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金為創業注入活力 學生創業挑戰“阿里巴巴”
“與‘阿里巴巴’相比,‘布恩’的劣勢只是知名度。”楊帆和他的“布恩電子商務團隊”創業之初,就提出企業的核心技術——建站系統擁有實施傻瓜化、操作簡單化、最低成本控制、免費服務、超強擴展性等優勢,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同時,還可以聯合本地同類網絡公司開發新服務項目,這是外地公司所缺乏的資源。
在廣東珠三角的中山市首期“青年創業基金”評審會上,楊帆團隊的“‘布恩’普及中小企業上網計劃”獲得政府10萬元的貼息貸款扶持。其實,他們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將大學校園內產生的所有商品買賣活動實現網上交易,將電子商務的領域擴展至校園。有了創業基金支持,“布恩”團隊的思路更開闊了。
為擴展服務客戶,提高“布恩”的知名度,楊帆已經想好一個“萬家企業免費上網”服務計劃。嘗試以中山市某鎮區為試點,實現該鎮所有中小企業都開展電子商務的主要目標,并利用行業平臺將該鎮中小企業信息整合,創建鎮區行業信息庫,幫助政府和相關行業協會全面了解該鎮各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同時,利用大平臺進行整體網絡營銷推廣,幫助該鎮企業創造網絡商機。
這只是中山市“草根創業”中一個小案例。日前,團廣東省委、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聯合開展了“廣東服務城市青年就業創業行動啟動儀式暨珠三角服務進城務工青年統一行動日”活動。當天,團廣東省委與中國電信、光大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3個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為青年就業創業行動提供信息、資金等方面的服務。根據協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為符合有關審批條件的創業青年,提供每人5萬~10萬元不等的小額貸款。
其實,從2008年5月開始,中山市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開展青年創業行動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影響青年就業上,更是提出培養創業型人才,以35歲以下中山戶籍青年為主要扶持對象,通過設立青年創業基金、開展青年創業培訓、提供青年創業輔導、舉辦青年創業比賽、營造青年創業氛圍等5大措施解決。
2008年3月~4月,團中山市委組成兩個專題調研組,分赴上海、杭州、昆山以及武漢、合肥、安慶等地進行專題調研,并配合該市人大在全市8個鎮區開展關于積極營造全民創業氛圍的研究,形成了設立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的構想和方案。 3月1日,中山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設立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
從2008年起,中山市財政將一連3年、每年注資150萬元作為該基金的啟動資金,同時動員各方面力量注資壯大青年創業基金。據了解,目前,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募集金額近787萬元人民幣。
郭文標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水產養殖業。2002年,他回到家鄉進行創業,開辦了蝦苗孵化場,隨后轉為經營池塘養殖。經過5年的養殖實踐,他摸索出一套池塘養殖生產及管理技術,取得了初步成功。有了一定的原始資金積累和管理經驗后,郭文標認為自己已具備二次創業的基本條件,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他承包了400多畝魚塘,從事多品種經營。“盡管我已有了一些資金基礎,仍需要一定的周轉資金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運作,降低生產風險。”郭文標申請了青年創業基金,“雖然基金允許申請的金額不超過10萬元,但對于補充周轉資金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此前,中山市大專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指導中心開展的“中山市大學生創業觀念調查”,對在校學生的創業認知、創業打算、創業心理、創業方向進行了詳細了解。調查顯示,有81%的大學生考慮過創業,只有4.4%和1.1%的大學生已經進行創業和已經成功創業。團中山市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生關注的焦點話題,但是大學生創業迫切需要外界給予幫助。
令團市委意外的是,青年創業基金點燃了很多考慮創業青年的熱情。去年5月13日,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舉行第一期評審會,就收到14份創業項目計劃書,最后確定5名創業青年作為首批創業基金發放對象,涉及行業包括水產養殖、電子商務、手繪服飾、美容護理、貿易等不同行業,創業貸款金額達38萬元;7月29日的第二期評審會,共有41名創業青年參加了評審;9月3日,11名創業青年共獲得81萬元創業貼息貸款;11月13日,26名創業青年參加了第三期評審會。至今,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已向16名創業青年發放119萬元創業貸款。
同年11月~12月,團中山市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市教育局,面向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免費舉辦為期3天的青年創業培訓班,培訓人數將達1.5萬人。團市委也通過創業設計大賽,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和聯系,使創業項目成果化,帶動和影響更多青年投身創業行動,幫助和促進一批青年創業者脫穎而出,成功實現創業。
中山市副市長韓澤生表示,對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樹立一種依靠而不是依賴的信念堅持走下去,才能逐步走上成功創業致富的道路。成功的創業例子能在社會上起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扶持青年創業的氛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已發放119萬元創業貸款,但是創業項目缺乏創意,高科技項目比較少。“從目前申請對象和咨詢的人員構成來看,申請的創業項目大多數還集中在傳統的飲食、零售、美容等行業,真正有創新意念的項目較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項目更是少之又少。”團中山市委書記勞國南表示,如何讓青年創業基金的使用更有價值,更能發揮到最大優勢,是今后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他認為,設立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在于激發青年的創業愿望、提高創業能力、提供創業服務。為此,團組織要把基金的導向和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團廣東省委書記譚君鐵表示,共青團本身并沒有可以幫助青年創業的“第一桶金”,但團組織可以更多地拉動社會資源,引導和扶持社區、農村青年創業就業,甚至解決青年創業過程中的資金匱乏、融資困難等瓶頸問題,助推優質的青年創業項目走進融資、貸款的快車道。
接下來,團廣東省委還將啟動“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行動”,舉辦大學生創業就業系列講座,并依托廣州大學城的產學研基地,籌資設立5000萬元創業基金,為大學生構建“創業項目-創業基金-孵化培訓基地”的一體化扶持機制。
【創業金為創業注入活力 學生創業挑戰“阿里巴巴”】相關文章:
全民創業迎挑戰04-29
大學生創業,機遇挑戰并存04-30
創業路徑新 發展添活力04-28
科技為能源注入新活力04-27
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05-02
挑戰就有收獲 我創業我快樂04-30
為大學生創業就業鼓與呼04-28
英國的創業投資與企業再創業04-28
創業準備期半年為宜04-28
西安:大學生創業基地助力大學生創業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