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24 17:47:15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轉化”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可以轉化的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各小組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并導入:

  (1)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這是一個三角形,怎樣求它的面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學生回答后,指名學生操作演示轉化的方法。

  (2)出示梯形,讓學生說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師導語:我們已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二、新課進行

  (一),推導公式

  ①啟發學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辦法,把梯形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②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③指名學生操作演示。

  ④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操作:梯形(重疊) 旋轉 平移 平形四邊形。

  (2)觀察思考

  ①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a.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b. 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反饋交流,推導公式。

  ①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②師生共同總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師敘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b)h÷2”。

  (二)深化認識。

  (1)啟發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①提問:想一想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

  ②學生回答,教師在展示臺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2)引導操作。

  ①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一個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②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討論,教師作適當指導。

  (3)信息反饋,擴展思路。

  說一說你是怎樣割補的?教師展示各種割補方法。

  (三)公式應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請學生完成。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后相應練習題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能詳細的說說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 “平均分”

  6、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7、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后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請同學們寫出來。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幾個”和“第幾”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因為生活情境中經常用到它們。幾個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于剛入學的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節課的設計重在指導學生區分“幾個”和“第幾”。

  1.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動物園為情境,在門口排隊買票為主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幾個”和“第幾”的含義,并了解“第幾”的相對性。

  2.重視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

  本節課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的,通過小組成員不斷發現,知道了“幾個”表示物體數量的多少,而“第幾”是其中的一個,明確了基數和序數的含義,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本節課中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中自然地訓練了思維,并掌握所學知識。如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現在有幾人在排隊?誰排第1?那位叔叔現在排第幾?軍人阿姨呢?讓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這些問題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不斷的辨析比較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哪位同學反應最快!聽好了,請同學們舉起自己的右手,聽口令,好,開始,左邊的眼睛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左眼)右邊的耳朵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右耳)輕拍你的`前胸3下,輕拍你的左肩5下……

  師:同學們真聰明,為了獎賞你們,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去嗎?(想)

  課件出示動物園的售票處。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動物園的售票處,人們井然有序地在排隊買票)

  設計意圖:由教師與同學們做口令游戲導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使學生明確前、后、左、右、這幾個準確方位,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學習第幾。

  (1)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中的情境。

  (學生描述)

  (2)說一說,有幾個人在排隊買票?

  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進入動物園,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后面的兩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幾人?后面呢?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再次在具體情境中明確第幾,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說一說軍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學生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場所應當自覺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設計意圖:模擬現實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感知第幾的含義,深化了學生對序數含義的理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滲透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2.區分“幾個”和“第幾”。

  (1)請同學們再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誰?有誰愿意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學生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同學們已經明確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樣都是“5”,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2)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明確:圖中有5人,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數量,叔叔排在第5,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樣是“5”,意義不同。

  (3)討論圖中的兩個“5”分別表示什么。(學生明確:“5人”表示購票的人數,“第5”表示買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感知自然數的兩個含義。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比“5”和“第5”兩個數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自然數基數和序數含義的理解。

  3.感知“第幾”的相對性。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出示課堂活動卡)

  (1)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區分“幾個”與“第幾”。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動態演示第一人買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排隊的位置變了,順序也發生了變化。讓學生感受序數的相對性,突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請幾位同學上臺前。

  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從左數第2位是誰?A同學從右數排第幾?從左數排第幾?她的右邊有幾人?左邊有幾人?

  5.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排隊游戲,使學生明確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后從1開始數起,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進一步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感受為什么需要產生百分數,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理解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培養良好的數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及百分數數感的培養;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課前準備】師:多媒體課件。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數

  1、出示袁隆平相片,讓同學猜他是誰。猜一猜,你們認識這位爺爺嗎?出示資料同學們看來行行出狀元,在農業上作研究也能做出偉大的成就來,你們要努力長大后成為有用人才,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現在袁爺爺有一道題想考考大家,你們能接受挑戰嗎?

  出示課件:師:同學們你認為哪個品種的發芽發芽情況最好?與同學進行交流。小組合作并列式解答要過程。匯報用除法求出發芽種子數占種子總數的幾分之幾。得出三個分數,那如何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呢?通分得出三個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再改寫成百分數,讀出來,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百分數,板書課題。從而得出,三號種子發芽情況最好。

  2、問:你發現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了嗎?下面老師又帶來一組信息,世界杯比賽如果你是巴西隊教練你該派哪位隊員罰點球?

  說一說你的理由,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①學生獨立思考,選出一名隊員。

  ②與同學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③教師點名提問,全班同學共同評價。

  隊員 罰點球次數 罰中次數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幾分之幾

  七號 20 18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18/20

  三號 10 7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7/10

  五號 25 21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21/25

  因為:18/20= 90/100 7/10=14/100 21/25=84/100

  90/100>84/100>14/100

  從而得出派7號隊員去罰點球比較合適。

  3、百分數的意義。

  教師:通過以上練習,你有什么體會?把你的體會說出來,和同學進行交流。(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就很容易比較大小。)而像92/100、90/100、86/100 像這種分數我們也可以寫成92% 90% 86%這樣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數——百分數。

  4、介紹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你覺得他寫得對么?寫得好么?他是怎么寫得?%是什么?(教師親自示范寫%)。你覺得寫百分號時要注意什么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

  你會讀這個數么?讀作什么?讀作“百分之幾”而不是“一百分之幾”。

  5、過渡:你能說說黑板上百分數是什么意思么?

  二、 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1、請同學們隨意的寫出幾個百分數。

  觀察學生寫的百分數,出示幾個讓學生明白,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實物展示過程:

  a.上面的百分數有沒有錯誤的?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么?100%就是多少?該怎么讀?

  b.找出一個比一大的百分數,這個數和100%相比更大了吧?可以這樣寫么?

  (把比較的標準量平均分成了一百份,與它相比較的量可能是這樣的一份,兩百份,0.5份,或是其他的數。)

  2、看書,學習書上的概念和知識。剛才同學們寫出了很多百分數,其實我們的數學書上有一些關于百分數的知識,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生匯報:百分數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

  師:那你覺得百分數是個怎樣的比呢?這個比有個什么樣的特征呢?

  生:百分比的后項始終都是100。

  那你又能舉出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百分率么?

  百分數意義調查研究表

  摘錄

  這個百分數是( )和( )比較的.結果。

  這個百分數表示( )是( )的( )。

  三、學生交流,正確構建百分數的意義

  生交流、展示

  師:欣賞了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數表示什么了嗎?

  板書: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師:這句話中有幾個數?(兩個)對,其實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是一種倍數關系。百分數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齊讀概念)

  四、基本練習,全面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看這樣幾道題如何解決。

  1、 練一練: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圖中涂色的部分和沒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幾?

  2、試一試:根據下面每個百分數的意義填空。

  ①學校合唱隊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數是女生的 ;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 )︰100。(溝通百分數與分數、百分比的關系)

  ②六年級一班學生的近視率是20%。(溝通百分數與百分率的關系)

  ( )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0%。(通過這句話你還想到了什么百分數由此及彼)

  ③一本書已看了40%(開放性)

  ( )是( )的( )%。(還可以怎么填?)

  3、練習

  1)讀百分數,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

  2)寫百分數集體訂正。

  3)下面做一個小游戲猜成語的意思用百分數表示出來。

  4)小比賽,在20秒內頁10個百分數,時間到時把完成情況用百分數說出來。

  五、找異同,深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動畫演示: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歡歡和迎迎兩個同學發生了爭論。

  1米長的繩子,用去了 ,還剩下39%米。(一個說對,一個說錯)

  師:你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

  討論得出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分數 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 既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具體數量。

  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并不表示具體的數量。

  六、提高練習,充分體驗百分數的意義

  1.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個著名的牙科醫生,經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達到( )。

  ②一個工廠從一批產品中抽出200件,經過檢驗,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車間經過技術改良,現在每月的產量是原來的( )。

  (問:為什么選擇108%?其它百分數合適嗎?)

  ④一本書已經看了( ),還剩下全書的( )。

  ⑤我國神舟飛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發射全部成功,發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占49%;乙: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也占49%。這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3、下面做一個小游戲“石頭、剪子、布”聽清要求再匯報。

  小結: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們高興嗎?這節課你一定與老師一起興奮過、緊張國、還有一些遺憾,你能用百分數告訴大家你這三種情緒所占的百分比嗎?愉快( )%、緊張( )%、遺憾( )%,百分數無處不在,他就在我們身邊,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我們共勉:天才=1%靈感+99%汗水。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3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學會編制復式統計表的方法和步驟,加深對統計表意義的認識。

  教具準備: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填寫含有百分數的復式統計表,現在我們來復習下。

  先讓學生說一說填寫復式統計表的方法和步驟,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邊總結邊板書。

  ①先根據數據內容確定統計表需要分為幾項,畫好表頭,確定橫行、豎行的格數。

  ②填寫表頭中各項的名稱,有單位的注明單位名稱。

  ③寫出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④把數據一一填入表內,計算出并填好總計、合計、百分數等:

  ⑤核對表中所有數據。

  二、做練習十四的第3題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題目,讓學生認真讀題后,教師提問。

  教師:根據我們剛才復習的統計表的填寫方法,同學們能不能自己編制這個統計表?

  先想一想這個統計表的表頭需要分為幾項?是哪幾項?(分為四項:班級、人數、達標人數、達標人數占全年級人數的百分數。)

  橫行、豎行各分幾格?(橫行分四格,豎行分五格。)

  教師讓學生自己試著畫表格,同時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畫表格。然后讓學生獨立填好表頭、寫上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教師:比較一下自己畫的表格與教師畫的表格是不是一樣。(如有不一樣的,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指導畫的不對的同學改正過來。)

  教師讓學生獨立將數據填在自己畫的表格中,接著讓學生自己計算百分數、合計 數,把統計表填寫完整。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個別輔導。

  先集體訂正表中所填寫的數據,然后教師根據所編制的統計表(如下)提問。

  中華小學四一六年級學生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

  情況統計表 年月制

  教師: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情況?

  讓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獲得的情況,然后教師總結。

  教師: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獲得關于中華小學四一六年級學生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情況:我們不僅可以知道這個學校四至六年級各年級學生的總人數、達標學生的人數,還可以知道達標學生人數占本年級學生總人數的百分數,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哪個年級達標學生的人數占本年級學生總人數的比率大。從表中我們看到:四年級達標學生的人數占本年級學生總人數的比率最小,只有70%,六年級達標學生的人數占本年級學生總人數的比率最大,達到94%。

  三、做練習十四的第5題。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題目,請一位學生讀題后讓學生試著獨立編制統計表。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做完以后集體訂正,請幾位學生說一說,從這張統計表中可以獲得什么情況。

  四、做練習十四的第4題。

  讓學生翻開書自己讀題,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五、教師提示練習十四的第6*題。

  教師請學生翻開教科書,先自己讀題思考。然后,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討論:

  教師:

  各班植樹棵數占總數的百分數中的總數是指什么數?(三個班植樹的合計數)

  各班植樹棵數占總數的.百分數是什么意思?(是各班植樹棵數占三個班植樹總數的百分之幾)

  那么填寫這張統計表時,先要算什么,填什么?(先要算出三個班植樹的合計數,然后用各班植樹的棵數分別除以三個班植樹的合計數,求出各班植樹棵數占總數的百分數。)

  在計算百分數這一欄的數據時,與人數有沒有關系?(沒有。)

  怎樣計算平均每人植樹棵數這一欄的數據?(用各班植樹的棵數分別除以各班的人數,用合計植樹的棵數除以合計的人數。)

  六、作業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的第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通過實踐操作,充分展示和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必須精心組織材料,創造性地設計問題,為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條件。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書本知識得到運用,讓知識轉化為能力,并且在實際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將推動學生自主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把數學知識寓教于學生身邊喜聞樂見的生活之中,體驗解決問題,應用知識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的思維由課堂進入社會生活的大空間。例如:人教版數學第七冊《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復習溝通,建立聯系:(5分鐘)

  檢查預習效果,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發揮想象,突出創新性:

  師:同學們,我這里有一塊面料想做窗簾,卻不知道每塊窗簾要多大?你們有什么金點子嗎?

  (學習小組積極行動起來,一邊量窗子,一邊計算)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的金點子是什么,好嗎?

  生:老師,我們計算出這個窗子的長是2米、寬是1米,面積是2平方米,只要裁剪一塊長2米、寬1米的布料就可以了。

  師:好辦法。噢,對了。我這里有一塊面積正好是2平方米的面料,我們把它安上去,看一看行不行?

  (老師和一名學生用雙面膠裝上窗簾)

  生:老師,窗簾布太小了,這樣不行。

  生:老師,這樣太難看了,另換一塊吧。

  師:是啊。我怎么沒有想到這點呢?這樣好嗎?學習小組比一比,誰是最出色的設計師,怎樣設計出最合理、最美觀的窗簾。

  (一石激起千層浪,探索氣氛活躍、高昂)

  師:哪一組的設計師,先來發表自己的設計方案?

  生:我們是這樣設計的,窗子長2米,寬1米;我們就裁剪一塊長2。5米,寬1。5米的布料,窗子就可以遮住了。

  生:我們有不一樣的,我們設計的是兩邊拉的窗簾,每塊長2。5米,寬1。6米,這樣的窗簾比較好看。

  生:我有比他們更好的'設計方案,經過測量從地面到窗子上方30厘米處,總長度是3。30米,我們就裁剪一塊長3。30米,寬1。6米的布料做窗簾,這樣的窗簾不是比他們更好看嗎?

  生:我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一樣,但是我們設計的是兩開的窗簾,每塊長3。2米,寬1米,面積是3。2平方米。只要拉開兩塊窗簾卻成了一個八字形,這樣的窗簾更好看更優雅。

  師:好樣的,很有遠見,有個性。

  生:老師我們這樣設計行不行?我們也是設計兩開的只不過,只不過。

  師:沒關系,大方一些,同學們給他鼓勵一下好不好?

  (掌聲熱烈響起)

  生:老師,窗子上方的墻壁已經變色了,經過測量從地面到天花板長度正好是4米,在天花板下安裝一根長1。6米的不繡鋼管,再裁剪兩塊布料,每塊長4米,寬1米,面積是4平方米的窗簾,如果把整個教室都安裝上窗簾,教室就變成優雅的客廳了,小芳家的窗簾是這樣設計的。(掌聲陣陣響起)

  師:(豎起大拇指)你們真是太棒了!個個都是出色的設計師。

  課后評析:

  本節課學生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風采,想說就說,想做說做,團結合作,大膽創新。開放了學生學習心態、凸現學生的主體性、張顯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本節教學的著重點。通過實踐活動,注重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自主探索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應用知識的過程中,把書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形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從學會到會學乃至會用的遷移,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采取小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

  2.情感目標:

  (1)采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2)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并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卡片(每組9張),各種鉛筆(每組各8支)。

  教具準備:

  各種文具盒、各種玩具、各類書、若干個瓶子。

  教學策略選擇: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教材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分別安排了單一標準的分類和不同標準的分類兩部分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我認為學生對單一標準分類生活中接觸的較多,不必教學一課時,可把這兩部分內容合并為一節課來上,重點放在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這塊內容上。同時,我認為學生分類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兒童能夠自己提出分類依據。因此,教學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孩子怎么分,孩子就怎么分的幼兒分類水平上,而應重點觀察兒童能否獨立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根據這一要求,我從學生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讓學生能較快的從事物的大小、形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中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他的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學習單一分類)

  1.【設計意圖:學生6人一組,教師在上課前兩分鐘在講臺上倒出各種雜物(瓶子、文具盒、玩具、書各若干件),讓學生感受到教室講臺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2.引出分類的必要性。

  師:同學們,你看現在在我們的講臺上堆放了許多東西,你們瞧都有什么呀?(學生回答。)

  師:這些東西放在這里,好不好?為什么?(生:亂七八糟、不舒服等。)

  師:那你說該怎么辦好呢?(生:把東西分類堆放好;文具一類、玩具一類、書一類、瓶子一類。)

  師:誰愿意上來把這堆東西分類擺放好?(請四位學生上來整理。)

  師:現在的講臺與剛才的講臺比有什么不同?(生:舒服了,整齊了、美觀了。)

  師:是呀,這樣一分,看過去就非常得整齊。剛才,我們把一大堆的雜物按照同一類物品為標準對他們進行了分類。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比如說這堆瓶子,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1.【設計意圖:預先把第39頁的“做一做”進行了改編,并用彩色卡紙做成水果卡片。把原來同一形狀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綠色的),改為同一形狀,底色卻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另兩種形狀也各有三種顏色)。并把制作的9張卡片放在1個大信封里,讓6人小組的小組長保管。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水果卡片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多次分類,從而使分類過程不斷地細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然后再通過分鉛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2.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師:現在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倒在桌面上,看看是什么呀?(學生倒時,請上來整理的四位學生把講臺上的物品裝進袋子。)

  (生看好后,答:水果卡片。)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把這些水果卡片來分一分,分類前我先提幾點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將怎樣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組動手交流。

  (2)當一個同學在發表他的想法時,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等他講完后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對他的話進行補充。

  (3)分好后,你們小組也可以商量一下,如果上來給大家匯報,誰做介紹員,誰配合拿卡片。

  聽口令開始操作,教師巡視。等學生操作完后,請學生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請一組學生上來匯報,教師指導:按什么分,分了幾堆。)

  師:下面哪個小組也是這樣分的?(請不同分法的.小組繼續上來匯報。)

  (出現的分類標準有:按顏色分,按形狀分,按水果種類分,后來學生又指出可按水果有沒有葉子分,卡片有沒有角分,水果有沒有柄分等多種分類方法是我課前所沒預料到的,所以這個環節由于學生的出色表現上得很精彩。)

  師:同樣是這9張卡片,我們剛才按照形狀、顏色、種類等多種方法來進行了分類,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現在我們再動手把自己小組沒分過的方法再來分一分。

  師小結:經過大家的合作交流,你有沒有發現原來同一類物品分類時,按照不同的標準去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

  3.再次實踐,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再來動手分一分,請大家把(2)號信封倒出來,現在大家的桌面上有很多鉛筆對嗎?請繼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按照不同的標準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操作完后,教師統計分的方法有幾種?請分的方法最多的小組上來匯報,匯報前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看,看看他們分的是否合理。如有什么疑問可以舉手向他們小組提問。(學生匯報,教師根據教學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靈活操作。)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類,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三、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分類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處處接觸到分類,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或接觸過分類?(學生自己匯報,教師適當追問: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處。)

  四、活動,充分利用教室資源,讓學生把全班同學按不同的標準把人進行分類,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師:是呀,生活中處處有分類,最后,請同學們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把我們一(4)班全班同學分分類,好嗎?(學生自由分類,分完后匯報交流,交流過程中,可請其余學生按匯報學生要求進行配合。)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在數表里框出幾個數、在墻面上貼瓷磚、選擇連號的參觀券或座位等實際問題,都可以和圖形的覆蓋現象聯系起來。圍繞覆蓋了哪里、有多少個位置可以選擇等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其中的規律,能感受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里的事物和現象的工具,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培養樂于探索的。教材編排了兩道例題,例1里的覆蓋比較簡單,覆蓋的位置只有一個維度上變化。例2里圖形的覆蓋位置,在兩個維度上變化。練習十運用例題里的方法和認識的規律,解決日常生活、數學游戲中的實際問題。

  1、 例1突出探索規律時的數學活動。

  例1的教學從游戲開始。把1~10這十個數從左往右順次排列,組成一張數表,游戲的方法是,用紅框在數表里框數,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只框兩個數,第二次要框三個數,第三次框更多個數。

  第一次游戲,先框出數表左端的兩個數1和2,算出它們的和是3。再任意移動紅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兩個數都不會完全相同,因此兩個數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戲里的數學問題,把教學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紅框在數表中有多少個不同的位置。學生首先會想到第一種方法,隨著紅框從數表的左端逐漸移到右端,依次計算1+2=3、2+3=5……9+10=19,數數一共寫了9個算式,得到9個不同的和。第二種方法有兩個特點: 一是對問題的理解十分準確。“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這個問題,是問和的個數,不是問和是多少,所以不必進行求和計算。二是應用了圖形平移的知識,通過紅框從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結果。其中,紅框平移8次,能得到9個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難點。在第一種方法的基礎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種方法,學生數學活動的水平有了提升,也為繼續進行的游戲和探索規律構筑了平臺。

  第二次游戲,紅框每次框出三個數,和第一次游戲相比,有兩點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戲中體會了平移是解決這類問題比較好的方法,在這次游戲中學生必然樂意應用這種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數多,得到不同的和的個數少。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問題的答案上獲得: 每次框2個數,得到9個不同的和;每次框3個數,得到8個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過程中體會: 每次框的數少,紅框平移的次數多,得出的和的個數多;每次框的數多,紅框平移的次數少,得出的.和的個數少。顯然,通過這次游戲,學生對用平移方法解決問題的體驗深了,為發現規律邁了堅實的一步。

  第三次游戲,在同一張數表里,每次框出更多個數,如4個數、5個數,分別能得到幾個不同的和?安排學生繼續實驗,并把數據都填入一張表格。有前兩次操作的經驗,這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活動的方法。或是仍舊用紅框逐次去框數,或是看著數表想像框的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對這類現象的感知得到進一步的充實,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數的個數越多,紅框平移的次數越少,得到的和的個數也越少,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

  得出規律是例題最關鍵的教學環節。帶著教材里的兩個問題逐行觀察表格里的數,研究平移次數與每次框的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個數與平移次數的關系,找到的共同特點就是這類現象的規律。平移次數與每次框的數的個數的關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們相加的和都是10(數表里有10個數)。由此推理,10減每次框的數的個數等于平移的次數。如果聯想平移紅框的操作,就能體會這個關系是合理的。如在數表左端框出3個數,數表里還剩7個數,紅框還能向右平移7次。發現和的個數與平移次數的關系比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數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個數,在幾次操作活動中都有這一體會。發現的規律要用自己的語言,順著填的表格,從左到右概括地講述。如數表里有10個數,減每次框幾個數等于平移次數,平移次數加1得到幾個不同的和。看著表格講述比較方便,關系清楚,也有助記憶。

  “試一試”增加了數表里的數(從10個變成15個),“練一練”把數表換成正方形圖案連成的花邊。要求利用例題里的規律,說出幾個問題的答案,在應用中進一步體會和鞏固發現的規律。還要注意的是,“試一試”直接說出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練一練”直接說出有多少種不同的蓋法,它們都沒有問“平移多少次”。這是因為平移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手段,平移次數是解決問題時應該主動思考的中間數量。

  2、 例2用較簡單的規律構建稍復雜的規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墻面上貼瓷磚,每塊瓷磚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塊花色瓷磚拼成正方形,組成一個圖案。把這個圖案貼在墻面任意一個位置,稱為一種貼法。要解決的問題是圖案在墻面上一共有多少種貼法?顯然,圖案在墻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動,還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動,這是例2比例1復雜的地方。但是,無論圖案從左往右移動,還是從上往下移動,計算平移次數的方法與例1是一致的。所以,這道例題要以例1的規律為基礎,構建稍復雜一些的規律。

  首先是理解題意,激活相關的經驗。示意圖的墻面上貼了瓷磚,中間的4塊組成一個圖案。“把圖案貼在這面墻的任意一個位置”引發想像,可以把圖案貼高些,也可以貼矮些;可以把圖案貼在墻面的左邊,也可以貼在右邊。經過交流和,得出兩條線索,即教材呈現的兩種思考。這兩種方法都是把例1里獲得的經驗,應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種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動,和例1非常貼近,很快得出貼在最上面一行有7種貼法。第二種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動,比例1稍有變化,所以貼在最左邊一列有多少種貼法需要數一數或算一算。

  然后小組討論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逐步深入的。第(1)個問題需要的時間最多,把第一種一行有7種貼法和第二種一列有5種貼法結合起來,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種貼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從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從左到右想7列。第(2)個問題在理解題意時已經有了答案,這里再次討論,是因為第一種方法講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種方法講的是最左邊一列,需要擴展到每一行都有7種貼法,每一列都有5種貼法。第(3)個問題是解決一共有多少種貼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兩個問題為基礎,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種)貼法,這個算式的數量關系就是沿著長的貼法、沿著寬的貼法與一共有的貼法之間的關系。

  “試一試”和“練一練”都是例題的變式。“試一試”的圖案雖然仍舊由4塊瓷磚拼成,但拼法變成“凸”字形。把它貼到墻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種貼法,要把圖案看成長方形。這一點可以通過教師演示或學生操作來理解。“練一練”在墻面上貼的是長方形瓷磚,有6塊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瓷磚拼成一個圖案。求一共有多少種貼法的思考與計算,和貼正方形瓷磚相同,能再次體會一共有的貼法與沿墻面長的貼法、沿墻面寬的貼法之間的關系。

  練習十第3題里有兩類問題,一類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數表里每次框出5個數,一共有多少種框法。解決這類問題,要把紅框看成每次框出9個數的長方形。這一點,學生在“試一試”里已有初步的體會。另一類問題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個數的和與中間數的關系,只要通過幾次框數活動,就能發現框里的5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5倍。中間的那個數是5個數的平均數。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