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

時間:2023-05-03 12:04:31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范文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生字,會寫“早晨、穿戴”等21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重點)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教師口述: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學校去看一看。(板書課題:1.大青樹下的小學。讀課題。)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請同學們看不同民族的圖片,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展示圖片:你知道這是哪些少數民族嗎?你知道各民族有哪些特點?

  教師提示: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教師利用備課資料中的圖片、資料,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這些小朋友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將走進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樹下的小學。

  二、介紹作者

  吳然:云南人,現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致力于兒童散文和散文詩創作。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鳥在歌唱》等。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早晨絨球花漢族鮮艷服裝打扮朗讀安靜停在粗壯影子坪壩?飄揚摔跤鳳尾竹潔白

  (重點指導生字“粗、族”為平舌音,“晨、裝、絨、摔”為翹舌音;前鼻音“漢、艷、扮”,后鼻音“靜、停、揚、鳳”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有關民族的詞語:景頗族傣族阿昌族漢族德昂族注意讀準“頗、傣、昌、昂”的字音。

  (2)學習多音字:好(hǎohào)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hǎo

  1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與“壞”相對,如好人、好漢、好歹、好事多磨。

  2身體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如您好、安好。3友愛,和睦:友好。相好。

  3容易.如好辦、好使、好懂。

  4完成,完善。如辦好了。5表示應允、贊成。如好!你干得不錯。

  6很,甚,。如好冷、好快、好壞、好一會兒。7便于.如場地清理干凈好打球。

  hào1

  1喜愛,與“惡”相對。如好奇、愛好、好高騖遠。

  2常常,容易(發生事情)。如剛學會騎車的人好摔跤。

  ②讀一讀:看著天空中火紅的太陽好(hǎo)像一個大氣球,三歲的小姑娘睜著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著,媽媽發現了急忙拉她進屋。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新鮮 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

  打扮 鮮明而美麗。

  絢麗多彩 吸引。

  好奇 指粗大而結實。

  招引 絢麗,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豐富華麗。

  粗壯 修飾裝扮出來的樣子。

  枝干 樹木的主干與旁枝。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的幸福生活。)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

  四、學習“會寫字”

  晨絨球漢艷服裝扮讀靜停粗影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晨、裝”,上下結構,上窄下寬。“漢、扮、讀、停”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艷、服、靜、粗”左右結構,左右等寬。)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晨、裝”和左右結構的字“絨、服”,學生練寫。

  晨:上短下長,下邊部分筆畫多而緊湊。上邊的日字頭要寫的短而扁。

  絨:右邊部分,“戈”橫短斜鉤長,豎撇要穿插到左邊部分提的下面。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寫的窄而長,右上橫折鉤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裝:上邊的“壯”要寫的略扁,下邊的“衣”橫畫不要太長,撇捺要舒展。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分類積累,練習表達

  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

  (1)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服裝、校園、國旗、銅鐘、教室、樹枝、枝干、影子;

  (2)表示動作的詞語:穿戴、打扮、敬禮、朗讀、招引;

  (3)描寫事物活人物的詞語:鮮艷、敬愛、安靜、好奇、古老、粗壯

  練習運用:練習用服裝、校園、教室說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畫出有新鮮感的詞語,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樣的詞語才有新鮮感,鼓勵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并學習運用,同時也重視了單元語文要素的達成。】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借助課文聯系自己的校園生活,展開想象說一段校園生活場景。(重點)

  3.能借助課文中的語句和資料,了解大青樹下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和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小朋友成為知心朋友。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板書:團結、美麗、祥和)

  二、品讀釋疑

  (一)這是一所民族團結的學校。

  1.自由讀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所學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預設: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游戲,而且這兒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學校聽講……。(板書: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游戲)

  小結:不同民族的學生,盡管穿著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樹小學,快樂學習,盡情玩耍,沒有任何隔閡,是真正的融為一體。

  2.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了什么?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什么?這段話說明了什么?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小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這所學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是來自不同的民族。因為這句話說明各個民族的孩子,雖然“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從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鮮詞句分別是什么?

  (新鮮感的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鮮感的句式:排比。)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老師為什么要讀重音?(這幾個詞說明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3)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這句話,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這句話描寫了孩子們課下玩耍的情景。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小鳥、松鼠、山貍寫成了會看熱鬧的人,說明孩子們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同時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邊疆民族小學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快、活潑的氣氛。

  (4)請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樹下是怎樣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的,并選擇其中一項寫一寫當時的情景。

  預設: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會兒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會兒像是在小溪邊喝水、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麗極了。

  (5)你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些什么?選擇一個場景,想象畫面寫一寫。

  預設:操場上,“丟沙包”的同學玩得可真起勁。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合作,向中間的同學發起猛攻。中間躲包的同學非常沉著,眼睛盯著沙包飛來的方向,左躲右閃,蹦來跳去。沙包飛來了,只見一個同學輕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從背后飛來了,他猛一轉身,來個海底撈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學勝利了,他們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歡暢!

  小結: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游戲,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的小學啊。

  (二)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這還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美麗的學校)從哪兒看出來?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你從哪兒讀出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從“絢麗”一詞讀出。“絢麗”的近義詞是“美麗”。不同民族服裝各具特色,讀到“絢麗多彩”眼前就出現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更加美麗。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這后面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你們認為校園里還有哪些景物?想象畫面。

  現在我們閉著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操場中間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掛著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采蜜,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小結: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里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服裝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三)這是一所祥和的小學

  在課文中用筆畫出你覺得新奇的詞語或者句子。

  (1)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小組交流:讀到這些詞句你眼前出現的畫面?

  (邊讀課文邊想象,在腦海中就會出現學生不同方式向小鳥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師問候的畫面,以及敬禮的樣子。)(新鮮感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

  (2)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為什么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對窗外景物的描寫,突出了“安靜”二字,小動物靜止不動是為孩子們的書讀得好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擾孩子們的學習,感受到孩子們讀書讀得認真,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聲有色。)

  方法指導:朗讀課文時,書上的文字進入眼睛的同時好像變成了一幅幅畫,出現在眼前。這種方法就是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到將來你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會想到這些句子。讀課文時想畫面可以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可以想與描述畫面一樣的生活場景、可以猜測可能發生了什么……

  小結: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人與環境融洽相處,真是一所祥和的學校。

  三、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民族小學的自豪與贊美之情。(板書:民族團結友愛)

  四、學習寫作方法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排比手法的運用。)請找出相關語句。

  “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排比的修辭使文章讀起來有節奏感,瑯瑯上口,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比如上句寫出了學校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孩子們來到學校時的歡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小學團結歡樂的特點。

  3.運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1)運用排比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不能生硬地拼湊排比的形式。

  (2)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不得少于三項,彼此為并列關系。

  4.照第1自然段的樣子,用上“有…有…有…還有…”寫一個排比句。

  預設:公園里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鍛煉的老人、有認真看書的少年、有熱戀中的情侶還有熱衷于攝影的攝影師。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文中的寫法,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練筆,讀寫結合。】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的情景,讓我們體會到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之情。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方法。

  六、主題延伸

  1.邊疆大青樹下的小學為什么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歡樂?(因為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請同學們學唱歌曲《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七、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孔雀舞》《落滿霞光的竹林》

  (一)閱讀《孔雀舞》:

  1.說說《孔雀舞》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從短文中找出描寫喊鳳和小孔雀深厚感情的句子。

  (二)閱讀《落滿霞光的竹林》,完成趣味語文。

  1.請用一個詞概括句子的意思或心情。

  (1)這個傣家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鵲做了窩,關不住的笑啊,飛上眉梢,溢出嘴角。——(快樂)或(眉開眼笑)

  (2)她的眼睛蒙上了薄薄的霧,笑聲也失落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了。——(悲傷)

  (3)依香給自己的嘴巴上了鎖,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別想猜著。——(守口如瓶)

  2.“泉水清亮,沒有小依香的眼睛亮;芒果甜蜜,沒有小依香笑起來甜蜜。”

  這句話作者用了(b)的寫作方法。(a比喻b對比c擬人)

  八、當堂檢測(選做)

  1.這所學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教材課后題第2題。)

  2.讀到“絢麗多彩”,我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

  九、課后作業(選做)

  1.推薦閱讀《課間十分鐘》《民族團結之歌》,完成《點撥》1x閱讀攻略的練習。

  2.請完成本課《典中點》“主題探究”“拓展提升”板塊的習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來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學習窗外十分安靜一句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只小鳥、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怎么想?”這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不足之處: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壩”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晨”等13個字和“早晨”等21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制定依據:課后識字寫字安排和“詞語表”安排,和課程標準關于學段理解詞語的目標要求。)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結合資料袋和插圖,一邊讀一邊想想課文描寫的畫面,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幾個畫面,是什么樣的畫面,了解課文內容;能找出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地方的語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感受邊疆多民族小學的學習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據: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

  3.能按照提示場所和開頭,仿照課文,選自己學校一個場景說一說。(制定依據:課后練習。)

  4.知道什么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能找出這樣的詞句和同學交流。(制定依據: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4。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

  教學準備:

  教師:“壩”等10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壩”等10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一)認識“單元導讀”。

  1.初識“單元導讀”。

  導語:同學們,新的一個學年學習開始了,我們進入到了第二學段的語文學習了,使用的課本編排有了新的變化,新增了一個板塊,我們學習了這個板塊,就能了解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是什么,就能了解到通過這個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要達成哪些主要的教學目標。這個板塊的名稱叫什么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1。(PPT出示單元導讀)以后的各個單元,都有這么一個板塊,我們叫它為“單元導讀”。那么,這是哪個單元的單元導讀呢?(指名回答。預設:這是第一單元的單元導讀。)你是根據什么做出這個判斷的?(繼續回答。預設:我是根據上面的“第一單元”判斷的。)對了,單元導讀首先會提示是第幾單元的導讀。

  2.了解“單元導讀”內容構成,明確第一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導語:(利用PPT進行解說)“單元導讀”除了背景圖外,一般會有兩段文字,其中的一段告訴我們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一段則告訴我們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讓我們讀讀第一單元的導讀,看看哪段文字告訴我們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哪段文字告訴我們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預設:第一段文字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第二段文字告訴我們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

  (3)(復習默讀要求后)出示任務:默讀這兩段話,想一想,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是關于什么的?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4)反饋指導。

  預設:

  這個單元課文的主題內容是關于校園的(或學校的)。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習作的樂趣。

  3.小結:對了。這個單元的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寫校園的情況或人和事,主要的學習目標有兩個:一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因為這些有新鮮感的詞句一般與課文的主題思想有關,與寫生動具體有關;一是通過這個單元的習作寫作過程,體會習作帶給我們的樂趣。

  二、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

  導語: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一年級上學期語文的第一課的題目叫什么嗎?(指名回答。預設:一年級上學期語文的第一課的題目叫《我上學了》。)對了。那么,你們還記得那一課告訴我們,我國有多少個民族的小朋友上學的呢?(指名回答。預設:我國有56各民族的小朋友上學。回答后學生說說知道的少數民族名稱。)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的地方好些民族聚居一起,和睦相處。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這么一個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請看老師的板書。

  1.板書課題:1大青樹下的小學

  2.齊讀課題。

  (二)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1.釋題。

  提問:同學們,讀了課題,從課題你們知道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地方?(指名回答。預設課文講的地方是小學。追問:你從課題中哪個詞語知道的?預設:我從課題“小學”這個詞語知道的。)從課題里,你還了解到關于這所小學的什么信息呢?(指名回答:從課題我還了解到這所小學是在大青樹下面的。)

  2.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課題也是課文的一個部分,閱讀理解要從課題開始。那么,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說的是一所什么樣的`小學,它與我們的學校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就能知道了。

  三、指導預習,梳理課文條理。(設計說明:一、課堂上進行預習,讓所有學生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有利于真正實現順學而導,能有效縮小學生的兩極分化。二、第三學段有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要“抓住要點”,就需要梳理課文條理,概括各部分內容。這雖然是第三學段的教學目標,但是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所以,學習梳理課文條理,學習概括各部分內容(三年級主要是自然段。),是三年級重要的教學目標,要給予安排。再者梳理課文條理,是一項很好的思維訓練的語文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抽象力等思維能力都得到鍛煉。)

  (一)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內容。(設計說明: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學段一個教學目標,由于幾乎每篇課文都應該落實,為免重復啰嗦,沒有制定在“教學目標”中,但要在每一課文的學習中安排落實,尤其是敘事性課文。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的外顯表現,就是能用六種基本句式表達出來。三、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基本規律。因此,“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既是一個教學目標,也是一個從整體入手的閱讀教學策略。)

  1.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思考:課文告訴我們,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什么樣的小學?

  2.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揚”“鳳”“摔”。

  (3)PPT出示會寫字詞“早晨、絨球花、服裝、安靜、停、粗壯、影子”復習認讀。

  提示: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設計說明:一、第二學段學習的重點已轉移到閱讀了,因此,識字教學在通過讀音教學解決了生字(會認的字)的讀音,掃除了閱讀障礙,就應該進入閱讀的學習,充分利用無意注意來達成正確認讀的目標。二、會寫的字,除了認寫同步的字外,其余的是已經會認讀的了。這里復習認讀,既是診斷性檢測,又是喚起注意的操作,為閱讀過程中利用無意注意記認字形做鋪墊。三、關于理解會認讀的字詞義。按照課標的要求,學生如沒有產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就應該視作達成理解的教學目標了。)

  3.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復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下面我們繼續預習課文。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會讀;注意做到標點符號的正確停頓和句子中間的正確停頓。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聽的同時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2)反饋預習任務3,說說從哪些語句中獲得此信息。預設: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可愛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邊疆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多個民族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山里的小學。

  5.出示任務:同桌用簡練的一兩句話說說“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什么樣的小學”,相互提提意見。(評議標準:1.要包含以上回答的內容;2.語句要通順連貫。)

  6.反饋指導。

  預設: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邊疆的山里的多個民族小學,是一所可愛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可愛的多個民族小學,是一所邊疆山里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可愛的邊疆山里的小學,是一所多個民族的小學。

  7.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復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朗讀了課文,粗知了課文內容。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學習,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所邊疆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寫具體的。

  (二)學習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要點。

  1.導語:要了解課文是怎樣把這所邊疆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寫具體的,首先就要了解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插圖)默讀課文,結合插圖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三個內容把這所邊疆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寫具體的?請在那個內容開始和結束處標上“‖”。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1)第1自然段一個內容。早晨,各族小學生來到學校上學。

  (2)第2、3自然段一個內容。上課了,大家一起朗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活動。

  (3)第4自然段一個內容。這所邊疆可愛的小學環境優美。

  3.小結:通過大家的交流討論,我們梳理了課文條理,知道課文寫了三個內容,向我們介紹了這所多民族的邊疆的可愛的小學:一是早晨,各民族小學生來到學校上學;二是上課讀書下課活動;三是優美的環境。

  四、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認識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設計說明:根據教學目標2設計這個教學環節,認識了解“有新鮮感的詞句”,培養語感。)

  (一)想象“上學”的畫面,初識“有新鮮感的詞句”。

  1.導語:我們梳理了課文條理,把握了課文內容要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知識,進行新的練習了。讀讀第一部分內容,看看圍繞著“上學”這個內容,一共寫了幾句話,用序號表示出來。(指名回答。預設:圍繞著“上學”這個內容,一共寫了4句話。)

  出示任務:(PPT出示資料袋)朗讀第一部分內容,對照著資料袋,想一想:在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幾個畫面?分別由哪些句子形成一個畫面的,在句子前標上序號。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在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三個畫面。

  第1個句子是一個畫面;第2、3個句子是一個畫面;第4個句子是一個畫面。

  3.出示任務:朗讀第1個句子,想一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畫面?你是通過句子中的哪些詞語形成這個畫面的?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畫面:早晨,從各地走來了多民族的許多小學生。

  “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形成“從各地”走來的畫面;“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形成“多民族”的畫面。

  5.小結:這個句子,用了三個“從……”相似的結構的詞語,和“有……有……有……還有……”讓我們一讀就在腦海里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讀起來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語勢,給我們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詞句,我們叫它為“有新鮮感的詞句”。

  6.導語:我們接著學習這一部分,看看還有沒有“有新鮮感”的詞句。

  出示任務:(PPT出示資料袋)對照著資料袋,分別朗讀第2、3個句子和第4個句子,想一想,分別是什么樣的畫面?你是通過句子中的哪些詞語形成這個畫面的?

  7.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畫面1:絢麗多彩的學校。

  “穿戴不同”“鮮艷的服裝”“絢麗多彩”形成“絢麗多彩的學校”畫面。

  畫面2:同學們來到學校后的進行各種活動。

  “向……打招呼,向……問好,向……敬禮。”形成“進行各種活動”的畫面。

  8.小結:除了使用相同詞構成的幾個相似結構詞語的句子可以叫“有新鮮感的詞句”外,進行具體細致描述的詞句,同樣能讓我們一讀就在腦海里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讀起來朗朗上口,給我們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詞句也叫做“有新鮮感的詞句”。

  (二)想象“讀書、活動”的畫面,再識“有新鮮感的詞句”。

  1.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插圖)朗讀第二部分內容,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在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幾個畫面?分別由哪些句子形成一個畫面的,在句子前標上序號。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在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三個畫面。

  從“‘當,當當!’”到“那聲音真好聽!”是一個畫面;從“這時候”到“是那樣好奇地聽著。”是一個畫面;余下的句子是一個畫面。

  3.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插圖)朗讀第二部分內容,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這三個畫面分別是什么樣的畫面?你是通過句子中的哪些詞語形成這三個畫面的?

  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4.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畫面1:上課了,大家在同一個教室里朗讀課文。

  “當,當當!當,當當!”形成了銅鐘敲響上課鐘聲的畫面,“一齊朗讀”“聲音真好聽”形成朗讀課文的畫面。

  畫面2:山林里的朋友在安靜地聽大家朗讀課文。

  “不搖了”“不叫了”“停在”“都在聽”“最有趣的”好“好奇地聽著”形成安靜聽大家朗讀課文的畫面。

  追問:作者把什么當做同學們“山林里的朋友”了?(指名回答。預設:作者把樹枝、鳥兒、蝴蝶和猴子當做同學們“山林里的朋友”了。)這些“山林里的朋友”真的會聽大家朗讀課文嗎?(指名回答。預設:這些“山林里的朋友”不是真的會聽大家朗讀課文。)那作者為什么說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聽”“好奇地聽”呢?(指名回答。預設:應為作者把樹枝、鳥兒、蝴蝶和猴子當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說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聽”“好奇地聽”。)

  畫面3:下課了,小鳥、松鼠和山貍看大家在大青樹下活動。

  “趕來看熱鬧”形成看大家活動的畫面。

  5.小結:除了使用相同詞構成的幾個相似結構詞語的句子和進行具體細致描述的詞句,可以叫“有新鮮感的詞句”外,形象地模擬聲音和把物當作人來寫的詞句,同樣能讓我們一讀就在腦海里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讀起來朗朗上口,讓我們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詞句也叫做“有新鮮感的詞句”。

  五、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一課有關學習內容。

  (一)復習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PPT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二)復習“有新鮮感的詞句”。

  提問:上一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有新鮮感的詞句”,誰能說說,什么叫“有新鮮感的詞句”嗎?

  指名回答。預設:答案見上一課的教學過程。

  二、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嘗試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認識“有新鮮感的詞句”。

  (一)想象“學校環境”的畫面,嘗試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

  1.通過上一節課課文的兩個內容的學習,我們初步認識了“有新鮮感的詞句”:能讓我們一讀就在腦海里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讀起來朗朗上口,讓我們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的詞句,就叫做“有新鮮感的詞句”。接下來的學習,就要看看同學們能不能找出這樣的詞句相互交流了。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插圖)朗讀第三部分內容,結合插圖想象一下,在你的腦海里會出現一個什么樣的畫面?然后找出這部分的內容里中有新鮮感的句,用橫線畫出來。

  2.反饋指導。

  預設:

  畫面:邊疆小學特有的優美環境。

  有新鮮感的詞句: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3.出示任務:朗讀這兩個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哪些詞語讓你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用實心圓點點出來。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古老的銅鐘”“粗壯的枝干”“鳳尾竹的影子”“潔白的粉墻”形成特有的優美環境畫面。

  (二)小結:

  我們通過課文的三個內容學習,通過認識了解和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讓我們了解了一所邊疆山區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也認識了解了一個新知識“有新鮮感的詞句”:能讓我們一讀就在腦海里能形成清楚具體的畫面,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覺的詞句,就叫做“有新鮮感的詞句”。

  三、說說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設計說明:落實教學目標2,體現從“學閱讀”到“學表達”的語言運用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閱讀”,理解內容,習得方法;“學表達”內化轉換和積累語言,規范言語表達。)

  1.導語:學習了課文,我們了解了這所邊疆山區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那么這所小學有哪些與眾不同、特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與大家說說嗎?

  出示任務:(復習默讀要求后)默讀課文,找一找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用上“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有……”說一說,最少要說上兩點。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評議標準:(1)必須是課文中與學生所在學校不同的的相關內容,如,山里,多民族,用銅鐘鐘聲表示,有小鳥等小動物來學校……(2)語言規范。

  指名反饋檢查兩三個學生后,根據評議再練說,然后再反饋評議。

  3.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真是一所特別的、與眾不同的、邊疆山區里的、多民族的、可愛的小學啊。

  四、嘗試運用“有新鮮感的詞句”,按照提示和要求進行說話練習。(設計說明:落實教學目標3。)

  1.導語:對比這所邊疆小學,我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上“有新鮮感的詞句”說一說嗎?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后該練習)我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些什么呢?選一個場景,用上“有新鮮感的詞句”,按提示的開頭,說一段話。

  個體練習,四人小組交流互提意見,并推舉一人在班上說。

  2.反饋指導。

  評議注意:(1)哪些句子可以怎樣用上“有新鮮感的詞句”;(2)語言規范。

  指名反饋檢查兩三個學生后,根據評議再個體練說同桌互評,然后再反饋評議。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PPT示詞語表詞語,自由讀記。

  (四)反饋讀記(注: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六、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設計說明:第二學段是學生寫字錯別字高峰出現的階段,必須重視字形教學以提高和保證寫字的正確率。通過學生回憶,進行形近字或音近字的字形比較,再通過組詞,將兩兩比較的字的字義固定下來,是識字教學音形義相結合的體現。)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指名說并板書,然后讀一讀:

  例:服(服裝)報(報紙)靜(安靜)凈(干凈)

  4.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里。

  例:“絨”,右部件是“戎”,不是“戒”。“裝”,右上是“士”,不是“土”。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在寫兩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板書設計(設計說明:呈現課文條理結構,為學生把握內容要點提供幫助。)

  1 大青樹下的小學

  早晨 上學

  上課 朗讀 下課 活動

  環境 優美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會寫“鮮艷、服裝、招引”等詞語;積累有新鮮感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3、體會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的含義,關注有新鮮感的句子。

  4、借鑒課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說說校園里的一個場景。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分享資料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民族風俗。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課件:各民族圖片),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選擇一個你最了解或者最感興趣的少數民族向大家介紹一下。

  2、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國的大地上盛開。在我國西南的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樂。那里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學習。你知道他們共同的學校叫什么名字嗎?——(生齊讀)大青樹下的小學。對,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這所小學去看一看。(板書課文題目:大青樹下的小學)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認真聽,在聽清字音的同時,聽懂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生自讀課文,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主學習。(出示課件“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

  (3)讀通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內互相檢查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自主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4、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習反饋:(出示課件)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和下課的情景);最后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

  四、鞏固練習

  打開“基礎訓練-《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起來闖關吧!

  五、課堂總結,鋪墊下文

  這節課,同學們和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小朋友一樣,學得特別認真。我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也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那么“大青樹下的小學”中有怎樣的樂趣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能讀通課文,認識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課文,去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獨特的魅力。

  二、匯報交流,深入探究

  師:“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把自己的發現與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麗、團結、歡樂、祥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閱讀引導。)

  (一)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能體現大青樹下的`小學美麗的語句。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點撥。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出示課件:課文內容及相關圖片)(大青樹下的小學矗立在山花爛漫的環境中,所以說它很美。)

  (2)“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重點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絢麗多彩”的意思。(顏色鮮艷,色彩多)

  (3)“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出示課件:相關語句和背景圖)引發學生思考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

  3、范讀: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

  4、指導朗讀,品味校園的美麗。

  師: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大青樹粗壯,鳳尾竹婀娜多姿,還有身著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服裝的孩子們,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美景圖。你能讀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嗎?

  (1)自由練讀;(2)指名讀,師生評價。

  (二)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團結

  1、“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團結的小學呢,你能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

  2、學生自讀,畫出相關語句。

  3、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指導。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這句話說明各民族的孩子,雖然穿戴不同,但是他們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老師范讀,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民族小學的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4、教師小結: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的小學啊!我們再讀一讀這句話,一起體會他們的團結。(生齊讀)

  (三)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祥和

  1、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1)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安靜)

  (2)你認為這個詞語用得準確嗎?(引發學生質疑,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再適時引導,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呢?這是從側面烘托孩子們學習認真。)

  2、是啊,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讓我們帶著對這所小學的贊美再讀一讀這段話。

  (對于“祥和”這個特點,學生不一定能很準確地概括出來,教師可適當點撥。)

  (四)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歡樂

  1、課件出示句子: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1)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指導朗讀。校園里的同學多么有禮貌,在民族小學里學習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通過朗讀來傳遞自己的感受吧!

  2、課件出示重點語句: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3、指導說話:請同學們想一想,還會有誰來這里湊熱鬧?

  用下面的句式來說說:

  大青樹下多熱鬧啊!有(),有(),還有()。他們的歡笑聲把()都吸引過來了。

  4、課文寫了學生活動的同時,還寫了許多的小動物。為什么要寫這些小動物呢?(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地處邊疆小學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樂、活潑的氣氛。)

  三、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出示課件:“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

  師:這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贊美的情感啊!結合我們剛才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填上最能體現你感受的詞語再讀一讀。

  課件: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學。(美麗、團結、祥和、歡樂)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適的詞語。

  (2)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這所小學的學生,會對這樣的學校產生怎樣的情感?(自豪、驕傲)

  3、指生帶著自豪、驕傲的情感讀這句話。

  4、為什么一個西南邊疆的小學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師總結。

  (出示課件:五十六個民族手拉手的圖片)

  師:“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讓我們一起唱響《愛我中華》這首歌吧!

  四、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起來闖關吧!

  五、課外延伸,鼓勵實踐

  1、大青樹下的小學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們的學習生活,課后我們可以把我們一周的學習生活記錄下來,整理好郵寄給他們。

  2、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其他民族的一些資料,準備參加班級將要開展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覽活動。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4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文字點題。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音樂《愛我中華》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品味詞語,加深理解。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并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里為什么這么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

  3、創設情境,強化情感。教學快要結束時,我大膽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我們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鳥、一朵花,我們會怎樣想呢?”這個情境的創設,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了興趣,保持了學生注意力,巧用學生的體驗進行朗讀,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語文素養。

  二、成功之處

  轉換角色,入情入境。

  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時,我提問:“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三、不足之處

  1、拓展閱讀《走月亮》《愛我中華》《山溝里的孩子》。我選擇講解《走月亮》和《山溝里的孩子》,讓學生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生對于《走月亮》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畫語句時出現了一些困難。《山溝里的孩子》這篇文章相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自讀《山溝里的孩子》,讀懂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生活的特別之處,學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個別字音需要重點指導如“傣族”中“傣”應讀“dǎi”。同時對于“坪壩”的意思需要用圖片直觀顯示。

  四、改進措施

  回顧本課教學,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1、教學中對于年級教學特點不夠熟悉,導致備課時設計的個別問題過深,需要多多研讀課文,加強集體備課。

  2、學生分角色表演時對于猴子、小鳥等角色的特點定位不準確,語言上沒有個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讓學生先熟悉猴子的機靈、花兒慢慢綻放、山貍的膽小等動物特點,然后再進行表演。

  1 大青樹下的小學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來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學習窗外十分安靜一句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只小鳥、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怎么想?”這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相關文章: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2-20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4-20

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教案(通用9篇)05-08

大青樹下的教案范文05-02

大青樹下的小學語文教案(通用10篇)07-08

語文三年級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1-06

三年級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1-19

三年級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2-23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1-06

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