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測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1.會使用表、刻度尺測量平均速度.
2.正確觀察和測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養成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2.通過實驗養成和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教學建議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實驗來鞏固平均速度的知識,練習用鐘表測時間,用刻度尺測長度,選用的器材簡單,木塊、斜面和小車,在斜面的中間放上鐵片,用來劃分兩段路程,在小車或小球撞擊到鐵片上時能記錄時間,兩段時間之和就是小車在斜面上的總路程所通過的時間.
教材要求學生計算前半程、后半程、總程的平均速度,應當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在計算中復習物理計算的步驟.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法建議
用實驗法教學,觀察實驗儀器,看各部分的在實驗中的作用,并分析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測量該物理量,實驗表格中的數據對應著哪步的測量結果.
要分小組做實驗,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小組可以有發令成員,負責使小組各位準備完善后統一進行實驗.有手持小車準備實驗的成員,當聽到發令后進行實驗,有記錄成員,當小車到達鐵片時,聽到撞擊聲就記錄鐘表所用的時間,并記錄在表格中,三個成員共同完成本實驗.
還可以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學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過程,只要能完成測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實驗:測平均速度”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實驗要求學生會用鐘表和刻度尺正確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時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對于實驗器材可以自行選擇.
將數據填入表格中,計算三個階段的平均速度,如果用停表計時,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如果用鐘表計時,應當將運動時間改為三個欄目“計時開始、計時結束、運動時間”,再分別計算出運動時間.
對于時間的測量,應當進行適當的練習,經過幾次實驗,時間就會測得準確些.
【教學過程分析】
一.實驗指導
小車的坡度要很小,小車在斜面的運動時間就會較長,測量時間增長,最后結果的誤差就會減小.金屬片放在斜面的中間,測量出斜面的總長,則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離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設計
提供一個表格供參考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計時開始
計時結束
運動時間
s1=
t11=
t12=
t13=
v1=
s2=
t21=
t22=
t23=
v2=
s=
t=
v=
三.實驗過程輔導
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實驗器材可以讓學生說明,指出長度、時間的測量可以用測量工具直接測量,而速度測量需要測量長度和時間再根據速度公式計算,所以實驗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實驗器材是鐘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測量,實驗難點是計時結束以聽到撞擊聲為準,即聽到聲音的同時記錄結束時刻,注意學生區分時刻和時間的概念,時刻是結束或開始時刻在時間軸上的位置,而運動時間是這兩個時刻之間的在時間軸上的長度,所以表格中的t13=t12-t11,t23=t22-t21.
平均速度的計算,注意物理量的對應, .而 決定不能認為 ,可以讓學生分析兩個問題以加深理解:
1.某運動過程中,行駛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運動過程中,前半段時間行駛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時間行駛的速度20m/s,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對于問題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對于問題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調查在交通規章制度中,對速度的限定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教師輔導參考方案】
1.我國不同的公路、鐵路(兩者都分不同的級別)中對速度的要求.
2.對于同一種路面,各個國家的規定是否相同,分析其特點.
3.其他相關的問題,例如某路面超速的處罰是什么.
【評價】
1.從網上學習的小組,列出學習過程.
2.在實際調查中,小組如何分工協作的,寫出各個成員的任務列表.
3.學生是否提出了創新問題.
實驗:測平均速度
【實驗:測平均速度】相關文章:
人教版九年級 實驗—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教案05-01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報告04-30
測密度的實驗104-30
電導電極比測實驗及其誤差分析05-02
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的數據處理04-28
風電場測風儀器標定實驗室的要求05-02
伏安法測小燈泡功率實驗中的幾點技巧04-29
拉伸法測彈性模量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04-30
測測你的創業智商05-02
s7123a觀測實驗測角歸算結果討論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