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寫了“我”楓樹樹里尋找火紅的楓葉,給老師做賀卡的一件小事。事情雖小,但卻包含著小學生對大自然和老師無限深情和熱愛。在教學里一定要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和“我”的心靈相同,感受我發現最紅火紅火的楓葉的欣喜心情,讓學生給老師寫一句話,引導學生懂得尊重老師勞動,更加熱愛老師。
學情分析:
學生理解課文章的內容并不難,基本上可以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生可能在理解前三段“我”尋找楓葉過程中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發現,體會“我”的用心和對老師的熱愛。學生把想要說的話寫給老師后,老師一定要給予回答,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識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學生對大自然和對老師的熱愛,激發學生們熱愛大自然,熱愛老師的美好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楓葉形狀的生字卡片。
2、學生自備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賀卡的`材料、工具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就是愛。而師生之間的愛是各種情感中最偉大、最無私的。你的身邊一定發生過許多師生之間互敬互愛的事,給大家談一談好嗎?有一位小朋友將他對老師的愛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紅的楓葉上了。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火紅的楓葉》。
2、質疑。讀了課題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畫出自然小節號。
2、正音。分自然小節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反饋。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音。
4、檢測。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請學生準確讀字。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含義。
1、自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看一看通過閱讀你都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可以在書上標注出來。
2、交流。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容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隨時進行點撥、指導。
3、質疑: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如:“我”為什么要這么認真的去找一片楓葉?
4、小組討論,組長匯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發散思維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師的節日嗎?如果你就是找楓葉的小朋友,在這一天里,你想跟老師說些什么?
2、做賀卡。我們一起來做一張賀卡,將你跟老師說的話寫在上面,然后送給你們的老師吧!
小結:
一片小小的葉子寄托了小朋友對老師的愛,這個教師節,老師一定會很快樂的。
五、作業:
1、繼續做賀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我 找火紅的楓葉 做賀卡
愛老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進行檢測。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1、出示詞語卡片,進行開火車的游戲。
2、出示自學提示,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自學提示:(1)讀一讀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3)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識字的方法
(4)比一比誰的方法妙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點。
4、學生匯報。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火:注意不要寫散。
(2)潔:右上方是“士”,不是“土”。
三、鞏固練習
1、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一讀,擴詞。
四、動手畫:
師:課文學完了你們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還知道了什么呢?
師:我非常想看看文中的楓葉,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動筆畫楓葉)
五、齊讀全文(激情飽滿的讀課文)
六、動手拼一拼
用小組采集的樹葉進行拼圖并參觀。
七、小結:
師:今天我們在小作者的帶領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時也看到了小作者與老師之間深厚的感情,我也很愿意成為大家的朋友,你們愿意做我的朋友嗎?愿我們在校園的生活中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在教師的指導下,畫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寫字
課前準備:課前了解自己的家鄉,搜集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新課
談話:你的'家鄉在哪兒?你喜歡嗎?想畫出來給大家看嗎?
二、精讀第二段,指導感悟
1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 學生自由朗讀,識生字。
圖文結合認識生字“寬、蝦、腳、撿、貝、殼”。
3 學生再讀課文,數數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是什么?并且畫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4 小組合作,組長檢查自學生字和讀課文的情況。
5 指導朗讀重點詞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達了對大海的喜愛。
“一艘艘”“裝滿”要重讀,體現魚蝦很多。
6 看圖介紹濤濤的家鄉。
7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過程:看圖--讀文--看圖解說。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段
看圖:這是誰的家鄉?他的家鄉在哪兒?有什么景物,他喜歡做什么?
讀文:自由拼讀--聽同學朗讀--找好詞好句反復讀--小組齊聲表演讀。
解說:看圖,用自己的語言解說圖畫。
四、
1 復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寬大 魚蝦 小腳 撿貝殼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二、三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認讀詞語:
寬闊 魚蝦 大腳 貝殼 原來 奔跑 秘密 一匹 城市 高樓
2 指名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課文
1 回憶前幾段的學習方法。
2 學生在四、五、六自然段中自由選擇一段自學。
3 匯報自學情況:
(1)搶認生字:奔、原、密、匹、市、樓
(2)解說圖畫。
(3)表情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4)自學相同段落的同學齊讀整段。
4 出示“讀讀說說”,學生讀句子,說句子。
三、看圖,指導背誦。
1 看圖提示背誦。
2 看文聽老師朗讀。
3 傾聽同學背誦,回憶印證。
4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實踐活動
畫自己的家鄉,介紹自己的家鄉。
五、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類型及特點。
3.激發學生探索恐龍世界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讀中理解恐龍的類型很多,形態千奇百怪。了解“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難點:用上述幾種說明方法,仿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恐龍的外形。
三、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簡析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最神奇的一類動物。學習課文之前,學生已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圖片、查閱資料、觀看電影電視、游玩常州恐龍園等),對恐龍有了較多認識,形成了良好的知識儲備。這樣的積累,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識介紹性質的自然課。
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在讀中學習文章是如何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研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四、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利用FLASH制作動畫課件,沖破時空限制,創設恰當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背景圖及課題文字、音樂 導入課題時使用
Flash制作時空隧道動畫 過渡到初讀課文時使用
Vcdcute剪輯《恐龍世紀》影片片斷 創設情境,感知課文時使用
Flash制作七種恐龍動畫及文字 理解課文,認識恐龍,掌握說明方法時使用
Flash制作多種恐龍知識數據庫 拓展學習時運用
Flash制作恐龍滅絕背景圖及文字、音樂 探究滅絕原因時使用
鏈接相關網站網址 課后學習使用
五、課件設計注意點
1.畫面優美、恰當。讓學生充分感知史前無人類、無污染的環境,體會當時的原始、博大、神秘。畫面簡潔,避免出現干擾學生注意力的`因素。
2.互動性設計科學、合理。能恰到好處地讓師生在課堂上進行雙向交流,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參與意識。
3.清楚認識本課件在教學中起創設情境,激活思維,引導探究的作用。本課首要任務是語言文字的學習及語文能力的培養。課件不能喧賓奪主。
六、教學過程及課件設計思路說明
(一)創設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
課件出示背景圖:兩只恐龍在白堊紀舒適環境中悠然生活。彈出課題。
(精心挑選的背景圖創設出史前的意境,讓學生一進入教室就處在特定情境中,記憶中已有的相關知識被積極喚醒,從而產生親切感。)
1. 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恐龍》。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兩億年前的恐龍世界。
課件演示:時光隧道進入兩億年前,出現史前情景。
(用flash制作出穿越時空的震撼效果,強烈激起學生探究熱情。)
(用vcdcute剪輯的視聽效果極佳的好萊塢大片《恐龍世紀》片斷,營造身臨其境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恐龍時代的生存環境、恐龍種類的繁多,領會課文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境。激發學生思維興奮點,為實現最佳教學效果提供了前提。)
(二)文景相融 品讀體會語言
1.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漫長的一億六千萬年中,地球上生活著幾百種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恐龍。你認識哪些?
2.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第二節中心句:恐龍種類繁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
3.“奇”在哪里?“怪”在何處?先研究文中介紹的幾種恐龍。讀讀課文,用直線劃出恐龍名稱,再讀讀它們不同形態,最后在插圖上寫出每種恐龍的名字。
4.學生自學。
5.學生用讀書的方法交流五種恐龍(雷龍、梁龍、劍龍、三角龍、霸王龍)及恐龍的兩種親戚(魚龍、翼龍)的形態特點。通過教師點撥,朗讀比較,學習三種說明方法。
課件演示:學生選擇喜歡的恐龍進行介紹。課件隨介紹任意出示恐龍的動畫形象及課文中描寫其形態的語句,來幫助學生認識形象,理解文中詞句。
(先用flash制作恐龍動畫形象,再通過設置按鈕,達到隨意點擊、控制的互動效果。為自由選擇的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便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學生在靈活、開放的學習過程中,感知更深入,想象更豐富。在認識形態,品讀語言中達到“如見其形,如聞其聲”之效。)
6.學生參考搜集到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仿照課文中寫恐龍形態的方法,用簡單幾句話寫一寫其它類型的恐龍。小組交流,推選寫得生動有趣的同學在全班介紹。
7.學生交流。
課件演示:教師把二十多種恐龍圖片制作在課件中,學生交流到哪種,就輸入相應編號,出示該種圖片。
(用flash的ActionSoript命令與參數制作簡單數據庫。通過輸入編號方式,任意檢索儲存在數據庫中的二十多種恐龍圖片、名稱及簡單情況。幫助學生感知各種恐龍的形象特點,提高仿寫質量。同時,認識了更多恐龍,增加了這方面的知識。)
8.聽了介紹,又一次感受到恐龍的種類繁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大家可以把圖和介紹的文字張貼在板報上,互相學習。
(三)拓寬延伸 喚起探究熱情
1.書上還介紹了恐龍的其它知識,你對哪個感興趣,來說一說。
2.學生交流。重點討論恐龍滅絕原因。
課件演示:恐龍滅絕背景圖上列舉六種假說文字。
(恐龍滅絕圖片及精選的一段音樂,加上撲朔迷離的多種假說,使恐龍滅絕之謎更添神奇色彩。震撼人心的形感、聲感、色感沖擊著學生情感,牽引著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激起學生繼續探究恐龍世界奧秘的熱情。)
3.對恐龍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繼續研究。說不定若干年后,我們中的某些同學會成為恐龍專家,揭開恐龍世界許多未解之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江蘇南京 趙紅 朱重林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
②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磁帶。
第一課時
議論課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看過或聽說過各種樹,可是你們見過“給予樹”嗎?(師板書課題),你能想象出“給予樹”是什么樣的嗎?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給予樹”是不是像我們同學講得這么神奇呢?那就讓我們一起找開課本輕聲讀讀吧。
初讀課文
①學生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②自由讀課文,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b.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③檢查讀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鞏固)
b.出示詞語卡片讀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c.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討論交流并介紹自己是怎樣理解的。
d.根據學生的讀書情況,相機出示有關的句子指導讀。
④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這個故事(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讀),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動,做做記號,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布置作業
①抄寫生字詞兩遍。
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①讀下面的詞語:沉默不語 如愿以償 仁愛 體貼
②說一說上面四個詞語的意思。
理解重點詞句
①學生默讀課文,用“──”畫出這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②指名讀出所畫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b.“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③聯系上下文,思考討論這兩句話。
a.金吉婭為什么沉默不語?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有關的句段。
b.那個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樣如愿以償的?
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④用“﹏”畫出媽媽前后心情變化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想想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匯報交流后,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學生選擇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讀
總結全文
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永遠記住在這個善良、可愛的金吉婭。
布置作業
①抄寫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②替那個陌生的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幾句感謝的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用“越……越……”造句。
3、理解課文,學習小露珠犧牲自己,把美麗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變化的科學知識。
發展目標:
1、通過對本課童話有關詞句的討論、角色扮演等,理解鐫刻于語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現意圖,引發學生對童話故事的喜愛和欣賞。
2、課前查閱資料、觀察生活和課堂交流資料,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在領略小露珠的美麗和無私奉獻中受到外表美和心靈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上什么嗎?你們見過小露珠嗎?什么樣的?
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她走入了我們的童話世界里。 今天要學的童話故事就是小露珠 。
二、整體感知
課前讀過這個故事嗎?故事說了什么?再朗讀課文,走入這個美麗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哪里。
三、探究學習 1、故事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寧靜的夜晚,小露珠悄悄地出現了。 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 哪些詞把小露珠寫得很可愛呢?
3、怎么讀就能把小露珠“越來越”的變化讀出來呢?指名朗讀。
4、多可愛的小露珠呀。誰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變成大露珠的呢?
讓我們聽聽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說的:我是一顆小露珠,白天,氣溫高,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到了晚上,天氣變冷了,我就凝結成水滴,粘在草葉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變越大,人們就叫我小露珠啦。 5、指導背誦。 6、黎明時分,許多小動物都醒來了,見到了小露珠,他們會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會和他們說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讀。輪著扮演多個角色。
7、指名一組分角色朗讀。
8.讀了這些話,你能說說小露珠的特點嗎?
板書: 鉆石閃亮
像 水晶透明
珍珠圓潤
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鉆石、水晶、珍珠這些寶貝,可見小動物們是多么喜歡小露珠呀。
9.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在四人小組中分角色說一說。 10、表演反饋。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11、練習背誦1-5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一起走入了童話世界,認識了—— 還記得嗎,小露珠像個可愛的小精靈,在夜幕降臨時,悄悄地來了。 (引導背誦)夜幕降臨了……
二、自讀
是呀,在小動物們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閃亮、透明、圓潤,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 還有誰也喜歡小露珠呢?打開課文,默讀第六自然段,用筆圈圈、劃劃。
三、探究(一) 祝禧執教:《小露珠》教案設計
為什么植物們也喜歡小露珠呢?小露珠給植物們帶來了什么呢?
1.你們瞧,黎明過后,太陽公公披著七彩霞衣,從東山出來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也照到了小露珠的身上。這時你們看見了什么樣的'小露珠呢? 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說叫什么?
2.如果你們就是這些花草樹木,身上滾動著光彩熠熠的小露珠。小露珠給你們帶來帶來了什么呢?把格外精神的樣子做出來。
3.為什么小露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會變得這么精神呢?原來這里還藏著一個科學知識的小秘密呢!小露珠多好啊,讓所有的植物變得格外精神。
4.我們讀出植物們格外精神的樣子。
5.小露珠還給植物們帶來了什么呢?接著往下讀。
6..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本來就很美的,現在他們的身上都滾動著小露珠,就更加漂亮了。現在你們就是這些鮮花嫩草,看到了伙伴們的身上都滾動著漂亮的小露珠,你會怎么夸他呢?互相說說你的小伙伴美在哪兒?
7.把他們很美的樣子讀出來。
8.多好的小露珠呀,用她的美打扮著所有的植物,讓他們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9.練習背誦。
四、探究(二)
1 小露珠在打扮大自然的時候,她自己也在慢慢發生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大家在小組中學習,仔細讀讀這一段,再議一議是怎么變化的,然后用“我是一顆小露珠”開頭說一說小露珠的變化。
2.請一學生扮演小露珠上來說一說。
3.還記得嗎,上一課我們知道了小露珠是怎么來的,現在又知道小露珠是怎么走的,能把這兩個內容連起來說嗎?
4.其實,這里還藏著一個科學知識的小秘密呢。小露珠伴著星星而來,隨著太陽而去。小露珠變化的這一段也寫得很生動呢,一起朗讀。
5.小露珠要走了,花草樹木看見了,多么舍不得呀。 它們會和小露珠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露珠又會怎么向他們告別呢?大家再一起細細讀讀后半部分。
6.大家在小組中分好角色把送別的情景表演出來。
7.指名表演。祝禧執教:《小露珠》教案設計
8、這深情的告別場面真令人感動。 請同學朗讀這一段,把我們再一次帶入這深情的一幕。
五、總結:這篇童話用優美的語言贊美了小露珠的美麗和可愛。老師這兒也有一首贊美小露珠的詩,自己讀讀。全體起立,一起朗讀。
六、布置作業:課后,請同學們以“我是一顆小露珠”開頭想象寫一段話。大家把這一段話布置在我們的語文樂園里,你們說這一次內容的主題叫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科學,懂得善于用科學的眼光觀察、思考生活,解決生活中的疑問,就在生活中有所發現。初步了解用事實論證說理的好處。
積累目標:
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漩渦
口語訓練:
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嘗試著為文章更換事例或名言。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重要性,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理解事實論證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些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了《統籌方法》這篇文章,我們由生活中一個常見的泡茶的例子中懂得了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這樣一個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品味幾個來自平常生活而又發人深思的故事,課文的名字叫《一百個問號之后》。
二、 初讀感知
1、同學們一定很奇怪,一百個“問號”是從哪里產生的?“一百個問號之后”又會產生什么?下面請同學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標出小節數,圈劃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明確:從平常的生活中,平常的自然現象中產生。會產生真理、科學。
2、從生活到發現真理、科學需要什么條件?
明確:要有敏銳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腦子,要有堅持真理的勇氣。
三、分析理解
1、作者是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有什么好處?
明確:舉了三個人的事例:謝皮羅、魏格納、奧地利醫生 具體生動、典型而有說服力。
2、你覺得這三個人的成功有什么共同之處?
明確:有敏銳的眼睛、善于思考。(善于從普通、尋常、細小的自然現象中發現問題——思考為什么——發現規律——發現真理)
四、感悟提升
1、三個事例給我們的啟發又是什么?
明確:科學并不神秘,并不遙遠,只要你善于見微知著,那么,當你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后,必能發現真理。當我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生活時,我們會發現生活很實在,很熟悉。
2、為支持作者的.觀點請再另舉兩個事例,即: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們,在科學的道路上,無不都是勤學好問,勇于探索的開拓者。
3、分享善問與科學關系的格言。
五、鞏固提高
作業:
1、解釋成語: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的含義并造句。
2、請你也提幾個生活中的值得探討的問題與大家交流,并試著找出科學解釋。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