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8課《橘頌》教案
28橘頌
【教學構想】
《橘頌》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詠物詩,是《楚辭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詩節奏感強,文辭優美,但語言較為深澀,而且還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有困難,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模式進行:
1.通覽全文,初步感知:以學生的習慣、情趣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選擇朗讀、默讀、全文閱讀或是重點閱讀。讓學生在朗讀中疏通文字,邊讀邊想邊記,獲取初步印象——題材、內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藝術手法。
2.互動感悟:精讀全文,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詩句意思,試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并將自己理解中的難句梳理出來,在討論、交流時形成對文章內容、結構等全面深刻的認識。
3.局部突破:教師總結學生的感受后,針對學生異議或重難點,對解決問題的關鍵和突破口進行引導分析。
4.鑒賞創造:文言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通過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識,達到閱讀淺顯文言文的目的,而且還應該學習文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寫作知識、領悟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實詞,辨析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
2.掌握詩歌朗誦技巧,通過朗誦逐步理解詩歌主旨。
3.學習文章托物言志、詠物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4把握橘樹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對橘堅貞品質的贊美所體現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本文重要實詞,辨析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
難點:學習托物言志、詠物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把握橘樹的精神以及作者所體現的人生追求。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晏子春秋》記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橘樹的這種奇異特性本是一大遺憾,但在深深熱愛故;國鄉土的屈原看來,這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秉性,正可與自己矢志不渝的愛國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讒被疏時,以南國的橘樹作為自己的榜樣,深情地寫下了詠物名篇一一《橘頌》。
2.介紹屈原生平及本文寫作背景。
(通過教師的導入和介紹,可以渲染氣氛、加強體驗、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l.大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對停頓,注意語氣。
2.由學生提出應該注意的字詞讀音、句內停頓及個別語句的語氣處理,并且進行范讀。
3.同學們根據朗讀標準進行點評,教師適當進行指導。
3.全班齊讀。
(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熟悉文中的詞句,為疏通文意做準備)
三、學習課文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和查找工具書,試著理解課文,疏通文意。將自己無法解決的字、詞、句劃出來,在小組討論時解決。
2.分小組討論,逐段翻譯課文。四人一組,由一人負責翻譯全文,其他三人邊聽邊記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討論時,學生將閱讀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與小組同學進行相互交流。
4.全班探討問題,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句,提出小組討論時難以理解的句子,共同解決。還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師答疑點撥。
5.學生反復誦讀,達到一定熟練的程度,直至背誦。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思考課后練習所提出的問題。
(將課后練習作為作業讓學生思考,是為下一節課分析課文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師出示重點詞句,學生解答
1.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8課《橘頌》教案】相關文章:
鄂教版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8-26
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神奇的機器人》教案09-30
小學教科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31
川教版教案01-11
蘇州園林滬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14
沙漠奇觀教科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6
口技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18
外婆的手紋滬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