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的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的教案1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明確了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百分數的計算通常是化成分數、小數來進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計算的結果化成百分數,所以學好這部分內容就為后面學習百分數的計算和應用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由于百分數、小數、分數這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學生對百分數與小數之間的互化不難掌握,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思考怎樣互化,再歸納出互化的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能正確地較熟練地進行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討論與交流等學習活動,理解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學習活動,體驗互化方法的多樣性,并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與小數互化方法。
教學難點:
在學生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基本轉化規律的基礎上,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概括,掌握它們互化的簡便方法。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師:上節課我們研究了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你能說幾個百分數嗎?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說幾個百分數?
2、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百分數。
3、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小數化成分數。
0.45=1.2=0.6=
二、導入新課
根據分數與小數化成互化關系,請同學們猜測一下,百分數與小數也能互化嗎?是的,百分數與小數也能互化。在生產生活中,為了簡便,經常需要把小數或分數化成百分數,或者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或分數。這節課我們就探究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進行互化。(板書課題: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探索新知。
1、認真閱讀課本80。
例1:小數化百分數認真看書觀察每一步轉化的過程,重點看1.4和0.123每一步的過程。然后學生交流改寫結果。注意讓學生說說方法,如:是怎樣把一位小數1.4改寫成百分數的?1.4是一位小數,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時,小數的位數不夠你是怎么處理的?改寫的依據是什么?
2、總結方法。
師:除了把小數轉化為分數再轉化為百分數的方法外,你還有更快捷的方法嗎?學生組內交流,明確結論:把小數改寫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小數點向右移2位,添上%(同時板書:小數百分數)
3、填空:小數化百分數,先把小數轉化成()數,再把分數轉化成分。
4、把小數化成百分數、0.45=0.60.125=2.5=指名學生板演,并說說化的方法。重點弄清每一步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算式看從小數到百分數的轉化小數點是如何變化的?為什么?練習:書上第80
5、認真看課本80頁自學。
例2:百分數化為小數。
6、如果反過來把百分數直接改寫成小數,又是怎樣的呢?你還能說說嗎?小組合作交流得出:把百分數改寫成小數,只要去掉百分號,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7、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數。
師:請學生從右往左觀察例1中三個例子,想一想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應該怎樣做?請同學們試一試。(學生板演)讓學生用一般的方法轉化后匯報。
師:觀察百分數數和化成的小數,想一想怎樣能很快地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并讓學生說說怎樣移動小數點?教師進行評價,引導驗證規律。去掉%,小數點向左移2(同時板書百分數小數)
8、把百分數化成小數12%180%=指名學生板演,并說說化的方法。重點弄清每一步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算式看從百分數到小數的轉化小數點是如何變化的?為什么?練習:書上80
三、課時小結
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識?學得輕松嗎?是用什么方法學的?
四、作業
完成相應的練習冊。
小學數學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
2、知識目標:通過演示和對簡易天平的實際操作,觀察,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質、從等式出發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標:通過簡單的`天平實驗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結合教學內容,培養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教具準備: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同學們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根據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二、新知學習
1、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
小學數學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l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學重點
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點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l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具準備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P.5頁10題。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師抽卡片,學生寫結果,集體訂正。
2、不計算,說出下面的積有幾位小數。
2.4× = 1.2× =
4、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二、新授:
1、教學例5: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鴕鳥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⑴想一想這只非洲夠能追上這只鴕鳥嗎?為什么?(鴕鳥的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狗那么多,還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鴕鳥。)
、剖沁@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①怎樣列式?
、跒槭裁催@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學生明確:現在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巧毩⑼瓿,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人愕脤?可以怎樣驗算?
、赏ㄟ^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鴕鳥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樣?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題。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
、(出示練習一10題中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先計算。
、谝龑W生觀察:這兩道例題的乘數分別與l比較,你發現什么?
、鄢藬当1大或者比1小時積的大小與被乘數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因為1.20.4的乘數是0.4比1小,求的積還不足一個1.2,所以積比被乘數小;而2. 4×3的乘數是3比1大,求的積是2.4的3倍(或3個2.4那么多),所以積比被乘數大。
、苣隳艿贸鼋Y論嗎?(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系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三、運用
1、做一做:3.2×2.5= 0.8 2.6×1.08=2.708先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2、P.9頁13題
四、體驗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P8頁8題,P9頁11、14題
個人修改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⑤專項練習:練習一12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板書設計:
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后反思:在指導學生在積上應怎樣點小數點,這是關鍵,也是教學難點,要強調整個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幾位小數,在積中就點幾位小數。其中的道理也要讓學生明確,把小數看成整數,是先擴大幾倍,最后也要縮小相同的倍數,所以要在積中點幾位小數。
教后反思:學生基本能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計算完后小數點經常點錯。下節課要進行專項練習。
小學數學的教案4
教學目的: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主題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一、談話導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你有什么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車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面包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
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誰跑得快,不是看誰行駛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統一時間內誰跑得遠,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
4.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得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系。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流。
通過實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真正明確了路程、時間、速度這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看圖,根據情境解答。進一步鞏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系。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匯報。讓學生進一步理清三者關系。
四、總結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學的教案5
(1)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圓、繩子、直尺、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花壇和一個圓形花壇。
。
問:這是什么圖形?圍著花壇跑一圈,哪個長哪個短呢?
學生想辦法:(1)看哪個跑得步子多。
。2)計算它們的周長,進行比較更為簡便。
2、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C=(a+b)×2
3、什么是圓的`周長?
讓學生上前比劃,圓的周長在那?那一部分是圓的周長?
得出定義: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新知探究
。ㄒ唬﹫A周長的公式推導。
1、探索學習。
。1)你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一個圓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線,繞圓一周,減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
即可得出圓的周長。
B、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量出圓的周長。
C、用一條小線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轉。這樣你能知道空中出現的圓的周長嗎?
用滾動,繩測的方法可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們來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規律。
2、動手實踐。
(1)4人小組,分別測量學具圓,報出自己量得的直徑,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引生看表,問你們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關系?
。3)你有辦法驗證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
。4)閱讀課本P63,介紹圓周率,及介紹祖沖之。
∏=3.1415926535……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3、得出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C = ∏d
C = 2∏r
(二)、解決新問題。
1、解決情境題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訂正。
2、教學例1: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小自
行車車輪的直徑是50m,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小組內想出解決的辦法,并在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已知d = 20米求:C =?
根據C =πd
20×3.14=62.8(m)
第二個問題:已知:小自行車d = 50cm
先求小自行車C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長是62.8米。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40周。
三、當堂測評
1、求下列各題的周長。(60分)
書本65頁練習十五的第1題
2、判斷正誤。(40分)
。1)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 ()
。2)在同圓或等圓中,圓的周長是半徑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4)半圓的周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
四、課堂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呢?
設計意圖:
這節課我從以下幾處著手:
1、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課前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
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起求知欲。在得出公式時及時解決問
題,體現數學課的應用價值。
2、重視動手操作,深刻理解公式。對于公式的探究,我改變
以往的教師演示教學法,而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讓他們
體會知識概念的形成。教學中,我著力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來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理解方程的意義,滲透符號意識,發展數感。
2.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激發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相等”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許多的珍稀動物,你知道有哪些?
預設:熊貓、白鰭豚、東北虎??
課件出示:(金絲猴、短尾猴、白鰭豚、東北虎、熊貓)
談話:這些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
談話:老師非常喜歡憨態可掬的熊貓嗎?瞧,它們在做游戲呢。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蹺蹺板平衡,追問:說明了什么?
2.熊貓一樣重,追問:你怎么看出來的?
談話:熊貓的質量是50千克,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預設:50=50
談話:觀察這個式子,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以前的式子中有運算符號,這個式子中沒有。
追問:沒有運算符號,為什么也能用“=”連接呢?
預設:兩邊的重量是相等的。
小結:原來相等的`關系就可以用“=”表示出來。
談話:想一想,生活中,你學習的知識中,也有相等的關系嗎?
2.預設:這輛車的速度和那輛車的速度一樣ab=ba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1.借助蹺蹺板,理解相等與不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能用式子表示現在的關系嗎?
預設:40100,100span=
談話:同學們看,又來了一只熊貓,你猜會發生什么情況?
預設:1.左邊重、右邊輕或左邊輕、右邊重
2.平衡,一樣重
談話:你能說說它們的關系嗎?
預設:1.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或兩只小熊貓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認識含有未知數的式子。
談話:小熊貓跳上去后,蹺蹺板是這樣的。你能說說這三只熊貓的質量有怎樣的關系呢?
預設:1.小熊貓的重量+40=100
談話: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一只熊貓的質量加40千克熊貓的質量等于100千克熊貓的
質量
追問:你能用誰和誰是相等的再來說一說嗎?
談話:同學們找得到了蹺蹺板中相等的關系,能用更簡潔的式子
來表示嗎?
預設;a+40=100
2.x+40=100
談話:真了不起,會用字母表示未知數。不知道的數量,我們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未知數用字母x表示。
出示課件
談話:現在兩邊的熊貓交換了位置,你還能用式子來表示嗎?
預設;100=x+40
小結:看來“=”不僅可以表示運算的結果,還可以表示相等的關系。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關系
1.理解圖示中的等量關系。
(1)課件出示:
談話:誰會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來表示?
預設:3x=200+200,x+x+x=200+200小結: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談話:說說你這個式子的意思?(引導學生說說誰和誰是相等的)
談話:天平平衡,說明兩邊相等,你能說幾個這樣相等的式子嗎?
預設:10+20=30
x+300=1000
(2)課件出示(出示動物的名字)
談話:這幅圖中,既沒有蹺蹺板、天平,你還能找到相等的關系嗎?預設:兩只金絲猴的質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質量是100千克
教師引導,也就是這些猴子的質量和與100千克時相等的
小結:像這樣相等的關系數學上稱為等量關系。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需要先找到這樣的關系。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關系。
談話:看圖找等量關系同學們都學會了,有些等量關系還藏在文字信息中,試試看,你能不能找到他們。
(1)課件出示: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
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談話:信息中提供了哪幾個量?
預設:1980年只數20xx年只數300只
談話:這三個量之間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呢?
預設:1980年只數-20xx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xx年只數
20xx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
談話:你怎樣找到等量關系的?
預設: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談話:你太棒了,抓住了關鍵的信息,你很會讀題和思考。
談話:1980年的只數和20xx年的只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預設:1980年的只數比20xx年的只數多300只
談話:根據這個關系,你能用未知數x表示出它的等量關系嗎?
預設:x+300=400
(2)課件出示:20xx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談話:為了保護珍稀動物,我國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術來增加珍稀動物的數量。
談話:自己默讀題,你能找到哪幾個相等的數量關系?
小學數學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測量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
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
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交流測量的結果,引出毫米。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探究體驗
1、了解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提問:“從尺中,你發現毫米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嗎?”。
。2)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
生多說發現這個關系的過程。
2、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在尺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
先在組內說,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看有多少張。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
2、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
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
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小學數學的教案8
一、現場購物,體驗成功。
談話:我們已經了解有關購物知識,現在我們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教師可以選定一部分學生扮演的售貨員,其余的扮演顧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幣購買商品。在活動過程中,要讓買賣雙方互相檢查對方在進行人民幣計算時有沒有發生錯誤。例如,顧客要檢查售貨員有沒有找錯零錢,售貨員則要檢查顧客所付出的錢數;顒又,如果發現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和其他同學商量、討論。教師一方面要注意觀察學生提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另一方面要在學生碰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提示。
二、匯報討論,活動總結。
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匯報,并對出現問題進行討論。
(1)匯報一下活動中提出了哪些問題或遇到了哪些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讓大家討論一下。這種解決問題方法是不是的.?
(2)你原有多少錢?買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錢?現在還剩多少錢?判斷一下算得對嗎?
(3)請小售貨員匯報結果:一共賣出多少東西?收入多少錢?
三、實踐平臺,拓展提高。
紅紅到超市買東西,他付給營業員50元的人民幣,營業員找給他5元錢,請你說一說他可能買了下面哪幾樣東西?
汽車38元飛機5元沙灘玩具10元布娃娃30元手電筒2元紙扇3元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的教案9
學生的認知結構,只有在經歷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才能主動完成。只有學生本人的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人才現象清楚告訴我們當今的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擺在首位。我在人教版新課標四年級上冊《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課中進行一些有益地嘗試。
案例描述
一、學前準備。
同學們格外有精神,老師可帶勁呢!
1、觀察下列算式中兩個因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因數末尾有0)出示:6050 24020師:你是怎么口算的?生1: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生3: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師:生1,生3合起來就是我們口算的方法(板書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嗎?
2、學生嘗試筆算并板演。
3、小組討論:因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樣嗎?生1:一樣。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生3: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生4:只是把橫式寫成了豎式……
二、巧用知識遷移,自主構建新知。
師:你能運用因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1、出示材料,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師:讀材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生1:特快列車比普通列車每小時多行多少千米?
3、生2:普通列車每小時比特快列車少行多少千米?
4、生3:特快列車3小時可行多少千米,半小時呢?……
5、學生思維活躍,學生踴躍舉手,出現課堂的高潮。
6、師:讓老師提一個問題吧,你看老師提的問題中包含幾個問題?
(1)出示問題:它們30小時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個問題;生2:因為它有“各”字)板書問題:特快列車30小時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車30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數量關系,學生自主列算式。
(3)觀察這兩道算式的因數有什么特點?(生:第一道算式因數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數中間有0,板書因數中間有0)
(4)溫馨提示:請同學們分組完成筆算,筆算時務必做到“快”、“靜”、“齊”。(見圖1)針對第一二組的提問:①3為什么和6對齊?②積末尾的2個0是怎么得來的?針對第三四組的提問:①3為什么和6對齊?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嗎?生1:十位上的3須和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相乘。生2:如果你省略不寫,積就會少一位數,積變小了。
三、創設情境,加深理解。
師:下面,老師帶同學們到數學王國遨游吧!
1、第一關:首先來到的是數學門診部,請你當醫生哦。
(1)計算85106時,十位8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積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寫。( )
(2)計算22516時,積的末尾沒有0。( )
(3)65040=2600 ( )先讓學生判斷(2)(3)格外小心,學生在思維定勢影響下,就會負遷移。師:當完了醫生,我們再去哪里呢?
2、第二關:選擇超市。
(1)400520最簡便的寫法是( )(見圖3)
(2)兩位數與三位數最小的積是( )A、100000 B、10000 C、1000(3)5600乘50,積的末尾有( )個0。A、3 B、4 C、5(4)50840,它們的積是( )A、2320 B、20320 C、20xx先讓學生去猜想,再筆算驗證。師:大家表現得真不錯,我們繼續前進吧!
3、第三關:設計廣場,請你當小小設計師。( )( )=2400這里學生的興趣高漲,個個爭當設計師。師:完成了數學王國的旅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師生小結,暢談收獲。
案例反思:關于這個案例我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既然教學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為什么沒有從一般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中引入?2、為什么出示材料是書中的例題卻當作練習講?書中的`例題是已經提出問題的,而本節課卻讓學生自主提問題,學生問題基礎上篩選出例題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并用這些知識去分析、探討相似內容的知識,即用已知來探討未知。本節課并沒有復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而從口算乘法遷移到筆算乘法,小組討論口算方法和筆算方法進行類比,把過去遇到的知識技能用到將來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關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是課新程理念最好的體現。
二、對知識由理解向表達的遷移。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表達是語文學科中的事,與數學無關。其實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識的前提,而表達則是掌握知識情況的標志。對知識和技能來說,理解知識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首要條件和前提,而對知識、技能的表達則是人們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識的一種重要標志。本課并沒有直接出示例題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問題,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較好的解決了許多學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問題。
三、由理論知識向實踐的遷移。數學活動有三個層面:直觀感知層面、認識理解層面、結合生活綜合運用層面。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和知識,而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在綜合運用層面,本課創設了數學王國的情境,以數學王國為主線,讓學生經歷了數學門診、選擇超市、設計廣場三個畫面,課堂的趣味性濃了,實現了理論知識向實踐的遷移。尤其是設計廣場這一環節,真的是波瀾起伏,孩子們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的教案10
目標:
1、區分左右關系。
2、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筆。
2、每位幼兒右手貼一標記。
3、紙蝴蝶人手一只。
過程:
一、發現自身的的左右。
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腳等)
2、游戲:看誰做得對。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摸右耳”、“舉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頭”,右手叉腰”等。
3、游戲:蝴蝶飛飛。幼兒人手一只蝴蝶,當教師說“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兒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師檢查,幼兒全放對了,游戲繼續進行;如果幼兒把蝴蝶放錯了,請個別幼兒來幫助糾正。
4、請幼兒說說自己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二、嘗試以客體為中心判別左右。
1、請一組5—6個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這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活動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三、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課后反思:
在上本課之前我先給幼兒在右手上系上一個彩色的蝴蝶結,然后引導幼兒來進行區分左右。左右對于幼兒來說要準確區分有一定難度,活動中半數幼兒能夠區分的很清楚,但還有許多小朋友讓他反復按口令來區分還是容易分錯。針對這一情況可請家長在家里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檢查和教孩子區分左右。平時還可利用玩游戲形式幫助孩子區分左右,加深記憶。
3、認識上下左右教案視頻
教學目標:
1、在游戲的過程中,感知左、右這兩個方位,初步掌握判斷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左、右等詞語描寫物體所在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讓學生經歷在現實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體間位置關系的.活動,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分辨左右的位置關系,并能描述物體間位置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指鼻子眼游戲:
師:談話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做個小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指鼻子、指眼睛,同學們請把食指放在鼻子上,聽老師的口令,看哪位同學動作最快?師說生指。
師:好了,剛才這個游戲同學們動作都很快,現在老師想增加點難度,大家再來試一下,好嗎?
生:好!
師:這次我們加上方位來指,看哪個同學反應最快。
2、加大難度,加上方位指鼻子:鼻子、鼻子右眼睛。同學們大部分都指錯了,
師問:這一次的游戲比上一次難在哪里?
生:難在有了左、右方位。
師:看來,要做好這個游戲,我們必須首先知道哪邊是左、哪邊是右。也就是要認識左、右這兩個方位。
板書課題:認識左、右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自主探究師: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區分左右呢?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選出代表進行匯報。
生:我用右手寫字,我寫字的手是右手,不寫字的手是左手。
多讓學生說。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分辨左右的好方法確實不少,聽了他們的介紹你能分清左右了嗎?
4、教學左右課件出示生活中既定的左右,進行教學。
左右手寫字的習慣、過馬路靠右行的習慣、在中國汽車方向盤的位置、手表一般都戴在左手、中國的握手禮,是伸右手與對方握手。
5、左右小練習,游戲中找自己身體上的左右。
師: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找一找找你身體上的左、右朋友呢?
生: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左腳、右腳等、
師:下面我們一起用身體上的左右朋友來做個游戲,好嗎?
生:好!
師:好,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腳、跺跺右腳……
師:不錯,小朋友們做得既快又準確,想一想我們身體上的左右朋友會改變嗎?
生:(不會),那么今后,我們就可以用我們身體上的左右朋友來判斷左右方位,好不好?
生:好!
師:下面我們再來動動手,擺一擺?辞宄笃聊簧系囊螅喊褦祵W書擺在中間,把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面,把鉛筆擺在數學書的右面。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分辨左右的好方法確實不少,聽了他們的介紹你能分清左右。
4、怎樣教學“位置”中的“左右”
我在教學一年級教材“位置”中的“左右”這節課的時侯,遇到了學生爭執不下的一些問題,現摘抄幾個片斷。
○○五角星
○○○片斷一出示
生:五角星左邊有兩個圓形,右邊有三個圓形。
片斷二:(多媒體出示:小英面向我們,小英的右手拿書,左手拿筆。)
生1:小英左手拿書,右手拿筆。
生1:因為剛才五角星的左邊是兩個圓形,右邊是三個圓形。
生2:小英左手拿筆,右手拿書。因為小英左手在這一邊(生用手指著),右手在那一邊,生后面的學生答案不一。
片斷三:(多媒體出示小朋友上下樓梯的圖)
生1:上樓靠右邊走,下樓靠左邊走。
生2:上樓下樓都靠右邊走。
后面學生答案不一。
我認為出現上述意見分歧,根源來自左右的相對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左右主體意識者,判定左右要以人為基準,這是左右相對性的前提。
片斷一是從學生所在的位置和視覺方向進行觀察的,應把五角星和學生對應起來,以學生做為基準為判斷,所以五角星左邊有兩個圓形右邊有三個圓形。
片斷二,老師問的是“小英的左手和右手”,小英是左右主體意識者,所以不是以學生為基準,而是以小英為基準為判斷,答案是:小英的左手拿筆,右手拿書。
如果把單人圖換成多人圖:(多媒體演示,三個人面向學生)小紅小勇小東問:小勇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同樣是以小勇為基準,答案是:小勇的左邊是小東,右邊是小紅。如果把問題改為:你看到左邊是誰?右邊是誰?那么又要以學生為基準,答案是:我看到左邊是小紅,右邊是小東。
如果把人換成動物圖,(多媒體出示)小狗小豬小貓動物沒有左右主體意識,所以要以學生為基準。
片斷三由于上下樓時,小朋友的位置方向發生了變化,所以要以小朋友為基準,都靠右行。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本課難就難在幫助學生初步感悟和建立左右相對性的觀念,使學生能從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人或非人),正確確定以誰為基準,在判定左邊或右邊。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說明世上只有人才有左右意識,判定左右應以人為基準,以此來指導學生理解“某物的左右邊”與“某人的左右邊”的兩種說法在確定基準點時的不同,使學生有清晰的認識。本課內容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時可以聯系實際,開放課堂,利用實物場景,讓學生多進行練習,從中積累經驗,獲得體驗。
小學數學的教案11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老師希望你們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幫老師找到這個謎語的謎底,下面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老師的謎語,“小小石頭硬又白,整整齊齊排兩排。天天早起刷干凈,結結實實不愛壞”
同學們你們猜到老師的謎底是什么了嗎?
生:牙齒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那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
生:早晚刷牙,少吃糖果。
師:嗯,小朋友們懂的可真多,剛才你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發現了一個你們身上的小秘密。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經開始換牙了,課前老師也讓同學們和家長一起數了自己換牙的數目,那么,你換了幾顆牙?
生:3顆、2顆、4顆??
師:同學們有的換2顆牙,有的'換3顆牙,還有的換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們全班同學換2顆牙的有多少人,換3顆4顆的分別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辦法嗎?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腦思考,同位之間討論一下。一會我找同學起來說一下你們的方法。
生:“可以舉手”、“讓所有掉兩顆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換了幾顆牙寫在紙上”??師:“同學們的主意真多,說得都很好。那下面我們就分組來調查一下你們組小朋友的換牙情況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調查結果。并且說清楚你是怎樣調查的。
師:其它小組還有用不同的記錄和調查方法嗎?板書各小組換牙的數據
三、匯總提問,加深印象
師:現在我們整理出各個小組換牙的情況,那如果老師想知道全班同學換牙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各個小組相加就能知道全班同學換牙的情況了
板書各小組換牙的情況和,換一顆牙的有幾個,兩顆牙的有幾個,三顆牙的有幾個?現在老師把這些數據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你們看一下老師的這個方法好不好
板書統計圖,強調一個格子代表一個人,涂顏色要從下往上涂。師生合作完成大統計圖的制作。
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整理數據,畫出統計表,我們一起合作把這個統計表補充完整吧。師: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知道換2顆牙的最多,換1顆牙的最少
生:我看到了換4顆牙的有2人
四、鞏固練習
生:同學們今天表現都非常的棒,能夠從這個小小的統計表中學到這么多知識,剛才我們整理這些數據的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統計。
板書統計
師:“那么下面老師就要考考大家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讓我們一起動動腦筋做一下大屏幕上的練習題”
出示課件
五、聯系生活,放飛思維
師:統計的作用很大,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今天同學們放學回家后請你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情進行調查統計,明天把調查的結果在班級匯報。
小學數學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規律進行推理,并能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2.能主動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律美
活動準備:
1.情境導入
今天小貓過生日,邀請了小狗小兔和小猴來做客,它們各走一條路,請小朋友來看一看它們走了哪三條不同的路。
活動過程:
(1)觀察三條路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律。學習按顏色.形狀.大小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觀察每個小動物食物的排列規律,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橫線上應該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師示范,請幼兒認真觀察。
(4)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律串小魚
(5)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小魚是排列的。
活動延伸:
在區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請幼兒有規律的進行串連并與幼兒分享。
小學數學的教案13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重點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難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旁記補充
一、導入:
師:最近講了什么知識?(角的知識)
誰愿意說說什么叫做角?
師打開一個口袋,里面是各種角:
師:我們每組都準備了許多角,面對這些角,你們打算怎么研究?(分類)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把每組的角進行分類。
師: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你們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嗎?
學生邊小結什么是直角、銳角、鈍角。
板書:銳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鈍角:大于90°
2.你們是按角的.度數進行分類的嗎?
師:你們量了嗎?量一量。這些角各有什么特點?在這三類角中,哪一類角比較特殊?(直角)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是直角?
3.請選擇適當的學具,每人畫一個直角。
指名匯報,你選擇了什么學具?怎么畫的?
4.用最快的速度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幫同學檢查的?(板書:目測、量、比三角板)
5.小結:以90°的直角為標準,來判斷銳角、鈍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個直角貼在黑板上)
6.認識平角和周角。
①師:除了這些角,你們還知道什么角?你對平角、周角有什么認識?打開書P41,自學例2.
、谡埻瑢W們拿出活動角,動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書: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師:你還發現平角、周角與什么角有關系?板書補充:1平角=2個直角
1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師:那我們來看鈍角。只說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補充?
板書:鈍角:大于90°,小于180°
三、鞏固認識:
1、先判斷是什么角,再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想一想,你們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題
3、P43、4看圖填一填
4、P43、1先估計再量出圖中各角的度數。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角的分類)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
P43、3、5學生匯報:角的知識
學生回答角的概念
動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組討論交流后全班匯報
學生補充說明鈍角的概念
學生獨立判斷比較,全班訂正
復習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通過將角進行分類,加深對角的理解。
小學數學的教案14
一、教學內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三、知識目標
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四、技能目標
發展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估測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情感目標
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六、重點難點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七、教具準備
直尺、米尺若干
八、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3、鞏固米的認識。
4、米和厘米的關系。
5、課間休息。(小故事)
6、鞏固新知
7、課后實踐活動
量一量自己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八、全課總結
九、課后反思
學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動手操作,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我的時間把握還不夠準確,導致一些環節處理上還很不到位。
小學數學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準備:
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個12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題
(4)師: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節課的教學除了有之前所學分數的意義作為基礎之外,學生還在前一課時明確了整數乘分數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課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學習、嘗試,教師只要起到一定的點撥作用就可以了!
2、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例2“做一做”
【小學數學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教案08-31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10-26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電子教案12-16
小學數學試講教案09-27
小學數學方程教案02-14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01-18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