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4-05-31 11:05:57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推薦)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人物的特征及角色的把握。

  2、學習初步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揮想象力,訓練幼兒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實物準備:自制操作卡片,小貓指偶。

  經驗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活動過程:

  1、 出示指偶,介紹角色,激發幼兒的興趣。

  (1) 由一名幼兒戴小貓的頭飾出場:我是小咪咪,我最愛吃魚,可是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伸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 師:誒?咪咪不釣魚,總是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呀?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關于咪咪的故事吧?

  2、 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1) 教師生動的講一遍故事,師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咪咪是怎樣的小貓?它希望是什么樣子的?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么實現的?

  (2) 教師邊翻連環畫冊邊講述故事。講完故事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咪咪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 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夠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 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擴展其思維。

  (1) 幫助咪咪想出辦法,讓樹長出魚來。

  (2) 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看法。

  師: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汽車、火車、飛機;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呢?請你用筆把它畫下來,然后再告訴你的好朋友好嗎?

  4、 以幼兒繪畫自己的發明創造結束活動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賞讀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我喜歡書》,初步了解書的種類,萌發喜歡書籍的情感。

  2.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嘗試簡單表述自己喜歡的書籍類型。

  3.萌發對閱讀書籍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通過閱讀繪本,初步了解書的種類并萌發對書籍的喜愛。

  活動準備:

  繪本《我喜歡書》ppt,猩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以為新朋友,瞧瞧他是誰呢?

  教師用猩猩頭飾擋住自己的臉,以猩猩的身份與幼兒打招呼。

  2.師:你們好!你們猜猜我的愛好是什么?

  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封面中猩猩正在干什么,從而知道喜歡看書。

  二.引發興趣,開啟故事1.師:你們猜一猜,猩猩會喜歡什么樣的書?

  請幼兒舉手回答,自由發表意見2.師:讓我們跟著小猩猩,看看他究竟喜歡什么樣的書呢吧

  三.分解閱讀繪本,初步了解書的種類按順序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猩猩的穿著,表情,神態,圖畫中的細節,讓幼兒通過圖片知道猩猩分別喜歡什么樣的書,從而了解書的種類。

  1.播放圖片"好笑的書"師:猩猩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你發現了什么?

  請幼兒舉手回答,引導幼兒知道是好笑的書師:猩猩穿的`是小丑的衣服,他的表情是笑著的,原來呀猩猩喜歡好笑的書。

  接下來的圖片介紹都是按照此方法介紹,后面教師不用介紹,幼兒就能通過圖片猜出是什么樣的書。

  :看來猩猩真的喜歡各種各樣的書。出示最后一張圖片,猩猩真的很喜歡書。

  四.完整閱讀繪本,鞏固了解書的種類,體驗閱讀的樂趣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完整的閱讀這個繪本故事教師完整的閱讀一遍

  2.師生討論,進一步理解書籍的分類師:讀完了這本書,不僅知道猩猩喜歡什么樣的書,還知道了書原來有這么多的種類,增長不少知識呢,說說你都喜歡怎樣的書吧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書的類型3.了解書名與作者,幫助幼兒積累看書經驗,激發對書本的興趣師:現在你們知道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了嗎?除了名字,你還看到了什么?

  再次出示封面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師:原來輸的封面上還告訴我們這本書的作者是安東尼布朗,他是英國非常有名的兒童作家。我們以后看書的時候呢,不僅要看書的內容,還要知道書的作者。

  五.聯系自己的閱讀經驗,我喜歡的書

  1.你們喜歡看書嗎?你們都看過什么書?你覺得看書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

  請幼兒思考,然后舉手回答,教師引導師:看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我們能從書中學到很多東西,喜歡看看書,多看書的人呢,也會讓人尊敬讓人敬佩。所以我們要多看書,和書做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

  為了完成骨干教師研修班送教到園的任務,筆者設計了本節開放性的語言活動——《小猴出租車》。其中經歷了三次試教。三易課案的過程,讓我飽嘗了磨礪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第一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小猴開著出租車遇到了大象。為了讓大象能坐上去,小猴的出租車可以有什么變化呢?

  幼兒(異口同聲):把出租車變大!

  教師:你們說得對!小猴的出租車可是輛神奇的出租車呢:他一摁按鈕,出租車就自動“砰——”地一聲變得又高又寬。大象坐上去,覺得一點兒也不擠。看來,小猴的出租車真是太神奇啦!

  教師:送完大象,小猴又出發了。這一路上小猴還遇到了許多動物呢。(點擊課件,出示小魚、長頸鹿、蝸牛和刺猬。)他和這些動物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討論一下。

  (教師要求幼兒分組看圖討論,以四個人為一組。組長拿著一張圖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有極少數孩子參與討論。預想中應該很熱鬧的分組討論活動顯得異常冷清。)

  案例分析

  在這次活動中,我采用了開放式的導入一一讓幼兒自由創編,自主建構。在活動中,我試圖通過反復暗示出租車的“神奇”來打開幼兒的思路,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并通過“大象”這一具有鮮明形體特征的動物來吸引幼兒對于改造出租車的大膽想象和闡述。然而,我示范講述了大象是如何坐上出租車的情節后,幼兒創編中模仿的痕跡過重。教師的“示范”實際上局限和阻礙了幼兒的自主想象和自主語言建構。幼兒在活動中沒有能夠大膽地想象與創編,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討論中幼兒也顯得膽怯,沒有設想中的激情。試教結束后,我在同伴(研修班學員)的幫助下對活動進行了調整:教師不再示范講述小猴如何改造出租車,鼓勵幼兒自己創編情節;以“神奇”為線導入活動,打開幼兒的思路;在分組活動時,讓幼兒每組相對靠攏,注意幼兒能力強弱的搭配,方便幼兒討論。

  第二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你們見過什么神奇的東西嗎?

  幼兒1:我有一個溜溜球,每次一轉就會發出紅色的光。

  幼兒2:我看過魔術師的表演,會從帽子里變出小鳥呢。

  教師:哦,會變化的東西都很神奇。小猴的出租車就很神奇。一天,小猴開著出租車遇到了大象。你們猜猜大象會不會坐小猴的車子呢?

  幼兒(齊):不會!

  教師:為什么他不愿意坐呢?

  幼兒1:大象太胖了!

  教師(神秘地):別忘了,這可是一輛神奇的出租車啊。

  幼兒1 (興奮地):會變大!會變大!

  (老師沒有回應.接著說下去。)

  教師:其實,這一路上小猴除了遇到大象,還遇到了許多動物呢。(出示小魚、蝸牛和刺猬。)他和這些動物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和你身邊的朋友討論一下。一路上,小猴遇到了誰?小動物會不會上他的車?小猴的車是怎么變化的?

  四個幼兒為一組,圍在桌子旁,針對老師的提問進行討論。

  教師:討論好了嗎?哪一組的組長先來發言?

  (幼兒沉默了。)

  案例分析

  改進后的活動延續了第一次活動中對“神奇”的描述,并將之擴展。這部分的改進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分組討論時讓幼兒隨意地圍著圖片交流,也使課堂氣氛顯得輕松起來。然而,活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1.由于過于強調不示范講述,活動顯得流于形式:在幼兒激動地大喊“會變大!”時教師甚至故意忽略幼兒的表達欲望。 2.在分組表述過程中,教師布置的任務量過大:“遇到誰?會不會上車?車會怎么變化?”實際上,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幼兒尚不能完整講述前因后果。我們意識到,讓幼兒自主建構需要基礎,需要教師恰當的提問并對問題進行剖析。我再次將活動課案進行了調整:教師與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小猴遇到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動物體態特征,鼓勵幼兒說出動物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將提問分解為三個層次,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前因后果。

  第三次試教片段回放

  教師:小猴開著出租車,一路上遇到了大象、長頸鹿、小刺猬還有小魚。他們會不會坐小猴的出租車呢?為什么?

  幼兒紛紛搖頭:不愿意。

  教師:大象為什么不愿意上車?

  幼兒1:大象太胖了!

  教師:大象坐不下,所以不愿意。那小刺猬呢? (依次解決三個動物的問題,分析原因。)

  教師總結:看來小動物們需要的是一輛神奇的出租車呀!

  1.教師:小猴要怎么改造他的出租車才能讓小動物滿意?我們幫他想一想吧。 (分組討論。幼兒隨意地圍坐在小動物圖片周圍。)

  2.幼兒代表發表意見。(依次表述幫小猴想什么方法以適應小動物。)

  3.經過你們的改造,出租車變成了一輛神奇的出租車。我們一起來邀請小動物們上車吧。(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4.送完了第一批客人,小猴開著神奇的出租車又出發了。一路上又遇到了許多動物(選一張動物圖片)。想一想小猴會用他的神奇出租車怎么幫助他們?這次要講清楚小猴遇到了誰?說了什么話?發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也可以講給老師聽。(幼兒個別講述,教師指導。)

  案例分析

  第三次試教活動延續了第二次的活動構想。但在環節中更凸顯了細節的處理。比如在創編之前,鼓勵幼兒說出動物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又比如講述過程由簡到難,由分散到集中。改進后的講述活動分為了三個層次:由理清動物與出租車之間的問題,到想辦法改進出租車,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再到教師與幼兒集體講述,幫助幼兒習得創編故事的技巧,最后自由創編講述,實現了讓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目標。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積極的互動,并愿意大膽地表述。相較于第一、第二次的試教,第三次在不斷改進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案例反思

  語言活動離不開幼兒的講述。幼兒“想不想說、會不會說、說得好不好”是衡量一節語言活動是否成功、是否高效的核心所在。《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要將幼兒帶人情境,“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在活動課案連續三次的打磨與改進中,我領悟到,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滿足于“教”的需要,更要滿足“學”的需要。幼兒的學習狀態是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的依據。

  首先,在以幼兒講述為基礎的語言活動中,教師要及時提煉幼兒的語言要點,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精煉幼兒的語言,讓幼兒掌握表述的方法。教師在與幼兒的問答和回應中要靈活機智,適當總結,有效整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在語言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幼兒的成就感,鼓勵幼兒表述,激發他們講述或創編的激情。只有教師以“學”導“教”,巧妙地構思,根據幼兒的需要和能力合理地安排環節,積極地與幼兒語言互動,才能激發語言教學活動中思維的火花,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地“有話可說”。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只有勞動才會有收獲。

  2、能根據發生的現象大膽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體驗閱讀和想象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音響。

  活動過程:

  一、倒敘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最近森林里發生了一件新鮮事,五一勞動節的時候頒了一個最勤勞獎,頒給誰了呢?

  2、大熊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你們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樣子呀?

  懶大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讓他有了這樣的轉變呢?

  二、分段講述故事,根據故事的發生大膽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師從開頭到豐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

  (1)豐收的日子到了,讓我們來看看野兔種的是什么?

  (2)之前他們說好是怎么分的?

  (3)我們來幫他們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這么多的葉子,為什么還是生氣呢?

  2、從野兔的回答(教師講述)一直講述至大熊氣瘋了。

  (1)為什么野兔是很高興的答應了大熊的要求呢?

  (2)豐收的日子又來了,這次野兔到底種的是什么呢?

  (3)如果是你,你會選上面還是下面呢?

  (4)我們來分一分的,誰來幫幫忙?

  (5)這次的分配結果大熊會滿意嗎?為什么呢?

  3、從大熊后悔極了至結束。

  (1)大熊做了個什么決定呢?請大家猜猜看。

  (2)豐收的日子到了,你們瞧,這回大熊的地里收獲了什么?

  (3)野兔看到了驚呆了,這是為什么呢?

  (4)現在你們知道大熊為什么能得最勤勞獎了嗎?

  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歡誰呀?為什么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完整欣賞故事。

  2、你們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們平時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別人的么?

  3、教師小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付出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四、結束部分:“學做勤勞人”。

  讓我們也來學學大熊和野兔做一個勤勞的人一起來耕種吧!來,找個空位置。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種子,讓我們去種植園地試試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

  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2、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知道放棄,因為朋友重于冠軍。

  活動重點:

  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活動難點:

  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知道放棄,因為朋友重于冠軍。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畫面——鴨子和鵝

  提問: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朋友,他們是什么?

  師出示漢字:天鵝、鴨子小結。

  二、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1、提問:有一天,他們兩個吵架了,一個說自己很棒,另一個也說自己很棒!

  2、PPT——游泳

  提問: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森林里的朋友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吵架。

  3、教師講小段故事……比賽游泳……天鵝說,鴨子……比什么最公平?

  提問:你覺得它們要比什么?(跳繩)

  4、PPT——

  提問:天鵝說,我們比木頭人吧,鴨子同意了。

  5、圖示——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于是,他們商定后,決定怎么樣都不能動,一根羽毛都不能動!

  6、PPT——四幅連續的畫面

  蜜蜂、烏鴉、兔子都來了,可是,他們倆一根羽毛都不能動!

  三、師幼玩木頭人游戲,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1、要求:找兩個搗亂的和我一起。

  2、幼兒玩游戲一次。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保持不動?

  3、再次玩游戲一次,做一個好看的動作保持不動。

  提問:這回高手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四、閱讀繪本,知道遇到危險時要懂得放棄。

  1、PPT6

  師:這時一陣風吹來,他們都告訴自己一根羽毛都不能動。(圖示)

  2、PPT7

  師:從現在開始你們來喊停,什么時候該結束了?

  3、PPT8-9

  提問:該結束了嗎?為什么?(狐貍要來了)

  狐貍在干什么?相對他們說什么?

  提問:該逃了。但是比賽,該怎么辦?

  小結:比賽贏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4、PPT 10——狐貍將天鵝放到鍋里了要。

  提問:這時候誰該動了?

  小結:在發生危險的時候,怎么能放棄朋友呢?

  5、PPT11——鴨子救了天鵝

  師:鴨子說,朋友恭喜你!你贏了。

  提問:你覺得誰贏了?

  小結:其實他們倆都贏了。天鵝贏在堅持到底,而鴨子贏在很勇敢!

  提問:你喜歡這對朋友嘛?

  故事的名稱改叫什么呢?

  師:其實故事里講過很多遍——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教師語言:生活中也有像鴨子一樣勇敢的朋友會保護你,有像天鵝一樣一只陪你玩的朋友嗎?和你的朋友手拉手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兩兩自主閱讀,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知小動物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2.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養善于思考、敢于求異的思維品質。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自制小繪本(幼兒人數的一半)、大圖片一套、小盤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導入活動

  二、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

  1.出示圖書,引導認識圖書的封面、封底和頁碼。

  2.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討論。

  三、出示圖書,理解故事情節

  1.教師按順序出示書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出示圖(1)師:這是誰呀?它家買了一樣什么?誰知道蹦蹦床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呢?

  出示圖(2)師:是誰先到蹦蹦床上去玩了?他跳的怎么樣?接著又是誰?

  出示圖(3)師:猜猜看,下面又是誰來玩了?小刺猬上去,發生了什么?

  出示圖(4)師:小動物們會對小刺猬說什么呢?小刺猬又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樣?

  出示圖(5)師:牛伯伯用膠水和布把蹦蹦床補好了。

  2.提問師:床補好了。這下,你們覺得小刺猬還能玩嗎?為什么?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3.討論:刺猬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出示圖

  (6)師:有什么好辦法讓小刺猬既能玩蹦蹦床,又不會把床戳破呢?

  4.引導幼兒了解故事的名稱。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提問。

  2.小結:讓幼兒感受小動物們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3.出示圖書,組織幼兒兩兩閱讀圖書。

  五、延伸活動。

  師:老師把圖書放到我們的閱讀區,請你游戲的時候和好朋友去說一說,演一演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常沿著教的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控制活動中的幼兒,本節活動遵循幼兒的“學”路實施活動策略。

  1、巧變學具,幼兒想說。本節活動把傳統的集體看一幅圖改為師生共同準備學具,兩個幼兒合用一份小圖片,充分發揮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且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

  2、生生互動,幼兒敢說。活動中以幼兒相互提問、自我解答問題為主要教學形式。因為提問的幼兒有一個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而應答的`幼兒有一個傾聽—思考—理解—回答問題的過程,這樣的互動能真正讓幼兒從“學會”到“會學”。

  3、教者尊重,幼兒樂說。教者通過創設互動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質疑、解疑能力。當幼兒觀點有分歧時,教者沒有急于下定論,而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幼兒獨到的認識。改變傳統教育中追求統一答案的做法能培養幼兒善于思考、敢于求異的思維品質。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強大的老虎之間地位差異變化。

  2、通過欣賞故事、觀看表演以及討論,知道朋友之間應該平等相處,才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3、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感知體驗親子共讀過程的愉快氛圍。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前面左右兩邊分別用積木搭起兩個城堡,分別作為兩次表演的場景道具。

  2、根據故事內容,制作簡單的老鼠和老虎的服裝道具。

  3、請一位家長和孩子事先熟悉故事,并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引出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感受音樂活動滑稽的旋律。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扮演小老鼠,表演小老鼠上燈臺滑下來的故事,你們還想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嗎?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你們還想聽這個故事嗎?下面我邀請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來給我們大家講故事。

  3、邀請小朋友爸爸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男同志講故事的效果,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忠的人物特征。

  4、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師:剛才,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又給大家講了一遍故事,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剛開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的時候,小老鼠高興嗎?大老虎總是怎樣?后來,小老鼠不愿意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師怎樣玩的?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終于成了真正的、平等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誰想來扮演大老虎和小老鼠表演這個故事呢?

  5、事先安排好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表演故事,大家觀看親子故事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了解。

  6、鼓勵幼兒參與故事表演。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和這個大老虎一起表演嗎?下面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來表演故事。

  -請爸爸繼續扮演大老虎,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故事,教師講述故事忠的語言。

  7、音樂活動《碰一碰》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變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今天我們班上還來了許多家長,他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吧。

  -教師引導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著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只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后,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并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并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回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于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各“角色”對太陽顏色不同表的的情趣,豐富有關太陽的科學知識。

  2、能夠掌握詩歌的基本形式,并積極地聯想,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配合緊密的優美畫面一張。

  2、錄音機、優美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用小鳥引出話題

  1、教師先放優美的背景音樂

  老師拿出紙偶——小鳥,借助小棒的運動,讓小鳥的翅膀飛起來,來回飛一圈并以小鳥的身份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嗎?”

  情況記錄:孩子們一聽到優美的音樂——大自然的音樂,都很入神。當他們看見我手中的這只用棒上下抖動,有點會飛的小鳥后,都驚訝地叫起來:“這只鳥可真好玩。”“這是只漂亮的小黃鶯。”“我回家也要和媽媽做只,真好玩。”……。我讓小鳥隨著音樂自由的飛著,像在跳舞似的。在走動一圈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看到這種情景,我想正好是引出出話題的時候了。所以我就把自己當成小鳥和他們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見到你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孩子們立即爭著回答小鳥的問題。

  唐崇植“太陽是紅色的。”

  趙曉雯:“太陽是橘黃色的。”

  倪崢:“太陽是紅色的。”

  花誠遠:“太陽是黃色的。”

  趙惠敏:“太陽有的時候是紅色的,有的時候是橘黃色的。趙老師,我有一次還看見太陽的外面有一圈金黃的光呢!”——她一邊說著,一邊用雙手筆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其實她說到的是一種天文現象,是日食現象,好象有不是這種命名,我自己都不大確定。所以我并沒有把自己模糊的知識告知他們,而是把問題留給孩子們來解決。“呀,這種現象,趙老師也聽說過,不過它有一個特定的名字,我們一起回去查查,再好好地把太陽的這種現象,講給大家聽聽好嗎?”孩子們都應口了,是還不知真正能記住回去查資料的會有幾個。——現在想到,應該把這個問題,以小朋友的身份在班上的“我的問題”展板上出現,這樣更能引起孩子們的關注,與家長們的互動了。

  2、聽賞詩歌,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老師朗誦詩歌,并問:“詩歌里有沒有告訴我們太陽是什么顏色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聽到的詩歌內容。

  我的反思:大多數幼兒都能夠零碎的說出,“太陽是綠色的`”“是黃色的”“是紫色的”。但是沒能夠主動的說完整,“誰說太陽是什么顏色的。”,而且“太陽是七色的。”很少有人能夠說出來。我想要讓孩子一步達到,這對于孩子要求可能高了。于是,我再利用提問,來幫助孩子熟悉詩歌內容。師:“你知道詩歌中有誰回答了小鳥的問題?我們再認真地聽一遍。“聽完第二遍孩子們都能夠很好的完整的回答上來了。

  3、邊欣賞畫面,邊聽賞詩歌,進一步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出示詩歌配畫,引導幼兒討論分析:

  教師:“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幼兒這次看著圖片來說就更容易了。

  教師:“你認為蘋果、香蕉葡萄和彩虹,它們說得對嗎?”

  有的孩子認為不對,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太陽色的,太陽是黃色的。但是也有的孩子認為是對的:

  倪崢:“因為蘋果他自己是綠色的,所以說太陽是綠顏色的。”——他的這一回答提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經過他這么一說,其他孩子們好象明白過來了。

  趙哲豪:“因為香蕉,它本身是黃色的所以說太陽是黃色的。”

  殷佳怡:“葡萄自己是紫色的,所以就說太陽是紫色的。”

  4、教師設計聯想式談話,引導幼兒進行仿編活動。

  教師:“你認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孩子們的答案還是與一開始的差不多。“紅色、黃色,橘黃色。”教師:“還有誰會說太陽是綠色、黃色、紫的顏色呢?”

  這部分為先讓孩子自己想一會然后與身邊的同伴說。我走下去傾聽他們的話語,幫助引導孩子嘗試編。我請胡哲彬小朋友先來說說,他指著黑板說,“黑板說,太陽是黑色的。”

  幼兒自由想象并把創編的大膽講述出來。

  5、師幼合作朗誦創編的詩歌。

  教師先朗誦原詩歌的內容——教師仿編一句——美味幼兒仿編一句(按順序接下去)——集體朗誦最后一句。

  我們創編的詩歌是這樣的:

  師幼齊念:一群小鳥唧唧喳喳的問,“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蘋果說:“太陽是綠顏色的。”

  香蕉說:“太陽是黃顏色的。”

  葡萄說:“太陽是紫顏色的。

  老師——籃子說:“太陽是橘黃色的。”

  孩子順接下去:黑板說:“太陽是黑顏色的。”

  大樹說:“太陽是棕顏色的。”葉子說:“太陽是綠顏色的。”窗戶說:“太陽是黃顏色的。墻壁說:“太陽是白顏色的。”彩虹說:“太陽是七色的。紅、橙、黃、綠、青、藍、紫。”

  在第一遍仿編時,孩子們不能很好的將自己想的表達出來。有很多孩子都不能完整的說出,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才知道應該怎么說才是完整的一句。第二遍時,我的要求是要讓長詩順接下去,不能中斷,這就要求孩子注意里非常集中,注意傾聽別的小朋友說的,特別是自己前一位小朋友說的。第三遍,我要求孩子有感情地將整首詩歌朗誦好。在朗誦的過程中,有的孩子還要求將彩虹說的,“太陽是七色的”改為“太陽是五彩繽紛的。”

  我的反思:

  他們對詩歌的朗誦是初次嘗試,那種有感情的朗誦,語氣、語調的把握還是很不夠的,所以在后面的詩歌學習中,我應有目的的培養孩子們這方面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用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

  2.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的事情的美好。

  活動準備

  1.故事《花婆婆》的ppt。

  2.四季花卉圖。

  3.《四季花兒開》歌曲圖譜:

  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涼爽的秋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第一次活動:模仿中起步

  活動再現

  1.老師播放ppt,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婆婆是怎樣的人?干什么的?(教師忘了問花婆婆是干什么的,幼兒沒能進人故事情景中,回答僅限于生活中的婆婆。)

  2.教師接著講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小女孩答應了爺爺哪三件事?(大部分幼兒說出兩件事,對第三件事有些模糊。有個男孩子勇敢地站起來請求:老師,你再講一次,好嗎?王老師滿臉通紅。接著老師重復講三件事,幼兒回答得很正確,但老師對于幼兒表達中的語言不規范問題未作糾正。)

  3.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交流四季開的花。出示四季的花卉。(看圖認識四季的花卉)

  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四季的花卉呢?(幼兒回答得有些籠統,個別幼兒說錯了季節。)

  4.唱一唱《四季花兒開》。教師出示圖譜,幼兒學唱并用動作表示節奏。(此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幼兒既要記歌詞又要打節奏,王老師上得有些吃力,顯得有些混亂。)

  5.說一說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買了許多花籽。花婆婆說如果到處開滿鮮花,世界一定更美好。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幼兒的回答有彈鋼琴做紙花畫畫最后的環節深化美好的事情,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愿望。)

  自我反思

  第一次執教后,小王老師臉色通紅:唉!應老師上得那么輕松,我怎么教得那么累呢?好幾個活動環節都被我搞亂了,特別是唱四季歌環節,幼兒缺乏自主探究,教師缺乏有效引導,導致活動效果大打折扣。王老師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較低,失望的表情掛在臉上。

  同伴互助

  江老師:開始部分的花婆婆作用沒能體現出來,其實發揮花婆婆的作用是重點。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對于孩子進入故事情境有引導作用,而王老師在活動開始階段未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李老師:交流四季花卉。是為后續活動作一鋪墊。教師的提問應具體到季節,以免孩子混淆花卉開放的季節,影響后續學習。

  楊老師:教唱四季歌時,孩子的節奏未唱準,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唱,為幼兒提供隱性的示范,還可以使活動氣氛更輕松。

  我們的思考

  王老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年輕教師普遍存在的,反映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存在脫節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王老師沒有很好地注意將每個環節、乃至每個問題的教學目的落實到位。課堂處理相對急躁含糊,從而形成了幼兒理解中的斷層。

  整個過程中,王老師比較拘泥于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回應策略欠缺,較多表現為單純重復幼兒發言,未能體現對幼兒語言回應的歸納性和啟發性。同時,教師對于幼兒的課堂反應和突發狀況考慮得不夠周詳,一旦幼兒的反應超出教師預期,王老師就顯得有些慌亂,生硬地接上下一個環節,使整體環節之間缺乏流暢感、師生之間存在距離感。在教唱四季歌的環節中,學唱設計不夠自然,表現為:幼兒自主探究較少,歌唱節奏不準,處于被動狀態。當教師發現時,應該靈活機動地融人幼兒之中,以平等的伙伴角色出現,既增加師幼互動機會,又提供幼兒示范與生生互學的機會。

  就本次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需要進一步梳理,幫助教師理解教學活動對應環節的價值,并充分考慮應對策略。當然,要達到這一目標,不能僅靠一次指導,而是需要我們長期的關注和引領。

  第二次活動:改進中深入

  活動再現

  1.老師播放ppt,講述故事,引導討論:婆婆是怎樣的人?花婆婆是做什么事的?(幼兒的回答緊扣教師的提問,很快進入故事情境中。)

  2.教師接著講故事,講到三件事時,放慢速度,提問:小女孩答應了爺爺哪三件事?(幼兒回答內容正確,但教師對幼兒表達中語言不完整的問題仍然未做糾正。)

  3.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交流四季開的花。

  出示四季的花卉。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四季的花卉?(幼兒能根據教師出示的季節說出花卉,但教師的提問過于限制了幼兒的思維。)

  4.唱一唱《四季花兒開》。教師出示圖譜,幼兒學唱四季歌并用動作表示節奏。(教師示范后,幼兒跟唱,在打節奏時幼兒采用了一樣的動作,教師沒有提醒幼兒換動作。)

  5.說一說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買了許多花籽,花婆婆說如果到處開滿鮮花世界一定更美好。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幼兒的回答有跳舞宣傳環保的知識唱歌最后的環節深化美好的事情,背景音樂的利用也恰到好處。)

  自我反思

  王老師:這次的感覺好多了,環節上沒有問題,層次清晰,環環相扣。但我完全照搬了應老師的教案,沒有自己的特色。幼兒和老師的配合不夠融洽,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改進。

  同伴互助

  朱老師:今天幼兒在學唱四季歌時很輕松,可以加大難度,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打節奏,應提醒幼兒交換。

  周老師:出示的四季花卉圖片過于單一,提問應注重幼兒思維的發散。教唱四季歌時教師直接灌輸給幼兒。難以體現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李老師:在認識四季花卉時,可以讓幼兒自由分組,擺放花卉圖,教師最后小結,做到教師引導與幼兒自主相結合。

  我們的思考

  分析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表現和教師的教學行為,應該說活動效果有所提高。教師能夠針對上次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思考與改進。首先,教師較好把握和調整了具體問題的推進時間和方式方法,并用恰當的語速、語調變化提醒幼兒關注重點;其次,本次活動的步驟較以往清晰,不論是提問還是學唱,幼兒均能較好地達到預設目的;再次,活動最后背景音樂的加入,起到了烘托氛圍,升華情感的作用,給孩子以美的情緒體驗。

  當然,本次活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活動中,王老師仍然未能采用積極的回應策略,將幼兒不規范的陳述語言自然轉化為對應語句,沒有體現出一定的歸納性。此外,教師的課堂提示語和學唱部分的引導,雖注重了規范性、同一性,卻在尺度把握上有所偏頗,使啟發性、多樣性的幼兒活動理念未能體現。

  我們認為,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教師對幼兒已有經驗、學習特點的把握不到位,而不是幼兒的不配合。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是為了幼兒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展示教師自己的才華。故而,我們建議王老師在傾聽同事不同意見的基礎上,能夠重新反思,找準師幼關系定位,在拓寬自己視野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執教能力。

  第三次活動:創新中升華

  活動準備:以上活動準備中,再增加圖譜: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動再現

  一、故事導入

  1.引出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認識嗎?花婆婆是個怎樣的人?她是干什么的?

  幼1:種花的。幼2:買花的。幼3:喜歡花的。幼4:喜歡用花打扮自己的老人。

  (活動的引人,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趣,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期待。)

  2.講述故事。

  師: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音樂聲中,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講完第三件事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幼1:到世界去逛逛。

  師:就是去旅行。

  幼2:在海邊住下來。

  幼3: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師:花婆婆想做一件什么事,會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呢?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3.豐富幼兒四季花卉的經驗。

  (1)說一說:四季不同的花

  師:你知道什么花兒在什么季節開放嗎?

  (由故事延伸出關于花卉的學習活動,十分自然。教師的提問沒有直接指出答案,而是來自于幼兒對生活的觀察。)

  幼1:桃花是在春天開的,荷花是在夏天開的。

  幼2:迎春花是在春天開的,睡蓮是在夏天開的。

  幼3:菊花是在秋天開的,臘梅花是在冬天開的。

  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幼:梨花、康乃馨、玫瑰花、月季花、向日葵花、桃花、馬蹄蓮

  (這里的兩個問題,前者難,后者易。按邏輯,應該先易后難。教師現場要觀察孩子對于花卉的經驗有多少,如果孩子對花卉的生活積累比較豐富,那就可以先難后易。先難,讓有經驗的孩子集中精力積極搜尋自己的記憶;后易,讓幼兒繃緊的思維,稍稍地松一松,學習積極性依然很高。)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師:老師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好朋友去認一認這些是什么花?在什么季節開放?再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幼兒操作,教師再和幼兒共同檢查。對錯誤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唱一唱《四季花兒開》

  師:這些美麗的花會在不同的季節里開放。如果把花兒在四季開放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們一起有節奏地唱唱看。

  師: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幼:暖和的春天來到了,桃花花兒朵朵開。

  師: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幼:炎熱的夏天來到了,荷花花兒朵朵開。

  師:我們還可以用邊唱邊打節奏的方法來試著唱一唱。

  師:(拍手)涼爽的秋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幼:(拍手)涼爽的秋天來到了,菊花花兒朵朵開。

  師:(跺腳)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幼:(跺腳)寒冷的冬天來到了,臘梅花兒朵朵開。

  (這里既幫助孩子認字,又有了節奏的范式。在春、夏唱完后,用拍手、跺腳、轉手腕動作表示節奏,邊唱邊打節奏,幼兒學得很開心,非常投入。)

  師:(出示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誰來試一試,怎么唱呢?

  (教師邀請一個女孩子唱,女孩子唱得很動聽,節奏也完全正確,大家給予熱烈的掌聲,并跟著學唱。)

  師:啊,讓這么多的人夸獎你,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這里的生成性教學,既幫助幼兒鞏固了前面的唱法和節奏,又是對幼兒新的挑戰。教師對幼兒的贊揚,既讓幼兒感受了現實生活中的做一件美好的事情,又為情感的升華作了鋪墊。)

  二、一件美好的事

  師:花婆婆種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讓世界從此變得更美好了!孩子們,你們可以做什么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

  幼1:我用好聽的聲音念兒歌,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幼2:我用彩色的紙做出各種美麗的花,送給每個來揚州的游客,讓世界更美好!

  師:那些花可美麗了!謝謝你,我們揚州的小主人!

  幼3:我彈的鋼琴聲傳到許多人家里,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師:啊!真的美好!你一定會成為鋼琴王子的。

  幼4:不要在水里扔垃圾,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師:對!小河干凈,世界也就更美好!

  師: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們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自我反思

  王老師:這次活動,變開始時的一味模仿,為融入個人與集體的想法與智慧;在組織活動時,變一味背教案、走教案,為對幼兒充分尊重、信任和引導;變牽著幼兒的鼻子走,為引發幼兒的好奇、興趣、自主探究。教學效果非常好。

  同伴互助

  張老師:這次活動組織得很成功。由于有了前兩次的經驗,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放得開,而不是忙著走環節。

  華老師:在兩次學習唱四季歌以及和幼兒的交流互動中,教師尊重幼兒差異,注意面向不同層次幼兒,分解了難點,較好地達成了目標。

  李老師:在最后一個環節中,王老師也對原方案進行了修改,利用孩子們對周圍生活的關注,不露痕跡地渲染了主題,使活動達到高潮。

  我們的思考

  本次一課三研活動,始于對特級教師一節公開課的模仿。在三次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們積極參與研討,充分發表各自的觀點和建議,相互啟發,不斷反思,認識逐漸深入,最終解決了前兩次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剛開始的模仿其形,演變為領會其神,不再拘泥于應老師是怎樣說的,下一個環節有哪幾個步驟,而是多思考:應老師為什么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環節對達成教學目標有何益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手段能幫助我園幼兒理解接受。

  通過修改后的第三次教學嘗試,我們可以看出:王老師和我們的教師團隊已摒棄了拿來主義,而將視點落在有想法、有創新這樣的學習層面上。教師的授課也不再是一種機械的表達行為,而是根據課堂狀況與幼兒需要的一種對話式、互動式行為。在整體的活動過程中,自然體現出與故事、音樂的和諧,與他人的和諧,以及多種思路視點的和諧。孩子們很自然地被吸引,并主動探索,也給了觀課者不同以往的新鮮感覺。

  附故事:花婆婆

  當花婆婆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她和爺爺住在一個靠海的小鎮上。花婆婆的爺爺在他們家樓下開一間店。到了晚上,還是小女孩的花婆婆就坐在爺爺的大腿上,聽爺爺說些曾經發生在他身上的趣事。每次爺爺說完故事,花婆婆就接著說:爺爺,我長大以后,也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當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爺爺笑著說:好啊,但是你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什么事?花婆婆問。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小女孩長大了。她決定去做答應爺爺的三件事。她離開家鄉到處旅行,到過熱帶島嶼,翻過寒冷的雪山,穿過沙漠和森林,看到獅子在游戲,袋鼠在跳躍。每經過一個地方,她都交了一些難忘的好朋友,最后來到了大海邊。她想:如果在海邊一年四季都看到鮮花,世界會更美麗吧!花婆婆買了許多花籽,她種呀種呀,人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都喊她怪婆婆。第二年,那些種子都開花了!人們很喜歡她種的花,就叫她花婆婆。孩子們喜歡到她那兒聽她講旅行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誦。

  2.了解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關系,嘗試創編散文詩。

  活動準備:

  1.散文詩ppt課件,背景音樂。 【幼兒園ppt課件制作】

  2.與散文詩相關的圖譜。

  3.每人一張紙、一支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小河嗎?你見過的小河是什么樣的呢?

  二、欣賞散文詩。

  1.第一次欣賞。

  師: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 小河和大樹說了些什么?

  2.第二次欣賞。

  師:小河是怎么說的?大樹又是怎么說的`?

  3.集體朗誦散文詩。

  三、創編詩歌。

  1.師:在我們的大自然中,除了小河與大樹是好朋友,還有誰與誰也是一對好朋友?為什么?它們之間又會說些什么呢?

  2.幼兒討論并表演。

  3.幼兒操作:畫下一對好朋友,創編對話。

  4.個別交流。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并能用語言和動作形象地進行表現。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創造性講述。

  3、懂得遇到問題時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二、準備

  1、活動前了解烏鴉的外形及嗓音特點。

  2、課件、作業紙、故事圖片等。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引發興趣,喚起經驗。

  提問:圖上有什么?狐貍看見了這塊肉,想干什么?

  狐貍吃到肉了嗎,它是怎么得到肉的呢?

  2、教師生動講述故事,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狐貍是怎么得到肉的?

  3、剖析角色,引導幼兒生動表達、形象表現。

  ⑴提問:狐貍先說了什么話?烏鴉理它了嗎?為什么不理它?

  小結:烏鴉想,我一張嘴肉就掉了,我才不理你。

  ⑵提問:狐貍看烏鴉不理它,又說了什么?它是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嗎?狐貍怎么說的?表情怎么樣?

  小結:烏鴉有點動心了,看了狐貍一眼。

  ⑶提問:狐貍一看烏鴉有點動心了,馬上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動作?

  小結:狐貍邊說假話邊做動作,烏鴉上當了,肉丟了。

  ⑷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形象地表現角色。

  4、激發想象,引導幼兒記錄并創造性講述。

  ⑴提問:烏鴉的.肉就這樣白白的被狐貍騙走了,烏鴉能甘心嗎?它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烏鴉,你會怎么辦?

  ⑵幼兒記錄自己所想的辦法。

  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如果烏鴉像你們一樣動腦筋、想辦法,一定能把肉要回來。

  5、裝訂成書,共同分享。

  1)教師和幼兒一起將記錄的內容裝訂成書,為書起名,共同欣賞。

  2)狐貍和烏鴉一只狐貍來到了樹林里,看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嘴里叼著一塊又肥又大的肉,狐貍饞得直流口水。

  3)狐貍眼珠一轉,說:"親愛的烏鴉,您好嗎?"烏鴉沒有回答。

  4)狐貍只好陪著笑臉說:"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狐貍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5)狐貍只好搖了搖尾巴說:"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音真好聽,您就唱幾句吧!"烏鴉一聽,就得意地唱了起來,剛一開口,肉就掉了下來。狐貍叼起肉就跑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

  一、教案目標:

  欣賞離奇的童話情節,拓展想象空間,對蛋的種類有探索的欲望.

  二、教案準備:

  該童話的錄音磁帶一盒母雞雞蛋國王等桌面教具一套實物蛋若干

  三、教案過程:

  1、欣賞童話,理解情節.

  (1)教師先出示實物蛋,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一遍,讓幼兒欣賞童話,思考:

  2、叫什么名字?

  里有誰?

  里發生了什么事?

  3、結合桌面教具演示聽一遍,加深對情節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雞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

  4、欣賞童話錄音一遍,讓幼兒用語言與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

  二、讓幼兒想象"蛋"的奇遇記,集體合編童話.

  1、小組自由討論,想象"蛋"的奇遇記.

  2、集體續編童話.

  三、組織幼兒討論:

  有幾種動物會下蛋?(雞鴨鵝鳥類蛇等)它們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較)

  四、活動延伸:

  根據不同動物下的蛋繼續續編童話,講給客人老師或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學習詞語“飄落”“融化”,豐幼兒詞匯。

  2、能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愛的情感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大膽想象,嘗試講述詩歌的不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

  2、教學難點:結合詩歌內容讓幼兒理解動畫的'意思。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flash動畫,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flash動畫,感受詩歌中說描繪的場景

  提問:在動畫里你們發現了什么?

  二、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你們都聽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覺?

  三、幼兒再次欣賞詩歌并配以動畫

  提問:小雪花先后飄到了哪些地方,都做了什么呢?

  四、幼兒分段學習詩歌

  (1)播放小河畫面

  提問:小雪花開始想飄到哪里?去干什么呢?它為什么要變成一滴水?

  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話講述出來

  (2)播放雪人畫面

  提問:然后小雪花想飄到什么地方?在廣場上它變成了什么?

  是誰堆的雪人呢?小雪人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引導幼兒完整講述這一段

  (3)播放媽媽的畫面

  提問:小雪花最后還想飄到什么地方去呢?它為什么要親親媽媽?

  引導幼兒講述

  (4)學習理解詞語“融化”“飄落”

  五、幼兒借助字卡學習詩歌

  (1)教師邊出示字卡邊念詩歌

  (2)幼兒借助字卡記憶詩歌內容并體會詩歌中的情感

  (3)幼兒在字卡的提示下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六、幼兒講述自己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理解詩歌中小雪花的

  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

  七、幼兒發揮想象講述

  “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會飄到哪里?變成什么帶給別人快樂呢?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本班幼兒在學習和游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也為了提高幼兒語言能力及觀察力,特設計了本節活動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3

  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并初步學會兒歌;

  2.讓幼兒掌握十二屬相的排列順序;

  3.通過游戲,增強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教具:兩套大的十二屬相和兩張大屬相圖;

  2.每人一套小的屬相和一張屬相圖;

  3.課件《屬相歌》;

  三、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屬相。導入:

  師:小朋友,誰來說說你屬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們又屬的是什么呢?

  幼兒各自自由講述。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人的屬相,那請你們想一想,那些

  人的屬相都一樣嗎?誰知道屬相一共有多少個?

  (二)、幼兒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按順序給屬相排隊,并學習兒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兒歌《屬相歌》,我們一起來欣賞

  一下。

  1。幼兒欣賞兒歌后提問:

  師:兒歌中一共說到了幾個屬相?分別是哪些小動物?

  2.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給小動物排隊。

  師;這些小動物是怎樣排隊的呢?十二個屬相已經排好隊了,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兒歌,看看這些屬相排得對不對?

  3.學習兒歌《屬相歌》。

  師:請小朋友看著圖上排好隊的十二屬相和老師輕輕地來朗誦兒

  歌,好嗎?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經學會了,那請你在會的地方聲音大一些,不會的地方聲音小一些,好嗎?

  (三)、動手操作——給十二屬相排隊。

  師:老師這兒的十二個屬相已經排好隊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

  上還有很多的屬相還沒排好隊呢?你們愿意給它們排排隊嗎?請小朋友把那些屬相也像黑板上一樣排好,記住,要一邊輕輕念兒歌一邊排隊。請小朋友開始吧。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小朋友拿著排好隊的屬相圖坐上位。再兩個小朋友互相看

  看排好隊的屬相圖對不對?讓我們看著屬相圖再把兒歌來朗誦一次,好嗎?

  (四)、比賽——屬相排隊。

  師:小朋友,快看,我這兒還有兩組沒排好隊的屬相,你們愿意

  再給它們排排隊嗎?這次呀,我們來比賽,好嗎?我們小朋友分成兩

  組,十二個小朋友一組,然后一個接一個,每人給一個屬相排隊,看

  看哪一組排得又快又對,又快又對的那一組每人將得到一個小蘋果。

  小朋友,你們聽明白了嗎?

  幼兒進行比賽。

  五、小結: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給十二屬相排隊的本領,你們開心

  嗎?我們再把今天學到的本領去教給你們的好朋友,好嗎?

  屬相歌:

  一個人,有一個,

  每家都有好幾個,

  數起來,十二個,

  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

  個頭不大真神氣。

  老牛第二,虎第三,

  兔子第四跑得快。

  龍第五,蛇第六,

  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

  十是公雞跟著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

  老豬最后來報道。

  猜一猜,想一想,

  十二屬相不一樣,

  到底你是哪一個?

  爸爸媽媽跟你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太陽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大膽猜測并講述故事的情節。

  二、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太陽,眼罩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是中幾班的小朋友呀?中幾班。來這排排坐。今天來了好多人哦,后面那些老師認識嗎,來跟客人老師問好。真有禮貌,還有不認識的嗎?看哪兒,這里,對了,還不認識我吧,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蒙,你們可以叫我...今天蒙老師要跟小朋友們分享一個關于小時候的故事,猜猜是誰小時候的故事。會不會是你們小時候,也許是蒙老師小時候呢?那到底是誰小時候呢?誒誒,是誰在后面拉我的衣服。往后一看,你怎么會躲在我身后,我說怎么有人拉我衣服呢,原來是你呀!你們知道是誰嗎?想不想知道是誰?我告訴你們,你們不能跟別人說哦!是我的一個小伙伴。哦,忘記告訴你們了,我的這個小伙伴膽子有點小,見到人多會害羞。每次出來玩都躲在我身后,不主動跟大家打招呼。那我們給他一點掌聲鼓勵一下好嗎?快出來吧,你看小朋友多熱情呀,來跟大家一起玩。終于扭扭捏捏、慢慢吞吞的從我身后走了出來,一出來就把抱著我,不肯把臉轉過去面朝大家。羞澀的小聲的說道,大家好,我是太陽。今天老師講的故事就與我的這個小伙伴小時候有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閱讀理解故事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候太陽公公,哦不,那時候它還小不能叫太陽公公,是太陽寶寶,太陽寶寶每天都在天上陪著人們幸福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溫暖給人們帶來光明,有了太陽寶寶的照料,人們能種出很多糧食,吃的`飽飽的,日子過的可好了,可是那時候的太陽寶寶太小了,在天上待著待著就沒力氣了,嗨喲,好累啊,它伸個懶腰,打了個哈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太陽寶寶從天上掉下來,掉到了河里,這可把人們嚇壞了,人們都到處喊著:不好了,不好了,太陽寶寶掉到水里去了,瞧,那個白胡子的老村長說,這下可不好了,太陽掉進水里,我們就快活不了了。

  理解、討論

  為什么太陽寶寶掉進水里,人們就活不了呢?

  瞧,沒有太陽,每天都下雪,人們把所有的棉衣服都拿出來穿在身上也不管用,還是很冷喲;沒有太陽,周圍就沒有光明,到處一片漆黑,人們要出門,只能借助蠟燭燈籠那一點點光芒;沒有太陽,地上什么莊家都種不出,人們眼看就要被餓死了。村長召集大家開了個會,要把太陽寶寶從水里救出來。

  看看他們想出的是什么辦法呢?三個辦法里,你看懂了幾個呢?

  第一個辦法:人們找來了很多的大力士,找個一個最粗的繩子,牢牢的綁在了太陽寶寶的肚子上,能行嗎,你瞧,剛升起一點來,繩子一下就斷了,太陽寶寶又掉到了河里。

  第二個辦法:他們又找來了很多粗粗的纜繩,織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網,太陽寶寶整個都在網里,所有的人一起用力氣,太陽寶寶就要快被拉出水面的時候,網底下破了一個大洞,太陽寶寶又掉進水里了。

  第三個辦法:勇敢的水手在船上放了很多炸藥,點著了炸藥,太陽寶寶被炸藥的力量炸到了天空,太陽寶寶說,太吵了我剛睡著,說完就又掉到水里了。三個辦法都不管用,大家都嚇壞了。這下可怎么辦呢?

  (三)小魚救太陽

  這些辦法都不行,這時候有個人要出來救太陽寶寶了,你猜是誰呢?(出示圖片,并繼續放ppt)故事講到這里,也該是小魚出場的時候了,是一條很小很小的小黑魚,它說,大家別著急,我有辦法幫你們把太陽給放到天上去,可是我也有個困難,太陽掉進水里,周圍漆黑一片的,我什么也看不見,我也不知道太陽寶寶在哪里,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幫我找太陽嗎?漆黑一片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嘴巴來幫忙了。

  (四)實踐體驗

  找小朋友帶上眼罩做小魚,臺下小朋友告訴他太陽的方向來找到小魚的位置。小魚跟你們一樣,漆黑一片,繼續往前游,太陽太陽你在哪里呢?先往后再往下游,小魚有你們的幫忙終于找到太陽了,這回小魚要想辦法讓小魚回到天上去,小魚就是找到了太陽寶寶,在它的咯吱窩里輕輕的撓了撓,太陽寶寶說好癢癢好癢癢,是你呀小黑魚,你怎么來了?小黑魚說,太陽寶寶你高興的笑了,這回它睡醒了終于醒了,你知道嗎,在你在海底呼呼大睡的這段時間里發生了什么嗎?怎么啦,小黑魚,我不就小睡了一下么,能出什么事呀?小黑魚,你還不知道吧,沒有了太陽,天天下雪,莊稼凍死了,人們沒有吃的,餓得快不行了;沒有了太陽,人們出門看不見,只有點著蠟燭照亮,非常不方便。太陽寶寶聽說了,十分的愧疚,他對小魚說:請你替我向大家說聲抱歉。我這就回到天上去,說完太陽寶寶一下子就升到了天上,一直都沒掉下來過,這樣過了很久很久,變成了今天的太陽公公,它一直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再也沒有偷懶睡覺,一直守候著人們,給人溫暖。

  四、活動結束

  找太陽的游戲好不好玩,我們回去之后還可以跟小伙伴們、爸爸媽媽一起來玩好不好?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發生了那么多可怕的事情,那我們現在跟著老師一起出去找找看看,太陽有沒有在天上有沒有偷懶,睡大覺。在回去找太陽之前,我們先得跟后面的老師說什么呀?再見,孩子們走嘍,找太陽去嘍!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畫面中兔媽媽一家各個家庭成員,進行判斷、推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有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幸福的大桌子》

  音樂《常回家看看》

  活動過程:

  一、想想、猜猜

  1.(出示“兔媽媽一個人在家”的圖片)今天,張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兔媽媽家做客,看看兔媽媽家什么東西最大?

  2.猜一猜兔媽媽家會有幾名家庭成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看看、說說

  老師講述故事:日子一天天過去,突然有一天,兔爸爸生病了,不久之后,它永遠地離開了。慢慢地,幾個孩子也長大了……

  (一)分析兔兒女們“很少回家”的原因

  1.兔老大——修車工

  以老師介紹為主:兔老大在一家修車廠里工作,他是一名修車工。他會修許多的車子,有國內的、有國外的,修車技術非常高明,有很多人找著要他修車,所以他很忙,很少回家。

  2.兔老二——廚師

  A:從兔老二的穿著上看,你認為他的職業是什么?

  B:那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在家里燒菜燒飯,他們也是廚師嗎?

  小結:廚師要經過嚴格的烹飪培訓、考試,合格的才能成為廚師。

  老師繼續講述故事: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兔老三——海員

  A:兔老三是一名海員,海員又是干什么的?

  小結: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出一次海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4.兔姐姐——是一位媽媽

  A:兔姐姐長大了,結婚了,生孩子了,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孩子,就像你們的媽媽一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請你用動作來表示,讓好朋友在猜一猜。

  小結:兔媽媽和你們的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也很少回家看自己的媽媽。

  5.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A:最后再來說說這對雙胞胎兔妹妹,她們正在讀大學,她們也很少回來,猜猜是為什么呢?

  小結:她們白天要很認真地上課,晚上要做作業,雙休日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看書,所以她們也很少回家。

  (二)討論兔媽媽的感受

  1.這些孩子都不經常回家,你覺得兔媽媽一個人會怎樣呢?

  2.雖然孩子們都不經常回家,但是兔媽媽并不覺得孤單,她時常會想到孩子們小時候的樣子(出示“孩子們小時候的樣子”的圖片),他們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小結:他們圍坐在大桌子旁,有的在做作業、有的在畫畫,有的在下棋,還有的在桌子底下捉迷藏。

  3.想著想著,兔媽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笑聲,猜猜她為什么會覺得很快樂,會發出笑聲?

  4.聯系實際:你們有什么本領,讓爸爸媽媽覺得很快樂,很驕傲?(引導幼兒運用連貫的語言來表達)

  (三)為兔媽媽送上祝福

  1.叮咚,叮咚,有人來了……(師幼一起講述)

  老師講述:三個兒子爭著為媽媽打掃房間,三個女兒在廚房里張羅一桌好菜,晚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著大桌子,大家舉起了酒杯。

  2.如果你是兔兒女們,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播放《常回家看看》音樂)

  教師小結:你們的祝福讓媽媽感到很溫暖,故事中的孩子們是這樣說的:媽媽,祝你身體健康,我們會常回家看您的!讓我們一起對媽媽說——

  三、理解“幸福”

  1.你覺得在這一刻,誰最幸福?

  2.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為什么這張大桌子也很幸福?

  教師小結:因為在這張大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媽媽快樂和幸福的事情,今天,大家又重新圍坐在大桌子旁共進晚餐,所以大桌子也感到很幸福。《幸福的大桌子》就是這個故事好聽而又溫馨的名字。

  四、活動延伸

  聽了這個溫馨的故事,我們回家以后可以細細地想一想,為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什么?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2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1-02

【精選】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7-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26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1-08

幼兒園大班語言《微笑》活動教案03-17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8-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9-14

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20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