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萬能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萬能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2
課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3
教學內容: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圓、繩子、直尺、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花壇和一個圓形花壇。
問:這是什么圖形?圍著花壇跑一圈,哪個長哪個短呢?
學生想辦法:
(1)看哪個跑得步子多。
(2)計算它們的周長,進行比較更為簡便。
2、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C=(a+b)×2
3、什么是圓的`周長?
讓學生上前比劃,圓的周長在那?那一部分是圓的周長?
得出定義: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新知探究
(一)圓周長的公式推導。
1、探索學習。
(1)你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一個圓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線,繞圓一周,減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即可得出圓的周長。
B、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量出圓的周長。
C、用一條小線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轉。這樣你能知道空中出現的圓的周長嗎?
用滾動,繩測的方法可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們來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規律。
2、動手實踐。
(1)4人小組,分別測量學具圓,報出自己量得的直徑,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引生看表,問你們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關系?
(3)你有辦法驗證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
(4)閱讀課本P63,介紹圓周率,及介紹祖沖之。
∏=3.1415926535……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3、得出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C=∏d
C=2∏r
(二)、解決新問題。
1、解決情境題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訂正。
2、教學例1: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小自行車車輪的直徑是50m,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小組內想出解決的辦法,并在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已知d=20米求:C=?
根據C=πd
20×3.14=62.8(m)
第二個問題:已知:小自行車d=50cm
先求小自行車C=?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62.8÷1.57=40(周)
答:它的周長是62.8米。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40周。
三、當堂測評
1、求下列各題的周長。(60分)
書本65頁練習十五的第1題
2、判斷正誤。(40分)
(1)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
(2)在同圓或等圓中,圓的周長是半徑的6.28倍。()
(3)C=2πr=πd。()
(4)半圓的周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四、課堂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呢?
設計意圖:
這節課我從以下幾處著手:
1、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課前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起求知欲。在得出公式時及時解決問題,體現數學課的應用價值。
2、重視動手操作,深刻理解公式。對于公式的探究,我改變以往的教師演示教學法,而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讓他們體會知識概念的形成。教學中,我著力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來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5
教學目標
(一)初步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和認數情況。
(二)使學生初步了解分類的含義,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三)對學生進行愛學習、愛學校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難點:學會分類方法。
課前準備
(一)教具:三幅教學圖及1~10數字卡片。
(二)學具:1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上數學課。我們在數學課上會學到好多好多知識,比如:認識數字、認識圖形、會計算等等。現在請同學們看一幅圖。
(二)學習新課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邊是什么?
右邊是什么?中間是什么?
數一數:圖的上面有幾架飛機?下面有幾輛汽車?圖的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棵白菜?中間有幾只燈籠?
小結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認真看圖,還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們看圖、看書、做事都用得上這些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做“認識新朋友”的游戲:說一說:你座位四周的同學都是誰?(要說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誰)
2.學習數數:
出示“學校新學年開學”圖。
師說:這幅圖畫的是開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大家仔細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數數:
圖上有幾位老師?幾個同學?(一組一組地數)一共有幾個人?
圖上面有幾朵向日葵?幾棵樹?幾只小鳥?(從左往右數)
(2)數周圍的實物:
數一數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數一數教室里有幾盞燈?幾扇門?幾扇窗戶?
數一數自己的鉛筆盒里有幾支鉛筆?衣服上有幾個扣子?
3.學習分類。
(1)看書上圖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鉛筆和球)
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師說: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類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鉛筆是寫字用的.,和球不是同類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圖片:
請你們分一分,哪些是同類物品,學生回答后,教師圈上圈。
(3)學生看書上圖:
師問:圖上都畫了些什么?(書包、小雞、母雞、公雞和氣球)
可以把哪些東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雞、母雞、公雞圈在一起)為什么?
師說:你們說得對!小雞、母雞、公雞都是雞,所以把它們圈在一起。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圈一圈。
4.了解學生認數的情況。
(1)看圖回答問題:
師問:每個圈里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邊的數是幾?
(2)指名幾名學生分別數出1~10實物的個數。
(3)教師帶領學生打亂1~10各數的順序數數。
(三)鞏固反饋
(1)看數擺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5根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3)做練習一第1題,把同類的圈起來。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數10以內的數。學會了把物品進行分類。這是為我們以后學習數學的一節準備課。(板書課題)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6
教學內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能發現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現哪些有趣現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板書:對稱】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認真觀察,體驗對稱。
觀察圖形,發現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學特點,你能發現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現。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說一說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說一說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8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求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課本第90頁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問題的發展,是在求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提高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的基礎知識,來探索解決新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
導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1.0870.044
2、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某種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授新課
1、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1)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的百分之幾?
(2)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
(3)實際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4)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提。
解決這類問題要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
3、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3)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除以12表示什么?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減去100%表示什么?
(4)小結解題方法:
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直接求一個數是另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是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
(5)改變問題:問題如果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課本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2、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課本第93頁例3和“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這類問題實際上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問題類似,只是給出的條件以百分之幾來表示。由于有相關的分數乘法問題的基礎,所以這里只通過例3教學求比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其他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等問題則安排在習題中讓學生嘗試解決。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靈活地解答這類百分數應用題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復習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現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找出這道題目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并根據數量關系列式:1400×(1+)
二、授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現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明確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3)引導思考:從“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這句話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①今年圖書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今年圖書的冊數是原有的120%。
(4)學生討論后分小組交流,并獨立列式計算:
方法一:1400×12%=168(冊)
1400+168=1568(冊)
提問:1400×12%表示什么?再加1400表示什么?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68(冊)
提問:1+12%表示什么?再乘1400表示什么?
2、通過這道題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都要用乘法計算)
3、鞏固練習:完成P93“做一做”第1題。
三、鞏固練習
1、補充練習。
(1)出示練習:
①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一個榨油廠榨出油2100千克,用油菜籽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題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什么方法計算?第(2)題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這個數,可以怎樣解?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學生做教科書練習二十二的第1、3、4題。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學生認識符號“>”、“”、“
3.引導學生從事簡單的初步的統計活動,用象形統計圖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7~18頁的教學內容,“做一做”第1題,練習二的第5、6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
1.小猴吃水果的課件。
2.投影儀。
3.4個梨、5個蘋果、9朵花的磁性軟件。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5個蘋果、9朵花的圖片;“>”、“
教學設計
創設童話情境,引入象形統計圖
1.課件展示。
a.3只小猴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況。
b.3只小猴共進午餐。草地上凌亂地擺放著3種水果──梨、桃和香蕉。
2.畫外音(小猴說):我還沒看清楚每種水果各有幾人,你怎么就開始吃了?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幾個?怎樣擺脫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夠吃,哪種水果不夠吃?
3.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4.展示學生擺放的結果。學生的擺法一般有以下兩種。
5.課件展示: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課本第17頁的象形圖。
6.提問:觀察擺放的圖,數一數幾只猴吃幾個桃,幾個梨和幾根香蕉?
學生回答后,在象形圖下面寫“3”、“4”、“3”、“2”。
教學比較2、3、4的大小1.教學“3=3”。
a.畫外音(小猴說):我可喜歡吃桃了,可我們每人能吃到一個桃嗎?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件。
b.提問:每只猴能吃上一個桃,桃子一個沒也多,猴的只數與桃的個數有什么關系?(相同、相等、同樣多)
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同樣多可以用符號“=”表示,并在上圖下面寫上“3=3”。進而教讀這個式子。
2.教學“3>2”。
方法和教學“3=3”相同。
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符號“>”表示。學生說一說大于號的形狀。可用語言表示,也可用手勢表示。
3.教學“3
方法如前。
讓學生說一說小于號“
4.區分“>”、“
a.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認識,記憶“>”、“
b.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②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小結
1.讓小朋友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加以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
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2.補充練習。
a.左邊擺2個梨,右邊擺1個蘋果。填()>()
b.左邊擺4朵花,右邊擺3個梨。填()>()
c.左邊擺3個蘋果,右邊擺5朵花。填()>()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的第5題。
4.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的第6題。
5.開放練習:這里有1、1、2、3、4、5、=、>、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0
教學目標:
1、以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過程(方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過程的理解。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40×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說說是怎樣想的)。
二、導入
我們知道,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時,應先從被除數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板書課題)
三、教學例題
1、出示掛圖。
(1)學生看圖
(2)問:
①從圖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②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個”該怎樣列式?(板書52÷2)
③52÷2=?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嘗試,讓一生板演)
計算的過程有沒有什么發現?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盡,那么這題到底怎樣來計算,結果是多少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來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3)學生動手操作。
匯報操作結果:你是怎樣分的?最后每個班分得幾個羽毛球?
(4)教師根據生的匯報再次演示分法:
①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開,變成十根再與剩下的2根合起來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開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開分。
(4)問: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①②種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這兩種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來的捆拆開來分。
(6)誰能再來完整地說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分小棒的?
(7)同桌互相說一說,分一分。
2、教學筆算
(1)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52÷2的筆算該怎樣寫呢?(板書)誰來說說52÷2的筆算該怎樣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2)十位上余下來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該怎樣除?
(3)請你接下去除。完成書上第7頁上的例題。
(4)誰來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除的.?(把關鍵的地方用紅筆標出來)
追問: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樣除的?
(5)檢驗:這道題計算是不是正確呢?可以怎樣檢驗?
(6)比一比:52÷2和口算題中的42÷2,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補充板書:首位不能整除)
3、練一練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前2題。
①評講:當十位上有余數時,接下去要怎樣算?
②同桌互相校對。
(2)其他題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前2組題,讓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計算。
(2)出示后兩組題,分組練習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6題。
(1)先讓學生然算。
(2)問:你是怎樣想的?
通過計算來驗證估算得對不對。
3、做“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獨立觀察,理解圖意。
(2)提問:不計算,你能說說哪種分法的組數多些?
(3)還可以每組幾人來分?
4、完成“想想做做”。
(1)你能根據圖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
(2)同相互說一說,指名說,全班一起列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上,在擺擺、說說、算算中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練習
做“想想做做”第2題。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學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
2、讓學生利用知識遷移,借助“用字母表示數”的經驗和形式,在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學習本課內容。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學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實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知識回顧
(1)速度、時間、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長(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口答。師強調公式的完整性。
師:根據路程=速度×時間,你能寫出它的另外兩個變式嗎?速度等于什么?時間等于什么?請你在練習本上寫出來。
生: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二、探究新知
師:用文字表示這些計算公式比較麻煩,你能想個簡潔一點的表示方法嗎?生:我們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他們。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字母先表示一下“路程=速度×時間”這個公式,寫完后可以同桌看一看。
指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寫法。預設可能的寫法有:c=a×b, Z=xy,師: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內容-----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板書標題)
剛才同學們的表示方法都不錯,但在今后的學習中,一般用一個固定的字母來表示一個量,通常我們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時間。那這個公式就可以表示為?
生:s=v t師:那這個公式還能怎樣變化?生:v=s÷t,t=s÷v師:大家看這,我把s=v t寫成v t=s行不行?
生應該有爭論,師直接說明:這個公式求的是路程,在數學上通常把要求的量寫在前面。師:那求路程直接寫成vt行不行?生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師見機點評,引出正確答案。師:第3個同學說的非常棒,咱們表示的是路程、速度和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vt不能反映三個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咱們在表示公式時一定要把三個量都寫出來。師:下面請你試著用字母表示一下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以及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匯報,師總結并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C=(a+b)×2長方形的面積:S=a×b
正方形的周長:C=4a正方形的面積:S=a×a
師:a×a可以寫成錯誤!未指定書簽。a2,讀作“a的平方”,表示兩個a相乘。它跟2a一樣嗎?生:不一樣。2a表示兩個a相加。
師:這是兩個容易混淆的小兄弟,大家可以從表示的意義上區分一下。師:小組內交流一下咱們還學過哪些數量關系,并試著用字母表示一下。
三、課堂小結
師:對照板書,回想一下咱們主要學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四、作業設計
課本P11第5題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角的分類,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銳角、鈍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什么角;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投影出示)
提問:誰來說說量角的方法是哪幾步?
上面哪個角是90?哪個角小于90?哪個角大于90?
2.引入新課。
我們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據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們分成幾類呢?可以不可以根據角的大小把它畫出來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角的分類和畫法。(板書課題)
二、教學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的度數。
(1)提問:你還能說一說見過的哪些角是直角嗎?(板書:直角)
(2)請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請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訴老師,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書:直角是90)
提問:數學書封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課桌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為什么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個角都是多少度嗎?為什么?
(3)畫出下列圖形。
提問:這個角多少度?為什么?你是怎樣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我們已經學過,凡是標有這個符號“司”的角就是直角。
2.認識平角。
(1)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圖形叫做角?
請看老師來畫一個角。先點一個點,再用直尺,從這點出發向相反的方向畫兩條射線。
提問: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邊提問邊在上面表示出)
(2)誰來指一指,這個角的頂點在哪里,兩條邊在哪里?
這個角與以前看到過的角比較,你能看出它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小木條組成的角,(把兩條小木條旋轉成一個平角)它的兩條邊也有什么特點?
像這樣,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書:平角)
(3)一個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樣知道呢?
請大家一起來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畫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問:你們量得平角的度數都是180嗎?指出:平角是180。(板書: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個平角的度數等于幾個直角的度數嗎?
請同學們每人拿出準備的一張紙,先對著折一下,再對著折一下,使剛才折出的邊重合。
提問:現在折出的這個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現在我們把第二次折的打開,現在以折痕相交的點作為頂點,這是一個什么角?它由幾個什么角組成?
提問:1平角等于幾個直角?(板書:1平角=2直角)
請你們在課本第113頁上“1平角=()直角”的括號里填上數。
3.認識銳角和鈍角。
(1)我們已經知道了直角和平角,還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請同學們仔細比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據這些角的大小,把它們分成幾類呢?
小黑板出示圖:提問:你把這里的'角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
(2)同學們分得很好。現在來看一下,∠1、∠5是什么角?∠2、∠6的大小有什么特點?∠3、∠4有什么特點?那么,像∠2、∠6這樣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這樣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們又叫做什么角呢?請同學們自己看課本第113頁最后兩節。先量一量這里每個角的度數,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問:誰來說一說,看書后你知道了什么?(板書:銳角鈍角)
小黑板出示銳角、鈍角的定義,讓學生讀一讀。
4.認識周角。
(1)如果把這一條邊繼續按這樣的方向旋轉,這是不是一個角?這個角從哪條邊到哪條邊?
把這一條邊繼續按這樣的方向旋轉,(演示)當兩條邊重合時,這還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o);提問:想一想,從剛才開始到旋轉成現在的角,這一邊繞端點旋轉了多少?
指出: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
(2)現在我們用這里的兩根小木條的角來旋轉,如果把每根小木條都看作一條射線,看看每次得到怎樣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別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這條射線繼續旋轉,(演示)這是不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為什么?
我們繼續把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演示)當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據剛才用小木條角旋轉成的周角,周角可以這樣畫出來。(畫圖)
指著圖說明:一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這個角,是周角。
每個同學自己說一說,什么樣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書上怎樣說的,然后告訴老師。
出示周角定義。
(4)說明:周角是360。(板書:周角是360)
請大家把周角的度數與直角、平角的度數比一比,一個周角等于幾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
(5)用小木條組成的活動角演示,從銳角起,旋轉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讓學生說明每次是什么角,為什么。
5.組織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請同學們說一說第1題里每個角各是什么角,為什么。
三、教學角的畫法
1.自學畫角的步驟。我們已經能根據角的度數判斷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請同學們看書第114頁上的內容。看完后告訴老師,畫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畫角要分幾步?哪三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先畫射線;(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3)再畫射線。
3.畫角。
提問:例4的要求是什么?畫65的角要怎樣畫?(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按步驟畫出65的角)
小結畫指定度數角的步驟。
4.組織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畫在練習本上。
用量角器檢查板演畫出的角是否正確。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3
教學目標: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辨認和區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出示講臺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朋友,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說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里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說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大家帶的東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鼓勵質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么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里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說你們分了幾類?是怎么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說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范各種名稱,并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在有的是什么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里和小朋友說一說。(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范語言名稱。并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么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征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說說你認識的什么物體?有什么感覺?
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征。每匯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后再板書。
e、比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發現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說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4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復習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
2.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比較大小,省略億、萬后面的數。
3.結合練習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省略億、萬后面的數。
教學關鍵:以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數位順序表
1.讓學生回憶一下億以內數的數位,并指名同學背誦。
2.在黑板上掛數位順序表,問:你們還記得如何分級嗎?
生:從個位到千位為個級,萬位到千萬位為萬級。
3.師:個級表示有幾個什么?萬級表示有幾個什么?億級表示有幾個什么?
4.師:我們還知道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5.講評練習有關這方面的練習。
二、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那么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級,用逗號或虛線隔開,從高位往低位讀起。
2.億級、萬級和個級的讀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2136(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3005(一千零八十四億三千零五萬兩千零一十九)
師:億級多了一個億字,萬級多了一個萬字。
3.復習中間和末尾有零的讀法。
①每一級的末尾有零。
如:7890000讀作:七百八十九萬
4500000000讀作:四十五億
師:每一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②中間和末尾有零的'情況。
如:40052136讀作: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0871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億零八百七十一萬零五百三十二
師: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讀?
生:每一級前面和中間的零都要讀。
師:中間兩個零或多個零要怎樣讀呢?
生:都只讀一個零。
4.請同學把讀法的法則在總結一遍,然后全班讀一遍加深印象。
三、復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和億以上數的寫法,那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斷位是那一位,從位寫到最低位。
七千萬零五百(70000500)
2.師: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該怎么辦?誰舉一個例子。
生: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應該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萬(5210000)
3.師:是不是讀零的地方都寫一個零?七千萬零五十。(70000050)
生:要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往下寫,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六百萬八千(6008000)
4.請同學總結寫法,個別請,這里比較簡單,可以請中等的學生回答。
四、比較大小
師:在比較大小的時候,我門應該怎么做?第一步?有幾種情況?
生:第一步分級。
師:如果數位相同和不同怎么辦?
看題目:208090>200809
生:數位相同時,要從位比較,如果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生肯定,如果學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請同學補充。
如:1900<2萬
師:如果碰到這樣的數時,應該怎么辦?
生:可以先把2萬化成阿拉伯數字。
師:然后在按照比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數位不同,只要看數位多的數,那個數就大。
五、省略“億”“萬”后面的尾數
1.整億整萬的數。
如:4700000=470萬12700000000=127億
師:這樣的數要怎樣省略?
生:整萬的數要省略四個零,后面加一個萬字,整億的數要省略億后面的八個零,加一個億字。
2.求近似數
如:12924800≈1292萬272000000≈3億3507200000≈35億
師:求近似數要怎么求?
生: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萬字。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億字。
在這里要重點強調整數和近似數是不同的,要注意符號。
六、總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然后回去好好復習。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01-23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5篇01-23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精選15篇)05-08
小學數學萬能教案3篇02-01
小學數學學科教案萬能模板范文09-28
小學數學教案萬能模板范文大全內容格式05-16
小學數學的教案08-31
數學小學教案09-25
小學數學的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