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大潮壯觀的語句,交流研討。再結合自己平時的觀察去體會。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潮的壯
教學難點:了解大潮的成因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播放大潮來時的壯觀場面。
2。:多么奇特的景觀啊,這節課,讓我們走進錢塘江,一起來感受大潮的.成因吧!
二、走進錢塘江,感受大潮的壯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1~7自然段。
2。技影出示自學提示:
(1)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潮水的特點的?(形態、聲音)
(2)課文怎樣寫大潮的聲音、形態的變化?
①指名讀課文第3,5、6自然段。
②出示句子:出示自制課件
潮頭像一道白虹,白花簇簇,噴雪滾玉;又如咆哮的銀龍,以排山倒海之浪濤的轟響越來越大,開初如林濤滾滾,接著便似虎嘯獅吼,
a。學生反復朗讀這兩句話,說說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由遠及近)
b。從這些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大潮來時,情景十分壯觀)
c。這兩處描寫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斗
(比喻。作者這些有色有聲的描寫,使人如臨其境,感到響聲越來越大。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越猛)
三、探究大潮的成因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7~11自然段。
2。討論:這樣獨有的奇觀是怎樣形成的?
(1)指名讀課文第9、10自然段,勾畫出有關語句。
(2)播放錢塘江潮頭飛揚的圖片。
(3)學生結合課前有關資料討論、交流。
①是因為地球、太陽和月亮之間相互有吸引力,地球上的海水就會被
②是因為錢塘江人口處,江身小,江口大,像只大喇叭。
因為有這樣獨特的條件,所以形成了這樣獨有的奇觀,所以稱大潮為…。
四、全文
1。播放錢塘江大潮來時的壯觀畫面。
2。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先寫大潮的壯觀,再寫大潮的成因呢?
3。技影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進行觀潮"現場直播。。
五、課堂
學完了課文,把自己的收獲一下吧!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生字9個,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3.掌握對話的幾種不同表達形式。
4.體會鹿的聰明機靈和鱷魚的愚蠢貪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言行體會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
教學難點
朗讀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復述方法,提高復述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板書:鹿鱷魚
請學生談談對這兩種動物的認識。(隨機學習“鹿”和“鱷”。)
書寫指導:“鹿”字“廣”字旁兒的橫畫稍長,豎撇要舒展大方,里面的部分寫緊湊。
2.再板書:鹿和鱷魚
用一個“和”字把鹿和鱷魚連在一起,你們想了解些什么嗎?
3.把課題補充完整: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你從“一只”和“一千條”這兩個量詞上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雙方力量的懸殊。)
相應板書:(弱而少)(強而多)
二、初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記帶生字的詞語,在不理解的詞旁做記號。
2.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書寫。
毒:上面三橫長短不一,下面是“母”字。寫時上小下大,“母”的中間一橫要稍長有力。
難理解的詞:
泛濫: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泛”讀fàn,不要讀成fá。
曾孫:孫子的下一代,“曾”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關系,“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zēng,不要念成céng。
伺(sì)機:文中指等待時機,尋找機會。
3.鹿和老鱷魚有幾次相遇?(以此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三、探究課文。
1.你認為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文中的鹿和鱷魚?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說句子,談體會,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句:
(1)“得了吧!”機靈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嗎?如果一條鱷魚吃了我,就會中毒而死。不過要是把我分給一千條鱷魚吃,那就誰也不會中毒,誰也不會被毒死了。”(弱小的`鹿沒有被強大兇殘的鱷魚嚇倒,而是積極地想辦法自救,并且精心設計好計謀的每一步,以智取勝。)
(2)“看來,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鹿抓住了鱷魚死愛面子的弱點。)
(3)“這樣吧,”鹿說,“你們一條挨一條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靜,不然我會數錯的。”(鹿表面上是數數,實際上是借機逃脫。)
(4)“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根木頭居然這么像鱷魚。如果真是根木頭,它就會朝我漂過來;如果是條愚蠢的鱷魚,就會留在原處。”(鹿說話很有技巧,富于智慧。)
(5)一條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鱷魚的貪婪兇殘。)
(6)“瞎說!不就一千條嗎?有什么難的!”(鱷魚的愚蠢,死要面子,愛逞能。)
3.掌握文中幾種不同的對話表述形式。
(1)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主要是通過什么體現出來的?(對話)
(2)讀一讀下面三句話,體會它們有什么不同。
①一條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
②“看來,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
③“你數吧!”鱷魚大叫起來,“快點!我們都餓壞了!”
(3)想一想:為什么不用同一種說話形式呢?
(4)出示練習:給下面三句話標上正確的符號。
①這不可能是真的她拼命地搖頭
②爸爸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③船長拿槍瞄準兒子快向海里跳不然我就開槍了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1.同桌分角色朗讀,互相點評,注意揣摩人物的語氣,把握人物的情感。
2.推薦代表讀。(讀時先說說你給同桌提了什么好的建議。)
3.評讀。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要求:可適當地加入自己的語言,并配以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六、復述故事。
1.方法指導:
(1)先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抓住體現故事內容的關鍵詞:如泛濫,小島,中毒,一千條鱷魚,數數,伺機報復,綠色木頭……
(3)盡量用自己的話。
2.聽課文錄音。
3.復述故事,師生點評。
七、作業。
如果鹿與老鱷魚再次相遇,它們之間還可能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鹿又會怎樣以智取勝?發揮你的想象,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19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弱而少) (強而多)
聰明 愚蠢
以弱勝強
以少勝多
關于鹿與鱷魚
鹿: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獸上有角,嫩角有茸毛,含血液,是貴重的藥材。
鱷魚:爬行動物的一類,四肢短,尾巴長,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兇猛。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設計意圖: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情境中學習,要注重學生對知識過程的體驗,體現其主動發展,發展其創造力。因此這節課的設計,我大膽嘗試,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其動手體驗發揮創造力發現新事物的過程,以及體驗將創造力所發現的新事物大膽運用到生活中的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聯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方法,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標:
1.品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學會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體會,說己的感悟,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動手實踐的方法”學習第四、五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情感目標: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要敢于質疑傳統打破常規,考慮問題常常要換種方法,換個角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學會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的內涵,并以此作為朗讀的依據。
2.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要敢于質疑傳統打破常規,考慮問題常常要換種方法,換個角度。
教學策略和學法設計:
1.《蘋果里的五角星》講的是美國小男孩用創造力發現了新事物,我在教學時設計拓展,讓學生將小男孩發揮創造力發現的新事物運用到了生活中。
2.指導學生緊緊圍繞課后問題展開討論,學會在合作交流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引導學生讀書圈畫、討論交流、朗讀感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1.準備每人一只蘋果,一把小刀。
2.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你們知道的四大發明嗎?誰來介紹一下?{火藥、造紙、指南針、活字印刷}
2.其實任何發明起初都源于對事物的主動探索和發明者的善于發現。蘋果里的五角星是一個美國小孩的發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和四大發明一樣偉大!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這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大開眼界。
二、復習生字(多媒體動畫“送蘋果”的形式,激發興趣)
瞧不起橫切攔腰生疏幼兒園圖案感觸五角星鮮為人知清晰循規蹈矩
三、新授
(一)用“讀中感悟的方法”學習第三段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活潑可愛、好奇心強、樂于與人交往的小男孩,他幾乎每天都向我報告新聞、顯示新本領。
1.默讀第三段,思考:
①這一次,他又帶來了什么新本領?
②這種新本領新在哪?
2.演示比較理解:“通常人切蘋果的方法”和“小男孩攔腰切的方法”(板書:攔腰切)
①與眾不同的做法,有什么新發現?(板書:蘋果核像五角星。目的:引出“清晰”的句子,讓學生理解后用“清晰”造句。)
②從小男孩顯示新本領的語言和動作中你讀懂了什么?(目的:讓學生學會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體會,說己的感悟。)
③指:誰能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現出來?——屏示/指/
④:你們聽出了什么?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2.教師范讀:老師讀得怎么樣?
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詞說出你的理由嗎?還可以給我提提建議嗎?(目的:引導學生學會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的內涵,并以此作為朗讀的依據。)
3.齊讀第三段。
(二)用“動手實踐的方法”學習第四、五段
A、動手體驗:學生自由切蘋果。(體驗創造力能發現新事物的過程)
1.創設采訪情景,理解“循規蹈矩”
①誰來說說,通過自由切蘋果你有什么新發現?
②為什么大多數同學都會這樣“攔腰切”?(照課本——這是你的好奇心)
③如果沒看課本,你平時是怎么切蘋果的?你怎么知道這樣切?(大人說的或平時習慣)
④像這樣別人怎么說怎么做,自己就跟著怎么說怎么做,這就叫“循規蹈矩”。
2.啟發思考,理解“創造力”
①想一想,如果每個人都循規蹈矩的還能發現蘋果里隱藏的五角星嗎?為什么?
②同學們,那怎樣才能做到不循規蹈矩呢?
教師:用別人沒做的方法再換一種切法
③自由讀最后一段,“換一種切法”叫什么呢?{板書:創造力}
④人的創造力是什么?請你在課文中勾畫出句子。
學生匯報,教師:往大處說,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讓我們換種新的.方法或變個角度思考問題。
3.學生質疑:還有什么不懂的詞句和問題,可以提出來?(“魅力”:查字典理解意思;找出文中句子理解,仿造造句。)
4.拓展:舉例說一說創造力在生活中的體現和運用。
教師:其實創造力的運用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讓一切變得更美好。
B、動手體驗:制作精美果盤(體驗運用創造力發現的新事物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過程)。
1.師:請同學們開動腦筋運用我們剛才在蘋果里發現的五角星制作一個精美的果盤,讓后排老師的眼睛亮起來、口水流出來——這就是創造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2.輕松的音樂聲中,學生動手體驗。
3.展示學生作品,讓其介紹創作意圖。(目的:提高學生聽和說的能力,讓孩子在交流中學習。學生智慧的光芒在閃爍,正是他們創造力大膽運用的體現。)
四、暢談收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你還有什么收獲?
2.教師:生活中如果我們考慮問題也換種方法,換個角度,同樣也會有新的發現,得到新的驚喜。
板書設計:5蘋果里的五角星
攔腰切蘋果核像五角星
創造力
練習設計: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動畫“送蘋果”的形式復習生詞,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
2.用“清晰”“魅力”進行說話練習,反饋對詞語的理解。
3.用抓關鍵詞的讀書方法體會文本感情,練習朗讀。
4.利用在蘋果里發現的五角星,動手制作精美果盤,體驗運用創造力發現的新事物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介紹自己拼盤的創作意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卡羅納》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孩子們,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愛?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什么?有一個小朋友卡羅納在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為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我們學習《卡羅納》看看大家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再讀課文,勾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
三、交流閱讀中的收獲
1.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么?
2.讀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羅納母親去世見到卡羅納的言行舉止,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大家的表現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
四、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
五、讀讀“資料袋”并推薦《愛的教育》此書供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愛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文章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選擇一處摘抄下來,再談談自己的體會。
1.“但青銅卻堅持著今天一定要去鎮上。他對奶奶他們說:‘今天天冷,更會有人買鞋的。’”
從“堅持”二字可以看出青銅脾氣倔強,再聯系句子來看,又能從中體會到他為了家人而堅持在冰天雪地里賣蘆花鞋的執著、堅強的品質。
2.“他的`赤腳踏過積雪時,濺起了一蓬蓬雪屑……”
說明青銅的堅強,讓人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善良、很為家里人著想的孩子。
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列小標題的方法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通過抓住重點段落、語句和詞語來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我們明白了青銅是一個吃苦耐勞、無私善良、執著倔強、為他人著想的人。而作為當代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習他的這種品質。
五、布置作業。
1.鼓勵學生把整個故事講給家人聽,注意講述流暢明白、生動真實,突出青銅的精神品質。
2.閱讀《青銅葵花》。
板書設計
蘆花鞋
吃苦耐勞
無私善良
執著倔強
為他人著想
教學反思
1.通過列小標題的方法讓學生快速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抓重點段落、語句、關鍵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暢談自己的感受。
3.通過一篇文章的學習,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原著《青銅葵花》,激發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量。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同學互相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表達和評議,做到內容表述清楚具體。
2.認識描寫人的品質、心情的詞語。
3.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其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4篇課文,今天,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臺”。
在本單元課文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舍己為人、寧愿犧牲自己而救助別人的哈爾威船長,有為了戰爭勝利而英勇獻身的黃繼光,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邊就可以找到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1.小組交流: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中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具體生動的同學。
5.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他把事情說具體。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自由讀詞,自學生字新詞,體會其含義。
2.指名朗讀。
3.交流這些描述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并聯系課文用它們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中國名人故事》。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自讀成語,要求字音讀得準確。
2.你發現這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3.自選一個成語,試著說說它的含義和故事。
4.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競賽,使學生熟記這些成語。
5.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二)第二題。
仿照例句,寫一組連續的動作。
1.寫出連貫的動作,把大動作分解成小動作來寫。
2.動作要體現人物的特點。
3.動作要符合生活實際。
4.準確運用多種詞語描寫人物動作,盡量避免重復。
5.從“蝴蝶飛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媽媽下班回到家”中選一種情況試寫。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注意讀準“強、患”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人物品質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文: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譯文: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文: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
譯文: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樂而衰亡。
3.你還積累了哪些與人物品質有關的名言?請在班內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許多描寫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學習了連續的動作描寫的方法,希望大家課后繼續搜集、積累與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質有關的成語,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在自己以后的習作中正確運用它們。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積累與自強不息相關的名言警句,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將成語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以強化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并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連續的動作描寫應用于寫作中,可以使習作更生動、具體。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⑴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⑵介紹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請說說詩應該怎樣讀?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聽范讀
⑷個人自由朗讀。
⑸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晝: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績麻:把麻搓成線。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參加。
⑻耕織:耕田織布。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從古井得到的啟迪,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從讀入手細細品悟,引發思考。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使學生懂得古井不僅為鄉親們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們的品格,使學生受到無私奉獻的教育。
重難點解析:
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對人們的啟迪是本課的重點,教學中要抓住一些含義深刻與文章中心密切聯系的句子,在組織學生通過讀、思、議的過程,透徹的理解它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古井》這篇課文,古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總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今天繼續去感受古井對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精神。板書:生命的源泉、陶冶品格
(設計理念:使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
二、細讀思考,感悟無私。
1、默讀思考:
出示自讀提示:(課件展示自讀提示)
(1)從課文哪幾部分可以看出古井為人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又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到“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源泉,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畫出相關語句。
(2)體會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學生默讀思考。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自己讀,自己感悟文章的內涵所在。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三、集體交流,體會無私。
根據學生匯報隨機學習以下幾個板塊。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引導學生抓住“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絡繹不絕”“叮叮當當、吱悠吱悠”“鄉間小曲”“濕漉”“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等詞句分析作者從時間、人數、聲音、路面四個方面具體描寫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表明了古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很大。
(2)根據課文描述的內容,眼前浮現人們到古井取水時的畫面,進行口頭描述。
(3)人們到古井取水,每天迎著晨光,踏著暮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么古井在人們心目中具有什么精神?(無私奉獻)
(4)指導感情朗讀。
2.探究三至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抓住“見老人用水困難”“這個幫挑,那個幫提”“不肯接受報酬”等詞句,想象課文所描述的畫面,進行理解體會。)
(2)鄉親們具有什么精神?(樂于助人,不求回報)
(3)古井和鄉親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可用文中的哪個詞來概括?(是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了鄉親們,鄉親們的精神是古井精神的再現,也就是課文最后一句話“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理解“陶冶”一詞。)
(4)“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中的“他們”指的是哪些人?
(“他們”不光指幫助兩位老人挑水不要報酬的鄉親們,也包括那兩位老人。因為從“男的是個老黨員.在抗日戰爭時期腿負過傷”可以看出他是個老革命,曾經打過仗,負過傷,是革命的功臣。憑著這一點可以向黨、向人民提出要求:讓自己惟一的女兒留在身邊工作,照顧自己。可老兩口沒有這樣做,他們也是受到了古井精神的陶冶。)
(5)分角色朗讀老兩口和鄉親們的話。
(設計理念: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體會古井的作用、體會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樸、善良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再讀重點段,升華無私。
1、齊讀最后一段。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1)情境說話:鄉親們懂了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2)改為感嘆號讀。把“他們”改成“我們”在讀這段話。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我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設計理念:以“井”來啟迪“人”,這“人”不僅包括“我”和鄉親們,還包括文章的讀者,即全體師生。進一步體會學習古井無求于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自悟“古井”懂得無私
用心體會這是一口怎樣的古井,并填空。
這是一口( )的古井。
這是一口( )的古井。
這是一口( )的古井。
這是一口( )的古井。
(設計理念:通過深入理解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內化成自己語言表達出來。)
六、內化升華,尋找無私。
1、師:在我們生活周圍也有許多像古井一樣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的人,你發現了嗎?說說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
2、學生自由表達。
(設計理念:在生活中尋找語文、運用語文,升華情感。)
七、課外拓展,學會寫法。
1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
師:《古井》這篇課文表面上在贊美古井,實際上也在贊美像古井那樣無私奉獻的人。這種寫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借物喻人要抓住所描寫的物體與所象征的人的相通或相似的地方,如把春蠶比做教師。
2、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去讀。
教師推薦《白楊禮贊》《荔枝蜜》
3、圍繞某一物品(如:路燈、煤炭、粉筆等)寫一個片段。要求寫出物品特點,贊揚他的一種精神。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用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表達方法去讀相關的課外書去寫類似的文章,做到學以致用。)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學好各門功課,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本學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課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堅持寫日記,二是愛護圖書,通過三年半的習慣篇的學習和平時習慣的培養,學生已經初步養成了一些較好的學習習慣。早在一、二年級時,我就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并經常貫徹要保護書籍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能做到愛護書籍,對于愛護書籍應該做到哪些要求,學生也能了然,所以,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啟發學生說說保護圖書的方法,并通過進一步討論交流來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總結自己的習慣養成情況。學生基本能總結,于是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踐修補已經破損的圖書,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顯然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從不動手,因此,在課堂上,發現很多孩子都不會修補,即使會修補的也做得很粗糙,由此我讓學生總結,修補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要做的,而且不管如何修補都不可能再恢復到原樣,因此關鍵還是要靠平時的愛護。 但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長期訓練,不斷鞏固,需要師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漸養成。對于學習習慣不夠好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努力做到樹立典型,榜樣示范,耐心指導,持之以恒。
1.《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以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了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情景,告訴了我們植樹造林的重要性,表達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地決心。全文內容淺顯,首尾呼應,語言富有感染力。
由于課文內容淺顯,本課教學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互讀、個別讀、指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等形式,讓學生多層次全方位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效果明顯。在朗讀中,我讓孩子們聯系課文及課前預習(閱讀《補充習題》中的相關資料)說說植樹的好處,從而也明白了為什么我們要多植樹的道理。
在深入理解詩歌時,我抓住“走,我們一起去植樹”這句話引導學生走進課文。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兩次,是本首詩中的關鍵詞句,是學生理解這首詩的課文核心。我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表達的表層意思看到文字背后更為深層的意義——表明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的決心之大。并通過閱讀第二段落,逐步了解植樹的具體好處,在此基礎上,了解“綠色工廠”、“綠色的希望”、“綠色寶庫”等詞語的具體含義。
最后,在共同朗讀植樹標語中,學生對文本有更好的理解。相信學生也更加明白了“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
《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后兩次向孩子們查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這個故事告訴學生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本課的學習,以讀貫穿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初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細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學生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課文第二段,著重指導讀好對話。這段對話大都沒有提示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讀中分清這些話分別是誰說的,并結合語言及前文內容,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神情,然后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朗讀體會“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
院”“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等詞語,感受竺爺爺得到準確時間后的激動心情,感受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3.《燕子》教學反思
《燕子》是一篇散文。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預習先完成課后第四題,課堂上教學第二自然段就結合課后第四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品味出“吹拂”、“灑落”寫出了春風、春雨的柔和,“爛漫無比”表達了春天里萬物萌發,顏色鮮明美麗,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為什么這樣說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贊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系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說說。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學生說出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等優美的詩句。這樣不僅拓展了課堂的教學,更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4.《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中國人歷來是喜歡春的,多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春的印跡。本單元的課文可謂是多彩的.春天。在《古詩兩首》中也安排了這兩首關于春天的詩,展現了春的多姿多彩。《春日偶成》是宋代詩人程顥的作品,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觸景生情,意興所致而寫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是目的,也是理解的手段。因此,在教學古詩時,我首先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發現。
在指導學生讀通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朗讀詩歌,通過看圖、查字典、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讀透詩歌,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春日的美麗。再品讀詩歌的三、四兩句寫了什么內容?看看詩人是圍繞哪個字展開描寫的,由于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古詩的基礎,所以一眼就找到了詩眼“樂”,也就能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了,也就能夠有感情地背誦了。
5.《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反思
《蘋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課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傳”給“我”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把蘋果攔腰切下去,蘋果核部分就會出現一個“五角星”的圖案,這使“我”從中受到啟迪——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由于課前孩子們早就做個這個實驗了,所以蘋果里藏著五角星早不是什么秘密了,也就沒什么玄機而言。本以為這篇課文很容易就講透,可是課堂上卻沒那么順利:有些孩子連蘋果里的五角星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從大處說什么叫創造力了。這節課我上得心灰意冷,我決定采取辦法補救,我不允許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學得一知半解。于是利用第二天早讀時間,我進行了回爐教學,我首先讓孩子們繼續讀課文,把課文讀透,接著揣摩人物對話的語氣,從而判斷我和小男孩各自說的蘋果里到底有什么的不同含義。在此基礎上,再列舉了多個關于創造力的故事,讓孩子們感受到創造力的魅力,感受到人物打破常規思維而創造奇跡的魅力。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回到課文,孩子們的理解就比上一課深刻多了。經過這樣的回爐,也讓我更加審視自己的語文教學,簡單與不簡單,有時就看你如何運籌帷幄。
這是一篇童真童趣的文章。文章敘議結合,重在引人思考,給人啟迪。
細讀課文時,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在自主閱讀、相互交流中深刻領會課文的內涵。 課文的開頭先概括介紹了鄰居家的小男孩。通過“常客”“差不多每天”“報告”“新聞”“顯示顯示……新本領”等詞語讓學生體會這個小男孩活潑天真和好奇心強的特點。接著,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當小男孩要向“我”顯示他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新本領時,“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會這么說?進而體會“我”根據自己切蘋果的經驗,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知道里面是什么”。課上認真指導學生朗讀,把小男孩的天真活潑與“我”的不以為然的情態充分表現出來。
第三自然段具體介紹了小男孩切蘋果的過程。教學時,讓學生畫出文中描述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及由此而產生圖案的句子,引導學生與通常的切法進行比較。結合實物演示理解句中的“攔腰切下去”“橫切面”“清晰”等詞語,幫助學生讀通這些句子。
6.《最佳路徑》教學反思
《最佳路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而大傷腦筋,無意中從老太太打理葡萄園的方法中,受到“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啟示,從而設計出了世界最佳路徑。整篇課文敘事形象生動,語言簡煉,人物豐滿,言簡意賅,韻味深長。
學習“遇到難題”這部分內容,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抓住關鍵的字詞句,感悟人物特點。“攻克過無數個難題”“微不足道的路徑設計”的對比描寫,“40多年的研究”“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沒有一次是他滿意的”的列舉數字,讓大家感受到格羅培斯的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也為后文終于茅塞頓開設計出最佳路徑埋下伏筆。
“受到啟發”中,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與格羅培斯路徑設計方案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這部分內容,我直接放手,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引導他們采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來畫出兩種賣葡萄的方法,比較結果,思考哪種賣葡萄的方法好,探究好在哪里。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放權給學生,給他們獨立閱讀、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組織他們討論、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連平時課上經常沉默寡言的人也積極舉手發言:許多園主把采摘下來的葡萄放在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結果卻是很少有賣出的;而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只要你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結果卻是在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這里的葡萄最先賣完。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感悟能力、創新思維得到了體現。他們驚訝地發現,賣葡萄的老太太就是那個“換一種思維方式”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她賣葡萄的方式與眾不同,卻體現著人文的溫情與魅力:她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在此基礎上,再研讀格羅培斯的設計,引導學生們發現總結他這樣設計路徑與老太太的異曲同工之處:采用與眾不同、順其自然的方式,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他人,讓大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東西······也就順其自然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7.《人類的老師》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重點介紹了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想動物學習的幾個例子,具體說明了人類以生物為師,向自然學習的收獲。文章知識性和趣味性都很強,結構簡明,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讀自悟。因而,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還自主學習于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親身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感和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時我遵循了這一原則。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預習的能力,所以,自主預習時,我讓學生多渠道搜集相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以便小組交流。精讀課文時,主要抓住重點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復研讀,挖掘文本內涵。因為這三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因此,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重點學習自已最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討。如:“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給我們什么啟發?除了文中列舉的那些事例外,人類還向哪些生物學習過?等等。
通過小組的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體現了學習過程的合作。合作的過程,是師生、生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是相互學習的、接納的過程,也是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求知的欲望特別地強烈,課堂氣氛空前高漲。
8.《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三顧茅廬》是根據羅貫中的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的內容改編而成。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教學時我抓住了“劉備誠心誠意拜訪諸葛亮”這條主線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找表現劉備誠心誠意的字、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讀好句子來理解課文。學生通過默讀課文,潛心和文本對話,紛紛找到了文中的關鍵詞句:①第二小節中張飛和劉備的對話。張飛“嚷道”“捆來”,短短的一句話,一個“魯莽”“草率”的猛張飛躍然紙上。孩子們讀起張飛的話語都饒有趣味。了解了張飛的態度,孩子們又談起劉備的表現。從“生氣地”,“你就不要去了”孩子們看出為了諸葛亮,劉備對自己的結拜兄弟都動了火,足以說明他的“誠心”。②在體會“恭恭敬敬”一詞時,我向他們介紹了“恭”字的含義,底下的小字加一點,其實是“心”的變體,這個詞語就表示對發自內心的尊重別人,從而在詞中感受劉備的誠心誠意。③體會劉備的一些行為“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地走進、站在臺階下等候、快步走進”,通過體會這些細節描寫,孩子們體會到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虔誠和敬重。④抓住時間詞“半晌工夫、一個時辰”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還告知他們劉備當時已經47歲,而諸葛亮年僅27歲,讓學生領悟到劉備顛倒軍臣之禮,體會他的謙虛有禮和不恥下問,更深入地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可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9.《祁黃羊》教學反思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祁黃羊由于在多年征戰中,腿腳落下毛病,無法擔任“中軍尉”一職,便向晉悼公請辭,推薦他的殺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祁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接替他,表現了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品質。
教學這一課,我主要以“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這句話為切入點,先從理解句子意思開始,然后提問:祁黃羊為什么舉薦自己的仇人解狐,后來又為什么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研讀對話,入情明理,感受祁黃羊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在學習重點段3——11自然段時,我把它分成兩個層次進行。課堂中重點指導學生學習了3——7自然段,即“外舉”部分,然后放手讓學生用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8——11自然段,即“內舉”部分。學習“外舉”部分時,我先挑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祁黃羊竟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老師認為他是一個很糊涂的人。”學生表示不同意,“想說服老師嗎?”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進行品味。以讀為主線,進行點撥,并讓學生大膽想象當時人物會怎么想,怎么說,如:“祁黃羊想了想,他在想什么?”“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說他居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時,他們會怎么說?”層層深入,將學生的體驗不斷引向深處,使其充分領悟到文本的內涵。最后進行學法遷移,自學習“內舉”部分。效果不錯。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深刻地體會祁黃羊的品質,我采用了想象表達的形式。我說:“祁黃羊竟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不但悼公感到意外,解狐也非常不理解,你覺得我說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當親戚朋友聽說此事,又是什么反應呢?”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不僅深刻體會到了祁黃羊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當教學到后面,我又拋出問題:“祁黃羊舉薦了他的兒子祁午,朝中大臣聽說了,會
有何反應呢?再次點擊中心。之后我又給學生們補充了有關祁黃羊的故事,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祁黃羊形象在學生心中更為穩固了。
10.《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出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一下幾點方法:
一、在對比中了解劇本的特點
課文導入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記敘文比較一下,發現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找到了不同點: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等。括號里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括號內的不用讀。“幕起”即幕布拉開,“幕落”就是幕布閉合。我還特地說明:我們把只有一幕的戲,叫做獨幕劇。一幕以上的戲叫做多幕劇。
二、在分析中感受人物品質
課堂圍繞幾個問題展開:①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出來?②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③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學生很快找出了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語句“(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通過對這些詞句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從管家和公儀休的對話中體會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阿諛奉承和無奈。學生也抓住關聯詞語來理解了他拒收禮物的原因:“因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還能……”。這里公儀休作了兩步假設: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魚,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而難免會違犯國家法紀;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 了。由此得出結論:“不能收人家的魚”。公儀休承認自己愛吃魚,但想吃魚就須自己去買,這樣才會一直吃到鮮魚。從中學生體會到了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三、在情境表演中加深理解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排練進行即興表演,加深對人物性格的體會。第一組的學生表演完后,全班同學對于他們的表演給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因此在第二組表演的時候,學生相對來說更投入、更淋漓盡致了。
11.《永遠的白衣戰士》反思
本堂課我做得比較好的就是教學目標很明確,抓住了“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這句中心句展開教學,讓學生分小組尋找、討論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葉欣工作的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三高"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在交流句子的時候,不能混起來講,要幫助學生分清這句話是屬于哪個“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這三個詞語,更好地感悟課文。
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交流,讓學生自己發現受感動的地方,然后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經驗認真讀讀,細細品味。這樣,不僅能體會人物形象,表達自己的情感,還加深了對“白衣戰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但是,可能由于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課堂交流氣氛不夠熱烈,學生學習起來有點被動;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適應各種教學方式。
12.《“番茄太陽”》教后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從文章的主線——“我”的心情變化入手,抓住“作者在對你說什么”,“有著怎樣的情感和心情”,帶領學生閱讀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
必要的教學資源是語文課重要的教學內容,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一小節時,我有機地拓展了本文作者衛宣利的生平介紹。第一位學生朗讀情感并不到位,未能讀出“生活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引導學生掌握把反問句換成陳述句。
2、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錯亂的句子,訓練組織句子敘述的能力。
3、積累名言名句。
4、閱讀幾體現為人類造福的中外神話,滲透為人類造福的。
5、通過舉辦為班級生活有困難的同學捐贈活動,培養學生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把反問句換成陳述句。
2、如何排列順序錯亂的句子。
3、進行捐贈時,不要使受捐贈者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搜集我國古代神話故事,和古希臘神話。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引導學生掌握把反問句換成陳述句的方法。
2、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錯亂的句子,訓練組織句子敘述的能力。
3、積累名言名句。
教學重點、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把反問句換成陳述句。
2、如何排列順序錯亂的句子。
3、培養學生搜集積累名言警句的興趣和習慣,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誨。
教學過程:
一、“練”的第一題
照樣子換個說法再寫個句子。
1、出示例句中的問句,引導學生讀一讀,注意這個句子是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2、讀后,請學生說說這個問句是什么意思。指出反問句無須回答的特點;
3、剛才同學們所說的意思就是例句中這個句子,把問句換了一種說法并加強了語氣;
4、自由讀第一句,試著自己換一種說法,然后匯報、;
5、小組內部獨立完成第二、三句后,班級交流;
6、引導學生反復讀這幾個句子。
二、“練”的第二題
按適當的順序排列句子。
1、先讓學生自由讀這幾句話,邊讀邊想,每句都講了什么意思。找出這幾句話的內在聯系;
2、知道每句的意思后,再引導學生概括一下這幾句話的內容;
3、小組討論,可以按照怎樣的順序排列;
4、匯報交流;
5、指名按照排列好的順序依次讀;
6、完整地齊讀這幾句話。
三、日積月累
1、讓學生自由讀這兩個句子;
2、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每個句子都體現了什么意思;
3、老師簡單介紹諸葛亮和愛因斯坦,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
4、反復誦讀這兩句話;
5、拓展延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關要為他人、為社會造福的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幾體現為人類造福的中外神話,滲透為人類造福的;
2、通過舉辦為班級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的捐贈活動,培養學生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進行捐贈時,不要使受捐者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搜集我國古代神話和希臘神話。
教學過程:
一、知識窗
1、先讓學生讀讀這些神話的名字,區分出哪些是的,哪些是古希臘的;
2、讓知道這些神話的學生分別講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講故事之后,請學生概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想想這些神話中的人物是怎樣為人類造福的;
3、讓學生說一說,哪個神話是你最喜歡的,為什么?
4、:這些神話,無論是古還是古希臘的,都反映了同一個道理,那就是主人公都是為人類造福,這樣才能流傳千古,以至后人歌頌他們;
5、請學生把自己所喜歡的神話講給家人或好朋友聽。
二、大家一起來
(一)課前向學生發起倡議:為幫助生活有困難的同學或在社會上遇到困難的人,我們在班級的范圍內舉辦一次捐贈活動
(二)召開討論會,擬訂計劃,形成書面材料
1、舉辦這次捐贈活動的意義:為了幫助生活有困難的同學或社會上遇到困難的人,使他們能度過難關;
2、確定捐贈對象,弄清楚這個捐贈對象的生活方面的情況;
3、捐贈的錢物分配;
4、這次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人員分工(錢物的接收人員、登記人員、保管人員及捐贈人聯系的人員等)
(三)開展捐贈活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活動要有秩序;
2、態度要熱情平等;
3、說話有分寸,不要使受捐助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4、這次活動的收獲。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1958到1963年,是斯霞老師教學碩果累累的五年。這五年里,她順利地完成了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的試點任務,獲得了省教育廳和中央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且積累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套實踐經驗。1963年6月,學制改革勝利完成之時,斯老師應江蘇省廣播師范學校的邀請,進行了《小英雄雨來》的廣播教學。播出后,全省乃至全國各地反響強烈,好評如潮。40年前《小英雄雨來》的廣播教學實況已經成了歷史,我們無緣學習、欣賞,所幸有《廣播教學稿選》(小學版)上刊登的《小英雄雨來》教案。我們又發現,1982年1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教學生涯》中也有《小英雄雨來》教案。對比之下,我們驚喜地發現,兩者是不同時期的教案。前者用三課時教,而后者只安排了兩課時;前者較為簡略,后者增設了好些個問題,還多次組織學生討論;課文的重難點沒變,但處理方法有所變化,作業布置也有所不同,后者似乎更切合語文實際──顯然,用兩個課時完成這么一篇較長課文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節奏就更緊湊。這兩個教案成了斯老師不斷改革、創新的歷史見證。我們這里讀的是1982年出版的教案。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今天,全國各地都在乘著《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頒發所帶來的語文教育改革的春風而思索、實驗之時,再來回顧《小英雄雨來》的教學,仍能強烈地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不禁深深嘆服于斯霞老師對語文學科本質的獨到把握,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恰當培養。
《小英雄雨來》一課教學中,隨處可見斯老師運用語言本身的特點給學生以熏陶和感染。如,對蘆花村(故事發生地點)景色描寫段落的品味:“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通過引導學生先讀句子的主要成分,再逐句把附加成分放進去讀,最后連起來讀,并進行前后對比,讓學生體會到蘆花村景色的優美。要知道,小小的蘆花村只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和蘆花村同樣美,甚至更美的大片河山正遭受著日寇的蹂躪。教學中突出蘆花村的美旨在引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愛和對侵略者的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感情自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碰撞。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必然會熊熊燃燒起來。烈火必然射向蹂躪我美好河山的侵略者。《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學科蘊涵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在篇篇課文中,不僅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滲透了生動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張志公先生闡明:“由于思想和語言有著不解的因緣……在進行語文教育時就離不開語言材料所含的思想內容。”斯老師在教學中,板書突出雨來在夜校里學習的內容:“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再進行朗讀指導,讀出感情。把雨來對美麗的家鄉的愛和對自己祖國的愛直接連接了起來,為揭示雨來的英雄行為做鋪墊。板書和有感情朗讀強化了學生的感知,無疑也熏陶了學生的愛國情操。在重點段(鬼子把雨來捆綁起來,對他哄騙、利誘、威脅、毒打,雨來堅強不屈),斯老師先是安排學生默讀,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鬼子對雨來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課文中哪些詞語把鬼子的丑態勾畫出來了?一邊討論,一邊在黑板上作了“鬼子雨來”的對比板書,把敵人的丑惡嘴臉和雨來在敵人面前的堅強不屈清晰地揭示了出來。學生通過課文本身的詞語句段看到了敵人的兇殘,領悟到了雨來的機智、勇敢、堅強不屈。板書又強化了學生的認識。
在本課教學中,斯老師積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知道,隨課文分散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是斯老師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的一大成果。她曾在談識字教學的文章中寫道:“總之,學生識字的基礎是在不斷變化的,他們的知識在一天天充實,他們的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同樣教識字,低年級和高年級有區別……我們要注意學生識字基礎的變化,有的放矢地改變教學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在這里我們看到斯老師正是這樣做的。
《小英雄雨來》是學生小學快畢業時的課文,學生正具有相當的識字能力。這篇課文的生字詞教學,斯老師明確提出“自學生字新詞,掌握讀音,理解詞義。”在方法上,通過“檢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做,有明顯的年段特點,體現了“授之以漁”的教育觀。
斯老師在講讀教學中也同樣體現了這一特點。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課堂上,提問作為一種教學藝術,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小英雄雨來》一課的教學中,斯老師精心設計問題,讓提問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學生在討論、答問中進行了種種語言實踐活動。教給了學生方法,發展了學生能力。
斯老師很重視默讀能力的培養。《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對默讀特別指出不同年段的要求,高年級是“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并要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顯而易見,“默讀”包括略讀、瀏覽等,主要用來捕捉閱讀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是學生個體閱讀行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訓練、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斯老師在《小英雄雨來》一課的教學中始終重視培養學生默讀能力,以精當的提問幫助學生通過默讀領悟課文內容,從第一段到最后一段的教學,貫穿始終。
當代教學理論中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口號,就是“為遷移而教”。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這兩種說法有所不相同,但其主旨是一致的。斯老師引導學生扶著教材這張凳邁開了語言訓練的步子,本課教學注重以讀促寫的結合。僅以幾個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找出文章的重點段”“分析圍繞中心寫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尤其是最后一個問題,“文章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激發學生思考今后自己的習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句子優美”“詞語豐富”“筆法生動”“文章題材的取舍和安排”等等。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體驗必定深刻。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一 、讀拼音,寫詞語。(24分)
jué qǐ zhēng tú shén zhōu bù fá
( ) ( ) ( ) ( )
chūn huī huá xià zì sī xiāo huǐ
( ) ( ) ( ) ( )
zāi nàn jiāo yáng jiān dū zuì’è
( ) ( ) ( ) ( )
二 、把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的序號寫在括號里,并且把錯誤的'拼音用“__”標出來,再在橫線上改正過來。( )(8分)
1.燕山(yān) 鴉雀無聲(yǎ)_______
2.露天(lù) 露馬腳(lu) _______
3.一幅畫(fù) 興奮(xīng) _______
4.捋胡須(lǔ) 鏗鏘(kēng) _______
三 、比一比,再組成詞語。(18分)
跌( ) 驕( ) 罪( )
秩( ) 嬌( ) 罷( )
征( ) 憂( ) 崛( )
證( ) 擾( ) 掘( )
請你再寫兩組字并在橫線上組詞,要求其中一組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而另一組只是形
近字不是同音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 積累與運用。(6分)
1.老鼠鉆進書箱里——( )。
2.小蔥拌豆腐——( )。
3.人們把( )的人稱作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4. 這個家伙一輩子狡猾奸詐, 終于在臨死之前( ),原來是這么一個小人。
再寫2條歇后語: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據給出的意思寫詞語。(8分)
1.形容百花齊放,顏色艷麗。( )
2.形容景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
3.形容詩文優美,聲調鏗鏘。( )
4.形容人或車馬前后相接,連續不斷。( )
六、 把詞語補充完整。(24分)
( )離( )散 ( )( )萬千
春潮( )( ) ( )( )更新
萬( )千( ) ( )( )如潮
( )( )如鏡 ( )( )如神
( )( )似錦 ( )( )似火
請仿照加點詞(“( )離( )散”)的結構特點寫2個這樣的四字詞語:
七、 用“滋潤”的不同意思造句(4分):
①含水分多;使不干燥:__________________②舒服: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寫______的《馬詩》(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37個詞語的意思,理解重點句子與難句的意思,會用“既……又……”寫句子。
3、了解過渡句的作用,理解用總起分述的方式記敘的段落內容。
4、知道茶葉的種類、飲茶的好處,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的方法。理解用總起分述的方式記敘的段落。
教學難點:
學生對我國的“茶文化”可能了解的不多,因此對我國是“茶的故鄉”的含義,對茶的價值,品茶的樂趣等較難理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茶葉的種類、飲茶的好處,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熟讀課文,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37個詞語的意思,理解重點句子與難句的意思,會用“既……又……”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說說有關茶的話題——說茶,教師讓每位學生用少許茶葉泡一杯茶,說說喝茶的感受,看看玩具茶壺。
2、談談收集到關于茶的資料。
讓學生暢談,根據學生的匯報以茶的歷史、茶的種類、喝茶的好處、喝茶藝術、茶具等方面進行歸類。
幾天這堂課作者就從這幾方面說茶,讓我們來學學。
二、熟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詞。
1、給學生學習五分鐘,要求:讀熟,自學生字詞,提出不懂之處。
2、反饋
(1)檢查朗讀情況,及時糾正讀出的字詞。
(2)朗讀完一節允許學生提出詞方面的疑問。
重點詞理解為:悠久:年代久遠。
呷:方言,是“喝”的意思。
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課結合生活經驗談談什么是享受)
飄逸:灑脫,自然、與眾不同。
能工巧匠:在工藝上有高超技術的人。(也可結合生活經驗談談)
三、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重點研讀:
1、品茶的時候,別急于喝。先觀茶姿,清水綠葉
教師出示新茶一杯,請學生作示范。
2、飲茶還能增進人們的友誼。……與國際友人一邊品茶,一邊親切交談。
想想一下國際友人會說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熟讀課文。
2、摘錄好的詞句及段,注意標點符號。
3、完成作業。
4、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上節課哪些還給你留下深刻的影響。
2、課文你讀熟了嗎?(同桌互查)
二、繼續研讀上節課留下的部分。
三、摘錄你認為好的句子,注意標點的用法,不懂及時提問。
四、教師小結后給課文分段。
五、作業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彩那天》課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母親常安慰家里人:“一個人只要活得有骨氣,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父親是汽車修理廠的技工,技術精湛,工作賣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
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貨商店門前擠滿了人。原來,一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將以抽獎的方式饋贈給中獎者。當商店的擴音器高聲叫著我父親的名字,表明這輛車已屬于我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會兒,我看見父親開著車從擁擠的人群中緩緩駛過。只是,他的神情嚴肅,絲毫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
我幾次興奮地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都被他趕了下來。
我不明白父親為什么中了彩還不高興,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里,向母親訴說剛才的情形。母親安慰我說:“不要煩惱,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難道我們中彩得到汽車是不道德嗎?”我迷惑不解地問。“過來,孩子。”母親溫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見桌子上放著兩張彩票存根,號碼分別是05102和05103。中獎的那張號碼是05102。
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終于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母親告訴我:“K字代表庫伯,你父親的同事。”原來,父親買彩票時,幫庫伯先生捎了一張,并作了記號。過后,倆人都把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過,留有淡淡的痕跡。“可是,庫伯是有錢人,我們家窮呀!”我激動地說。話音剛落,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
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奔馳汽車開走了。那天吃晚飯時,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父親顯得特別高興,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憶往事,我對母親的教誨有了深刻的體會。是呀,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彩那天》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財富、修理廠、方式、贈給、擁擠、道德、難題、彩票、存根、號碼、回憶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老師幫助下復述課文,有所體會首尾呼應的寫法。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品質,懂得“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父親面臨的是一個道德難題,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母親說的兩句話。
第一課時
一、學習單元提示
1、自由讀,劃出令你有感想的句子。
2、交流: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3、你特別欣賞什么?讓我們進入本組的打頭課文,板書:中彩那天。
二、大聲讀課文。
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想方設法讀正確流利。
1、自由讀,老師巡視。
2、出示要掌握的字詞
維持生計技術精湛深得器重饋贈緩緩駛過喜悅生活拮據
夢寐以求悶悶不樂迷惑不解捎了一張
(1)指名讀,你學懂了那些詞語?
(2)交流:重點有以下幾個
生計,就是生活,除了維持生計后,你還能說維持什么?(維持秩序,維持生活……)精湛:精深、精通、熟練你能說什么精湛?(手藝精湛,工夫精湛……)
饋贈(贈送)緩緩(慢慢)喜悅(高興歡喜)
拮據:生活困難。
(3)剛才你們所用的方法大多是采用什么方法?(換詞法),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解詞方法
(4)再讀。畫出對你特別有想法的句子,簡單處理,然后對這句話應該有更深刻的理解,應該用事例來說明,我相信同學們讀了課文后,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3、用簡單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中彩那天,一家人的'表現是如何?請你找出來。(快速的課文)
5、反饋板書
父親:嚴肅(悶悶不樂)——高興
我:興奮——疑惑不解-——明白
6、看到板書:你有什么疑問?
三、體會興奮。
1、自由讀3——5自然段,其它同學認真聽,用筆劃出我興奮的句子。
2、匯報:抽生讀句子
3、即然是這樣興奮,你能用聲音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嗎?試著讀——抽讀——評議——你能像他那樣興奮嗎?齊讀。
4、文中的我為什么這樣興奮?請同學們讀1、2自然段認真體會。
5、師總結:是啊,在生活這樣拮據,父親又是做夢都想得到一輛車的情況下,居然中了一輛奔馳牌汽車,真是雪中送炭啊!
同學們,你能把這種心情帶到課文中去嗎?齊讀第3、4、5自然段。
6、我是那么的高興,而父親呢?父親為什么還悶悶不樂呢?我們下一節課來學。
四、重點字形指導(惑撥)絕對容易錯的兩個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父親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汽車,為什么還么悶悶不樂呢?我們也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疑惑不解,讓我們回去問問母親吧?
2、引讀第6自然段。
二、體會迷惑不解。
1、出示母親的話,你從中明白了什么?板書:道德難題。
2、出示句子并質疑,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指的是什么?)還是自己去讀書吧
3、小組合作學習7、8自然段。
4、出示自學提示
5、匯報:討論提出來的問題。
道德難題指的是什么?(獎是自己抽中的,但中獎的彩票卻是同事的;大獎還給富裕的同事,自己仍將那么貧窮;不把大獎還給同事,自己的良心就不安。這又是一對矛盾。)
板書:留下送回
6、你們的觀點如何
說出留下車和送回車的理由,老師看誰最會讀書,能在文中找到依據。
適時引進名言
人窮志不短,黃金自饒梁。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愛財,抓到就要。
有道之財方可取,無道之財莫強求。
7、小練筆:同學們,如果你是這位貧窮而有責任感的父親,面對眼前的這位正在成長的兒子,你會做出何種選擇呢?你會對兒子說什么呢?請引用課文中的有關句子或者屏幕上的一些名言,給你的孩子寫一段真情告白。
真情寫話:孩子,此時你的貧窮卻富有的父親有許多話要告訴你。
8、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文中還有誰有這樣的品質。也正是母親的話。
9、我在父母的熏陶下,盡管開始感到迷惑不解,但成年以后我明白了父親的做法。齊讀第十自然段。
三、體會明白。
再出現: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讀句子質疑。
(1)聯系課文實際理解句子。
(2)練習生活理解句子。
四、作業:寫課文后的小練筆。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中彩那天-教案,中彩那天,中彩那天-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彩那天》教學反思
教學《中彩那天》我引導學生質疑,使孩子抓住課文情節的沖突,提出:作者的父親中了夢寐以求的彩票時,為什么全家卻心事重重?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的經歷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產生了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望驅使他們認真閱讀課文。通過思考討論后,才知道原來真正中彩的是父親的同事庫伯,而這中彩的奔馳汽車,父親完全可以占為已有,因為外人都以為是父親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違背道德信義占有這輛汽車呢?還是遵守道德信義,把這輛汽車還給庫伯呢?全班同學圍繞這個問題讀讀、想想、議議,引導學生展開人生價值的討論,讓學生懂得人應有志氣,人窮志不短,金錢有價道德無價。
在學習當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這一部分時,我激動地說:“可庫伯是有錢人,而我們家窮呀。”這一情景中的“激動”,很多同學都體驗過。我就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過學生的體驗進行教學。先讓學生了解“激動”是什么意思?再問作者的激動的情緒表現在哪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很快發現作者由于“激動”,話說得不完整。此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根據上下文展開想象,把作者的話補充完整。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把作者的情感體現出來。結果,學生個個投入并讀得聲情并茂,有聲有色。可見,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高,還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情感。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
2、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說說“沙漠”、“綠洲”
1、教師:“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綠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詞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描繪你腦海中的“沙漠”和“綠洲”,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2、自己讀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象……教師相機板書:惡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咸而板結環境十分惡劣。
(2)看圖,進一步感受環境的惡劣。教師:阿聯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3)指導讀好句子
A、從飛機上往下看,阿聯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象罩著一層硬硬的殼。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
4、交流說說“綠洲”教師相機板書:綠樹成陰鮮花遍地良好的生存環境出示圖片,看圖進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讀第三自然段。
1、教師: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惡劣的自然環境建設成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設綠洲的呢?
2、自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讀讀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體會?引導學生體會:困難是巨大的;建設綠洲的代價是巨大的,但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決心是堅定的。板書:花大代價培植
5、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精讀4、5、6自然段。
1、自己讀4、5、6自然段,談談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引導學生理解“侍弄”?
3、再讀課文,你從哪里體會到他們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花草樹木。圈圈畫畫詞、句。
4、交流句子,指導讀好句子。
(四)總結課文。
1、教師:阿聯酋人民為什么那樣愛護花草樹木?那么,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個城市綠洲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羅棋布)
2、教師: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跡!所以,后來,20xx年開始,聯合國人居中心在全球組織評比改善人居環境范例獎,這個獎項就叫“迪拜獎”。
用來獎勵在改善居住環境做出杰出貢獻的范例。 (中國的廣州、周莊也獲得了此獎項)
三、教學結束: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反思: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關于環境改造與保護的課文。課文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課開始,我考慮到學生對阿聯酋這個國家比較陌生,我本來準備了多媒體課件,有關課文的朗讀和阿聯酋的風光,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讓學生的視覺受到強烈的沖擊,繼而設問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這樣荒涼的沙漠變成美麗的綠洲的,讓學生產生閱讀期待。但由于學校停電,沒有機會用上此課件,真是事與愿違。
好多有經驗的教師們都反復強調:語文教學問題不能太碎、太多,要抓住核心問題展開教學。所以,本篇課文的教學我只圍繞一個重點問題“阿聯酋人民是怎樣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的?他們為什么那樣愛護花草樹木”?并以此為切入點,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本文的難點是課文第三自然段,我反復思量,先從本段的中心句“……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一個孩子”入手,告訴學生粗略計算一下,一個孩子從呱呱落地到大學畢業得花十萬元左右,接著引導學生抓住“三個買來”以及一棵樹苗需要多少錢,一瓶礦泉水需要多少錢,抓住關鍵詞“挖去、填上、埋下”,“縱橫交錯”體會這樣設計要費多少心血、財力、物力、人力,加深學生的理解,事實證明,學生對這一段文字的感受很深刻。繼而,本段的中心句“……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一個孩子”也就迎刃而解,學生對阿聯酋人民的壯舉充滿敬意。
在感受了阿聯酋人民的壯舉后,我想對學生滲透愛護環境的教育,設計了:我想對自己說、對阿聯酋人民說、對破壞環境的人說,深化學生對愛護環境的認識,強化文本的育人功能。先讓學生寫一寫,然后讀寫結合全班交流。
通過本課時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不夠深入,體現在教學第六自然段時可以抓住“更綠、更翠、更艷”這三個詞進行細細品味,讓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以及水對綠化的巨大作用,但我未能抓住這一細節。在學生交流第二自然段時,談到迪拜街頭的美景說到:“迪拜這樣美可能是國家有一些明文規定,也可能是人們的自覺行為”其實我國也有這樣的規定,比如:不亂踏草坪等,但為什么仍然有亂踏草坪,亂砍樹木的情況出現呢?我這里就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的教育,但我去沒有抓住這一契機,讓這個機會白白流走。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1-07
小學語文下冊四年級教案01-23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6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10-22
語文A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07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15篇01-07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精選25篇)06-26
小學下冊四年級語文教案02-16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白鵝》教案09-25
【精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