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教案
教學設想
一、這兩篇短文都可以當作故事略讀,粗知其意即可,不必深究。按:《兩小兒辯日》屬于寓言體裁,蓋莊子·列子之文常假托孔子言事說理,非真有其事,而所寄寓之理又較深(張湛注《列子》,對此節的注文是:“所謂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二童子毀笑,未必不達此旨,或互相起予(啟發)也。”)不宜講給學生聽。《樂羊子妻》是史傳,乃實有其人,課文節選的是本傳的前半部,記此人以正言規勸丈夫;其后,有盜欲犯妻而劫其姑,妻引刀自裁,太守賜以“貞義”二字,內容比較復雜,也不宜講。總之,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避難擇易。
二、雖略讀,誦讀仍當照常進行,只是無須從頭到尾字字照讀,可以有選擇地讀。這兩篇短文的精彩部分是人物對話:《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的對話(含轉述)共87字,《樂羊子妻》中妻的兩段話共94字,合計181字,都宜于誦讀,用一節課可以背下來,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三、教師講解的重點可以放在詞語上。生僻字較多,古今義不同這是本課的難點。解決這個難點可分兩步走:(1)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粗講幾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2)讀完兩篇短文后帶領學生整理詞語,該補講的再補講。
四、課文內容用不著詳細分析,學生能多少說出一點體會就行,不必歸納主旨,不必把某些觀念強行灌輸給學生。寫作方法也不用專門講,但《樂羊子妻》的兩段話都是說理,講講說理的方式(援引和比喻)可能有助于記誦。
教學內容和步驟
A(適用于一般水平)
可根據B式略加改變。要點是:
1.學生誦讀前加教師領讀;
2.只背誦《樂羊子妻》的兩段話,指導誦讀可從簡;
3.“積累詞語”一項內容可適當減少,解詞無須征引。
B(適用于較高水平)
兩小兒辯日
《列子》
一、解題。
此題系編者所加。“辯日”,意思是關于太陽(距地遠近)的辯論。按這類命題須觀文而后會意,例如,屈原對自然界、歷史傳說等提出170多個問題命名為《天問》;柳宗元對這些問題逐個作了回答,命名為《天對》。這僅供教師參考。
二、教師范讀并疏通文義。
可以先讀后講,也可以邊讀邊講。下面是講解要點:
①“而日中時遠也”,如果完整地說,該怎么說?(“遠”前加“去人”二字。)文言文中常有這種省略方式,被省略的字眼可從上下文去找。
②“一兒以日初遠”中,也有省略,“初”后省“出時去人”四字。按:好幾位專家都認為此句當作“一兒曰:‘我以日……’”’,才跟上下文協調一致,且有文獻資料可證。這不要講給學生聽。
③“遠者小而近者大”,說的是視覺印象,即遠的看起來小,近的看起來大。
④“及其日中”,許多文獻資料證明,“其”是傳寫中竄人之字,“其”指“日”,“其日”一義重出。這要講,不講學生可能難解文義,指出“其”字多余即可。
⑤“近者熱而遠者涼”,這是就觸覺而言,近的覺得熱,遠的覺得涼。
三、誦讀練習。(含背誦)
先齊讀全文兩遍,然后指導學生背誦兩小兒對話部分。
前兩句說的是兩種相反的觀點,都用肯定的語氣讀;后兩句說的是根據,有為自己辯護兼駁斥對方的意思,都用反問的語氣讀。
“我以”“一兒以”“此不為”之后,須作停頓。
“大如車蓋”重讀,“則如盤盂”輕讀——使有對比色調。
“滄滄涼涼”輕讀,“如探湯”重讀——同上。
自由練習誦讀,能大體成誦即止。
四、說啟示。(略講)
1.從兩小兒的辯論可以看出什么?(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并思索其中的道理)
2.“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么?(天下之理,人不能盡知,應當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強不知以為知。)
《兩小兒辯日》教案
【《兩小兒辯日》教案】相關文章:
兩小兒辯日教案01-24
《兩小兒辯日》教案01-14
《兩小兒辯日》教案04-25
《兩小兒辯日》教案01-11
《 兩小兒辯日》教案04-25
兩小兒辯日04-28
兩小兒辯日05-01
兩小兒辯日教案【優秀】11-13
兩小兒辯日教案15篇02-07
《兩小兒辯日》改寫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