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示例之一.
教學目的
一 指導學生領會在古代詩詞鑒賞中應做到對所評論的對象,有深入的了解和準確的把握。
二 學習“知人論事”的評析方法。
三 引導學生透過“情景交融”的現象對一些淺易古代詩詞做簡略評述。
教學設想
一 這篇課文的難點在于:學生對四首詞的寫作背景和這篇評論的寫作目的不易理解,因此在向學生布置自讀預習前,一方面要介紹一些有關的資料,一方面要提示學生閱讀時要反復對照四首詞和評論文章。
二 這篇課文中作者提出的“情景交融”的文學現象和“知人論事”的評析方法均不難理解,但是,對其涉及到的一些較高深的理論問題,可采用深入淺教的方法,使學生止于了解,用于實踐即可,達到能運用所學對一些淺易古代詩詞做簡略評述即可。
三 安排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導入 課文,簡介四首詞的作者及四首詞的特點,簡介課文作者,反復誦讀課文,師生共同解讀課文,學習課文1、2段。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激發感情,導入 課文:
古代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現代中國人應當珍視、繼承、發展的一個重要門類。在我們學習過的語文課中也有不少古代詩詞,大家也可能自學過一些古代詩詞。有哪一位同學把自認為最值得推薦給大家的,朗誦一首。(學生紛紛朗誦,然后教師挑選二首簡短的書寫在黑板上)請大家把這二首詩(或詞)的突出優點評說一下。(可分思想感情、藝術特點,列出一、二條)小結:這二首詩(或詞)的最突出之處,就表現在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上。看來評價古代詩詞是離不開這兩點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板書課題)就是評價和分析古代詩詞的一篇典范性的評論文。(板書“評論文”)
二 四首詞及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遂為下邽人。白居易詩作近三千首,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諷諭詩是其創作的精華,繼承和發展了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如《賣炭翁》(引導學生誦讀其中的一些句、段)。感傷詩,如《琵琶行》(引導學生誦讀其中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同是天涯……”)達到了高度的藝術水平。閑適詩表現了詩人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本課中的二首)。雜律詩多是耐人吟味的抒情短章(引導學生背誦《賦得古原草》)。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在金人占領的北方,自幼受祖父抗敵復仇的教育,始終未忘中原淪亡,國土分裂的恥辱。二十二歲時參加抗金起義,后歸南宋,歷任地方官,此時期有大量豪放詞作,抒發了政治抱負和憂國之情。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但均不被采納。1180年受排斥、被免職。此后二十年間,大部分時間在鄉間閑居。他常常一面盡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光和其中的恬靜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涌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的理想所激動,時而因現實的無情而憤怒和灰心,時而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過了后半生。本課中所列二首辛詞,即屬于1180年后的清麗之作。辛詞收入《稼軒詞》有六百多首。
三 課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光潛(1897—1986)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安徽桐城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任教。生前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中華金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學史》、《美學拾穗集》、《談美書簡》和《藝文雜談》等。
本文收入《藝文雜談》出版于1981年12月,是作者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發表的一系列美學論著之一。這篇文章是作者美學理論付諸實踐的一個典范之作。
四 誦讀原詞:
作者所選四首詞,均涉及“閑適”二字。請大家誦讀多遍之后,述談一下這四首詞在“閑適”中隱含的深層意義。(教師在提出這個問題時,不要過多限定,不必反復“啟發”,讓學生只談點滴感受即可,如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來,也不必硬性“擠壓”)
五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學習這兩段課文,首先要解讀。“解讀”,即在讀書的基礎上,能夠理解作者的寫作原義,從而全面解釋出來。
第一段:
作者用一句話交代了鑒賞對象和要點,概括了全篇的寫作宗旨(即,談寫作本文的目的)
1 “談一談白居易……情調的道理,”有兩層意思:(1)展示自己認識“道理”的根據(即,選擇典型的情節可以烘托出生動具體的氣氛和情調),因此,分析“四首詞”的內容與特點必是課文的主體;(2)通過鑒賞“四首詞”,闡釋、概括了我國古典詩詞創作涉及的藝術原理(即“道理”)。
2 “趁便也談一談詩詞的運用語言的精練。”這句話從語言運用的精練的角度道破了文學鑒賞的真諦: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離開對語言藝術的賞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鑒賞。(此處不必過多講道理,只要分清“語言的精練——語言運用的精練——語言的藝術這樣一個認識過程即可)
第二段:
作者分析白詞的第一首《憶江南》。
這一段從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講述創作背景(“白居易在杭州和蘇州做了三年多的刺史……《憶江南》大概也是這時期做的。”);解說“典型情節”的內容,分析其作用(“在北方回憶江南……因為夏洪還沒有到來”);趁便點評語言特點(“舊詩詞的妙處在簡練……活現在眼前了”)。
此處可提出“情景交融”的問題,因為此種現象在詩詞中最為明顯,這首詞的“情景”中反映了作的情趣。可以如下一段話作為此自然段的小結。
白居易以絢麗的色彩描繪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成為千古佳句,固然與詩人的文字功力分不開,更與他獨鐘江南的情結
【《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示例之一.】相關文章:
白居易的春詞的意思和賞析03-21
辛棄疾詞二首教案04-25
《辛棄疾詞兩首》教案04-25
必修 4蘇軾詞兩首 辛棄疾詞 教案04-25
談詞(談詞)04-29
《狼和小羊》教學談04-30
由辛棄疾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談語篇指向性分析的方法04-27
辛棄疾作文07-12
晏殊和歐陽修詞摭談 - 畢業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