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復習要求:
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能熟練解答百分數三種應用題。
復習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百分數應用題。
三、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1、根據條件與問題的關系,選擇正確的算式。
學校九月份辦公費開支是1200元。
(1)十月份辦工費用是九月份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2)是十月份辦公費用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3)九月份比十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4)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開支80%元?
(5)九月份比十月份節約開支,十月份多少元?
(6)十月份比九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要求學生選擇算式后說明選擇的理由。)
2、提問: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一樣嗎?它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3、小結: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一樣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是一樣的,都要用乘法計算。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方程解答。解答時要先判斷誰是單位“1”是量,單位“1”的量是已知數,還是未知數,再確定解題方法。
4、練習。
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了 ,第二天看了全書的25%。
(1)兩天共看了如指掌50頁,全書共有多少?
(2)還剩下140頁未看,全書共有多少?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30頁,全書共多少?
(5)940未看的比已看的多60頁,全書共多少頁?
(6)第二天看了90頁,第一天看了多少頁?
練習后比較這5道題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為什么列式又不同?
四、 作業
1、119頁6、7題。
2、124頁13---15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從興趣出發,主要側重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和方法的提煉。為此,本節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導入新課。
根據教材提供的情境,創設了讓學生欣賞漂亮手鏈圖片的情境。這一情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一定經常接觸,貼近生活,便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的手鏈圖片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規律性,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分層次教學。
在新課的講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決問題——回顧反思”的順序幫助學生解答問題。這一過程能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按照發現的規律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在最后設計的回顧反思環節中能讓學生逐步學會根據問題靈活地進行驗證解答對錯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不同顏色的.珠子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漂亮的手鏈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手鏈,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手鏈圖片,學生欣賞后,教師課件出示一條斷了的手鏈)
師:同學們,小紅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鏈,可是不小心讓她弄斷了,掉了2顆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顏色的珠子,你們能幫她找找嗎?
生:能。
師:這節課我們就應用前幾節課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找規律(三)]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熟悉的情境導入新課,貼近學生的生活,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新課的開展打好基礎。
⊙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理解題意。(課件出示教材88頁例5)
(1)想一想:在這道題中,你認為哪個詞語最關鍵?(關鍵詞語就是“按規律”)
(2)說一說:小紅是按什么規律來穿手鏈的呢?
預設
生1:這串手鏈是用2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生2:這串手鏈是用1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1顆黃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對于學生所發現的規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規律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觀察得到的;第二種規律是按從右往左的順序觀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是什么?那我們能不能利用我們發現的規律來解答呢?
(2)引導:你從哪邊開始看?(左邊)所以發現的規律是黃黃藍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3)你還有不同的發現嗎?(從右邊開始看)所以發現的規律是黃藍黃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4)師小結:我們發現,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現的規律是不一樣的。
3.回顧反思。
(1)我們的解答正確嗎?(正確)如何證明是正確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要動手擺一擺,看看是否正確。
(2)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出小紅的手鏈,看符不符合規律。
(3)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得出:通過擺一擺,證明剛才同學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在這幾個環節中,教師既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的同時,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現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3、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交流做家務事的感受,從范例中具體懂得寫學做一件家務事的要求和方法;選好內容,定好題目,動手寫作。
教學過程:
一、揭題,啟發談話,激發習作興趣
1、同學們,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在班級里都挺能干的,我想你們在家里也一定是挺能干的。你們一定做過許多家務事吧,你能告訴大家你會做哪些家務事嗎?(板書:家務)
2、指名說。不錯,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這節課,我們練習把自己學做的一件家務事寫下來。
二、指導審體,明確要求
1、課件出示作文要求: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最近你又學會了哪些家務事(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間、煮飯、喂豬、包餃子、釘紐扣等)?選擇一件寫一篇作文,題目自己定。要先想想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再把學做這件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按一定順序寫下來,注意要語句通順,意思連貫。寫完以后要認真修改。
2、齊讀習作要求
3、這次作文要求我們寫什么?(板書:做家務事)怎么做?(板書:學)誰學做?(我們自己學做家務事)題目要求我們寫幾件呢?(一件)怎么寫?題目向我們提了哪些要求?(引讀題目中要先再)按一定順序寫,按什么順序寫呢?(按學做家務事的過程寫)
三、引導選材,開拓思路
1、題目要求我們選擇自己最近學做的一件家務事寫篇作文,選擇哪一件呢?請同學們注意,這一件事一定要是自己做了的,而且學做的這件家務事是次數多、印象深、記得清的。
2、根據教師剛才的要求,那么在學做家務的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最喜歡干的是哪種家務事?你準備選擇哪一件事?要表達一個什么中心呢?(我準備選擇拖地,想表達拖地也有學問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燉牛奶,想表達自己的事自己做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整理房間,想表達從小愛整潔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喂豬,想表達學做事要多想辦法這一中心。)
3、你是怎么學的?碰到了什么困難?當時的心情怎樣?是怎樣克服的?這件家務事有沒有學會?
①分小組暢談,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
②指名說,要求說出具體的過程和當時的體會。
對那些家務事干得好的也說得清楚的學生,教師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范文引思,借鑒寫法
怎樣按順序把自己學做的一件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呢?(板書:寫清楚)我們先來看看一篇《洗菜》的范文片段。(將材料分發給每個學生)
范文片段1。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白菜解開,先用刀把菜根切去,然后把一片片菜葉剝下來。黃的菜葉,我就把它放在一邊,綠的菜葉,我就放在盆子里。我一棵一棵地剝著。突然,看見一條大青蟲躺在一片葉子上。它青青的身子,軟綿綿、毛茸茸的,我嚇了一跳,順手把葉子扔掉了。看著扔掉的菜葉,我想:媽媽長年累月洗菜,不知遇到多少只這樣的大青蟲,要是都像我這樣把它扔掉,不知要浪費多少菜啊!一條青蟲有什么可怕的!我壯著膽子,鼓起勇氣,從地上拾起那片菜葉,硬著頭皮從葉子上抓住青蟲,趕快扔到地上,一腳把它踩個稀巴爛。這時,我真像打了勝仗一樣高興,接著又開始揀菜了。揀完菜,我把菜倒進水池,再把每片菜葉的兩面洗干凈,然后把菜梗洗得雪白,最后把它整整齊齊地放在盆子里。
1、請同學們默讀(齊讀)片段,思考:(1)作者寫了件什么家務事?(洗菜)可以給片段擬個什么題目?(洗菜。對了,這次我們可以直接將事件名稱作為題目)。文章表達了一個什么中心呢?(表達了要節約菜這一中心)(2)這個片段通過哪些詞語把學洗菜的先后過程交代清楚了?(先、然后、接著、再、最后)
2、從文中看,作者學洗菜的`過程分為哪幾步?這幾步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么?(板書:分幾步)(分切菜根剝菜葉揀菜葉洗菜梗四步,這四步不能顛倒,因為這是按學做的先后順序寫的。)
3、作者是怎樣把學洗菜的每一步寫清楚的?在文中找出具體的詞語和有關句子。(讓學生找有關詞、句,分別在下面畫△和~~~~~~~
從剛才找出的詞、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重點抓住什么把每一步寫清楚的?(重點抓住怎么做、怎么想寫清楚的)(板書:怎么做、怎么想)
看來,要把學做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就應該按學做家務事發展的順序,把分幾步做、每步怎么做及做時怎么想的寫具體。
4、那么,怎樣才能寫好家務勞動的過程呢?我們不仿先來看一看一位四年級同學寫的作文吧。(出示投影:《學釘紐扣》片段)今天下午,我閑著沒事干,就叫媽媽教我釘紐扣,媽媽答應了。
媽媽先拿出一塊毛線織成的鞋面和二根針、線,讓我和她一起做。媽媽拿起一根針和一根線,捻細線頭,然后仔細地從針眼中穿過,我見了,心想:原來穿線這么簡單呀!我一定能穿得很好。想著,我拿起線,把線頭捻細,就去穿針眼,可線頭偏 傳來媽媽的聲音: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下去。聽到這話,我頓時有了信心。我靜下心,又重新穿了一次,我左手拿著針、右手拿著線,可是線怎么也穿不進針眼。媽媽說:你先把線頭擰擰緊再穿針眼,試試看。我拿食指往嘴唇上擦了點口水,擰了擰線頭再穿針眼。嘿,線頭果然穿進針眼里去了我穿進去了,我穿進去了!我大叫起來。接著,媽媽選了一個位置,放上紐扣,用針從鞋面的背面穿過,再從紐扣的孔中穿過,然后從另一個孔中穿回來,照這樣的順序做好幾次,再打結,媽媽釘好了一個,我也釘好了一個,但我并不滿意,因為我只釘了一個,于是,我決定用多個紐扣釘一副畫。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穿線、反復穿過紐扣、打結,個個動作做得有模有樣,正當我在專心致志地釘紐扣時,針頭鬼鬼祟祟地向我的指頭刺來,哎喲!我疼得大叫起來。媽媽聽見了,連忙跑過來,替我貼上創口貼,對我說:別做了,釘紐扣不是你現在干的。我說:媽媽,你別管我,我會小心的,我一定要把這副畫釘好。媽媽見我一定要釘,就不說了,我又認真地釘起來。
終于,一張小臉在我的手中產生了,我高興地拿給媽媽看,媽媽看了,高興地說:真不錯,你終于學會釘紐扣了,而且釘了一副畫呢!哈哈哈我也笑了,我們的笑聲回蕩在屋子里
紐扣終于釘好了,這時我才體會到有些事情看看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好一件平常的家務事,并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學生。
①讀范文。思考
A.這件事是什么時候我和誰在一起做的?
B.我碰到什么困難?媽媽如何指導?我是怎樣克服的?學做了這件家務事后,我有什么體會?
②教師啟發指導:在這兩個問題中,小作者具體寫了哪個問題?她是如何把它寫清楚、寫具體的?
③教師小結:小作者先寫線頭穿不進針眼,再寫在媽媽的指導下通過努力把線頭穿進針眼。她運用了語言描寫(媽媽指導的話)和細致的動作描寫(拿、擦、擰、穿),把穿針引線的過程寫具體了。同學們,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要注意運用這種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來描寫,這樣才能把家務勞動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
同學們,當你確定了寫作的內容后,可以自己擬個題目,如《學洗衣服》、《學包餃子》、《學釘紐扣》等。
五、小結后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寫《學做家務事》,知道了如何按一定的順序把家務事寫清楚、寫具體。下面就請你們把自己學著做的一件家務事按習作要求寫下來。
板書設計:
學做家務
作文題目
文章中心
按順序分幾步
材料安排
寫清楚怎么做
怎么想
什么時候跟誰做的?(簡略寫)
有沒有碰到困難?
你是怎樣克服的?(具體寫)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發現的過程。
2、 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觀察、判斷、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學生滲透互相聯系,互相對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多媒體課件、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是面積?
計算和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那么請看大屏幕。
二、新課導引
1、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師:你怎么數得這樣快?你是怎么數的?同學們已經會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了。如果用這種方法去求一個較大圖形或物體的面積(如操場),你會感到怎樣?今天我們研究一種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新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三.教學新課
(一)實驗,猜想
請小朋友們拿出1號紙,量一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學生反饋:利用面積計、長乘寬……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是長乘寬呢?
(一)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些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出你喜歡的長方形。
B、說出你所擺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C、組長把結果填在書上的表格中。
反饋拼圖情況。
探究提示:長方形的面積跟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
根據你們小組擺的長方形,你有沒有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跟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我們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跟( )有關系,有( )關系。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反饋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哪組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指名學生說一說。
:
(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利用遷移,探究知識
把長方形的長縮短3厘米,求這個圖形的面積。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的時候,這個圖形就是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那正方形的面積應該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剛剛的小正形擺一擺。(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由此我們發現,只要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同樣只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能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試一試:
小明家的方桌寬9分米,小明爸爸想給方桌劃一塊玻璃,請問要劃多大的一塊玻璃呢?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
本節課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想一想,這部分知識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師: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通過它我們可以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許多圖形的面積。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課題: 綜合練習課 我學會了嗎?( 15頁)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能結合現實情境熟練認讀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示的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四種時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學生進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個 性 化 修 改
教學重點 難點 熟練認讀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示的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四種時刻。
教學準備 鐘表模型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憶一憶
師;小朋友們,大家想一想上節課,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同位。
二、創設情境,發現規律。
演示旗桿在四個時刻(四個時刻用鐘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讓學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讓學生觀察,你會發現什么?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各小組選出代表,組間交流各組發現的`規律。教師適時組織學生參與評價,及時小結,及時發放豐收園里的大蘋果。
三、鞏固拓展
1、實物投影出示教材14頁第4題,先讓學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讓學生看圖講一個故事,并讓學生談體會,教師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5頁第6題,做后對答案。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2、會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律。
3、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結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重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故事導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個桃子分2天吃完,16個桃子分4天吃完,32個桃子分8天吃完,64個桃子分16天吃完。(將數字板書在黑板上)
2、提問:老猴子運用了什么知識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問:觀察數字,你發現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說方法,教師板書。
8÷2=4
16÷4=4
32÷8=4
64÷16=4
2、我們分別用第2、3、4式與第1個算式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擴大)
3、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比較。
4、提問:誰能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5、學生討論,并發現: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教師板書)
6、提問:為什么說是“同時”,“相同”?可以舉例子來證明
7、我們分別用第1、2、3式與第4個算式進行比較,你又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縮小)
8、通過觀察,誰能再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板書課題:商的變化規律
三、總結:
提問: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除法里有商的變化規律,那么誰能說說你覺得這個規律需要我們注意的有哪些?
你們看我這樣寫對嗎?為什么?
48÷12=(48×0)÷(12×0)
讓學生判斷。
四、鞏固練習:書P87“做一做”
五、總結
在運用商的變化規律時,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時”,“相同”。)
六、作業:練習十七第6題、9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