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動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律動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學習演唱歌曲中的童聲部分。
2、借助生活中的經驗,運用表情、動作大膽地表現歌曲和諧、溫馨的氛圍。
3、感受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的全家福照片。
2、《讓愛住我家》歌曲磁帶、課件。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欣賞全家福照片,體驗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快樂。
伴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組織幼兒觀看自己和小朋友的“全家福”照片,請幼兒講一講照片上都有誰,大家都是什么表情。
2、引導幼兒欣賞歌曲,感受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
(1)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提問:歌曲中都有誰?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
(2)請幼兒欣賞童聲部分,并引導幼兒學唱童聲部分。
(3)請幼兒欣賞爸爸、媽媽歌唱部分,感受爸爸、媽媽照顧家庭的辛苦。提問:歌曲中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家的?
小結:家里的事情特別多,媽媽每天除了工作還要忙家務活,雖然很繁雜,可是媽媽從來不嫌煩,總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的,給我們做可口的飯菜,讓我們生活得很舒服。爸爸每天都為這個家拼命工作,他雖然陪伴我們的時間少,但卻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爸爸就是我們的依靠,有了爸爸的保護,我們的家會更加平安、幸福。
(4)請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歌曲,教育幼兒懂得感恩。
提問:我們的爸爸、媽媽這么辛苦,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們可以為家人做些什么呢?
小結:小朋友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講故事、笑話哄爸爸、媽媽開心,幫他們減輕疲勞。以后,讓我們時常對爸爸、媽媽說:“謝謝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3、啟發幼兒結合動作,大膽地表現歌曲中和諧、溫馨的氛圍。
活動反思:
放假前帶我的寶貝們開展了一節音樂欣賞課《讓愛住我家》,上完這節課后,給我的感觸很深很深。寶貝們跟著我一起隨著音樂親親搖擺的畫面,還在我的腦海里不停播放。他們和我那么的有默契,有些事情、有些動作,不需要我說,一個眼神,他們似乎就懂得,真的讓我倍感欣慰,突然覺得我的寶貝們都好像我哦!芳芳老師真的好愛你們哦!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談論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學習最后一句說、唱的連接。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磁帶;《我家有幾口》歌曲磁帶;布娃娃一個;粘貼在KT板上的幼兒全家福照片
活動流程
1.導入活動
師幼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進入活動室,在音樂間奏時,引導幼兒一起唱這首熟悉的歌曲,激發起幼兒對媽媽的情感。
2.組織幼兒說說我的.一家。
3.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人
(1).教師出示貼有全家福照片的KT板,幼師談話:建庭老師帶來很多照片,找一找有沒有你的。照片上有哪些人?像這樣的,有爸爸,有媽媽,有孩子的照片,我們叫做全家福照片,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給我們介紹以下你是全家福上的各個成員。
(2).現在小朋友數一數你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幾口人?都一樣多嗎?為什么會不一樣?
(3).現在請小朋友把全家福照片放回KT板上,讓我們的爸爸媽媽看著我們上課吧!
(4).老師這里也有一張全家福照片,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老師家里有幾口人吧!(讓幼兒用掰指頭的方法,進一步熟悉歌曲《我家有幾口》的歌詞。)老師突然想起來,家里還有一個布娃娃(出示布娃娃),我們再一起來數一遍,看看加上布娃娃后有幾口人。
4.學唱歌曲
(1)安靜的欣賞歌曲。
(2)教師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歌曲最后一句說唱結合的演唱形式。教師:歌曲的最后一句跟我們以前常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3)教師指導幼兒學唱最后一句,初步學習說。唱的節奏。
(4)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完整的演唱歌曲。
(5)加上簡單的動作后讓幼兒完整的表演歌曲。
5.情感體驗
小朋友可以怎樣做來表達我們隊爸爸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做《手指游戲》,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
活動反思
情感類的活動一直是我們老師比較難把握的,活動過程中孩子的情感也不易激發,但如果將情感通過一個載體來表現出來,這樣就會使活動更加的飽滿,也更容易讓孩子體會到愛的存在。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欣賞,引導幼兒聽辨音樂的結構——五個樂段,能用肢體動作或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3、創編音樂游戲,感受同伴間合作表演的快樂。
2、五張故事圖片。
3、小狗頭飾若干。
4、皮球若干教學。
過程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帶來的快樂情緒,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曲子,請大家認真傾聽音樂。播放音樂。
(3)提問:“在這首曲子里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出示故事圖片,故事導入:
師:老師給這首曲子編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圖片一:今天的天氣真好呀!一個叫天天的小男孩吹著口哨和他心愛的小狗一起去樹林里散步。
(2)圖片二:他們來到一片草地上,小狗看見有幾只其他的小狗正在玩。小狗就向天天請求到:“我也想去玩一會兒,行嗎?”天天同意了小狗的請求,在一旁休息。
(3)圖片三:小狗玩了一會兒,累了!于是又和天天繼續散步。
(4)圖片四:這時候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對天天說:“你的小狗好可愛呀!我們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散步嗎?”天天說“好哇!”于是,小狗神氣地走在前面,小朋友們跟在后面,大家一起散步。
(5)圖片五:天漸漸黑了!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天天和小狗也要回家了!他們又一起吹著口哨,開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門口,咦?小狗去哪了?天天吹起口哨呼喚小狗,小狗馬上從一旁躥到天天面前“汪汪!汪!”地叫起來,好像在說:“我在這呢!”于是,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3、引導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感受進行曲音樂的特點,感受回旋曲式的風格。
(1)師:我們結合圖片一來聽一聽A段的音樂。(播放第A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一)提問:“你能聽出他們在散步嗎?散步的速度怎樣?請你來學一學,請幼兒到前面模仿,幫助幼兒加深對第一段音樂的印象。
(2)請幼兒結合圖片二聽一聽B段音樂,(播放B段音樂及圖片二)提問:B段音樂你聽到后有什么感覺?是歡快還是低沉?我們怎么表現這段音樂?。請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狗和小狗的伙伴在快樂的玩耍,(讓幼兒聽B段音樂進行表演,體會小狗和伙伴玩耍時快樂的.心情)。
(3)師:我們結合圖片三來聽一聽下段音樂。(播放第三段音樂及出示圖片三)提出問題:這段音樂和A段音樂一樣,圖片也基本相同,都是輕松快樂的心情,教師解釋一下這樣的曲式就是回旋曲式的特點,樂曲中有反復的地方。
(4)結合圖片四聽一聽C段音樂,教師進行講解,因為有朋友的加入,隊伍增大了所以音樂相比之下也最雄壯有力,幼兒表現這段時要精神飽滿,雄壯有力。
(5)出示圖片五,及音樂最后一段,傾聽音樂又變回了輕快的節奏,教師告訴幼兒天黑了小狗要回家了,小狗玩累了和主人輕松的向家走,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當聽到三聲狗叫時,扮演小狗的小朋友快樂的和主人抱在了一起,感受小狗和主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引導幼兒聽出樂段一、三、五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天天吹著口哨,帶著小狗在散步),在此基礎上再區分樂段二(小狗在玩皮球)、四段(最雄壯有力,大家集體散步)。引導幼兒感受回旋曲式的特點:”象這樣:A—B—A—C—A樂段的風格的樂曲就是回旋曲式。“
4、創編音樂游戲,感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1)師: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我們應該怎樣表演呢?首先要分派角色,一個扮演主人奧嘟嘟,一個扮演小狗。
(2)與幼兒一起討論第一、三、五段和二、四段分別怎樣表演。
(3)播放音樂,集體表演:兩人為一組,一人扮演奧嘟嘟,一人扮演小狗戴上小狗頭飾。樂段一、三、五樂段時兩人手拉手圍成圈在線上踏步走。樂段二,”奧嘟嘟“坐在線上等待,”小狗“去取一個球,玩在身上滾球的動作。樂段四,大家集體踏步向圈內走,以一個樂句為變化,第一三樂句向圈內踏步走,第二四樂句向后踏步走。
(4)角色互換,游戲再來一次。
5、結束:”原來口哨也能吹出這么好聽的音樂,還這么管用。孩子們,牽上你的小狗,我們一起去操場上散步吧!“播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踏步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了,總的來說,效果不錯,活動的目標都達到了,解決了重難點,也讓幼兒了解了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理解了樂曲的曲式結構。幼兒也都能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但細細想來,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處理地不夠妥善。環節的銜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還有在對幼兒情緒的掌控方面還不夠自如,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慢慢改進。
不管怎么說,我很慶幸,這次我能大膽地挑戰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這讓我有幸能意識到自己在進行音樂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進行加強和鍛煉,這比得多少獎都更珍貴。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4
初步會根據B段音樂,想象用形象的動作來表現“逗狗”情境。
欣賞音樂旋律,體驗樂曲幽默和輕快的特點。
知道狗和人類的親密關系,體驗扮演角色、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一、出傾聽要求,直接引入。
指導語:我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請小朋友聽一聽,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聲音?
二、結合圖譜及游戲形式,引導幼兒欣賞音樂旋律。
1、在邊聽邊展示圖譜中,完整欣賞音樂。
指導語:《口哨與小狗》說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歡邊吹口哨,邊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時候他會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戲,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樂中,我們再聽一聽。
2、重點欣賞B段音樂,在傾聽與猜想中,嘗試表現“逗狗”的游戲情節。
(2)幼兒分別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參與“逗狗”游戲,表現B段音樂。
三、以兩兩合作形式,開展合作性游戲“口哨和小狗”,體會音樂幽默和輕快的特點。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布谷鳥》這首民謠,并初步掌握節奏和旋律。
2、將兒歌和視覺和身體風格結合起來。
3、初步掌握器樂和舞蹈的一些基本技巧。
二、教學內容
本次的教學內容是一首民謠《布谷鳥》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將重點講解以下內容:
1、布谷鳥民謠的講解
《布谷鳥》是一首古老的民謠,這個民謠講述了一只布谷鳥在田野間的奔跑和飛翔的形象,通過這首歌,讓孩子在聽歌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通過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對這首歌曲進行解析和講解。
2、視覺和身體風格的展現
通過活潑的舞蹈和器樂演奏,營造出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活力的場景。孩子們可以借此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和自然的美好。
3、基本技巧的講解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將對器樂演奏和舞蹈等方面進行基本技巧的講解,讓孩子們掌握一些基礎技能,進而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美妙。
三、教學方法
1、唱歌方式
孩子們在學唱《布谷鳥》時,可以學習齊唱和分唱的方式,通過相互合唱的方式,將大家的音樂激情和活力展現出來。
2、舞蹈方式
在學習舞蹈時,我們可以將其拆分為每個動作,使學習更加具體化和系統化。孩子們可以通過跳躍和起伏等動作,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和表現力。
3、器樂演奏
在器樂演奏方面,我們可以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每個小組只學習其中一種樂器的演奏,再通過小組的合作,將整個演奏達到完整的效果。同時,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樂器的基本結構和演奏技巧,做到更準確、更專業。
四、教學過程
1、熱身的開場
在開場前,我們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游戲和熱身練習,增強孩子們課堂參與度和熱情。
2、普及音樂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視頻和圖片等形式,讓孩子比較直觀地了解《布谷鳥》的發展歷程與文化背景。從中了解到音樂的多樣性和發展歷史。
3、學習樂器技術
在學習樂器技術方面,我們可以選擇常見樂器,如吉他、小鼓、鈴鼓等,讓孩子們感受器樂演奏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基礎技能的講解,如節拍、指法等等。如果有一些孩子特別感興趣,我們也可以讓他們更深入的了解一些該樂器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4、學習舞蹈動作
在學習舞蹈時,我們應該在教學中逐步負重,從簡單動作逐漸轉化為復雜、難度高的.動作。我們也應該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和綜合能力,更好的鍛煉孩子們身體和腦力。
五、教學總結
《布谷鳥》這首民謠是非常適合幼兒學習的,因為它不僅具有溫馨、輕松的感覺,而且也富有美好的文化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細心的引導孩子們,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與多樣性。最后,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藝和結合力,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美好。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6
一、活動目標
在會唱歌:曲《木瓜恰恰恰》的基礎上,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創編的節奏圖譜并嘗試用樂器表現,體驗集體合作為樂曲伴奏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會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對歌曲節奏規律有所感知·;在區域中個別探索歌曲節奏,嘗試創編節奏并用節奏圖表示。
2.材料準備
《木瓜恰恰恰》的音樂;幼兒自制樂器(沙球)、響板、小鈴。
三、活動過程
(一)歌曲《木瓜恰恰恰》
1.回憶歌曲名稱及歌詞
T:水果大賣場開張啦,賣場里還有音樂呢,真熱鬧!你們聽是什么歌?(彈奏歌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集體演唱歌曲
T:請你們把水果穩穩地、輕輕地運到大賣場。不放錯水果,而且保證它們又大又新鮮。(引導幼兒把每一種水果唱清楚,口型圓。)
(二)節奏律動《木瓜恰恰恰》
1、分析律動的節奏規律
T:水果運到大賣場了,現在要請你們把水果擺到柜臺上了,次擺幾個?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拍手。
2.幼兒集體操作
T:我們一起來整理水果攤。(引導幼兒用第一段拍手,第二段拍腿的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3.找出“恰恰恰”的節奏。
T:放好水果要做廣告,在“恰恰恰”的時候做廣告。(幼兒集體操作用拍腿表示,用語言幫助幼兒穩定節奏,例如:仔細看 輕輕挑真好吃等。)
(三)樂器表現《木瓜恰恰恰》
1、分享交流圖譜
圖譜一:葫蘆型、蘋果、葫蘆型、蘋果、葫蘆型、蘋果。
T:柜臺上放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我們來看看都是怎么放的? (出示一張幼兒創編的節奏圖譜。)
T:這個是哪位營業員的柜臺?你來介紹一下代表什么? (引導幼兒說明形狀的含義,例如:葫蘆型代表拍手,蘋果代表休息,并請幼兒演示,然后老師哼唱,幼兒操作。分別挑選三四個幼兒的圖譜進行分享。)
圖譜二:梨、香蕉、梨、梨、梨、香蕉、梨。
T:柜臺上放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我們來看看都是怎么放的。(再出示一張幼兒創編的節奏圖譜。)
T:這個是哪位營業員的柜臺?你來介紹一下代表什么? (引導幼兒說明形狀的含義,例如:梨代表拍手,香蕉代表休息,并請幼兒演示,然后老師哼唱,幼兒操作。分別挑選3—4個幼兒的圖譜進行分享。)
2.分組合作表現節奏圖譜
T:運到大賣場的水果越來越多了,我們一次放兩排,你們組負責第一個攤位,按這種辦法整理(出示第一位幼兒介紹的節奏);你們組負責第二個攤位,按這種辦法整理。(出示第二位幼兒創編的節奏)上半場第一組放(a段樂曲),下半場第二組放(b段樂曲)。請剛才兩位介紹的營業員幫忙指揮。另外再請你們一組負責做廣告。(引導幼兒跟音樂,分組分段按不同的圖譜合作表現節奏。):
3.樂器合作表現圖譜
T:水果大賣場開門營業了,選擇什么樂器做廣告? (引導幼兒分組在“恰恰恰”的時候用自制沙球表現節奏。)
T:水果不斷被人買走,不斷需要營業員放,所以還有兩組還是負責放水果,按照你們自己柜臺的方法放。請兩位指揮幫忙。(引導兩組幼兒跟音樂,分別按照剛才的圖譜,用響板和小鈴表現節奏。)
T:還有誰來幫助經理整理柜臺。(更換幼兒創作的圖譜,再次樂器合作表現,并請創作該圖譜的幼兒指揮。)
T:今天水果大賣場真熱鬧,生意非常好,營業員用了不一樣的.方法整理柜臺,我們回去想想看,還能用什么其他的方法整理,把它記錄下來,下次我們再一起來幫忙。
操作提示
在回憶歌曲時,幼兒會出現水果名稱不清晰的情況,老師可用情景語言幫助調整。例如:買水果的人好多,營業員忙不過來,經理請我們去幫忙!看看有哪些水果?這些水果是怎么擺放在柜臺上的?幫助幼兒解決歌詞中水果排列次序的問題。
在初次分組演奏時,幼兒容易受對方小組節奏的影響,因此老師要及時提示,例如:剛才有的營業員在整理的時候,這個柜臺的水果放到對面柜臺去了。你們這個柜臺水果是怎么放的?放幾個休息?(引導第一組幼兒修正節奏)你們的水果是怎么放的呢?(引導第二組幼兒修正節奏)然后再次合作操作,引導幼兒不受對方節奏影響,邊看圖譜邊操作樂器。
在幼兒進行合作表現后老師及時發現問題并幫助調整,例如:剛才有好幾次廣告漏做了,聽著音樂,別漏做廣告哦!(引導幼兒在“恰恰恰”的節奏時操作沙球。)你們柜臺用什么方法放水果?(引導操作小鈴、響板的小組調整節奏)然后再次給予幼兒修正的機會,再次跟音樂合作用樂器表現。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7
中班律動活動:神奇的魔法
設計意圖:
孔雀是一種美麗又溫柔的象征,它漂亮的外形在許多的幼兒故事、動畫片等文學作品中出現,幼兒對它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抓住了這一點,對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與音樂、感受力進行訓練而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的律動,模仿孔雀喝水、梳理羽毛、抖動羽毛等動作。
2.體驗游戲、音樂帶來的快樂,并在游戲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模仿孔雀喝水、梳理羽毛。抖動羽毛等動作,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能合著音樂的節奏,做孔雀一系列動作
活動形式:集體形式
活動方法:游戲法、口授法、直觀法、電教法
活動時間:25分鐘
活動準備:孔雀羽毛的.頭飾、一段音樂、(鯊魚、蝙蝠怪)頭飾、女巫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①吸引幼兒的注意,做無聲的動作
②播放音樂,合著音樂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故事導入:
1.聽老師講故事提問“小朋友們,老巫婆吧孔雀公主變成了烏鴉,現在我們一起使用魔法去救它好不好?”
2.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
①跟著老師先坐著練習“魔法的動作”
②加強法力站起來,大家一起把腳也動起來
3.游戲環節,鞏固練習舞蹈動作
①到巫婆的城堡去救孔雀公主,途中遇到了蝙蝠怪,用魔法打敗它。勝利了,又前進。
②來到海邊休息一下,突然,遇見了大鯊魚,大鯊魚好可怕、好厲害。我們要多打幾次,打倒它
③終于打敗了大鯊魚,老巫婆比大鯊魚還要厲害,我們要合作一起打倒它。教幼兒兩人一起擊敗合作的舞蹈動作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真棒,大家一起把孔雀公主救出來啦。孔雀公主非常高興,它想感謝大家,請大家去魔法森林玩,小朋友們想去嘛?”(幼兒一邊跳著舞一邊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再家長的帶領下去動物園參觀、了解孔雀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三拍子的節奏。
2、用正確的節奏歌唱。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錄音機、鋼琴。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樹媽媽最愛什么?你見過樹葉從樹上往下飄落的樣子像什么?
2、邀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暖身操,如下:
1 2 3雙手放下雙手平舉雙手高舉
二、欣賞法。今天老師叫小朋友唱一首關于葉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會跳舞的葉子》請小朋友先來欣賞這首歌曲。
三、學唱新歌。
1、發聲練習1=C——F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秋天到,樹葉飄呀飄。
樹葉象什么?飛舞的小蜻蜓。
樹葉象什么?飛舞的'小蜻蜓。
2、節奏訓練
X X X │ X ─ X │ X ─ X │ X ─ 0││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拍手伴奏,正確打出三拍子的節奏。
(2)按節奏學說歌詞
X X X │ X ─ X │ X ─ X │ X ─ 0││綠色的葉子小又輕
X ─ X │ X ─ X│ X X X │ X ─ 0││風一吹搖擺不停。
X ─ X │ X X X │ X ─ X │ X ─ 0││它象飛舞的小蜻蜓。
X ─ X │ X X X │ X ─ X │ X ─ 0││也象神秘的小精靈。
(3)學唱新歌
(4)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邊唱邊隨著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搖擺的動作;一組邊唱邊拍出3拍子的節奏,兩組一起配合歌曲進行。
(5)幼兒邊唱邊根據歌詞即興表演。
活動評價:
1、會唱歌曲。
2、能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活動延伸:觀察樹葉飄落的樣子,拾落葉。
活動反思:
我在選題時,考慮到葉子是幼兒所熟悉的,且利于幼兒探索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興趣,會動手操作出自己所想象的作品,但本節課沒有達到目標,要求學習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但我在上課時欠缺對點線面的分析,幼兒不夠理解這一概念。我提供的范作中忽視了暗示性的想象作品,裝飾的作品可以抽象一點,以幫助部分幼兒根據范例進行創意活動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本班幼兒的自主性很好,對記號筆,剪刀等美工材料都能很好運用。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9
【作品分析】
教師怎么從孩子們能夠接觸、感覺新奇的流行音樂中挖掘有益的養分,促進孩子們健康和諧地發展呢?恰逢進入主題活動“亮眼看世界”,抱著引導孩子感受多元音樂文化的初衷,我設計了創造性韻
律活動《搖滾巴士》,讓西方經典的流行舞蹈一一機械舞走近孩子,體驗這一類型舞蹈瀟灑、干脆、帥氣的特點,創造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律動,享受大膽地進行自主表現的快樂。
二、相關教學資料 【圖譜】
邁克爾·杰克遜圖片兩張
三、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初步發現機械舞的特點,感受它節奏感強、動作頓點的獨特魅力;
2、調動生活經驗合作創編乘坐巴士的動作,嘗試在動作中大膽表現特定的舞蹈元素;
3、在張揚個性的游戲中享受情景化舞蹈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韻律熱身
(二)觀看視頻,發現機械舞的特點并初步體驗
1、師幼討論機械舞動作特點
師:你最喜歡Michael這段舞蹈中的哪個動作?
(請幼兒大膽表現視頻里的舞蹈動作。)
師:做這些動作是什么感覺?你覺得這個舞的特點是什么?
幼1:我覺得跳起來很帥!動作很酷!
幼2:他很用力。
幼3:我覺得他的動作-下二下的(一停一頓),好像機器人在跳舞。
師:你們看得很仔細,像這樣動作很有力、一停一頓的舞蹈就叫機槭舞。Michael的`機械舞有很多好看的造型,我們來學學吧!(出示兩張Michael舞蹈造型照片,幼兒嘗試模仿。)
2、在機器人游戲中初步體驗動作有力、停頓的感覺。
(評價:鼓勵幼兒大膽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的關節,找到停頓的感覺)
(三)調動生活經驗,創編機械舞動作 1、傾聽故事
教師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地講述關于乘坐巴士的情景故事:
巴士站臺,等等車。
巴士來了,快上車。
找到位置,拉扶手。
你在干嘛?
注意安全,上坡了。(下坡了)
車到站了,快下車。
2、幼兒討論,完整故事內容。師幼在音樂中一同講述故事。
師:人們在乘坐巴士的時候可能會做什么呢?
幼1:聽音樂。
幼2:看報紙。
師:那我們把這些事情也講到故事里去。
(評價:講述故事的時候注意吻合音樂節奏。)
3、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機械舞風格的動作
師:剛才我在等車的時候做了什么動作?
幼1:你的頭在轉。
師:一起來學學我。
(評價:提醒幼兒動作跟隨音樂節奏,嘗試邊動邊講故事。)
師:巴士來了之后,機器人可能會用什么動作上車呢?
(引導幼兒集體創編第二個動作。)
(評價:注意動作的頓點。)
4、分組創編動作。
師:現在還剩下四句,我們來找到好朋友商量商量:選哪一句?可以做哪些動作?注意機器人停一頓的感覺哦!(幼兒自由緒伴創編動作。)
5、分組展示,鼓勵個性化的創編。
師:公車上,機器人除了站著拉扶手,還可以怎么拉?
你還想怎么表現巴士上下坡的時候機器人的動作?
下車的時候機器人身體的哪些部位還可以一起動起來?
(評價:注意動作的力度以更好的模仿機器人。)
(四)完整舞蹈,個性化的表現機械舞特點。
1、串聯動作,跟音樂做動作
(評價:鼓勵和朋友不一樣的創意。)
2、設置巴士場景,完整舞蹈。
(幼兒將椅子擺成巴士上的座位,跟隨音樂舞蹈。)
(評價:表揚動作有力、有頓點的幼兒。)
3、簡單裝扮,讓表演更盡興。
(幼兒戴黑帽子、白手套,表現自己的動作。)
4、幼兒和客人老師組成“大巴士”舞蹈
(幼兒找到大巴士上的舒服位置舞蹈,最后“下車”時自然退場。)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0
《讓愛住我家》是一首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柔和、舒緩的旋律以及可愛的童聲,領略音樂的魅力,能夠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安排的:
一、欣賞“全家福”照片,感受家的溫馨。
我讓幼兒看著墻飾“相親相愛一家人”,讓幼兒指著自己的“全家福”,說說你家里有誰?照片上他們的表情怎樣的?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接著,又問:你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你們生活的幸福嗎?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里。
二、靈活采用各種方法,熟悉旋律。
歌曲旋律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讓幼兒在自然輕松的環境中進行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旋律,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
三、巧妙運用各種形式,理解歌詞。
教師要善于點撥和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巧妙地將歌詞的傳遞寓于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將會使幼兒更加感受到音樂的快樂。
1.歌詞“故事化”。
故事對幼兒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利用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將一些具有較強情節性的歌詞內容,編成小故事講給幼兒聽,以增強幼兒對歌詞的感知效果。
2.歌詞“動作化”。
身體動作的參與是幼兒學習音樂最自然的方式。因為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如果我們能把一些歌曲的`歌詞“動作化”,讓幼兒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學會歌詞,就可以大大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感受音樂的旋律。
在我們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跟著老師一起用心去感覺這首歌的內容,從他們的表情中能夠看到。有的幼兒很喜歡這首歌,活動結束后還說很想聽,有的幼兒感覺到歌中的溫馨了,哭著臉跑到我這跟我說“芳芳老師,我的爸爸和媽媽吵架了”看著孩子那難過的表情,不禁讓我的心都有些痛痛的,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大家,我們都要好好相處哦,因為我們都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1
一、活動方案
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樂器音色及節奏,創造性地表現春游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進行過春游活動,對春游活動所見所聞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2、木琴、鋁板琴各一。
3、各種小樂器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春游情景
T:我們前幾天去春游了,去了哪兒?看見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春游過程中看到的景色,老師對于幼兒的回答進行適當的梳理和補充。)
(二)自編樂器小故事
1.編故事畫故事
T:今天我們用樂器把公園里找到的春天表現出來,自己編一個“春游之聲”的樂曲。
T:我們把春游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畫下來,變成一個故事。
(老師啟發幼兒用語言描述春游的全過程,并將幼兒說的畫下來,例如:先畫太陽——春游這天天氣晴朗,太陽從東方升起,照亮大地;畫汽車——小朋友們坐著汽車去春游;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告訴朋友們春天到了;嫩綠葉——春天的小樹冒出了嫩芽;美麗的花、蜜蜂、小河、春風等,最后坐上汽車回家,太陽落山了。)
2.樂器表現故事
T:現在我們用樂器給故事配音,太陽出來用什么樂器呢?公共汽車用什么樂器,什么節奏? (引導幼兒按照圖畫順序,依次為圖畫情節選擇樂器配上節奏,例如:太陽用鋼片琴由低到高自由敲奏;公共汽車用大鼓敲擊表示,小鳥用小鈴表示等。)
T:現在分成四組,和朋友一起商量,用樂器配音。 (分組探索,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操作,為情節配音。)
3.集體分享
T:我們把自己編的表演給大家。(引導幼兒推選小指揮,老師當伴奏員-,師生共同合作演奏春游之聲。)
操作提示
活動要在幼兒對春游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進行,啟發幼兒把春游過程中的感受用音樂的形式加以表現,使每個孩子都投入到活動中。
活動過程要有層次遞進,通過:說——春游見聞,畫——春游過程,演——春游之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玩中學、學中創,充分展示幼兒的創造潛能。
活動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幼兒,重視過程性評價,當幼兒選擇樂器不合適時耐心引導,不是簡單地用對或錯評價,注重激發幼兒運用感官,動手操作,共同討論,尋找合適的答案,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將自身潛能表現出來。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讓孩子們通過參與布谷鳥的音樂律動,對音樂的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包括節奏、節拍和基本的音樂節奏詞匯。
2.讓孩子們認識到音樂律動的多樣性,并提高他們的空間意識和協調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布谷鳥音樂。
2.圖片或玩具鳥類。
3.平面圖示。
4.音樂律動器材:如單手鼓和風鈴等。
三、教學步驟
1.引入
(1)播放布谷鳥音樂,在課堂上教唱。
(2)展示圖片或玩具鳥類。請孩子們向您描述它們的身體特征和動作。
(3)使用平面圖示,向孩子們展示該鳥類的定位。您可以問孩子們該鳥屬于哪一個層次,是否可以飛行等等。這是讓孩子們加深對鳥類知識理解的好機會。
2.誦讀
(1)請孩子們翻到童謠黃頁(課堂上的一個完整本書),朗讀《布谷鳥》的詞匯。
(2)要求孩子們大聲演唱童謠,嘗試在歌曲中充分表達時間和速度的變化。
3.身體協調與律動
(1)通過使用各種器材,例如單手鼓和風鈴等,引導孩子們跟隨歌曲的節奏節拍進行身體律動。
(2)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來讓孩子更好地掌握各種律動形式,如輕輕晃動、跳躍、轉圈等等。同時老師可以指導孩子們向上或向下擺動手臂,以強調節奏的多樣性。
(3)您還可以增加音樂舞蹈動作,以更深入地加深及擴展孩子們的音樂律動能力。
4.結束
請孩子們嘗試模擬鳥類的聲音和動作,并強調布谷鳥的特性和它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四、課程擴展建議
1.讓孩子們在教室內創作自己的布谷鳥歌曲。您可以鼓勵孩子們準備一些簡單的器材和樂器,并加入小動物和自然的聲音效果,以強調創造性和自主性。
2.帶領孩子們去戶外觀察鳥類。這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們更深入地學習鳥類的外觀特征和習性。
3.與兒童家長合作,推薦一些關于鳥類和大自然的書籍,以加深孩子們對這些主題的理解。
總之,在音樂律動教學中,布谷鳥是一個有趣而又廣泛使用的歌曲。通過制定適當的教案和擴展課程,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掌握音樂律動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同時還能增加他們的創造性和自主性,使他們在美妙的音樂中享受到快樂的學習體驗。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旋律,體驗樂曲幽默和輕快的特點。
2、初步會根據B段音樂,想象用形象的動作來表現"逗狗"情境。
3、知道狗和人類的親密關系,體驗扮演角色、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欣賞狗和人類和諧相處的圖片。
2、物質準備:圖譜、指揮棒一根、音樂《口哨與小狗》
活動過程:
(一)提出傾聽要求,直接引入。
指導語:我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請小朋友聽一聽,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聲音?
提問:音樂里有什么聲音?
(二)結合圖譜及游戲形式,引導幼兒欣賞音樂旋律。
1、在邊聽邊展示圖譜中,完整欣賞音樂。
指導語:《口哨與小狗》說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歡邊吹口哨,邊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時候他會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戲,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樂中,我們再聽一聽。
提問:第一幅圖講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點欣賞B段音樂,在傾聽與猜想中,嘗試表現"逗狗"的游戲情節。
(1)猜想:洋洋怎樣逗小狗呢?
(2)幼兒分別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參與"逗狗"游戲,表現B段音樂。
(三)以兩兩合作形式,開展合作性游戲"口哨和小狗",體會音樂幽默和輕快的特點。
指導語:有的想當小狗、有的想當主人,這樣吧,兩兩合作,找一個伙伴商量。
活動反思:
(一)該作品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樂曲描繪了小主人邊吹口哨邊與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慮到孩子剛入學,對學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樂課雖然孩子還比較喜歡,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靜的聆聽,孩子根本沒辦法堅持。特別是欣賞課,孩子沒有長時間的訓練,形成不了好的聆聽習慣,更別提以后的聽賞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課時的時間,帶孩子圍繞《口哨與小狗》來認真的聆聽。
首先,我請小朋友完整地聆聽一遍《口哨與小狗》,提示:這里面有小狗的叫聲,聽到后請舉手。孩子興趣很濃,聽完后紛紛表示音樂特別有意思,里面還有口哨的聲音。接著我請學生邊聽邊想,你覺得口哨與小狗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再給這段樂曲編個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圖真是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然后我再請學生當一當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來個散步,教室里氣氛熱烈,孩子也在音樂中盡情的表演了起來。最后,我再請孩子們邊聽音樂邊把你想象的故事簡單的畫出來。
就這樣,一節枯燥的管弦樂欣賞就變成了動與靜的結合,姐妹藝術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使他們愛聽,樂聽,以致形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二)不久前,幼兒園組織了一次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活動,雖然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會舉辦,而每次也都會讓我煩惱、忙碌好一陣子。但也正是這樣的活動,每一次總能帶給我教學上新的思考、新的啟發,所以,教學比武,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啊。不過,這次的比武,我在心態上就有了很大的調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動的效果,能不能得獎等,而真正地從本身的專業提升來考慮和準備比賽了。
心態不一樣了,首先在對執教領域和教材的選擇上,出發點就不一樣了。應該說,我本身在語言領域的教學上是有一定優勢和經驗的,如果選擇語言領域的教學內容,我是比較有把握的。但這次我不想再重復自我了。我想試著挑戰一下自己,從自己并不擅長但卻很有興趣嘗試的領域入手來設計活動。其實,我一直對音樂活動,尤其是奧爾夫音樂活動很有興趣,再看到身邊很多同事,在音樂教學方面都有了很多收獲和建樹,就特別羨慕,也一直很想在音樂教學方面進行一些嘗試和鍛煉。所以,我就打算利用這次的機會,放下包袱,嘗試走進自己并不擅長的音樂教學。就算失敗也無所謂,只要嘗試了、努力了,就是對自己的一次鍛煉和提升。
領域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要尋找合適的音樂素材了。由于之前在這方面鉆研比較少,所以音樂素材的積累也不多,幸虧組里的同事很熱心,向我推薦了很多優秀的音樂素材。于是,在反復地傾聽和尋找中,發現了這首《口哨與小狗》,輕快的曲調,清晰的段落,讓我一聽就很喜歡,很想把它推薦給孩子們欣賞。但作為一首優秀的管弦樂作品,如何讓還處于低齡期的孩子欣賞它、感受它、理解它,并產生情感共鳴呢?我覺得光靠教師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節,就能幫助幼兒更好地來理解音樂。而且這首樂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節性的,a段的輕松愉快,b段的緊張慌亂,給出了一條清晰地故事線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帶著小狗出去散步,路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來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猜測、想象、表達、表演的過程中充分地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真正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領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來就要好好考慮具體的環節、教學的策略了。我選擇的管弦樂《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于19XX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特別適合幼兒欣賞和表演。整首樂曲的結構為abaca,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一個活動中,要讓他們理解abaca的曲式結構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節選了前面aba的樂曲部分,這樣可以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也可以使幼兒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樂所描述的內容和表現的情感色彩。
在具體的欣賞環節中,我采取了“講故事導入——聽故事欣賞——聽故事表演音樂”的教學模式。先請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講了個什么故事,有沒有找到什么有趣的聲音,從而讓幼兒發現樂曲中最有特點的元素——口哨。接著再分段欣賞的過程中,讓幼兒感受音樂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誰?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賞時,請幼兒扮演音樂中的角色進行表演。
在分段欣賞這一環節中,我采取了有節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腳踏一踏等方式,讓幼兒充分感受a段的音樂節奏。再通過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演,讓幼兒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樂的特點。為了讓幼兒更清晰地了解樂曲的節奏和結構特點,我還精心設計了相應的圖譜,可以讓幼兒清晰直觀地感受音樂主旋律的節奏和aba的曲式結構。
一切準備就緒,終于輪到我上課了,因為本身保著學習的態度,沒什么心理包袱,課前的準備也很充分,所以活動時,我特別輕松,孩子們的表現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順利,孩子們在聽聽、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樂的美,收獲了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結束了,總的來說,效果不錯,活動的目標都達到了,解決了重難點,也讓幼兒了解了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理解了樂曲的曲式結構。幼兒也都能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但細細想來,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處理地不夠妥善。環節的銜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還有在對幼兒情緒的掌控方面還不夠自如,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慢慢改進。
不管怎么說,我很慶幸,這次我能大膽地挑戰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這讓我有幸能意識到自己在進行音樂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進行加強和鍛煉,這比得多少獎都更珍貴。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隨樂游戲中感知樂曲ABC結構,嘗試自主創造及表現音樂。
2、能按照游戲規則按角色隨樂進行表演。
3、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風格特點,體驗隨樂游戲帶來的樂趣和挑戰。
活動準備:
音樂:《啤酒桶波爾卡》,分段音樂、完整音樂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l)教師:有一位魔法師,他制作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強大的魔法讓木偶人都動起來,讓我們聽著音樂,看一看奇跡能發生嗎?
2)觀看情景表演:魔法師和木偶人(教師拉出木偶,配樂表演A段+B段)
動作:錘子敲--起子--頭部魔法(木偶頭動)--手臂施法(木偶手動)--腰施法(木偶扭動)--腿部施法(木偶腿動)
3)師幼共同梳理故事情境
師:魔法師成功了嗎?好的,小木偶向后走。魔法師的魔法厲害嗎?想學嗎?有沒有信心能學會?在我們學會魔法之前,我們要先學會怎樣制作木偶。剛剛魔法師怎么制作的?
2、分樂段、分角色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①教師帶領幼兒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②引導幼兒在教師的語言、動作指令下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③嘗試自主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1)引導幼兒感知A段音樂(兩次感知)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制作小木偶。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制作木偶的情況。
2)引導幼兒感知B段音樂
師:都會制作木偶了吧,現在我們要對著木偶施魔法,要讓木偶動起來。可是要讓它動起來,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幾個問題,你們還記得魔法師對木偶的哪些部位施法了嗎?
第一次驗證答案:你們來當我的木偶,我來施展一次魔法,看看小朋友說的對不對。
腦袋上面施魔法,小腦袋動一動,小手上面施魔法,小手也來動一動,身體上面施魔法,身體也來動一動,小腳上面施魔法,小腳也來動一動。
師:好的,看清楚了嗎?是什么樣的順序?一共施了幾次魔法?你們能不能像木偶一樣,誰來告訴我木偶是什么樣子的?(教師請一名幼兒示范---配樂施魔法,第一次幼兒坐著,第二次幼兒起立,第三次幼兒與教師交換,第四次兩名幼兒互相玩)
師:接下來給一個挑戰給你們,敢不敢接受?我們把制作木偶的過程和給木偶施法的過程連起來來一遍,試試看。(A段+B段音樂)
3)引導幼兒感知C段音樂
①遷移領袖模仿游戲的已有經驗,按照游戲規則表現音樂。
②嘗試自主進行隨樂游戲。
師:小木偶能動了,他最想感謝誰呀?你們來看看我的`小木偶是怎么感謝我的?(播放音樂C段)我的小木偶是怎么感謝我的?如果你們是小木偶,你們會做什么樣的動作來感謝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師幼共同完整欣賞、表現音樂
1)師幼共同梳理回憶故事情節。
師:今天我們聽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有一位魔法師,他制作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強大的魔法讓木偶人都動起來,小木偶動起來了,最后小木偶感謝他。
2)兩兩合作分角色表現音樂,感知樂曲結構(A+B+C)。
師:我們一起用音樂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好嗎?
3)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現C段音樂,并再次完整感知音樂。
師:現在我們都變成小木偶走出教室。(幼兒跟隨教師帶領,聽音樂做木偶動作走出教室)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結構的基礎上,探索用樂器表現三種不同的節奏型。
2、知道使用圖畫可以幫助自己掌握并表現音樂
3、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動作,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雜技表演》(拋接球、轉呼啦圈、頂酒杯)。
2、《巡邏兵進行曲》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投影儀、教棒。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不同的節奏型。
教師用教棒指投影儀"拋接球",引導幼兒探索樂曲A段節奏型。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看雜技表演,第一個節目叫"拋接球",我來唱樂曲,你們來為圖上的雜技演員拍手。待幼兒拍完后問:你們拍了幾下?有什么依據?
教師指投影圖"轉呼啦圈",引導幼兒探索B段的節奏型。
師:接下來請欣賞第二個節目"轉呼啦圈",請大家繼續為演員拍手伴奏。
教師指投影圖"頂酒杯",引導幼兒探索C段的節奏型。
師:現在這個演員在表演"頂酒杯"的節目。在剛才的兩個節目中,我們看到7個球拍了7下,看到3個呼啦圈拍了3下,那這幅圖應該怎么拍?3個酒杯拍幾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樣快還是有的快有的慢呢,為什么?(3個酒杯和3朵小花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距離短的節奏快,距離長的`節奏慢。)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A、B、C段音樂。
師:我這里有一段音樂,表現的就是今天看的雜技表演的事情,請你們聽聽有幾個演員在轉呼啦圈?幾個演員在頂酒杯?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雜技可以分別用什么身體動作表示,并隨音樂演奏。
教師啟發幼兒創編各個節目的身體動作并集體練習。
師:拋接球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做一做呢?轉呼啦圈、頂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將剛才創編的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并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今天小樂器也想表演節目,你們看表演"拋接球"時可以用什么樂器伴奏呢?轉呼啦圈、頂酒杯呢?
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現在請大家拿好樂器,我當指揮,請大家看好指揮、挺好音樂節奏進行演奏。
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雜技,亦作"雜伎"。指柔術(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現代雜技特指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目。"雜技"一詞,是1950年中國雜技團成立時,由周恩來總理定名的。
【大班律動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律動游戲教案03-13
大班音樂律動小丑當大廚教案01-16
大班音樂律動《多快樂》教案05-06
大班音樂律動教案《有趣的按摩》05-06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節奏和律動》04-05
大班音樂律動教案《口哨與小狗》05-06
大班音樂律動《為什么》教案05-06
大班音樂律動教案搖滾巴士01-10
大班團體音樂律動教案:趙州橋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