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親 人》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看圖學文是將圖畫和短文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課文類型。圖畫形象地表現課文內容,課文用文字反映圖中的事物,通過看圖學文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從看圖入手,看圖和學文相結合,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學文,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并在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
《親人》這篇課文的插圖表現的是苗族老奶奶高興地用雙手捧著“我”的頭,熱乎乎地臉緊貼在“我”的臉上,笑瞇瞇地跟“我”說話,院子里掛滿了床單和衣服。老奶奶身后立著一根拐杖。“我”身后的竹蔞、臉盆、棒棰和洗好的衣服,展現了漢族和苗族人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的情景。
教學本課時,應該注意把圖和文中的意境關系揭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在美中“讀通、讀懂”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在特定的環境中理解詞語。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理解詞句表達圖意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我國各族人民是友好相處,親如一家的,學習課文中“我”和媽媽尊重老要,助人為樂的品德。
教學過程:
一、圖文對照,理清思路。
1、課文解題:(板書)“親人”指的是什么?你能舉例說說你有哪些親人?
2、激發興趣:看了這個題目之后,你有什么問題呢?
二、圖文聯系,導入情境。
1、看圖,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引導學生從遠到近。從背景到主要部分觀察圖畫。先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再看旁邊的衣物,通過圖上兩個人的服裝,看看他們各是哪個民族的,有多大年紀,在干什么?
(2)、聯系圖上的景物,想想她們會說什么?
(3)、看圖,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些描寫是圖上的內容,再說說哪些描寫內容是根據圖想象出來的?
2、補圖。學習第四自然段,這個自然段講的是“我”的母親是個熱心腸的人,“我”聽了媽媽的話,決定多幫老奶奶做一些事,教材中沒有描繪出這些情節,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記敘,讓學生發揮想象,口頭描述畫面。
(1)、媽媽和“我”為老奶奶具體做了哪些事呢?(指名回答)
(2)、從這些小事上,你有什么體會?(可以看出媽媽對苗族老奶奶的細心照顧和體貼)
3、繪圖,學習一至三自然段。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講的是鄰居苗族老奶奶的生活情況,要求能根據文章的內容,給合自己的理解加以描繪,然后集體評議。
(1)、指導朗讀思考:課文通過哪些方面寫出了老奶奶的生活狀況?
(2)、根據這三個自然段的描寫,你能畫出一組插圖嗎?
(說明:從圖到文,用圖學文,不僅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中,而且在“看圖、補圖、繪圖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學習了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語言表達方法)
三、品詞析句,感受意境
1、獨立學習,自行鉆研。課文是用第一人稱敘述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我閱讀,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相互質疑,共同欣賞。課文中有許多詞句準確地反映了人物的特性,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全班討論、質疑,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2)、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是)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說明:抓住關鍵詞句,實質上是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最簡單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扣住語言文字,品味出其中包含的意味,豐富語言的積累,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合作學習)
四、朗讀升華,體驗情感。
朗讀對領悟課文內容,增強語感、陶冶情操、培養形象思維能力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活動不能替代的作用。
1、有感情地朗讀,想一想:課文為什么用“親人”作題目?
2、朗讀談體會:如果你是老奶奶的鄰居,你會做些什么?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http://www.edudown.net)
【《親 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字經-孝于親 校本課教學設計04-28
最親的人寫人作文11-17
《走近殘疾人》教學設計04-25
《親一親》教案11-08
人教大綱:《烏塔》教學設計04-25
人教:《回顧·拓展七》教學設計04-25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學設計(教案)04-25
大臉小臉親一親小班教案02-28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4-25
教學設計的特征與教學設計(一)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