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標本第十二冊71—72頁的例l、“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選擇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感受轉化的多樣性。增強解決問題時的“轉化”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初步掌握轉化 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揭示“轉化”的策略
1.出示
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面積都是l平方厘米。
如何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5×4=20(平方厘米))
2.出示
師: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思考?(把左邊的三角形剪下來,平移到右邊
去,使原來的圖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演示轉化過程。(板書:轉化)師:轉化成的這個長方形與原來的圖形面積有什么關系?(面積相等)
(評析:用較為簡單的圖形過渡,把它轉化為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孕伏轉化的策略,使學生初步感受轉化的作用)
3.出示例1的兩幅圖,(作業紙)
師:這兩個圖形你們學過嗎?
我們能用已有的面積公式直接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它們的面積相等嗎?有什么辦法來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呢?
(1)同桌討論。(數方格,轉化(割補))
(2)動手操作?
(3)交流自己所用的轉化方法,鼓勵學生采用多種轉化的方法:(如果有學生提出“數方格”,則提示他們進一步想——想不完整的方格如何處理)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如何將兩個圖形轉化成已學過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然后課件演示。
師:你是怎樣進行轉化的?
(第一幅圖:先割下上面的半圓,再將這個半圓向下平移5格,就轉化成了5×4的長方形了;第二幅圖:先把下半部分凸出來的兩個半圓割下來,再繞直徑的上端旋轉180度,補到圖形上半部分凹進去的地方,于是這個圖形也轉化成5×4的長方形)
師:轉化后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什么關系?(都等于20格)
師:你怎么想到把圖形分割后重新拼合進行轉化的?(原圖復雜,轉化后的圖形容易計算面積,而且轉化前后圖形的面積不變)(板書:復雜→簡單)
(4)總結評價。
師小結:剛才我們為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先把它們轉化成長方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板書:解決問題的策略)
(評析:轉化的目的是為了把困難的問題化為容易的問題,或者把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利用動畫使轉化的過程更加直觀,更加便于理解,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了轉化的好處)
二、回顧轉化實例,感受轉化的價值
1.回顧以往轉化的經驗。
師:其實在我們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多次運用過轉化的策略,想一想,在哪些地方用到了這種策略?(可適當提示不同領域的轉化)
生可能會說:
a、 面積或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用過“形的轉化”。(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
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長方形;圓柱→長方體;圓錐→圓柱)
b、 計算中用過數的轉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小數乘除法→整
數乘除法;分數除法→分數乘法)
C、簡便計算中用過的式的轉化。
2、初步感受“轉化”的價值。
師: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陌生的新問題為熟悉的問題)
板書:新問題→熟悉的問題
師:以后你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怎樣想呢?
(評析:學生曾經多次運用轉化的策略學習新知識,引導學生對這些過程進行回憶,從策略的角度重建相關知識的聯系,有利于他們理解轉化的共同點)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導學案12-18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04-10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04-25
小學六年級數學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教案06-02
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04-23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1-1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案05-15
《解決問題策略——倒推》教案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