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懂得一個人在家時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豐富社會安全知識。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課前聽過《小兔乖乖》的動畫片,玩過《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2、物質準備:大灰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安全常識視頻,安全常識圖片若干,《小鬼當家》大圖表。
三、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游戲進行情境導入
幼兒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樂游戲,展開安全話題。
師:剛才你們玩了《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我要問一問小兔子們,你們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呢?
(二)通過觀看安全常識視頻預測事件情節
師:有個小朋友叫丟丟,他自己在家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么做的?
1、播放前半段視頻
提問:
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2、播放視頻后半段
驗證: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提問:請小朋友們幫丟丟想辦法,再遇到這種事應該怎么做?
教師匯總幼兒的分析各種辦法并進行總結:
當有陌生人打來電話時,可以把要說的事情記下來,不能讓陌生人知道家里就你自己,不要告訴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讓他到家中來。
。ㄈ⿲ふ壹彝ブ械牟话踩蛩,學習表格、圖示的歸納法
師:丟丟問了,如果一個人在家,還有什么危險的事是不能做的?哪個小朋友能告訴他?(幼兒說,老師在圖表中進行歸納。)
(四)觀察分析圖片,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1、觀察分析圖片
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丟丟終于知道以后一個人在家什么不該做的了,真是要謝謝你們,今天趙老師還帶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中發生了什么事,那樣做對還是不對。然后再給你旁邊的小伙伴講一講。
2、找個別幼兒講一講圖片內容,以此豐富孩子的社會安全知識。
。ㄎ澹┭由飙h節:認識標志,提高安全意識
師: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圖,這就是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的標志,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標志是什么意思?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2
設計背景:
西方及日本等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教育專家主張"兒童應從三歲開始經濟知識的教育,主要教理財知識,這種教育將有益于他們的終身"。今天看來,他們的主張對我國的幼兒教育也頗有借鑒的意義。特別是當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孩子又是家中的寶,為孩子花錢,即使清苦的家庭也堅持"窮不能窮孩子"的信條,而富足的家庭,大都對孩子是有求必應,高價消費也為數不少。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孩子珍惜錢財、合理使用錢財的意識薄弱。因此,我將活動貫穿于角色游戲之中,使幼兒在角色體驗中萌芽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活動目標:
1、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2、知道游戲中的開支并會記錄。
3、有參與游戲的熱情,遵守游戲規則,并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參與家長一日生活,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開支情況,并與父母進行記錄。
2、請家長帶領幼兒到銀行存錢或者上超市購物。
3、教師制作"鈔票",教室里設置銀行、超市、醫院。
活動過程:
1、展示紅包師:這是紅包,它里面裝了什么?這些壓歲錢是怎樣來的?你們拿到這些錢之后想做點什么?(目的在于重溫美好新年。)(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辛苦用自己的勞動、汗水換來的,我們應該合理用……過年時,你們收到的紅包都是交給父母來管,今天(4月8日)老師發的紅包想讓你們來管,讓你們也當一回大人。
2、我是小小理財家
(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當家"的游戲開始。
師:請你們自由商量,三人為一戶家庭(家里有爸爸、媽媽、孩子),每戶家庭都有編號,一戶家庭一個紅包,一戶家庭一個籃子,籃子里有開支記錄表。請代表來拿,我們一起來看看紅包里有多少錢?(讓孩子當家作主、自由分配意在培養幼兒之間協商合作能力。)
(2)小鬼當家活動一:去超市購物。
師:請每戶家庭上超市購物。每個家庭成員商量一下,想想家里最需要什么?購物后討論:各家都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教師根據各家代表的回答將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類列表統計,比較各家消費情況。提問:超市中同樣商品有不同價格(舉例),你是怎樣選擇的?為什么? 師小結:讓幼兒明白同種商品因品牌不同價格不同,我們應該量力選擇,合理花錢。不攀比,不求高消費。
(3)小鬼當家活動二:繳水電費。
師:(將日歷翻到10日)今天服務公司的人要來收水電費,我們得準備好錢付上個月的水電費。 服務公司的職員(老師扮演),將各家水電費情況通報,根據通報金額挨家收取水電費。每家將繳清水電費的標記貼在統計表上。 師報每戶人家的水電費后引導討論:
、贋槭裁锤骷宜娰M不一樣?
、谄綍r怎么做才能節約用水用電?
、廴绻麤]錢交水電費,家里會出現什么情況?
。4)小鬼當家活動三:交醫藥費師:(將日歷翻到25日),讓我們聽聽今天有什么新聞?(放錄音新聞:家長朋友們:接常州婦幼保健所通知,請你帶著寶寶到醫院打麻疹疫苗,需交費2元。) 平時,我們父母在每月的逢5帶我們到醫院打預防針。討論:
①打防疫針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
、诤⒆硬淮蚍酪哚槙鯓? 打防疫針很重要,這筆錢必需得花,所以我們要留一些錢以備急用,不能把錢花光。沒有用完的錢怎么辦?交流討論,引出節余的錢可以到銀行存起來。知道銀行是個存錢取錢的地方。 存在銀行里的錢什么時候用?
。5)記錄10元錢開支表教師黑板出示10元錢開支總表格,給"小鬼當家"游戲中持家有方、花錢合理的家庭發獎(獎勵五角星)討論:①如果下次再當家,你會怎樣用錢? ②平時家里,除了水電費、旅游費、醫藥費、超市購物,還有哪些地方要用錢?(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當了一回大人,知道爸媽當家作主的滋味。爸媽賺錢很辛苦,當家不容易。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著用,不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看到什么就買什么。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多余的錢我們還可以存入"銀行"。(目的讓幼兒知道游戲中的開支并會記錄。)
課后反思:
。ㄒ唬⿵幕顒蝇F場看孩子們的情緒熱烈、狀態良好、參與積極性高。這個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恰當的,因為基于孩子的經驗,因此孩子們能十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而且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制訂用錢計劃對他們來講是比較難的要求。此外,面對超市里眾多的物品,孩子們需要全面觀察思考,做出選擇。同時,錢款又是必須限制在10元錢以內。這是一次整合現有才智的考驗。此外,在家庭合作中又必須要統一意見,這對正在學習合作進程中的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完成以后,孩子們明顯地又前進了一步。
。ǘ┙逃顒釉O計的意圖是希望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動的引領者,受教育者則是活動的體驗者"的原則。本活動的情景設計,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動機,他們不僅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還體悟到與人合作的快樂,而且在自主體驗之后,把所獲的認知經驗內化為自身的關鍵經驗。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3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
“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
“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
桶到室外撿垃圾
效果分析: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ji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細心的苗承稷說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附:
1、活動延伸:
(1)在家中或幼兒園里,隨時提醒幼兒把紙屑、紙片、果殼、果核等放進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雙休日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尋找垃圾的“家”。
2、環境創設:
幼兒自制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貼到活動室、走廊及幼兒園大門上。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能與同伴交換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互相玩玩具,發現可以用交換、輪流、合作的方法玩到更多的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周圍的同伴一起玩的。學習初步的社交方法。
3、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個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自帶玩具,教師:小朋友都帶來了好玩的`玩具,每一樣玩具都很好玩,現在請你們帶著自己的玩具去玩。[點評: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玩耍中主動地嘗試與同伴交往。
2、組織幼兒討論。教師提問:你帶了幾樣玩具?剛才玩玩具時,你玩了幾樣?哪些小朋友玩了許多玩具?怎么玩的?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同伴一起玩的,教師引導幼兒從中發現、總結出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并表揚互相謙讓的幼兒。[點評:讓幼兒從自己的實踐中找出方法并與全班小朋友交流,給幼兒互相學習的機會。教師適當總結,幫助幼兒學會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
3、請幾組幼兒上來演示一下剛才玩玩具的情況,讓幼兒互相學習如何一起玩玩具。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愛護玩具。玩“玩具寶寶我們愛護你”的游戲,讓幼兒對著玩具寶寶說,增加活動的游戲性。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活動,嘗試與別人交換、輪流、合作玩玩具,教師巡回指導。要求
(1)鼓勵幼兒主動與別人交換玩具,能夠互相合作、謙讓。
(2)在玩耍中注意指導幼兒愛護玩具。[點評: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實踐,主動交往能力得到了培養。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在幼兒看圖書時,區角活動時,喝水、分點心引導幼兒輪流、合作、互相謙作,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設計讓幼兒先玩自帶的玩具,然后再借別人的玩具玩,并在借別人玩具時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因為現在的幼兒在平時生活中不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不喜歡和其他幼兒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感受快樂。達到了活動目標。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分享,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知道的家鄉特產。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前了解家鄉特產。
2、家鄉的宣傳片;幼兒自備一張喜歡的家鄉特產圖片。
活動過程:
1、感受家鄉的美景,激發興趣。
播放家鄉的宣傳片: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游覽一個地方,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
提問:你知道是什么地方了嗎?你為什么對它那么熟悉呢?
出示一種特產,提問: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并介紹一下嗎?
2、游戲:家鄉特產我推銷;——提示語:家鄉有很多的特產,我相信一定有你特別喜歡的,我們試著來推銷一下"你的最愛"!
鼓勵幼兒自由交流,推銷自己最喜歡的家鄉特產。
請幼兒上臺推銷,教師視情追問或補充。
3、集體討論,進行分類。
討論分類標準,這么多特產,看得人眼花繚亂,要分一分就好了。怎么分呢?
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嘗試,選出大家認為最適合的一種,一齊動手將各自帶來的特產分類。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活動后,將幼兒收集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的四周,供幼兒繼續參觀,交流。
2、活動前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家鄉特產的圖片,并讓孩子了解,豐富孩子的經驗。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的資源。培養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并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游戲的情節性和持久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2、練習舞龍,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3、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重點難點環境與材料準備:
1、幼兒搜集有關龍的故事
2、舞龍的錄象、飲料筒或布做的龍
3、教學掛圖〈龍〉、〈健康-社會〉P2-3
一次備課
1、說說印象中的龍
--你見過龍嗎?龍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的樣子。
--幼兒欣賞掛圖和畫冊〈龍〉,請幼兒說一說圖中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聽一聽龍的由來
--啟發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于龍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講解龍的由來,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3、欣賞舞龍表演
--放有關舞龍表演的錄象,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龍的。
4、練習舞龍
--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人一組,并協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然后自由嘗試舞龍。
--讓舞龍配合最好的一組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讓幼兒懂得合作的團隊意識。
活動反思:
分享閱讀《大跳龍》是我上的'一節模仿課,活動開展前我先觀看在這成熟的課中,教師是如何展開的,如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有效提問體會動物們被大跳龍嚇破了膽時的動作和神態。在語言運用方面,引導幼兒預測故事情節,大膽表述自己的閱讀理解。
教師先出示封面,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導入出今天的主要角色"大跳龍" 為了激發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我讓幼兒猜想大跳龍到底是誰?接著通過讓幼兒猜想,帶著幼兒進入繪本一起來尋找大跳龍到底是誰。通過猜測、模仿語氣、大膽想象等獎大跳龍更加神秘化,同時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表情和動作,并請幼兒模仿每一個動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幼兒更深刻的理解此時動物被大跳龍嚇破了膽的心理狀態。語言部分,先出示錄音幼兒通過學習表情、動作、語氣等來模仿動物之間的對話,到后來自己閱讀、進行對話的仿編。
這個活動,讓我從多方面了解如何上好一個閱讀活動,如何有效指導幼兒去閱讀,讓幼兒喜歡閱讀。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7
活動目標
▲ 學念兒歌,能用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 通過保護花瓶,來加深對瓷器易碎特性的體驗。
▲ 在用花瓶插花養花的操作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 參觀瓷藝室,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了解花瓶的用途。
▲ 幼兒已有觀察教師用花瓶養花的經驗。
▲ 每人實物花瓶一只,鮮花一枝,手工枝葉一枝,裝好水的礦泉水瓶一只。
活動過程
▲ 小朋友們當老師。
——教師出示一束鮮花:“快過年了,我想在家養些鮮花讓自己的新年更美麗,心情更愉快,把它放在什么地方養呢?”
——“小朋友能教教我怎么用花瓶養花的嗎?”。
▲ 老師學的真認真。
——教師根據兒歌的'內容和養花的步驟,邊向幼兒請教邊將鮮花養在花瓶之中,以此幼兒理解兒歌,為學習朗誦做鋪墊。
——教師故意失手,讓幼兒觀察花瓶險些打碎,引發幼兒討論:瓷器的花瓶很容易摔破,我們要怎樣拿,怎樣做,才不會把它們摔破呢?
——“我明白了,用花瓶養花的方法是這樣的,小朋友聽一聽,我說的對不對?”教師將兒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 小小花匠忙又忙。
——教師與幼兒一起一邊用花瓶插花、養花,一邊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用手工枝葉裝飾自己的花藝作品。
▲ 放在哪里最漂亮。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花藝作品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其他班的老師和小朋友,為他們送去美麗的新年祝福。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體驗朋友多的樂趣,培養幼兒喜歡與人交往的情感。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中班幼兒聯系,選擇與大班幼兒人數相等的中班幼兒到大班并提供相應數量的椅子。
2.大班幼兒自帶食品一份、玩具一件。
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們開個“交友會”。我們請來了中班的弟弟妹妹到我們班做客。請大班小朋友把你帶來的食品和玩具與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并帶他們一起玩。交友會結束以后請你和你的朋友坐在一起。
2.觀察喲而交友活動過程。
教師要幫助中班那些“無人要”的小朋友尋找哥哥姐姐。
3.談談“交友會”的結果。
(1)比一比誰交的朋友多?
你有幾個朋友?他們叫什么名字?你帶他們玩了什么?
(2)、想一想為什么有人沒交到朋友/教育幼兒有好東西主動與人分享,在游戲中主動邀請別人并陪他一起玩。
4、讓幼兒再次玩“交朋友”的游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游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后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媽媽及周圍人的關懷,懂得感恩。
2、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能力。
3、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媽媽的辛苦,激發幼兒熱愛媽媽、家人及周圍人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媽媽照顧孩子《媽媽多么辛苦》《猜猜我有多愛你》
2、卡紙紙片若干、剪刀若干、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榫案腥緦
1、教師自我介紹和幼兒依次做一些親密的動作。
“嗨,小朋友,大家好,今天看到你們;我好開心呀!我從心底里愛上了你們。”教師摸摸幼兒頭,拉拉手,親親額頭,擁抱幼兒等。
2、師幼、幼兒之間相互擁抱,營造愛的氛圍。
師:“現在你們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
(二)溫馨談話,說說媽媽的愛
1、師:你們的可愛感染了我,是誰把可愛的你帶到了這個世界?
幼:是媽媽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
2、播放PPT,講述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
師:“有一只小兔子和大兔子也來到我們這里,讓我們一起聽聽它們的故事”聽完之后請小朋友告訴我,故事中小兔子是怎樣來表達對大兔子的愛的。
(聽故事)師:故事里的小兔愛媽媽這么多|—|,媽媽愛小兔那么多|———|,誰的愛多一些?
幼:大兔子的愛多一些。
師:故事中大兔子很愛很愛小兔子,那么在生活當中我們的媽媽也很愛我們,那媽媽是怎樣來表達她的愛的呢?
。ㄈw會媽媽的愛
1、幼兒看課件,進一步感受媽媽的愛。(配樂《獨光里的媽媽》)。
師:“我們的.媽媽一直是愛我們的,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媽媽的愛吧!
(放課件照顧孩子(安撫寶寶;給寶寶喂奶、喂飯;教寶寶學走路、學說話;接送寶寶上學;教育寶寶;天熱為寶寶打扇;天冷為寶寶織毛衣、加衣服;下雨為寶寶撐傘;天晴為寶寶遮陽;生病照顧寶寶;夜晚哄寶寶睡覺等)。
2、師:孩子們,看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教師激發幼兒說出內心的動人的話:我很感動;媽媽很辛苦;我愛媽媽;媽媽很偉大;媽媽真好……)
3、小結:是的,孩子們,最疼、最愛、最牽掛我們的人永遠是誰?(媽媽),媽媽為我們洗衣、買菜、做飯、做家務、買學習用品等。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師:那么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唱出心中對媽媽的那份愛吧!。(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ㄋ模榇蠹抑谱鲪坌亩Y物(配樂《感恩的心》)
①師:現在我們心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份愛意,把愛制成禮物送給大家吧!
、趲煟褐谱鞫Y物需要工具呀!哦,土豆,神秘妙妙工具!小朋友看妙妙工具在哪里?(桌子上)妙妙工具是些什么?(剪刀、卡紙)小朋友輕輕地走到后面的桌子旁,請小朋友動腦筋用妙妙工具制作成愛心卡。
。ㄓ變翰僮鳎⿴煟荷钪校宋覀兊膵寢尳o我們很多很多的愛,還有爸爸、爺爺奶奶,我們的好朋友,還有身邊的很多很多人,現在我們一起把愛心卡送給他們好嗎》
幼:好!
。úシ乓魳贰陡卸鞯男摹罚
活動反思
一、以情動人、以情促學
《音樂課程標準》中表述: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音樂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要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就要把握住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要把握住音樂中的情緒和形象,則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音樂實踐來感受和體驗才能獲得。這個過程就是音樂審美體驗的過程。因此,整課以濃濃的師生情貫穿始終,注重以情動人、以情促學。例如:(1)我的開課是以一個學生寫日記的形式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喜愛;(2)引導學生通過對“悄悄地”和“著急等待”的樣子的模仿,唱出歌中小朋友送橘子給老師和焦急等待老師發現禮物時的心情;(3)通過播放三(6)班小朋友和他們老師平時在一起學習、生活、游戲的照片,為老師送上一句最甜蜜的話語等活動,激發學生心中對老師那濃濃的愛意并升華師生之間的感情。學生通過老師一系列的教學手段,他們從不會唱歌曲到會唱到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他們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對老師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二、關注全體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領路人。我在教學中努力追求人性化、個性化的音樂教學,盡可能地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歌詞時,問:“你覺得歌詞中哪里最能表現我們對老師的愛呢?”,他們有的說“把橘子放進老師的抽屜里”這一句,有的說是“啊,老師啊”等,通過這樣自由選擇樂句并指導有感情地練讀后,他們比原來更熟練更富有感情了。設計創編演唱形式時,讓學生以自主設計——自主編排——闡述意圖——展示的形式進行。結果,有的學生能用獨唱、對唱的形式,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還能設計出輪唱、領唱加齊唱的演唱形式,真是五花八門,讓我驚喜連連。學生就是在這樣寬松、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思維能力得到了拓展,創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我還關注學生學的過程,既關注整體,又關注個別,進行有效的教學。例如:我讓學生跟著我隨音樂拍四四拍的節拍,感受歌曲的旋律時,有個別學生沒有跟著拍,我走到他跟前,用我的表情、我的動作告訴他:“來,和我一起拍”學生在我的帶領下都拍起了他們的小手。
三、以評激趣,互評互學
評價作為一項活動,存在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中,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評價的機制、評價的形式和評價的方法就尤為重要。適當、巧妙的評價能激勵、教育學生,自評、互評、他評的評價手段,能促進學生共同發展。這一節課,我主要以《課程改革標準》的理念為原則,積極圍繞著學生發展性評價為核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無論是我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我都有針對性的以不同類型、不同手段及形式來激發學生積極評價學會評價。例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時刻注意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對學生的表現給予了不同層次的評價,制作了小笑臉標志利作為獎品,大大鼓勵了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其次,我還在教學中注重了把學生的自評、他評、互評作為評價的重點,讓學生自己說出對自己、對他人的想法。特別在創編環節中,給予了學生最寬松、和諧、團結的評價空間,學生能暢所欲言,體現了評價的民主性。結果,有的孩子會說:“我覺得他們設計得很好!”,有的則說:“我覺得……小朋友表演得最好,歌聲很好聽!”,還有的卻說:“那個……他唱得不夠大聲,如果能再大聲些就更好了!钡鹊,就這樣通過評比、獎勵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自評、同學評、老師評的評價手段,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促進自己的學習,讓他們更加愛上音樂課,更喜歡、更有信心的表現自己。
課后,我感到自己在教學中稍微有些遺憾的地方是還有一些學生不能夠熟練的演唱這首歌,我也關注到了,但是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我還要關注到整體,不能在這里停留太多的時間,但是我覺得課已!庥却妫∥蚁嘈,經過后續教學,孩子們一定會唱得越來越熟練,更加有感情。
小百科:愛意,顧名思義就是心中充滿對別人喜歡依戀的意味。這不止限于愛情,你可以對親人表達愛意也可以對孩子萌生愛意,它是人類的一種正常心理活動。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好朋友不開心時可以用講故事、唱歌、說笑話等方法讓他高興起來。
2.當好朋友不高興時,能安慰和簡單的幫助好朋友。
3.體驗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愉悅心情。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雞和小鴨的手偶,草地的背景圖,兩幅幼兒不高興的生活情景圖片(如情境一:離園時,爸、媽還沒有來接,幼兒心情很難過。情境二:幼兒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草地上不小心摔倒,哭起來。),還可以準備幼兒在班里與同伴相處、學習生活中常會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的圖片或視頻。
2.“我的心情”展示板,上面有空白的心形卡片,彩色筆。
3.歌曲《幸福拍手歌》。
4.幼兒學習資源①第30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偶“哭泣的小雞”,鼓勵幼兒想辦法讓小雞高興起來,引出活動內容。
2.教師邊操作手偶或請幼兒看幼兒學習資源①第30頁,講故事《想讓你開心》,使幼兒知道讓小雞高興的幾種方法。
提問:為了讓小雞高興起來,小鴨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小雞高興了,小鴨心里感覺怎樣?
教師小結:好朋友不開心時可以用講故事、做鬼臉、說笑話的方法讓他高興。
3.出示幼兒生活情境圖片,了解好朋友不開心的原因,擴展安慰好朋友的更多方法。
(1)教師分別出示情境圖片一和圖片二,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難過?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怎樣做讓他高興一點兒?如講笑話、做鬼臉、唱歌、跳舞、玩玩具等。
(2)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將自己想的辦法用一用,并談談被幫助的感受,和幫助別人的感受。
4.出示“我的心情”展示板,請幼兒在心形卡片上畫畫現在的心情,并請幼兒看看此時大家的心情怎樣,有沒有需要我們關心的.朋友。
5.播放《幸福拍手歌》歌曲,幼兒自由結伴,把快樂帶給同伴和朋友。
活動延伸:
1.幼兒每天來園時,在“我的心情”欄中,畫出自己的心情,引導幼兒間相互關心,能用簡單的方式向同伴表示關心。
2.開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活動,活動中想辦法讓弟弟妹妹快快樂樂。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過去玩具與現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現在玩具的豐富。
2、學習、掌握一些過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愛護它們。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幾種玩具:滾鐵環、陀螺、彈子、紙飛機、沙包、繃繃繩。
2、每個幼兒帶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
3、邀請1~2位家長參與活動,活動前與他們交流活動的相關事項。
4、幼兒用書:《各種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陀螺,引出"玩具"的話題。
★教師(出示陀螺):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每個小朋友都回去詢問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玩過的玩具,現在可以介紹給大家聽一聽。
★同伴間相互交流。
★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
★請家長介紹自己小時候的玩具。
★教師和幼兒的利用幼兒用書進行小結。
2、教師分別出示一些簡單的玩具,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
★教師: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爸爸媽媽小時的`玩具,哪些你們也玩過?與現在的玩具相比,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兒自由進行觀察、比較。
★幼兒相互討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和我們現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師:現在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們都很幸福。
★教師:你們知道玩具是哪來的?你們應該怎樣來玩?玩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我們應該愛護每一樣玩具,不能隨便向家人要求買新玩具。
3、幼兒嘗試玩一些簡單的玩具。
★教師:你們也可以試著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幼兒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嘗試玩玩具。
★家長、教師帶領幼兒玩一些跳房子、編花籃等民間游戲,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快樂。
★教師:以后我們比一比,看誰愛護玩具,看誰會玩的游戲多。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不良費糧食。
三、活動重難點:
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浪費糧食。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本課主題。教師播放課件圖2,然后向幼兒提問:這些是什么?(餃子、饅頭、包子、蛋糕)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自由交流。幼兒回答后教師給予表揚。
2.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3-5《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了解香噴噴的米飯是怎樣來的?學習兒歌《愛惜糧食》
3.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6-7圖《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了解包谷、小麥的生產過程,知道種糧食很辛苦,要經過犁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そ處煟恨r民生產糧食的過程是怎樣的?(艱苦的。)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4.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8-9圖《議一議》,說說誰做得好。教師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結合幼兒的平時表現,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進餐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針對我班幼兒目前進餐時"不想吃"、"不會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現象進行《不浪費糧食》的社會活動,通過活動使我們的寶寶懂得要珍惜糧食。在這次活動中我通過幻燈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米飯、饅頭的由來,觀察小麥和包谷的生長過程和農民伯伯勞作的場景,不學習兒歌《愛惜糧食》,讓寶寶們體會到了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剩飯菜,要愛惜糧食。當然這種社會性的情感教育對于小班孩子來說相對不太好理解,為此我們結合孩子們的日常進餐繼續開展這一教育。
在平時進餐時,我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正確的握勺方法,培養他們安靜進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并引導寶寶回顧社會活動《不浪費糧食》,幫助幼兒了解飯菜的由來,使孩子們逐步懂得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通過我們反復的指導,有效的表揚與獎勵,使孩子們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強了孩子們對他人的尊重,從而讓孩子們真正感悟到"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必須遵守的交通規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標志的作用和特征,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媒體的動畫課件:紅紅闖紅燈
2、實現拼接好的違反交通規則的錄像
3、幻燈片:去秋游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1、邊觀看動畫課件邊討論:
。1)媽媽帶紅紅去紅綠燈旁的84廣場玩,84廣場真漂亮,紅紅看到花叢中有一只漂亮的蜻蜓。就去捉蜻蜓玩。蜻蜓飛到了馬路對面,紅紅一路追過去,馬路上駛過一輛車,紅紅差點被車撞上。
。2)為什么紅紅差點被車撞上?
教師小結:紅紅離開媽媽在馬路上追蜻蜓,不遵守交通規則,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
。3)組織幼兒討論:如果你是紅紅,你會怎么辦?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在馬路上追逐、玩耍,不亂闖紅綠燈。
2、看錄像,進一步了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提問:小朋友真了不起,都知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那你們還知道哪些交通規則呢?如果不遵守這些交通規則會怎么樣呢?
播放錄像,讓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說的又對又快。圖中有一些人的行為不對,比如:在火車道上玩耍、在馬路上開快車、追尾,在居住區鳴喇叭、在禁止駕駛的地方駕駛等。小朋友都知道了不遵守這些交通規則的危害性,有什么好辦法提醒人們避免這樣的危險呢?
3、看幻燈片,引導幼兒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
教師出示各種交通標志的圖片,請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試著說出這些分別是什么標志,分別代表著什么意思教師:剛才小朋友說出了這些標志的意義,那到底說的對不對呢?老師來告訴你吧!(教師仔細講解每個交通標志的名稱及意義)
4、游戲——我指你說:教師指出標志圖片,讓幼兒說出標志名稱及含義,以讓幼兒鞏固復習。
5、情景模擬游戲"秋游去"。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認識標記,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教師:前面有兩種路,行人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教師扮交警)教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交警手勢看紅綠燈)
場景三:天橋教師:這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走?(走天橋要靠邊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順利到達目的地
延伸活動:
戶外活動和中小班小朋友玩交通游戲。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4
設計思路:
已經讀大班了,即將邁入小學,面臨的是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學習,同時要結識新同伴,認識新老師,那么孩子在交往方面的能力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呢?這是我關注的,在結識新同伴以前,我要先了解孩子與自己熟悉的同伴是如何交往的,于是我想到了邀請小朋友到家中做客;另外,我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接送的,使我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家長接觸、溝通,那么把家長一起請到家中,既能幫助我了解孩子的現狀,又能使我和其他家長有溝通交流的機會,于是我想到了請家長們也到家中做客,為了孩子在社會性交往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我想到了讓孩子做小主人,我來協助她完成這次的家庭聚會,于是有了以下的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與同伴友好地相處。
2、能主動與長輩問好,有禮貌待人的意識,并嘗試自己招呼客人。
3、通過與同伴一起游戲、運動、制作,具有較強的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愿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請孩子自己預設,想請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并協助孩子一起制作邀請卡。
2、請班主任老師出面與其他受邀家長溝通,介紹本次活動。
3、和孩子討論一些關于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識,并讓孩子積極參與購買食物、制定菜單等活動,并嘗試制作一張購物計劃書。
4、讓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像幼兒園里那樣歸類擺放,便于同伴拿取與物還原樣。
活動過程:
一、有客人來
1.今天你邀請的好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快要來了,你該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孩子:把吃的東西放在茶幾上,把飲料準備好,客人來了給他們倒。
2.客人來的時候你該對他們說什么?
孩子:我會跟小朋友問好,還要跟叔叔或阿姨問好。
3.當客人進屋以后,你該做些什么?
孩子:請叔叔阿姨坐下來,讓他們喝茶,吃東西。
4.那小朋友呢,你會讓他們做什么?
孩子:我先帶他們參觀我的房間,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后讓他們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
1.和同伴一起畫畫:提供鉛畫紙、勾線筆、蠟筆等繪畫材料
2.和同伴一起動腦筋:提供拼圖、積木、飛行棋
3.和同伴一起做運動:提供跳繩、自行車、皮球、羽毛球、滑板車
4.和同伴一起做游戲:提供小醫院(針管、鹽水瓶等醫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車等玩具)、
三、請客人吃
1、娃娃家的娃娃吃飽睡覺了,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做點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點餓了。
2、今天我準備了餃子皮、肉餡,還有彩色的面粉,我們一起為爸爸媽媽做午飯,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本領用面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媽媽看,然后煮熟了請他們品嘗好嗎?
孩子自由討論自己準備制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東西是要吃到我們肚子里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么事?
孩子:把手洗干凈。
4、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各種面點。
5、現在我們做好的點心放在鍋里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飯以后還可以吃些什么?
孩子:吃些水果。
6、這個想法不錯,那我們再一起來制作水果沙拉吧,等會兒吃好飯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
1、請爸爸媽媽相互品嘗孩子們制作的面點,并以鼓勵、表揚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現。
2、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談談對今天活動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過今天的活動學到了什么新的內容。
3、建議其他家長再次組織類似的'活動,為提高孩子們與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臺。
4、讓孩子禮貌地與客人道別,互換禮物。(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優勢:
1、活動得到了其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得以順利開展,為孩子之間、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2、兩位班主任老師無論從聯系家長、發放邀請書等前期準備工作,還是在活動中指導家長培養孩子愛勞動、勤動腦的意識,以及活動后的點評,都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
3、活動內容健康向上,動靜交替,既有技能知識的再現或提高(面塑自制點心),又有鍛煉身體的器械,既有游戲活動如小醫院、娃娃家,又有常識認知如:面粉是怎樣變成面團的,吃好飯馬上運動好不好等。
4、整個活動體現了計劃性、過程性與完整性,做到活動前有方案,活動中有實錄(照片與錄象),活動后有反思,可以為今后類似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5、家長們通過參加本次活動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認知水平及與同伴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家長之間通過交流與互動就今后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都表示愿意更好地配合老師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6、孩子們通過本次活動體驗到了到同伴家做客或做小主人,與同伴分享交流或互換禮物等交往方面的禮節,為今后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孩子們把自己制作的點心拿給爸爸、媽媽、老師吃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動手制作的快樂與成功分享的體驗。
不足:
1、由于時間調整,孩子們是在興趣班結束后來做客的,時間比較倉促,預設的部分內容未能按方案完全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效果。
2、活動中出現了男女分化的現象,表現出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性格差異或興趣差異,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了男孩子們在室外玩運動游戲,女孩則在室內玩區域游戲,出現了短暫的不團結現象,孩子沒有自己解決游戲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表現出交往能力的薄弱環節。
思考:
在組織孩子結伴游玩時,是該注重成人預期的效果還是該注重孩子的真實表現,給孩子實現自我的空間?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15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幼小銜接”主題系列活動中,幼兒對學校的生活非常感興趣,而且在參觀小學的過程中,也對小學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對“課間十分鐘”這個環節十分感興趣。目前幼兒雖然已經認識了時間,但對于“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親身感受卻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把握時間,在課問十分鐘時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怎么做適宜?所以,針對大班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我們開展了“課問十分鐘”的體驗活動。本活動首先以談話的方式調動幼兒關于課間十分鐘的經驗,其次開展了“幼兒自主制訂課問十分鐘計劃——親自體驗制訂的計劃——反思計劃、梳理經驗——調整計劃——再次實施計劃”等幾個環節的活動,一方面,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真實體驗來感知時間對于活動的意義;另一方面,培養幼兒計劃的制訂、調整與實施能力,養成制訂計劃和按計劃行事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培養初步的時間意識,感知時間與活動的關系。
2、在活動中發展自己制訂計劃、執行計劃、調整計劃的能力。
3、在設計與調整計劃的過程中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制作計劃表的各種材料;鈴鼓一個;前期幼小銜接內容的墻面環境支持。
2、經驗準備:通過前期已開展過的“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小學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親身體驗“十分鐘”的長短,并了解哪些活動適宜在這段時間進行。
難點:理解活動內容和時間的關系及完善計劃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結合墻飾進行談話,引出“課問十分鐘”。
教師:前幾天,小學生哥哥給我們介紹了小學的活動,你們還記得都有什么活動嗎?
幼兒:課間十分鐘、上課、做操……
教師:你們還記得課間十分鐘他們都做了什么嗎?
幼兒:喝水、玩、準備書……
2、活動開始:討論并制訂“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計劃。
而且在參觀小學的過程中,也對小學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對“課間十分鐘”這個環節十分感興趣。目前幼兒雖然已經認識了時間,但對于“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親身感受卻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把握時間,在課問十分鐘時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怎么做適宜?所以,針對大班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我們開展了“課問十分鐘”的體驗活動。本活動首先以談話的方式調動幼兒關于課間十分鐘的經驗,其次開展了“幼兒自主制訂課問十分鐘計劃——親自體驗制訂的計劃——反思計劃、梳理經驗——調整計劃——再次實施計劃”等幾個環節的.活動,一方面,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真實體驗來感知時間對于活動的意義;另一方面,培養幼兒計劃的制訂、調整與實施能力,養成制訂計劃和按計劃行事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培養初步的時間意識,感知時間與活動的關系。
2、在活動中發展自己制訂計劃、執行計劃、調整計劃的能力。
3、在設計與調整計劃的過程中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制作計劃表的各種材料;鈴鼓一個;前期幼小銜接內容的墻面環境支持。
2、經驗準備:通過前期已開展過的“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小學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親身體驗“十分鐘”的長短,并了解哪些活動適宜在這段時間進行。
難點:理解活動內容和時間的關系及完善計劃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結合墻飾進行談話,引出“課問十分鐘”。
教師:前幾天,小學生哥哥給我們介紹了小學的活動,你們還記得都有什么活動嗎?
幼兒:課間十分鐘、上課、做操……
教師:你們還記得課間十分鐘他們都做了什么嗎?
幼兒:喝水、玩、準備書……
2、活動開始:討論并制訂“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計劃。
我沒踢球,要跑到操場上,來不及。
我上了廁所、喝了水,還看了書,但沒畫畫就上課了。
我沒上廁所,人多,后來就忘了。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小結模擬活動的情況,使其感受內容與時間的關系,發現調整計劃的必要。
(2)集體總結:
教師:你們認為“課間十分鐘”必須要進行哪些活動?
幼兒:上廁所、喝水、準備下一節課的書、休息。
教師:你認為“課問十分鐘”做什么內容的游戲合適?
幼兒:與小朋友說說話、玩翻繩、玩折紙、跳繩……
教師:怎么安排這些活動呢?
幼兒:上廁所可以人少時去;應該先準備下次用的書;可以先喝水。
教師利用圖示,幫助幼兒梳理與提升經驗,獲得調整計劃的依據與策略。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較好地達到了《細則》的要求“教育內容要符合幼兒當前發展的需要,同時要為幼兒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教育內容要與本班幼兒已有經驗和實際發展水平相適應,應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課問十分鐘”不僅是幼兒現在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同時又是他們即將上小學面臨的一個比較難把握的問題,所以開展此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體驗”的過程。只有當幼兒的知識和能力通過自己的體驗發生變化時,學習才能稱得上是主動的,只有幼兒自己建構的知識才能得到遷移并在實際中去運用。尤其是“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讓他們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來親自感受、體驗,才能了解時間的長短,了解時間和活動的關系,了解時間對于我們合理安排活動的重要意義。
(3)較好地體現了“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對于大班活動提出的“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連續性、共同學習。例如,通過讓幼兒自己制訂活動的計劃,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計劃去完成,并通過自己的體驗來調整計劃,很好地調動了他們活動的自主性和主動的清單,都想在課間十分鐘內完成,有的想出來了卻不會用標志表示等。
這正是老師了解幼兒真實經驗的好機會,老師根據幼兒出現的問題才能用更適當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解決問題,提高能力,這樣的過程才是對幼兒的發展有好處的,朱老師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廁所、喝了水,還看了書,但沒畫畫就上課了。
我沒上廁所,人多,后來就忘了。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小結模擬活動的情況,使其感受內容與時間的關系,發現調整計劃的必要。
2、集體總結:
教師:你們認為“課間十分鐘”必須要進行哪些活動?
幼兒:上廁所、喝水、準備下一節課的書、休息。
教師:你認為“課問十分鐘”做什么內容的游戲合適?
幼兒:與小朋友說說話、玩翻繩、玩折紙、跳繩……
教師:怎么安排這些活動呢?
幼兒:上廁所可以人少時去;應該先準備下次用的書;可以先喝水。
教師利用圖示,幫助幼兒梳理與提升經驗,獲得調整計劃的依據與策略。
3、本次活動是過程性的活動,而非結果性的活動。幼兒對于“時間”的體驗是不能通過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時間”對于幼兒來說的確太抽象了,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教師不僅利用“課問十分鐘”這個點,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更加豐富的體驗活動,例如,一分鐘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來觀察時間,什么時問開始的?什么時間結束的?
用了多長時間?讓幼兒慢慢積累對于“時間”的經驗。
綜合評價:
1、本活動的最大特點是教師能根據大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的發展特點,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整個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朱老師既滿足了幼兒要求“自主”的愿望,同時又給了他們體驗“自主”的機會,自我設計“課問十分鐘”的計劃,自我落實計劃,自我調整計劃,其中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是直接的,調整的行為是主動的,自我的成
長是快樂的。
2、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恰到好處,既有幼兒的自主空問,又有對幼兒的必要支持。例如: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提出“我想上廁所,廁所怎么畫”的時候,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幼兒,而是鼓勵他自己想想辦法來解決,當幼兒提出“用WC表示”的時候,老師給予了肯定,當幼兒再次提出“WC怎么寫”的問題時,老師適時的停頓為幼兒相互
的溝通、交流提供了機會和空間。
3、在教師小組合作反思中,對于活動本身做出了全面評價,清晰深刻地指出活動的優點,但對于問題的分析較少。小組成員反思活動中可以就教師的疑問共同探討,如針對教師個人反思時提出的“如果以圖示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回顧前期經驗是否更有效”,可以引導教師反思,圖示支持與墻飾支持的回顧不同在哪里,如何有效利用墻飾的作用支持孩子的活動等,將問題進一步細化和深入,使教師在反思活動中看到問題背后的原因,同時獲得可操作的有效策略,讓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反思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幼兒園社會課教案】相關文章:
社會課教案幼兒園大班01-04
中班社會課教案03-30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質課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社會課教案《媽媽的節日》09-30
社會課教案幼兒園大班15篇01-04
社會課教案幼兒園大班(15篇)01-04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質課教案《迷迷轉》08-25
幼兒園大班社會課教案《錢的學問》含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