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活動不怕困難的小猴王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樂活動不怕困難的小猴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強弱。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強弱。
3.體驗旅行中克服困難帶來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難點:
重點: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強弱。
難點: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強弱。
活動準備:
1.PPT課件2.道具棒槌3.若干音樂片段活動過程:
一、聲音強弱游戲,引導幼兒初次感受強弱
二、傾聽音樂,引出猴王以及小猴王旅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三、猴王旅行,引導幼兒分段感受音樂的強弱1.氣球障礙路,引導幼兒感受A段音樂強弱。
(1)幼兒說一說過氣球障礙路的方法。
(2)傾聽A段音樂,感受音樂強弱,引導幼兒在音樂強的時候用力戳氣球。
師:我們聽一聽音樂,音樂什么樣的時候需要用力去戳破氣球?
(3)幼兒嘗試聽音樂戳氣球。
(4)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克服氣球障礙路。
師:氣球戳破了,我們是不怕困難的小猴王。
2.魔法湖障礙,引導幼兒感受B段音樂強弱。
(1)幼兒想辦法過魔法湖。
(2)傾聽B段音樂,引導幼兒在音樂強的時候跳過荷葉。
師:再聽聽音樂,想想音樂什么樣的時候你準備跳過荷葉?
(3)幼兒多次嘗試聽音樂過魔法湖。
(4)教師小結師:小小困難我不怕,我們是不怕困難的小猴王。
3.魔法錘障礙,引導幼兒感受C段音樂強弱。
(1)說一說躲過魔法錘的方法。
(2)傾聽C段音樂,引導幼兒在音樂強的時候躲過魔法錘。
師:請你聽一聽,魔法錘是什么時候出來的?什么時候我們需要蹲下躲過魔法錘?
(3)幼兒多次嘗試聽音樂躲過魔法錘。
(4)教師小結四、幼兒完整傾聽音樂感受音樂強弱,完成旅行師:小猴王不怕困難,完成了旅行。你們想不想也來一次不怕困難的旅行?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來旅行吧。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通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和體驗而學習。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指南》也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社會活動《我不怕困難》中,我從情景“過橋”導入,讓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選擇過高橋還是矮橋,接著我拋出問題:“為什么你選擇高橋(矮橋)?說說你的理由。”從而讓幼兒了解什么是困難。雖然并我沒有解釋困難的意思,但緊接著我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了解到困難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時所遇到的阻礙,它可以是一種心情,一種疲憊,一種心理暗示等等。如徐梓宸說的“因為害怕不敢走高橋”,趙子涵說的“爬輪子時腿很累了”,呂子騰說的“做數學我不會”,這些都是他們面對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戰勝。如:嘗試挑戰、休息后的堅持、請教后的努力。為了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戰勝困難的方法,我又借鑒《爸爸去哪兒》中的任務卡,讓他們在完成任務中區發現困難、戰勝困難。在設計任務卡時,我運用了圖文的形式出現,上面部分是圖示,下面部分是文字。當幼兒拿到任務卡后,由于對圖的認知理解還是不夠而且又不認識文字,拿第一道困難就擺在了眼前,如何來解決?所有的幼兒一個勁讀圖,甚至有幼兒在說:“我們不認識字呀?”我只一句話就點醒了:“你們不認識字,可有人認識呀!”于是大方詢問教師就成了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不用直接教幼兒去問后面的老師,他們會主動想到、做到。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并不是把這些當成任務,而是當成一種游戲,一種同伴共同游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幼兒獲得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得成功后的快樂感和自豪感。在任務過程中,一位幼兒拿錯了東西,當她遇到我是還會主動詢問“老師,我拿的對不對?”我只是說:“在看看你的任務卡。”經過比較,他立刻就發現他拿的并不是任務卡上需要的。幼兒詢問、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把不確定變成了確定,這也是解決困難的方式之一。整個活動,我設置了三種情景:挑戰情景、生活情景(隱性的)、任務情景(游戲性的)。在這些情景中,幼兒通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得了對“我不怕困難”的理解,同時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態度,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敢精神品質,我想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會永遠陪伴幼兒的成長。
但是,我設計的任務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終是能力強的幼兒在指揮,能力稍弱小的幼兒只是跟隨能力強的幼兒,并沒有真正去發現困難解決困難,不利于能力弱的幼兒的發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因此在設計任務卡時最好更具針對性的,如能力強的可以兩到三個人一組,能力弱的單獨完成稍簡單的。
【大班音樂活動不怕困難的小猴王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不怕困難的小猴王教案01-30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鬧鐘03-07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粗心的小畫家05-02
大班音樂活動快樂的小面條教案05-06
大班音樂活動《草原小牧民》教案05-05
大班音樂活動草原小牧民教案05-06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粗心的小畫家04-05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鬧鐘》的課后反思05-06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及反思《小音符的房子》05-02
[幼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班音樂活動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