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市公司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綜合治理
石連運最近幾年我們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業績騙局,如瓊民源、PT紅光、東方鋼爐、大慶聯誼、鄭百文的欺詐,ST猴王、藍田股份以及今年披露的黎明股份億元造假上市,還有“世紀黑馬”銀廣夏的虛幻神話,都讓人觸目驚心!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沒有被揭露出來的,估計不在少數。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嚴重扭曲了股票的價值,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極大地挫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如果不加以嚴厲的打擊和治理,我國的資本市場就難于有效健康地發展。
失真的會計信息有些是由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而造成的技術性失真,或者由于會計法規不完善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還有是某些上市公司為了欺騙廣大投資者而無中生有,歪曲事實,惡意編造的虛假會計信息。由于上市公司的惡意造假具有很強的破壞作用,所以本文把它作為分析的重點。
一、上市公司違法造假的根源分析
某些上市公司為什么熱衷于編造虛假會計信息,甚至在某些造假者受到處罰之后,還緊步后塵,挺而走險,使造假屢禁不止?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巨大的利益誘惑;二是低廉的違法成本。
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獲得通過正常經營渠道無法得到的超額利益,從資本市場上“圈”到更多的資金,目無法紀,肆意編造虛假會計信息;而有些中介機構、管理部門為了從中“分得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在虛假會計信息的生成及傳播過程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下面我們以股份公司的設立、上市為線索,對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進行分析。
由于我國特殊的經濟環境,許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國有企業改組而來。有些國有企業為了改組成功,獲得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資格,就在資產評估和財務報表上大作手腳,以求通過證券委的審批。不僅企業本身樂于這樣作假,當地政府也往往支持這樣做。因為成立股份公司既能籌集到數量可觀的資金,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又能發展地方經濟,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業績。有了政府的支持,其他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像資產評估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一般都不會違背政府與企業的意圖,更何況還會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因此,虛假財務資料順利過關便成為輕而易舉的事情。可以看出,由于我國在進行企業股份制改造初期過于強調幫助國有企業解困脫貧,使得某些股份公司從一誕生起就先天不足,財務資料中帶有許多虛假的成分。以后為了掩飾這些虛假信息,還需要進一步造假,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公司上市之后,造假的腳步是否就停止了呢?否。那些已經上市但經營虧損的公司,為了滿足增發新股或者配股的條件,提高配股的價格,達到從資本市場上撈到更多資金的目的,經常采用虛增利潤、少報虧損的方法,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欺騙投資者。例如,瓊民源1996年年報中所稱5.71億元利潤中有5.66億元是虛構的,占總利潤的99.12%,并且虛增資本公積金6.57億元;銀廣夏緊隨其后,造假可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1999-2000年間,該公司通過各種造假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其造假金額之巨大、手段之惡劣,令人膛目。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的股份公司從開始成立到申請上市,以及上市之后,都有通過財務造假從資本市場上圈更多的錢的強烈愿望,這是虛假會計信息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但是股份公司要實現其目的,必須首先通過注冊會計師審計這一關。當然,要求注冊會計師全部查出虛假的會計信息是困難的。可是注冊會計師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按照常理推斷,如果盡責盡職,發現公司的明顯舞弊行為應該不存在困難。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些注冊會計師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不但沒有起到經濟警察的作用,反而扮演了助紂為虐的角色。從為銀廣夏出具的連續多年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就能顯示出這些注冊會計師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
[1] [2] [3] [4]
【上市公司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綜合治理】相關文章:
會計信息失真的系統成因與綜合治理04-30
會計信息虛假問題報告11-26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成因及對策04-30
關于會計信息虛假披露的思考04-29
淺析上市公司會計政策的虛假變更論文04-27
虛假04-29
會計信息虛假問題報告范文(通用13篇)11-01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05-03
夢見·虛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