當前地理教改的關鍵所在。適時運用報刊新聞可讓學生自覺進入聽課的最佳狀態,進而啟發誘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農業的發展》這一課前,我首先讀了一則報刊短文:“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發出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驚人之問。布朗預言:到達2030年,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同時糧食的產量因耕地面積的減少而下降,需從國外進口上億噸糧食。進而得出‘誰也養活不了中國人’的結論。”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開始多數學生反應強烈,說這是杞人憂天,而當我詳敘布朗的論據后,許多學生陷入迷茫之中。此時我加以引導,布朗的觀點當然是錯誤的,通過學習《農業的發展》這一節,我們就能找到駁倒他論點的論據。這樣自然引入新課,學生躍躍欲試,急于到課本中尋找答案,從而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讓學生自學,很快就有學生舉手回答:我國農業開發的潛力巨大,糧食前景樂觀,中國人完全的能力養活自己。
2、拓寬知識面,增加趣味性。
地理趣聞是報刊樂于刊載的題材,恰當地結合到教學中,既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講到撒哈拉沙漠的氣候是終年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時,補充介紹:撒哈拉阿加爾山區有在已過去的20世紀的8年里未下過雨的記錄,其干旱程度可想而知!這里的氣溫日溫差特別大,一日之內溫差可達40-50℃,當地人常用“白晝烈日如燒,夜晚寒風似刀”來形容當地的氣候特點,在起伏山區,當太陽下山以后常可聽到劈劈啪啪的響聲,初到這里的人還誤以為是鞭炮聲,其實這是由于熱脹冷縮使石頭爆裂而發出的聲音。地理趣聞的引入使學生樂于上地理課,他們盼望教師給他們帶來奇聞異事,濃厚的興趣會變成巨大的動力,興趣是學習的良師益友。
二、適時引入報刊新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提供準確數據,理解課堂知識。
有些地理知識比較抽象籠統,報刊雜志能為我們提供準確的數據。
例如:講到非可再生資源的概念時,適時引入發表在《中國經濟時報》中的一段短文:“美國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會的一項預測表明,在目前使用速度下,全球的石油最多還能用39年,天燃氣為60年,煤為221年。”從而使學生加深了對煤、石油、天燃氣等礦產資源是用一點少一點的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的理解。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些報刊新聞牽涉到一定的地理學專業知識,可以用這些事例引導學生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去觀察、分析、解釋當今世界的重大自然、社會問題,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就感,這也是培養視野開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材的需要。
例一:聯系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提出問題:長江中下游是指
[1] [2]
【運用報刊新聞配合初中地理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英語新聞報刊用詞的幾個特點04-27
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4-27
電視新聞中的細節運用04-28
電視新聞編輯技巧與運用05-01
論新聞背景的作用與運用原則04-29
報刊的意思, 報刊的解釋04-30
研究性學習在初中鄉土地理教學中的運用04-29
報刊04-30
地理教育中美感教育的運用論文04-27
素質教育下的地理教學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