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3-01-13 17:04:45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通用15篇)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⒊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圓面積的含義。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同樣的三角板兩個/每人。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已知r,周長的一半怎樣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

  說出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s=abs=a2s=ahs=ahs=(a+b)h

  二、新知探究

  1、什么是圓的面積?(出示紙片圓讓生摸一摸)

  圓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2、推導圓的面積公式。

  (1)演示:將等分成16份的圓展開,問可拼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若分的分數越多,這個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圖形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

  圓的半徑=長方形的寬

  圓的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長

  長方形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圓的周長的一半×圓的半徑

  S=πr×r

  S圓=πr×r=πr2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圓的面積公式嗎?

  (1)將圓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個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圓面積的。這個三角形底是圓周長的,三角形的高是圓的半徑。

  因為:三角形面積=×底×高

  圓面積=×

  =πr2

  (2)將圓16等分,取其中兩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圓面積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個半徑,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圓面積=×r÷

  =πr2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例1一個圓的直徑是20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求:s=?

  r=d÷220÷2=10(m)

  s=Л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四、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根據下面所給的條件,求圓的面積。(40分)

  r=5cmd=0.8dm

  2、解答下列各題。(60分)

  (1)一個圓形茶幾桌面的直徑是1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園草地上一個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噴灌的面積是多少?

  學社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發現疑難。

  小組內訂正,評比、得分。

  全班內評比出優勝小組。

  五、談收獲、表決心。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2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難點是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在教學中,借助教材創設的平均分桃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理解: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每只猴子一個桃子都分不到,即0÷3=0。然后進一步舉例,歸納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樣的安排生動自然,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

  2.重視學生的操作體驗。

  實踐出真知。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直觀地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將學生的操作貫穿在筆算學習的過程中,將每一步操作與豎式計算過程對應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使學生透徹而又輕松地理解了豎式計算的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印有桃子圖案的卡片(兩種:一種是每張有100個桃子的卡片,一種是每張有1個桃子的.卡片)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教材8頁情境圖。

  師:3只猴子來到桃樹下,準備美美地吃上一頓,但是它們卻遇到了難題,我們一起來幫它們解決吧。

  ⊙探究新知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1)觀察情境圖,提出并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①3只猴子平均分6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幾個?

  ②3只猴子平均分3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幾個?

  學生根據除法的意義可以很快地列出算式并寫出答案:6÷3=2,3÷3=1。

  (2)觀察第三幅情境圖,解決問題。

  師: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用什么數表示?這時3只猴子能分到桃子嗎?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引導學生明確:一個桃子也沒有可以用0表示,把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都是0,用算式表示為0÷3=0。

  (3)問題拓展。

  師:如果一個桃子也沒有,10只猴子來分,結果怎樣?用算式怎樣表示?50只、100只呢?你們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結論,促進了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2.探究被除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1)出示教材8頁第二個例題,理解題意并列出算式。

  師:這3只猴子找到了多少個桃子?我們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看圖完整地敘述問題,然后列出算式:306÷3。

  (2)估一估,分一分。

  ①請學生估計一下這個算式的商是幾位數并說明原因。

  ②請學生用手里的學具卡片分一分,并用簡單的算式表示分的過程。

  (3)引導學生獨立計算。

  (4)集體交流。

  ①小組交流,每組推薦幾種不同的算法寫到黑板上,準備全班交流。

  ②全班交流。

  師: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學生口述,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個”。

  師: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總結如下:

  方法一 口算。

  300÷3=100,0÷3=0,6÷3=2,100+0+2=102。

  方法二 用豎式計算。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 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過程,初步認識11~20的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

  2. 經歷觀察、思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加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展現現實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操作。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參與數學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可以幫助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更可以給學生帶來探索的體驗、創新的嘗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新課程的數學教育,既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年齡較小,形象思維發達,抽象思維水平較低,只有少部分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想想你學過哪些數?關于這些數你們都知道些什么?

  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兩位數,9是的一位數。

  ⑤我還知道2,4,6,8,10是雙數。

  ……

  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數?

  生:鐘面、日歷、手表上的數……

  師:(投影顯示一包原裝的鉛筆)你能猜出這包是幾根嗎?(猜猜看)

  讓學生打開自己與屏幕上一樣的.一包,數數有幾根。讓學生拿小棒,數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師:你知道這10個1根是幾個十根嗎?(1個十)

  師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擺,邊擺邊數。11,12,…,20,再把10個單根的扎成一捆。從1數到20,從7數到18。

  (二)動手操作

  1. 假如你是小售貨員,老師要買10枝鉛筆,你怎樣拿給老師呢?怎樣拿得快呢?

  2. 小組討論怎樣擺小棒就能讓老師和同學們不用去數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試著擺一擺)

  3.小組匯報:把每組擺的結果投影展示。

  4.比較得出:先擺一捆,再擺一根,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

  5.師在計數器上撥出11,學生看清數位。

  師:你知道11中的兩個1各表示什么嗎?

  引導學生說出:左邊的“1”表示的是一捆(1個十),右邊的“1”表示1根(1個一)。

  師小結:11里面有()個十和()個一,并在計數器下面寫出11。

  6.剛才我們撥出了“11”,你還會撥哪些數?再把它寫出來。(兩人一組,邊撥,邊讀,邊寫。)

  小組匯報。

  生:①我會擺13,15,18,20,…

  ②我知道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

  ③我會寫11~20了,20就是先寫上2,然后在2的右邊寫“0”。

  ⒎師: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出20根小棒呢?

  (拿2捆)

  你知道這是多少嗎?這是2個10根。

  ⒏練習(投影出示)。

  (1)看圖讀數,寫數。

  (2)讀一讀(卡片投影)1114171820

  9.觀圖談聯想(教學例3)。

  (1)電腦出示直尺圖(0用卡片變大)。

  師:你在這把直尺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商量,仔細觀察。)

  (2)全班匯報。

  生1:我看到0最小,20。

  生2:我知道13前面是12,后面是14。

  生3:16比15大比17小,在中間。

  生4:有單數,有雙數,還有整十數。

  生5:我想從20再往后數就是21了。

  生6:我發現越往后數越大。

  生7:我看到“0”是開頭的,“0”叫起點。

  (三)形式多樣,深化知識

  1. 連一連。

  教師出示一張點子圖(投影顯示)說明要求:按從小到大連起來,組成一幅圖。(小組內進行。)

  2. 游戲――運動員集合站隊。

  選8個同學戴上號碼頭飾:9號、10號、11號、13號、16號、15號、14號、12號。

  師:你們8名同學代表我們班參加學校運動會,希望你們奮力拼搏,為班級爭光。

  (1)請運動員按從小到大的號碼順序排好隊,并報出自己的號碼。

  (2)宣布隊員參賽項目。(如點到自己的號碼向前一步站好,然后再歸隊。)

  ①號碼比14小的運動員參加50米賽跑。

  ②號碼比10大比16小的運動員參加跳繩比賽。

  ③號碼和最小的參加跳遠比賽。

  師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經過實際教學檢驗,有下面幾點成功之處。

  1. 激趣引入: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便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

  2. 教學形式多樣,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運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容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學生的回答立即獲得反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練習設計:目的明確,有趣味性,符合兒童年齡特點,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滲透了美育、體育、品德教育。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捆小棒》這節課是認識20以內數的一個嶄新的開始,而認識11至20的各數是幫助學生建立數位概念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從本課時起,學生對數的認識不僅僅是單獨的一個個數,而是以十個為一群進行數數,這是建立十進制數位概念的重要階段,所以說是相對比較重要的。

  這節課我先通過學生數小棒,然后動手擺、捆小棒、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建立十個一捆的觀念,進而幫助學生建立11至20各數的表象,同時還應用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數位,讓學生在撥一撥,說一說(同桌互助進行),想一想中進一步理解數位,把圖像與計數器表示數結合起來,這也是學生過渡到抽象符號的重要環節。教材中呈現的計數器是學生第一次認識,特別是十位上每個珠子所代表的含義與學生原有的經驗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我在學生建立10根一捆的概念后,仍安排學生再擺一擺小棒,即按一捆與幾根的形式擺,在學生比較熟練的基礎上先介紹計數器的個位珠子,然后介紹十位上的珠子,并與擺小棒的圖像對應起來讓學生清晰地看到1捆的1放在十位上,1根的1放在個位上,所以十位上與個位上同樣放1個珠子其意義是不同的。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擺小棒的圖像,在計數器上撥珠子,加深了印象。本課的內容中又呈現了數的組合,讓學生知道十幾的數分別由哪些數組合成的,我就讓學生按教師的要求,變換小棒數量,理解十幾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由于內容比較多,調動起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之后還需要用充足的時間去練習,所以我就把這節課單獨抽出來上,學生基本上掌握的比較好。在學習方式上,由扶到引到放,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循序漸進地掌握新知。本節課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積極思考的狀態和成果,令人欣慰。從這個方面來說,我想教學的本質就是一種溝通合作。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通分的意義,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練的把異分母分數化成與它們相等的同分母分數。

  3、能靈活的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分數卡片

  一、回顧

  1、什么是通分?怎樣通分?

  2、我們可以在什么時候應用通分?

  3、互動:相互出題練習相互交流(3分鐘)

  二、教學例5

  出示例題: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樣的故事書。

  學生提出問題。

  分析解答。

  師:誰看的頁數多?

  這個問題實質是什么?

  生: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師:小組研究,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方法一:畫圖比較

  方法二:通分比較

  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方法三:化成小數再比較

  學生匯報,分類領悟比較的`方法。

  注意方法的規范。

  你還有什么別的比較方法嗎?

  :通分的方法在比較分數大小中的運用

  三、鞏固練習

  1.先通分,再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66頁練一練

  2、練習十二第五題

  先明確題目的要求有兩個。

  4、自由練習

  分小組編擬交換練習

  四、全課

  五、課堂作業:第7題,第8題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的數感培養,以及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現7/8和7÷8之間有聯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展智能

  1,教學P90 .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表示:根據分數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 1÷3= 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現: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來

  表示 也就是說整數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 .例3: 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 [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來表示呢

  板書: 3÷4= 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① 把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② 反饋分法.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 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 ,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 ,也就是3/4 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 a÷b=b/a (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書P91 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系 又有什么區別

  板書: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 [課件5]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的數.1÷21表示兩個數( ),還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故此,分數與除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在整數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那么,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a÷b=b/a (b≠0)

  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練習與應用”第8~10題,“探索與實踐”第11~14題,“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圓的獨特性。

  3、通過“與反思”,引導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師:今天我們繼續對本單元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進行與復習。

  板書課題:與練習。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8題。師問: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的周長與面積呢?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師問:誰來指一指這個運動場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哪個部分?求它的周長可以怎樣想呢?求它的面積可以怎樣想呢?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0題。師問:要求半圓形的面積,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圓的面積,必須求出什么?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探索與實踐第11題。教師問:是什么標志,知道標志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自己以圓為基本圖形的標志。

  2、完成第11題。

  師:在操場上畫的圓一般都比較大,用圓規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說己的想法。

  到操場上試著畫一畫。

  師追問:這個繩子的長就是圓的什么?

  3、完成第13題。

  在操場上進行測量并記錄,回去后進行計算。

  4、完成第14題。

  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用一根繩子圍一圍、量一量。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師追問:你有什么發現?

  三、與反思

  1、指導學生理解每項指標的含義。

  2、自我、打☆。

  3、說說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四、課堂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7

  第四單元

  第五課時:軸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對稱性質;課本第100~101頁,完成相應的“做一做”題目和練習二十六的第1~7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與對稱軸;會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知道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教具、學具:剪刀、復寫紙、白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說一說你是如何用對折的方法找出一個圓的圓心的。

  二、新授。

  1.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物體或圖形很特別,把它們像圓一樣沿著一條線對折,兩邊就完全重合;如楓樹葉、蝴蝶(出示圖形)等這些圖有對稱美;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

  2.軸對稱圖形與對稱軸。

  教師把一張白紙對折,中間夾上雙面復寫紙,在紙上面畫半個花瓶,然后把紙展開,得到以折痕為對稱軸的整個花瓶。

  從圖中不難發現折痕兩側物體形狀與圖形的大小完全一樣。

  師生一起打開課本第121頁,看上半頁的'三個圖(樹葉、蜻蜓、天平)由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他們以樹葉的主干、蜻蜓的身軀、天平的指針為軸左右兩側形狀、大小一樣。)

  做課本上的實驗,把一張紙對折并按書中的圖樣畫好,再用剪刀剪下,把紙打開可看到它是以樹干這直線為軸,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小結: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指著樹葉等)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回答課本第121頁下面的“做一做”。

  3.畫(找對稱軸)。

  對稱軸的軸法是一橫一點一橫點穿過圖形,如“—·—·—”。先要求學生判斷下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然后要求學生判斷下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

  學生畫出對稱軸。

  最后要求學生在課本上量一量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通過多處的測量可概括出: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三、鞏固練習。

  1.課本100頁“做一做”第1題。

  1

  第四單元

  2.課本第101頁“做一做”第2題。先找出對稱軸然后再量一量對稱軸兩側

  相對的點距離是否相等。

  3.練習二十六第1~6題。

  課后小結:

  2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8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加減法,幫助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

  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思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氣憤寬松、活躍。在計算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了創新思維。

  探究活動

  幫小白兔回家

  游戲目的

  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游戲準備

  1.用紙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處分別寫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別寫上:2,3,4,…,9(如下圖).

  游戲過程

  1.將房子和小白兔分別懸掛在黑板兩側(順序打亂).每個學生手中都拿著一套數字卡片(2~9).

  2.教師任指一座小房子問:這是誰(哪個小白兔)的房子?學生想好答案后,舉起手中相應的卡片.然后教師將寫有相應得數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為止.

  教案示例

  買鉛筆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用具

  學具、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過生日時最喜歡吃什么?明明也喜歡吃蛋糕.今天,

  咱們就和我們的好朋友“明明”一起切蛋糕.

  1.出示圖片:蛋糕1

  2.思考:左邊有一整塊,右邊有一小塊,明明說他吃半塊就能夠吃飽,可以怎樣切呢?

  (1)把整塊蛋糕切成兩半拿走半塊;

  (2)把整塊蛋糕切成四份,拿一份和另外的一小份組成半塊.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談話:明明看到你們的口算算得這么棒,想請全班同學參加他的生日宴會!請同學們看看這塊蛋糕上還缺少點兒什么?

  4.出示圖片:蛋糕2

  教師提問:明明今年9歲了,需要幾根蠟燭?商店里有多少根蠟燭呢?

  5.出示圖片:蠟燭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4根蠟燭,買走9根,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4-9

  教師提問:明明還要再買9個氣球布置房間,商店里又有多少個氣球呢?

  6.出示圖片:氣球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7 個氣球,買走9個,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7-9

  二、算法多樣化.

  (一)學習“14-9”的口算方法.

  1.教師提問:“14-9”等于幾,可以怎樣算?

  2.學生反饋

  (1)方法一:因為9+5=14,所以14-9=5

  教師板書:9+( )=14

  教師小結:你是用加法來算的,這是一個好方法.

  (2)方法二:先用10-9得1,再用1+4=5

  教師板書:10-9=1 1+4=5

  教師小結:你是把14分成了10和4,先用10-9得1,也好算,也是個好方法.

  (3)方法三:14先減4,再減5.

  教師板書:14-4=10 10-5=5

  教師小結:你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真是個好方法!

  (4)方法四:14先減10,再加1.

  教師板書:14-10=4 4+1=5

  3.小結

  方法一:是用加法來想;

  方法二:是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來減;

  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

  方法四:是9離10近,先減10,再加1.

  (二)學習“17-9”的口算方法.

  1.教師談話

  你們能用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這些方法算算17-9嗎?

  2.小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們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看看哪個小組想的又好,說的又清楚!

  3.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反饋

  5.揭示課題

  14-9、17-9這兩道題大家已經學會,這實際上已經研究了十幾減9的方法了.

  教師板書:十幾減9

  6.編題練習

  除了14-9、17-9這兩道題,你還能再編出幾道十幾減9的題嗎?

  三、游戲:貼氣球.

  1.講明游戲規則,幫助歡樂球找到家.

  明明把這9個歡樂球都買回來了.他還準備了許多歡樂球想請同學們一起布置房間.每個歡樂球的算式上都有一個算式,請你們把歡樂球貼到相應的大氣球下面,得數是2的貼這兒!(在大氣球上面貼數字“2”)這是貼3的、貼4的……9的.

  2.小組活動

  歡樂球就在你們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們分工合作!

  教師小結:大家看,我們在數學學習中和明明一起過了一個多么愉快的生日呀!

  教案點評: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課通過創設“過生日”的問題情景,激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3頁例5、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思考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理解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筆算相應的小數除以小數。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轉化“轉化”,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例5情境圖。

  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想到哪些問題?

  媽媽買雞蛋用去7.98元。買雞蛋多少千克?應怎樣列式?

  你是根據什么列式的?(總價÷單價=數量)

  7.98÷4.2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小數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共同來研究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板書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5。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樣計算7.98÷4.2?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活動,巡視指導。

  4、分組匯報。

  (1)把7.98元和4.2元都轉化成單位是角的數,79.8角÷42角,再計算。

  把7.98元和4.2元轉化成角,其實就是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了幾?

  (2)把7.98和4.2都乘10,就轉化成79.8÷42,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們已經學過了。

  79.8÷42的商與原來7.98÷4.2的商相等嗎?根據是什么?

  5、。

  我們想的這兩種方法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除數4.2轉化成整數,因為我們已經學過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6、出示豎式。

  你能看懂這個豎式嗎?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應該先劃去哪個數的小數點?劃去4.2的小數點變成42,小數點其實是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

  7.98的小數點為什么也要劃去,并且在9后面點上小數點呢?

  指出:也就是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一位,商不變。

  7、獨立完成計算,集體核對。

  說說商中小數點的位置是如何確定的?(對齊被除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8、歸納方法。

  在小組中說說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乘法?

  (先劃去除數的小數點,將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再按照一個數除以整數的方法計算。)

  9、驗證結果。

  怎樣驗證這個結果是否正確呢?(用1.9×4.2看看是否等于7.98)

  學生驗證方法的正確性。

  10、完成練一練第1題。

  獨立填寫。

  0.3到3,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幾位?被除數呢?

  11、完成練一練第2題。

  指名板演。

  說說是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七第1題。

  2.6÷0.2可以轉化成什么?

  指出:口算一個數除數小數,也要把它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2、完成練習十七第2題。

  計算正確嗎?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3、完成練習十七第3題。

  獨立計算,再比較。

  從上往下看,商是怎樣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你發現什么了規律?

  4、完成練習十七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集體評講。

  5、完成練習十七第5題。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6、完成思考題。

  (1)如果用電正好是100千瓦時,則應付電費0.52×100=52元。

  (2)小明家實際付了64.6元,說明用電量超過100千瓦時。

  就必須先求出超出的用電量是多少:

  64.6-0.52×100=12.6元

  (3)根據超出用電量的錢數÷單價=超出的千瓦時。

  12.6÷0.6=21千瓦時

  (4)再求出總千瓦時:21+100=121千瓦時

  四、課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又收獲了哪些新知識?能說說怎樣計算一個數除以小數嗎?感覺今天自己的表現如何?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0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圍。例1教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通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的范圍,相信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通過學生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是在準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就成了無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任何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

  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于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注意口算聯系經常化,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養口算能力。

  依據的理論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1

  一.小數乘法

  教學內容:

  1.小數乘整數

  3.小數乘小數的驗算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二、小數除法

  單元要點分析

  1.小數除以整數

  2.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二)

  第三課時: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驗算

  2.一個數除以小數

  2.練習課

  3.求商的近似值

  5.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利用計算器獨立探索,發現規律,再用觀察來完成各題的商。

  2.過程與方法:用先獨立發現后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發現規律,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運用計算器計算,發現算式的規律。

  教學難點:運用規律直接寫出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循環小數?請舉3個例子。

  2.小數分為幾類?(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二、新授課

  1.教學教科書第29頁的例題10.

  (1)出示例題10: 1÷11

  2÷11

  3÷11

  4÷11

  5÷11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1÷11,則計算器上顯示0.090909091.由于1÷11的結果是一個循環小數,所以0.090909091是一個近似數,而這道題采用的是符號,所以我們要把近似數還原為循環小數:0.0909。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2)觀察:以4人為一小組討論,這五道題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分析:

  1÷11的循環節是09

  2÷11的循環節是18

  3÷11的循環節是27

  4÷11的循環節是36

  發現: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2倍,循環節也擴大2倍,被除數擴大3倍,循環節也擴大3倍

  (3)根據上面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商。

  6÷11=0.5454

  7÷11=0.6363

  8÷11=0.7272

  9÷11=0.8181

  2.完成教科書第29頁的“做一做”。

  (1)學生先用計算器算出前4題的結果。

  3×7=21

  3.3×7=22.11

  3.33×7=222.111

  3.333×7=2222.1111

  (2)觀察:第一個式子中,兩個因數的.位數和是多少?積的位數是多少?積是由那兩個數字組成的?積的小數在哪里?

  再用同樣的方法觀察第三式和第四式。

  (3)根據前幾題的規律,得出后兩題的結果。

  3.3333×6666.7=22222.1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1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2

  課題:認識方向

  教學目標

  1、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講解法

  教具:圖片。

  課時安排:第三課時

  教學環節、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境導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這些表示方向的詞,你還知道哪些方位詞?(東、南、西、北)

  以我們學校為中心,說說它的東、南、西、北方分別是什么地方?(隨機板書:東、南、西、北)

  1、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那你知道華聯超市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嗎?劉邦廣場呢?能說說你是怎樣確定它們的位置的嗎?

  學校的位置沒變,怎么一會在西北面,一會兒在東南面?

  2、辨認方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指南針)誰知道它的用途?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現在有一個指南針,你能根據指南針給出的.一個方向,來確定其他七個方向嗎?

  先在組內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鼓勵多種方法。

  學生回答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得出結論:由于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所以就產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組內交流然后獨立填寫最后再集體交流

  三、加強運用,內化新知

  四、全課總結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討論:在地圖上,我們居住的地方大約在首都北京的哪個方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丈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厘米、分米、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丈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體會厘米、分米、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每組一個信封,信封里有三張正方形,邊長分別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還有三張面積大約是4厘米,形狀分別是三角形、長方形和圓的紙片。

  公開課教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借具體實例,來學習面積單位。

  二、引導探索

  1、每組發給一個信封。

  2、今天我們要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有多大。請同學們動手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3、小組長取出信封里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干什么的?

  4、動手丈量前,先小組討論:要選擇什么樣的圖形作為丈量單位(每組只能選兩種),說明理由,再用它來丈量。

  5、互相說一說丈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6、現在我們做格統計。在統計前可以猜猜什么圖形可能被多數小組選為丈量單位,最后再看統計結果。(由各組組長報告被本組選擇作為丈量單位的圖形,教師再黑板上做統計,完成統計表。)

  7、小組議一議,這張統計表傳達給我們哪些由意義的信息?或者根據它能提出哪下數學問題?然后向全班匯報、交流。

  8、(小結)看來選正方形作為丈量單位主要由兩點原因:(1)正方形能密鋪;(2)操作簡單方便。

  9、現在請用正方形作為丈量單位的小組,再報告一下丈量記過。大家一起來看看,對這些丈量結果,能提出什么問題?

  10、丈量同一個圖形,要量出一致的數值結果,惟有統一丈量單位。(拿起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 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們認識的`第一個世界通用的面積單位。

  11、每人都剪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說出身邊一個面積大約是1厘米的東西,在小組內交流。

  12、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圖形的面積,一般以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用面積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分米。

  15、小組討論實際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應用。

  1、用適當的面積單位(cm,dm或m)填空。

  (1)一間房屋地面的面積約50。

  (2)一張郵票的面積約6。

  (3)練習本的面積約212。

  (4)單人床的面積約2。

  (5)游泳池的面積約1250。

  2、寫出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每格1cm)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7頁練習十九第2-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體驗圓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基本練習:

  1.計算下面各圓的面積。r=4分米d=10厘米r=6米d=14米

  2、引入談話。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圓的面積計算。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要求:“鐵餅投擲圈的面積比鉛球投擲圈的面積大多少平方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直徑怎樣求出圓的面積?

  2.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根據圓的周長怎樣求出圓的半徑呢?

  3、完成練習十九第4題。要求圓桌面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根據哪個求圓桌面的半徑?

  4、完成練習十九的第5題。師追問:圓的面積和周長是怎樣算的?分別指的是什么:

  意義上有什么不同?

  三、課堂總結

  師: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形狀是圓形的,有時需要計算它的面積或周長,誰能說說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培養學生通過估算選擇適合的解決策略,讓學生獲得“試商”的初步體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分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通過估算優化平均分的過程。

  教具準備:圓片、小棒、表格1、表格2(每組1張),每桌一袋豆子

  一、分糖果

  (1)情境導入,引出問題

  師:小明的家里來了五位小朋友,他拿出20塊糖想分給他的小客人們,怎么分最公平呢?

  (由公平一詞,學生馬上就想到了要平均分)

  (2)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師:我們用5個小圓片代替5位同學,用20根小棒代替20塊糖果,先自己動手分一分,擺一擺。并把你分的過程記錄到表格里。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掌握學生的不同分法)

  師:填好表格的同學請你把你的表格貼到黑板上,如果你發現黑板上已經有和你同樣分法的表格就不用貼了,就在這種方法的下方,你用粉筆畫個對號就可以了。

  (為了方便學生觀察,老師要把貼在黑板上的表格放大)

  全班交流分的過程。

  師:請這張表格的作者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交流的時候請說清楚:每一次拿出幾塊來分,每人分得幾塊。全部分完后,每人分得幾塊。

  其他和他方法一樣的同學,如果你認為他有沒說清楚的地方。你們可以補充。

  (在學生敘述理由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分的次數,讓學生感悟到,分的次數越少,解決問題就越快。)

  (3)過程小結,評價引導

  師:還是集體的智慧大呀!同學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明來分糖果,小明心里一定很高興。那么假如你就是小明,聽到大家給你介紹了這么多的.方法,你想選擇哪一種呢?

  (如果有的學生選擇了不是自己剛才的分法,教師要追問:為什么小明沒選這種方法?)

  (學生在闡述選擇方法的同時,就再一次體會到不同方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同時在交流中,學生原有的方法結構就發生了重組)

  師:剛才同學們分的過程不一樣,有的一次就分完了,有的分幾次才分完。但是,每一次分的時候,每一個小朋友分得的糖果都同樣多。最后分完了,分的結果卻是一樣的。更有同學想到了好辦法,用乘法口訣來幫助分,他們發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真善于思考。

  二、分小棒

  (1)估計數量、口述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幫助了小明解決了分糖的問題,下面我請同學們幫老師整理小棒。

  老師左手里握著10根小棒,請大家再看我的右手里的小棒,請你估計一下,我的右手里大約有多少根小棒。

  (學生估計的答案可能在30到60之間)

  同學們能夠有根據的猜測,真好。如果把我右手里的50根小棒平均

  裝到5個口袋里,怎么分?

  (數感好的學生可以很快知覺到5和50之間的關系)

  師:50根小棒平均裝到5個口袋里,每袋裝10根。那么老師現在只有4個口袋,要把50根小棒平均裝在4個口袋里該怎么分呢?

  請大家先估計一下,每袋大約可以分到多少根?

  (大部分學生可以估計到每人分到10根以上的小棒)

  (2)小組活動、提升能力

  把50根小棒平均分裝在4個口袋里。

  要求:1、先分工(記錄、發言、負責分、監督)

  2、討論后再分。邊分邊說分的過程,(第一次每人分幾根,用去幾根,還剩多少根,第二次每人幾根……)邊記錄。

  小組活動,師巡視。

  (3)匯報交流,改善方法

  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樣分的?

  小組代表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引導學生對表格的觀察和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樣化。匯報時教師要相機追問,如為什么首次分你們就每人分十根……剩下的幾根,為什么不再分了呢?

  (通過教師的追問,引導學生去感受哪些方法更簡便,更合理,以促進學生反思)

  小結:我們在平均分的時候,有時能全部分完,有時還有剩余。

  師:如果讓你們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你們會怎么分?至少要分幾次才能分完呢?

  (學生再次分一分,可能會調整或改進原來分的策略,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優化和重組)

  三、數學游戲

  1、讀37頁數學游戲的內容,然后交流游戲規則

  2、教師和一名學生合作,為學生提供游戲示范。

  3、同桌為一組,開始合作。每次操作都要說清一把抓了幾粒豆子,能平均分成幾份,得了幾分。

  四、總結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操作:如果把100根小棒分給4個人,怎么分比較快。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09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4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4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5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09-16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10-10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6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6